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境」的概念,形成學校建築的個人化、社會化以及文化化。Uline 與 Tschannen-Morgan(2008)在《The walls speak:the interplay of quality facilities, school climat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的研究發現學校設施和學生成就有一定連結,並 提出質疑-也就是教師可能會因為劣質的建築設施而覺得校長的領導很糟糕,因 此順理成章地認為在這麼糟糕的領導下也不需有太多的付出,導致學生學習成就 跟著下滑。有鑑於此,校長在實施領導時,應多注意觀察學校的外在環境。就社 會化而言,了解目前學校所有建築物的現況,能如何修繕以提升其使用功能;就 文化化而言,了解目前學校所有建築物的歷史,能如何安排以增進學生的認同;

就個人化而言,了解目前學校學生所需的建築設備是甚麼,能否從舊有加以改建、

擴充甚至增建,以提升學生到校學習的意願等。

二、空間領導的相關美學基礎

張法(2004)認為:美學上的美,在四種意義上被使用:1.美=美的本質,

這是柏拉圖建立美學基礎的用法;2.美=審美對象,這是現象學美學的常用語;

3.在審美對象之中細分,美是審美對象之一,與崇高對象、悲劇對象、荒誕對象 相對;4.美=美感,這是審美心理學諸派的用法。…美,正是存於這四者的關係 和圓融中。湯志民(2006)認為:對學校建築的造形、色彩,校園的綠化美化,

園景設施的布置和庭園景觀的設計,即應以美學的理念為基礎,企求能呈現最優 美雅緻的教育情境,使莘莘學子陶融其間,怡然自得。漢寶德(2007)認為:美 是人類共同的感覺,而美學則是學者們以美為對象所建立的理論,因此只談美而 不談美學。其並將美感分為「形式之美」「功能之美」「風姿之美」「情性之美」

與「思辨之美」五種層次,並認為只有形式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其餘四類屬於內 容之美。黃南淵(2009)認為:美學的意涵指:一種與生活價值契合的豐富美好 內涵與時代精神,並兼具有優雅和諧與生動的美感品質,及其可發展延伸的美意 與信念不論在硬體或軟體面都可代表一種最美好、最高境界的向度。(引自廖金 春,2010)楊裕富(2010)則將人對美的事物感受分成三類,第一類屬於「大自 然之美」,指自然環境未經人為雕琢而呈現的美感;第二類屬於「藝術之美或感 官之美」,指的是對眼、耳、鼻、舌、身這五感所能感受到的人為加工作品的欣 賞;第三類屬於「文學之美或意思之美」,指的是對人情心意感受作品的欣賞。

並將第二類分為「音樂之美」、「建築之美」、「繪畫之美」、「雕塑之美」,以及「工 藝之美」五大類科,其中「建築之美」則稱其來自於人類的天性,乃至於環境連 結的記憶,並認為建築這一藝術類科幾乎是所有文明共同成長的類科,集繪畫、

雕塑、工藝等視覺藝術之大成。而依漢寶德所建構的美的五種層次如圖 2-1-2 所 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音樂 建築、

工藝

舞蹈 詩畫 文哲

思辨 ↑ ↑ ↑ ↑ 心性

詩情 ↑ ↑ ↑ 意境

風姿 ↑ ↑ 情趣

功能 ↑ 情理

形式 美感

圖 2-1-2 美與人文素養之梯階 註:表格說明

1各種藝術的特質都不同,但其美感均來自形式。

2各種藝術均亦間有五種特性,但其特質互異,呈階梯排列。

3黑色部分代表其主要特質。

資料來源:出自漢寶德(2007:105)。

綜合上述學者觀點可以略知基本上美是離不開人的感覺,藉由人的移情作用 來感受到美並獲得美感。而空間領導的重點在於針對空間進行規劃與布置,進而 打造具有處之心曠神怡的教育環境,因此須具備相關美學的理論基礎自不待言。

本段主要論述空間領導的相關美學基礎,分為「基礎美學」的「心理(學)

美學」,以及「實用美學」的「教育美學」與「校園空間美學」等,亦即將美學 與本研究相關部分論述如下:

(一)心理(學)美學

張法(2004)認為與空間相關的心理學美學,主要以完形心理學派,以及實 驗心理學為主,茲論述如下:

1.美基於「心理距離」

Bullough(1912)提出心理距離,認為:審美活動要與對象保持一定距離,

這種距離不是時間或空間的,而是心理上的距離。也就是張法所言之心理距離,

首先是指主體的心理活動。人是多種屬性的統一,有認識、功利、審美等多種屬 性,用現象學術語,就是人把自己心理中的其他屬性展時「懸擱」(括號)起來,

只剩下「審美屬性」。心理距離的「加括號」,就是人專心凝神於某一方面,而忘 記其他方面,也就是《荀子 解蔽》所講的「虛一而靜」。「加括號」和「虛一而 靜」,是心理排除其他屬性,保持單一屬性的功能。其實,現實事物之能成為審 美對象,是有自己的客觀根據的。距離,本就是使事物成為審美對象的內在原因,

