• 沒有找到結果。

一個地區要有良善的發展,除了要有良好的地理環境之外,人文環境也相當 重要,有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配合,此地區的發展也會較完備。隨著神岡經濟 發達,使得漢人和原住民有餘力注意文化素養的提昇,讓子弟到「書塾」、「社學」

36 郭大玄,《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市:五南書局,2005),頁 64。

的接受漢學教育。道光年間神岡地區就有「文英社」的組織,這些人文環境也都 大大影響神岡地區未來的發展,以下將就時間分期(史前時代、明鄭時期與清代、

日治時期、戰後以來)將神岡地區的人文環境作一敘述;

(一)史前時代

臺灣的史前文化遠較其歷史時期文化久遠且複雜。分佈遍及全島及周圍諸島 的史前遺跡與遺物,分屬不同時代的文化層;這些史前文化層,不但有接近東南 亞文化系統的文化內容,也包含了大陸文化系統的器物。透過考古學與語言學的 發現,四百年前臺灣的族群版圖是由「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所構築而成 的。史前文化的主人和南島語族,在不同的時間、分批進入臺灣。現存原住民族 可能在距今約五千年至六千年就已遷移到臺灣,繼續發展其多元化、高歧異性的 社會文化體系。38

神岡地區在距今約 4500 年到 2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及晚期就已有人類 活動,民國六十一年(1972)考古學者何傳坤,利用「濁大計畫」的專案研究發 現,在神岡鄉的庄後村及社口村發現了史前文化的遺址,其中的庄後村遺址由孫 寶鋼於民國六十二年(1973)前往挖掘,劉益昌則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亦前 往調查,此二遺址的出土物包括陶器與石器,透過這些史前遺址的出現,也證實 了神岡地區在史前時代已有人類在此活動。39

(二)明鄭時期與清代

根據荷蘭人的戶口資料,十七世紀的「平埔族」至少有一百五十餘個部落、

五萬餘人。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可辨認的「平埔族」尚有:分佈於基隆淡水海岸 地區及一部分居住於宜蘭境內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居住於臺北盆地及其

37 薛雅惠,《神岡鄉志.地理篇》(2007 年未刊稿)。

38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2001),頁 174。

39 張雪君,《神岡鄉志.史略篇》(2007 年未刊稿)。

周圍的雷朗族(Luilang),宜蘭縣的噶瑪蘭族(Kavalan),分佈於新竹、苗栗二 縣的海岸平地的道卡斯族(Taokas),臺中縣境則有巴則海族(Pazeh)和拍瀑拉 族(Papora),巴布薩族(Babuza)分佈於彰化縣境,和安雅族(Hoanya)居於 嘉義與南投二縣,西拉雅(Siraya)的三個亞族分佈於臺南、高雄、屏東三縣。

居住於日月潭一帶的邵族(Thao),有時也被歸入平埔族。40

岸裡社人為巴則海系的平埔族部落。十七世紀末葉以來,他們尚未歸順清朝,

仍然被歸類為「生番」。他們的主要聚落範圍位於大甲溪北岸與大安溪之間,而 以蔴薯舊社(今后里鄉舊社村)為中心。稍後,岸裡社人因緣際會憑藉勇武善戰 以及位於中路要津的地理位置,跟清廷建立長期軍事合作關係。他們先後協助官 軍剿平大甲、牛罵、沙轆等鄰近部落的反亂,從而獲賞大量草埔地權。一部分岸 裡社人在土官阿莫的率領下,跨過大甲溪南岸,逐漸在今日的神岡、社口和豐原 等地建立九個聚落,即岸東、岸西、岸南、西勢尾、麻裡蘭、葫蘆墩、崎仔、翁 仔和麻薯舊社等,合稱岸裡九社。在十八世紀最盛時期,領土範圍涵蓋台中盆地 東北地區以及大甲溪與大安溪之間的丘陵台地。

根據陳秋坤在《清代臺灣土著地權》一書中表示,岸裡社人在十八世紀上半 葉並無足夠的人力可以從事大規模水田農作生產事業,因為 1761 年,岸裡社奉 命編入保甲組織。根據保甲戶口資料,顯示岸裡社計有 1,245 人,共 209 戶。等 到 1770 年代潘輝光擔任岸裡社總通事期間,估計岸裡大社人口約有 513 戶,岸 裡社有 1,410 人,共 322 戶。從這些有限的人口資料,陳秋坤認為岸裡社人向官 方申請開墾執照,大致是由漢通事張達京主使所致。

張達京(1690-1773)為廣東潮州府大埔縣赤山鄉下灣村人。早年曾在閩、

漳地區行商,後於康熙五十年(1711)渡海來台,先在南部經商活動,旋後定居

40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2001),頁 174~176。

彰化大竹村,在墾戶張嗣徽手下充當開墾佃人。據說張氏於康熙五十五年初抵岸 裡社時,族眾正遭遇瘟疫,張氏以「祖傳秘方」施藥,救人無數。土官阿莫感念,

妻以族女。康熙五十五年(1716)岸裡社受招歸撫,張達京以通番語曉番情,被 賞為岸裡社首任通事。早在雍正元年(1723),張達京即以通事兼墾戶身份,向 岸裡和搜捒、烏牛欄和舊社等四社土目,簽訂「割地換水」合約。這是岸裡社自 康熙五十五年(1716)獲賞大宗埔地之後,首次以業主身份邀請漢人墾戶前來投資 的契約。張達京在這項合約裡,既是中介人,也是墾戶資本家;他以墾號「張振 萬」名義,出資 9300 兩興建猫霧捒圳(俗稱下埤),藉此換取台中盆地西北阿河 巴草埔(今台中神岡、大雅和橫山等地區)的地權。41

