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位班級導師的教學內涵探討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三位班級導師的教學內涵探討

本節以三位班級導師實施研究個案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與評量策略進行探討。

一、 三位班級導師的教學活動

教師們依《西遊記》的章回架構訂定每周課程內容,進行整學季的「故事導入與故 事接龍」學習活動,並於「體驗增能」階段與「主題任務」中呈現故事內容。

我們利用《西遊記》它單篇、單篇不同故事,變成是每一周的課程內容。……然後 從那個文本裡面去發展不同取向的一些玩耍技巧。(訪TTA_0607)

本研究將「故事導入與故事接龍」學習活動,以及成果發表的「有聲書組」、「戲劇組」

與「桌遊組」分項回溯自「體驗增能」至「成果發表」之學習活動,如下說明。

(一) 故事導入與故事接龍

教師們每周給予學生相同的閱讀進度,學季初一周一篇,學季中加快至一周兩篇,

學季末進行到第17 篇。

教師們沒有預計將《西遊記》在一學季內讀完,帶領學生閱讀完《西遊記》並非課 程核心;教師期待學生進入故事後產生學習興趣、提高閱讀動機,而尚未讀完的故事內 容,學生會在學季結束後自發性的持續閱讀、自主學習。

我們鎖定每周的進度大家是相同的,譬如說,第一周就是談「美猴王的誕生」,大 家一起來說這個故事,作為他們對這個故事共同的概念建構。……我們到後來速度

有加快(原一週一篇),一週可以上到兩個(篇章)進度,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明顯 提升,我們配合孩子的狀態進行調整。我們沒有意圖在十週,請孩子把全部(的故 事)走完,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對於閱讀)的持續性,並不會因為這個課程結 束就結束,而是當他(學生)經歷了這些體驗後,他會願意自己把它(《西遊記》)

讀完。我們給他(學生)一個開始,啟動,然後他很想要(了解故事內容),後面的 (故事)讓他自己去補充,這更是我們所期待的。……我有幫他們整理一個目錄,

他們的課本都是自己做的,最後他們的進度就是一直進行到第17 回(學季結束時)。 (訪TTC_0725)

由於每位學生擁有的《西遊記》版本不一,各版本訂定的篇章內容也不同,TTC 會 先閱讀《西遊記》原典版及二至三個改編版本,從中擷取故事核心脈絡,作為每週與學

71 生故事交流的重點。

我們還是回到故事為中心,沒有特定的版本,它(各版本)都是改編版。若你要回 到原來的版本,那應該是要回到原典,那原典的細節非常的多。以我的方式,我會 讀兩三個版本,雖然都是改編的,然後我也會努力去看一下原典,然後抓重點,我 會抓幾個核心。這一周的進度要談到幾個話題,那這幾個話題,在我們對話交流故 事的時候,就會提到這幾個重點。(訪TTC_0725)

教師們除了引導學生故事內容的細節與脈絡之外,亦會引導學生思考故事情節背後 的延伸之意,以及透過故事所給予的自我啟發、自我探究,或與文化相關等議題。

在《西遊記》的故事引導過程中,我們會讓孩子思索自我挑戰或者文化思維的議題,

例如:美猴王在花果山那麼舒服,到處有果子可以吃,一堆好朋友每天陪他玩,他 為什麼捨得丟下這一切,自己一個人很辛苦的划船,去找不知道找不找得到的長生 不老的師父?他為了學習,願意一個人忍受孤單、忍受飢餓、忍受辛苦;如果是你,

你要不要?你敢不敢?什麼事會讓你願意一定要去,而且一定要做到呢?(訪 TTC_0725)

(二) 有聲書組

有聲書組的增能活動共分兩階段進行,如下分述之。

1. 運用 ipad 錄音自主學習,自我評核閱讀朗讀

延續上一學季的朗讀增能,本研究個案與「國語」基礎課程完全結合,除結合識字 學習,閱讀朗讀也是國語重要的基礎能力。

朗讀在春學季(前一個學季),他們(學生)有被訓練過,他們對於朗讀的幾個要領 的掌握是有的,所以他們等於銜接前面一個學季的課程。(訪TTB_0730)

這學季是國語(基礎課程)跟這個主題課完全扣合,除了(識)字的部分,就是朗 讀、閱讀,完全都是在閱讀《西遊記》。我們在培養他的(國語)基礎能力,就是從 看著字朗讀的方式進入。(訪TTC_0607)

有別於傳統朗讀,教師們期望學生透過ipad 錄音的方式,自我監控學習進度、自我 檢核學習情形,再自我反覆修正,以達創新國小期許學生自我學習之意涵。

我們的朗讀不會是全部的小孩坐在下面,聽上面一個小孩朗讀,因為他的操作機會 就會很少。我們期望孩子能夠自主學習,他要能夠自己聽,自己回饋。後來我們就 想可以用ipad(錄音),因為錄完以後,他就可以自己聽,可以(自己)修正,修正 就會再錄一次,所以我們是讓他自己用ipad 自己錄。我們(的教學)會回歸到學校

72

當初期待孩子的樣貌,其實「自主學習」很重要的是「自我監控」的部分。他(學 生)怎麼樣去監控自己學習的進度?檢核自己的學習?然後再(自我)修正。(訪T TB_0730)

學生自主閱讀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自我檢核之規準。透過「正確」、「流暢」

與「音量」的檢核項目,以五點量表「1. 努力」、「2. 加油」、「3. 普通」、「4. 不錯」、「5.

