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正式課程與空白課程之意涵,自不能自絕於學校本位課程之外,畢竟課程含 有校園符號所能呈現的意識型態在內。例如學校各類勵志性標語之張貼、象徵意 味濃厚之雕像與建築、特色社團之實施等,均能間接顯示各種課程所顯示之重要 性。

因此,校長必須全面檢視增刪校園符號的內容,以學校為本位實施正式課程

、理想課程、空白課程,以及特色課程,發揮潛在課程之效益,使學校之效能可 以全面提升,並達成以學校為本位,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學校。

(6)校長應巧用「校園符號」之功能以提升教學成效

校園符號具有一般符號的共同性功能,與教學成敗關係重大。師生室內教學 過程中往往需要藉助語言與文字符號來傳遞知識。例如教室佈置、教室座位安排

、班級幹部選舉、師生交通工具,以及走路姿勢等,皆具有教學的功能。

因此,校長必須靈巧慎用校園符號的種類,選取較具正面性的校園符號,以 設計並使用深富教育意涵環境,發揮教化作用,強化師生教學互動,營造零霸凌 的友善校園環境,讓教師得以安心教,學生得以放心學,間接提升教學成效。

(7)校長應力求「校園符號」之特色以奠基全人理念

校園符號往往存在著其共同性,以展現「學校此類組織」之存在。若以「各 校自我」本身觀之,則存在著特殊性以展現各校自我特色。全人教育是人類所追 求對高理想,校園符號苟能統合兼顧國家大社會理想與學校小社區因地制宜的需 求,統合學校校園符號特色與多元平衡發展將庶幾達致全人教育理想。例如將課 堂上所習得的各學科內容以具體實物展現於校園中,身障者等弱勢族群能落實融 合教育等,皆具有全人教育之理念。

因此,校長必須力求發展校園符號的特色,統合室外動態校園符號與室內靜 態校園符號並靈活運用,則其對學校組氣氛之營造、行政管理服務之展現、師教 生學之成長,一定有重大助益,間接達成校園總體永續之經營。

七、空間領導的管理學基礎

本段主要論述空間領導的相關管理學基礎,包括設施管理、學校環境治理,

以及校園空間意象經營,茲分述如下:

(一)設施管理 1.設施管理的定義

Kok、Mobach & Omta(2011)等人認為設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 FM)

的功能範圍廣大,涵蓋各種流程、服務、活動及設施。也因為其如容器般的性質,

要定義設施管理對組織變革和改善的貢獻實在很困難,但具體而言,設施管理的 品質和施行確實對學術成就有影響,特別是表現在設施服務直接影響教育過程,

例如高壓交流電系統(即學校的電腦中央控制系統)、視聽系統,以及清潔工作 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設施管理的內容

Kok、Mobach & Omta 認為設施管理範圍很廣,包括了過程、服務、活動和 設施。如果是以管理面向來說,它們就是所謂的設施管理。雖然設施管理範圍廣 泛,但是若以產品和服務的觀點來看,確實可用一個廣泛的共識來概括。根據學 者專家(Booty, 2006; Friday & Cotts, 2011; Rondeau et al., 2006)的看法,設施管 理包括適應(如:設計和建造);維持(如:服務、建物、地面、家具和設備);

修改(如:攪動和翻新);配備(如:家具和設備);清潔;安全和服務台;利用 內部裝飾;招牌;檔案紀錄;複印技術(如:拷貝中心);文具;電信(如:接 線總機);分配(如:郵件、郵政室和郵務員);運輸/速件管理;餐飲服務(如:

食物和飲料販賣部);視聽設備;會議室,旅遊;派車服務;IT 設備,健身中心,

問訊台,洗衣間和育嬰室等。

3.設施管理的價值面向

Coenen、Alexander& Kok(2013)認為設施管理有四種主要價值面向:(1)

使用價值:設施管理的顧客、消費者和直接用戶對產品、服務、資訊以及售後服 務的滿意度;(2)社會價值:透過組織目標和需求行為對建成環境負責,如社區 感、地方感、公民自尊以及親切行為;(3)環境價值:與企業善盡社會責任有關,

舉凡減少能源和水資源的消耗、在地消費、綠能運輸以及廢物回收利用等;(4)

關係價值:包含獲得高品質的服務和客製化產品、體驗高規格的特殊待遇、對提 供者感到信任而降低焦慮感。

4.設施管理者的資格

Ahoy(2007)認為設施管理者最主要的資格是:(1)透過具有核心價值的願 景領導連接一致的願景;(2)能對經營卓越有效能的組織實施世界級業務流程的 能力;(3)在獲得或從事支援有效能的預期溝通,包含社區領導者,全體人員,

成員以及學生等;(4)招收、教導和激發成員達到最高表現的能力;(5)尋求資 源分配和財務管理的能力;(6)基礎深厚的規劃流程技能;(7)以顧客為重的奉 獻顧客服務中心導向。