土地的開墾和水利的開發,是農業發展的兩大基石,而在農業經濟為主體的 時代,水利更是提高土地生產力及附加價值的必要手段。「岸裡社」當年取得的 土地不限於今日之神岡地域,但行政中心的「大社」在神岡,這裡是後來捒東上 堡或葫蘆墩圳或豐原郡,政治、經濟、文化早期發展中樞。在雍正年間開發的「上 埤」及「下埤」灌溉了今日神岡、豐原、大雅、潭子及臺中市廣大的土地,乾隆 年間灌溉面積高達三千餘甲,此後道光三年至六年間(1823~1826)後壁厝「陳 五協」共同出資開發「下溪州圳」,此圳的開鑿使神岡地區的灌溉面積又增加近 兩百甲。42透過這種原、漢間一連串的合作與開發工程,原先的「猫霧捒圳」至 此也發展成葫蘆墩圳,更是日後著名「葫蘆墩米」的重要產地之一。

41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研院近 代史研究所,1997 二版),頁 26~38。

42 洪慶豐總編纂,《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頁 181。

圖 2-1-3 雍正到乾隆年間土地產權分佈圖

資料來源:臺中縣文化中心,《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頁 137。

至於「神岡」鄉名的由來,從已經出土的資料顯示,神岡最早稱「成崗庄」,

其成莊時間,應該在雍正到乾隆初年間(1733~1760),阿河巴草埔水圳大開發 之後;到嘉慶年間(1796~1820)稱「神崗庄」。道光前期(1821~1836)改稱

「新廣莊」並著錄於當時《彰化縣志》的官書上。這個改變在神岡文史工作者陳 炎正認為是因「隨著大批泉州人移墾神岡地區,竟將客家『神崗』諧音訛傳為『「新 廣』而沿用至今」,43此種說法是值得參考的。另透過神岡鄉文史工作者李天德的 發現,在清乾隆 25 年(1760)繪成的「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中「成崗庄」

清楚的標示在大甲溪淡、彰交界附近的南岸。44

隨著經濟的發展,漢人和原住民也開始關心文化發展,在教育方面也讓子弟 接受「私塾」和「社學」的漢學教育,增進了岸裡社漢化的速度和深度。道光 16 年(1836)三角仔呂世芳創立文英社梓潼帝君會(文昌祀典會)。此會由神岡各

43 陳炎正,《神岡鄉志.沿革篇》(神岡鄉:神岡鄉公所,2007 未刊稿)。

44 自由時報「中縣新聞」,2006 年 11 月 11 日『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可考…神岡建庄史回溯至清乾 隆二十五年』,引述李天德 2006 年 11 月 9 日「神岡鄉地名溯源大發現」新聞稿;同日另見聯合報、

中國時報、人間福報、更生日報等「中縣版」。

庄組成,以辦理梓潼帝君祀典事宜,並作為地方士子會文結社的場所。文英社創 立不久,呂世芳辭世,其子曜初於岸裡社旁設文英書院(今日岸裡國小現址)。

光緒 2 年(1876)吳子光受聘於文英書院,這也是當時本區最著名的社學。而文 英書院在當時所收集的藏書也可以算是全中部地區最為宏偉且藏書最多者。45清 朝時期的教育與科舉的關係密不可分,此一現象也是當時神岡地區子弟讀書求學 的主要目的,而神岡地區在此時期錄取的科舉人才計有進士一人、舉人兩人、武 舉人一人、歲貢生一人、恩貢生兩人、生員十八人、武生員一人、例貢生八人、

監生七人。另外,還有就任官職的總土官阿莫、通事(潘敦仔、潘明慈、潘永安 等)、屯千總(潘明慈)、屯外委(潘瑛文)、屯把總(潘捷文、潘隆盛),也有贈 封及世襲,如七品京官張達京、蔭授浦城縣丞、世襲雲騎尉李枝三、例授儒林郎 呂世芳、例授六品職銜呂達芳、恩授儒林郎呂舍芳等人。46由此可見,神岡地區 在當時可以說是文風鼎盛的地區。

(三)日治時期

從上述說明中,我們可以知道清領時期的神岡地區教育盛行,加以神岡地區 自清代到日治時期一直都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區,居民都是以農業為主要維生的 事業。日本殖民政府領台之後,發行「事業公債」收買大租戶的租權,當時臺灣 的一些地主就是利用「大租補償金」轉化成為近代的「資本家」,開始投資其他 新興產業或金融事業,其投資項目分佈全台。47除了拓展其他事業之外,神岡當 地資本家也將觸角深入當時的信用組合及行政組織中,可謂新一代的士紳階級。

臺灣在日治時期身為日本的殖民地,其使命就是為宗主國「供給原料、推銷 產品」,所以由於「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關係,臺灣在日治前期嚴格說來,

45 施懿琳、許俊雅,《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頁 38。

46 陳茂祥,《神岡鄉志.教育篇》(2007 年未刊稿)。

47 蔡志展,《神岡鄉志.緒論》(2007 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