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視。…教育的規訓作用(domestication)其對象乃是人的身體,而空間則是身體 一切活動的主要基礎條件,因此,教育作為人類身體規訓的過程必然要掌握空間 的治理(governance)-即空間領導。

四、空間領導的源起

根據相關文獻顯示,國外所稱之空間領導主要為兩種,一種是所謂「spatial leadership」,為 Syme & Syme(1975),以及 Arnold(1977)等動物行為學者對羊 群的空間領導研究;另一則是 NASA(2008)所稱之「space leadership」或是

「leadership in space」,中文譯為「太空領導」,亦即在著重太空探索的重要性,

其於航太必須領先全球,才能取得未來世界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根據湯志民

(2008,2009,2011,2012)研究顯示其提出空間領導的想法概念,也就是空間 領導的起源,主要分為下列五點:

(一)新型領導理論的出現

自 1980 年代中葉已降,領導研究重心已從「舊領導」轉換為「新領導」,新 領導起因於對舊領導理論如特質論、行為論,以及權變論之批評,衍伸而為整合 型甚至功能型領導理論(秦夢群,2010),因此,空間領導亦應運而生湯志民(2008),

以對應崛起之「行政領導」、「課程領導」、「教學領導」等之功能性領導。

(二)世界先進國家的重視

歐美先進國家諸如美、英、德、丹麥、瑞典、挪威等,均投注大量經費為孩 農創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尤有甚者,如以色列已在 1993 年至 2003 年間已設 立了 1100 所學校(Minister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port, 2004)。位處亞州的新 加坡,在 2009 年至 2010 年即投資四十九億二千四百萬在其所有 356 所學校中,

顯示其對教育環境的重視。

(三)臺灣教育改革的推展

1994 年教改前,臺灣教育重視行政領導,在 1994 年教改之後,拓展課程與 教學創新以及對空間革新的重視,促成教育部對校園環境空間的重視;而 2014 年全面推動的十二年國教,其中包括高中優質化、高職優質化,以及高中職教育 資源均質化方案等,均投入相關經費。例如:新北市立新莊高中推動校園藝術化;

國立員林家商利用優質化經費提升烹飪、餐飲服務、美膚及幼保等實習教室設備,

充實相關硬體資源,營造優良技藝教育環境。顯示臺灣教育改革的推展對校園軟 硬體設備設施的重視。

(四)校園空間運動的興起

近 40 年來,校園空間運動配合教育部 1970 年起陸續實施的「發展與改進國 民教育計畫」,以及民國 87 年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後耐震補強補助款的實施,除 了加速 25 縣市老舊校上重建改建工作的進行外,更促成各縣市政府對校園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重視,以至於許多縣市政府陸續推動校園空間運動,如前臺北縣政府推展活化 校園、宜蘭縣中小學推動校園建築轉型、南投縣政府推動九二一地震校園重建運 動、前高雄縣政府推動空間美學、高雄市政府推動為校園寫詩、基隆市政府推展 創意空間與優質校園等。

(五)相關教育研究的推行

2008 年教育研究月刊主題為「空間領導」,教育學者諸如吳清山、湯志民、

馮朝霖、陳木金等著名教授學者,以及在教育現場的劉美娥校長,紛紛以空間領 導為主題撰文論述,結合空間領導的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之理論與實務,其中以 湯志民為空間領導一詞的首創者,其結合國外學者 Tanner & Lackney 的教育設施 程序模式與前提,再綜合其 30 餘年在學校建築的實務經驗,發展出其空間領導 之模式、策略與方式。其空間領導發展之步驟如下:

1.學校是一個「生活空間」

湯志民(2005)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生活空間。並引述拓樸心理學家 Lewin 的場地論(field theory)來證實其觀點,如圖 2-1-11 所示。此外,其引用 學者專家(Smith, Neisworth & Greer, 1978)觀點,認為行為不是發生在抽象的空 間中,而是受特定環境情境的影響,物質環境能透過直接的物理效應(physical effects)、心理效應(psychological effects)或社會效應(sociological effects),影 響居於其間的人類行為。學校的生活空間,是社會的空間,也是物質的空間,存 活於每位師生的不同課程設計和學校生活樣態中,且各異其趣,每人每天均隨時 間動線的串連,產生各種不同的、屬於自己的,以及和別人重疊的生活空間。

2.「人-境」互動思維

湯志民認為學校空間規畫,要能適存於空間、時間和人間(fit for the space, the time and the people )。行為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環境的設計與人的需求有密 不可分的關係;學校空間建構的教育環境亦然,應以使用者(人)為核心。學校 是一個生活空間,以「人」為中心,繞著學校的生活大環境,不同介面的使用者

(人),在不同的時間樣態,行為內涵互異,自有不同的空間需求。如圖 2-2-2 所 示。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課程領導」(curriculum leadership)及「教學領導」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等英文名稱相對應融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