5.設施管理領導的 12 項必要能力

Ahoy 認為設施管理領導最必要的 12 項能力是:(1)藉由創造共享價值吸引 他人加入;(2)對未來有一個清楚的願景;(3)說服他人靠自己製造這個願景;

(4)天生富有同理心,透過感受他們的需要、欲望和痛苦來理解追隨者;(5)

深植自信-感覺到自我、感覺導地方,以及情緒智商;(6)擁有正直這項強而有 力的道德羅盤,以及服務的強大信念;(7)能夠有智慧地回應騷動混亂的變化;

(8)系統和人文兼顧-一個組織體必須表現如同社群般盡力在工作和個人生活 中取得平衡;(9)將團體內的成員視為同僚和合夥人;(10)擁有肯定自身價值 和超越個人利益的能力以及追求提升普世良善的方法;(11)發覺組織內員工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天賦並且提供獲得適當、有意義報酬的機會;(12)創造一個對於學習和教學都 有可能獲得創新和創造力的環境。

6.設施管理對空間領導的啟示

設施管理其實與設施領導實為一體之兩面,而設施管理的特徵愈固定,其設 施的使用影響教育成果的決定就愈形重要,因此設施必須了解其直接效果與間接 效果。設施管理主要為適應、維持,以及修理三部分。以下就設施管理對校長空 間領導的啟示概述之:

(1)著重環境設施設備的維護與更新

學校中充滿不同種類的設施設備,如何維護與更新,以維持正常運作所支出 的經費,校長都必須考量再三。因此,校長在建構設施設備時,即必須先做好對 其堪用性與日後維修經費之評估,以永續經營。例如:生態池鋪設木板或石板之 考量、照明設備的種類與規格,以及操場的鋪面是透水性的生態工法或使用人工 材質等。

(2)著重環境設施設備的動線佈置

學校中的設施設備其實必須加以考量其使用率,有些老舊不堪使用之設施設 備須移除,以汰舊換新或增設其他設施設備在原使用空間;而堪用但使用率不高 的設備則移至使用需求高的地方。例如:高樓層的飲水機如使用率過低則可以考 慮移至低樓層使用率高的公共空間或鄰近運動場或活動中心處等。此外,設施設 備的配置地點必須考量是否阻擋動線,例如:將飲水機或冰箱擺設在辦公室入口 處、警鈴警報設備設置在容易擦撞的轉角等。

(二)學校環境治理 1.學校環境治理的意涵

劉坤億(2002)分析治理興起的原因,認為其有「理論層面」和「實務層面」

兩個理由。首先在理論層面上,宜由於 1970、80 年代社會科學出現某些典範危 機,此典範危機在於各學科領域原來的典範已不具有足夠能力來描述真實的世界

,起因於許多學科研究都陷入過度簡化的二分法。在經過反省之後,進而調整學 科領域的研究方向,其中,治理被視為主要的研究課題,因而應運而生。其次在 實務層面上,特別是由政治和行政的系絡來觀察,治理概念目前已經成為思考有 關國家能力和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路徑。例如「善治」(good governance)、「城 市治理」(city governance)、「地方治理」(local governance)、「河川治理」(river governance)、或「環境治理」(environment governance)等觀念與形式被採用

(引自廖金春,2010)。因此,為了維護學校環境的新秩序、利益平衡與永續發 展,也必然會因此種治理潮流與觀點的變革而改變其思維;因而,過去處處以「人 的需求」為主軸觀點的環境作為,必被一種「新治理流程、新統治狀態與新的方 法」的以「整全生態系」為主軸發展的觀點與作為所取代。這種因應全球化與全 球治理概念興起的「典範轉移」也必將成為「學校環境治理」(school environmen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governance)的面向上一種新的高度挑戰。

2.學校環境治理的特性

廖金春(2010)學校環境治理工作因應全球環境改變產生對世界各國政治、

經濟、社會、文化、環保和教育等面向的影響,而日益重要,大致說來學校環境 的治理應有以下的特性:(1)組織化的特性:為了落實校園環境治理的工作,學 校應成立校園環境治理委員會的完善組織,透過會議協商以落實各項工作;(2)

資訊網絡化的特性:利用高科技和資訊的功能,連結相關學校環境治理網絡資料,

建理取用方便、有效率的執行方案;(3)規範化的特性:訂定各項完善的校園環 境治理規章制度,使校園環境治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和經常化,以達標本兼治 的效能;(4)分工化的特性:為了使校園環境治理工作確實落實,學校對有關職 能或執行部門應整體性規畫而明確分工;(5)問題導向的特性:各級政府部門、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於學校環境治理方面存在種種問題,要認真加以 解決;(6)評鑑考核指標化的特性:對於學校環境治理平時考評或總結性考評工 作要秉持客觀、合理和彈性的指標進行評核,確實達到獎勵、改進及檢討的目的。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於學校環境治理方面存在種種問題,要認真加以 解決;(6)評鑑考核指標化的特性:對於學校環境治理平時考評或總結性考評工 作要秉持客觀、合理和彈性的指標進行評核,確實達到獎勵、改進及檢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