事物離現實功利愈遠,就愈容易引起審美興趣。現實中各種人和事、物與景,行 動、事件、心理…在藝術裡成為審美對象,也是由於一種客觀的距離的作用。美 基於心理距離在專為審美目的而生的藝術中,是最明顯不過的了。當你把各種非 審美意識暫時用「括號」括起來,進入美(審美事件),只以審美之眼去看,審 美之耳去聽,審美之心去感受,去思想,去體悟。中國古代建築物中的門、窗、

欄、廊、小橋、流水所引起的作用,也是心理距離。張忠明(2007)歸納心理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離的三原則如下:

(1)適當性:心理距離的適當性因人而異,因此人與欣賞物之間的心理距離是 相配稱的,有人覺得遠一點好,有人覺得近一點好。這也是「臭味相投」、「青菜 蘿蔔各有所好」的原因。

(2)易變性:每個人心理距離的心理狀態,隨時都在改變,因此,當我們聆聽 韋瓦第的〈四季〉時,除了每個人的審美感覺不一樣之外,個人審美感也會因為 當時心情而有所不同。

(3)矛盾性:審美與現實生活,要有適當的心理距離,我們要求要與現實有距 離,而審美卻必須來自現實生活,保持著現實的結構,這就是矛盾所在。

2.美呈現為「直覺形象」或「境」

(1)「直覺形象」和「形象直覺」

直覺形象,包含了主客體兩方面的形容。從客體方面講,客觀以純形象呈現 出來,這純形象只能向審美主體呈現,只能是在主體的美感,也就是直覺中才是 可能的,因此,客體形象成為美,也就是成為直覺形象。從主體方面講,主體成 為審美主體,意味著它面對著一個作純形象呈現的客體,主體的美感只能是對一 個審美對象,即呈現出純形象的客體之感,因此美感本身就意味著是對形象的直 覺,美感就是形象直覺。亦即形象直覺強調主體直覺中的形象;直覺形象強調客 體形象呈現在主體直覺中,兩者都是主客觀的統一,因此,美就等於直覺形象等 於形象直覺等於美感。

(2)「境」的概念

「境」的概念來是概括了對客觀之景在知覺的主動性中向主體呈現。境是主 體利用知覺給客觀之景劃了一個界圍,主體進入客體,主體的知覺界圍就是客體 的進入境中的界圍,客體進入主體知覺,客觀之景成為知覺之境。境是主客觀的 合一。直覺形象就是境,主體與客體結合會產生境。

(3)「知覺方式」

知覺方式講了直覺形象中主客體形成了一種不同於平常情況下的特殊關係,

在這種基礎上,內模仿和移情顯示了美(美感)的特質,前者從客體到主體,以 客體為中心形成了主客體的動態關係;後者從主體到客體,以主體為中心形成了 主客體的動態關係,因此構成了「美之成美,人之感受美」的明顯特徵。

3.美表現為「內模仿」和「移情作用」

(1)「內模仿」

內模仿是指當主體面對客體的時候,人的知覺會按照客體的性質進行模仿活 動,如:人在哥德式建築面前不自覺挺立,或聽到黑人嘻哈音樂會不自覺地晃動 身體就是身體內模仿的結果。內模仿講的是主體模仿客體,突出了客體的作用,

宏偉的客體,如:古人登高望遠之景,必然產生強式的內模仿;柔性的客體,如:

古人吟詠風花雪月,必然生「弱式」的內模仿。內模仿突出了主客體的動態聯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身成為一種審美表徵。

(2)「移情作用」

內模仿的身體運動必然產生相應的心理情感,但這種情感產生之後,並不是 停留在主體之中,而是把它投射到客體上面,使客體具有了主體內心感覺到的情 感,這就是移情作用。移情現象主要有四種:其一,給無生命的靜止客體灌注以 生命;其二,對動物、植物和非生物的觀照中,通過移情將之擬人化;其三,心 情外射,人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認為是客體具有的情感;其四,把人的外貌當作 內心表徵的移情。總之,移情就是主客體的渾然合一,情是主體的,它卻外移到 客體之中,客體本是無情的,但我確實感到它就在客體中存在。其結果就如同古 人所謂「物我兩忘」、「物我同一」。在移情中,美就是美感,美感就是美,美與 美感同一。如圖 2-1-3 所示。

圖 2-1-3 美的實現 資料來源:出自張法(2004:91)。

4.美體現為「主客同構」

(1)西方完形心理學「力的式樣」

從完形的觀點來看,從形象直覺開始,主客體就進入了一個同構過程,甚麼 樣的客體會引起甚麼樣的內模仿;甚麼樣的情感移入甚麼樣的客體,都是一種同 構。同構,指的是主客體是不同的,然而又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這種相同不是 一般的相同,它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實體的,而是虛體的。完形理論 把客體分成「表現性」、「骨架結構」、「輪廓外型」,其中「骨架結構」就是「力 的式樣」之源。「力的式樣」則是大腦皮層知覺外物而引起的電化學反應所構成。

客體在知覺方式中形成甚麼樣的「力的式樣」,也決定了主體大腦皮層中會形成

客體在知覺方式中形成甚麼樣的「力的式樣」,也決定了主體大腦皮層中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