太棒」,及質性文字的自我建議,引導學生進行三次的自我朗讀評核(詳見由TTB 提供,

附錄五 我是朗讀高手自評表)。

2. 將朗讀帶入《西遊記》的情節與角色形成「聲音劇」,兩人一組互相評核

經過第一週的「故事導入」及每週的「故事接龍」增能,學生逐漸理解《西遊記》

的故事內容與各角色特質;第二週再深化「朗讀」技能,其朗讀內容亦是再熟悉《西遊 記》故事之歷程;第三週結合二者,學生將朗讀加入對《西遊記》故事情節與角色特質 的理解,形成「聲音劇」。運用聲音的「語氣」、「音色」與「音效」,呈現《西遊記》之 人物說話的情緒、角色特質,及故事情境;詳見表4-2-1 如下說明。

表4-2-1 聲音劇「語氣」、「音色」與「音效」之意涵表

項目 說明

語氣 根據人物的情緒來表現說話的口氣,例如:生氣、難過、吃驚、開心。

音色 根據不同的人物特質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現,例如:調皮的孫悟空、穩重的玉帝。

音效 配合故事內容製造一些特別的聲音效果,例如:打鬥聲、笑聲。

資料出處:由TTB 提供附錄六「聲音劇」好好玩互評表

這週(第三週)我們就進入到,他跟同伴合作來念一個聲音劇。聲音劇的部分,他 就會需要加入一部份的情緒,就是當你在念一個句子的時候,你的情緒、感覺,那 個情況、情境都可以放進去,他試著加入一些感覺在裡面,對他們來講或許有點難,

但是他們會發現玩聲音很有趣!(訪 TTC_0607)

延續附錄五「我是朗讀高手自評表」之檢核三項目:「正確」、「流暢」、「音量」,教 師再從「聲音劇」中,增能兩人一組的互相評核表。互相評核之規準,將聲音加入《西 遊記》的人物說話情緒、角色特質與故事情境,形成三個評核項目:「語氣」、「音色」與

「音效」。

73

兩人一組的互相評核表,內含三個評核項目之意涵,再以五點量表及質性的文字建 議為對方評核(詳見由TTB 提供附錄六「聲音劇」好好玩互評表)。

3. 主題任務─「有聲書組」學習歷程概述

學生經歷第一週至第六週有聲書組的「故事導入與故事接龍」、「閱讀朗讀」與「聲 音劇」各項增能後,進入第七週的「有聲書組」主題任務,其學習歷程共分四階段:

(1) 改編《西遊記》的篇章內容

學生將抽中之《西遊記》篇章進行內容改編,並發想新書名,創作新故事。

(2) 製作故事書

學生以各種樣式、紙質製作故事書,並加入出版書籍之基本要素:封面封底、版權 頁與圖文編輯(含各式材質之裝飾物,例如:貼紙、紙片)。

(3) 錄製聲音、音效,形成有聲書

學生運用「朗讀」與「聲音劇」的增能能力,以ipad 錄音,並以三角鐵與各式鈴、

鼓等節奏樂器錄製「提醒翻頁」的音效。「提醒翻頁聲」的起源,來自S1 學生將過往聆 聽有聲書之先備經驗學以致用,啟發教師引導整組學生加入此音效。除錄製翻頁音效聲 之外,研究者於成果展中瞭解有二至三組學生亦為故事情境創作背景音效,例如:運用 鑰匙的碰撞聲,形成打鬥的音效。

TTB:我們有聲書翻頁有「ㄉㄧㄤ」的聲音,S1 是第一個自己從家裡帶三角鐵來敲。

等於是在他們(學生們)這個年紀,在他(學生)幼兒時期聽的有聲書,都會 有這個輔助提醒的聲音,翻頁的時候都會敲一下,所以他(S1)就把它(家中 有聲書的翻頁聲)學起來。他(S1)一帶三角鐵來一敲,我就說好,現在來拿 學校現有樂器來敲,有的人用鼓阿、有的人用鈴阿,所以是 S1 帶起大家,翻 頁要敲(翻頁聲)。

研究者:請問有其他組做其他音效嗎?

TTB:沒有很多,只有兩、三組。

TTC:(學生)主要都還是在用自己的聲音,去做不同發聲者(角色)的聲音模擬。

(訪TTB、TTC、研究者_0730)

(4) 學習反思

教師以「有聲書創作─成果展籌備省思單」(詳見由TTB 提供,附錄三 有聲書創作

74

─成果展籌備省思單),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創作有聲書之困難、因應策略與學習收穫,此 與創新國小的自主學習面向之「規劃能調整」與「反思能修正」互為呼應。

(三) 戲劇組

戲劇組第一週至第六週的增能活動為(1)「聲音劇」:同屬「有聲書組」之增能活動 內容;(2)「紙偶劇」:由視覺藝術教師指導紙偶製作(不列入本研究探討範圍),紙偶劇 的戲劇排練與紙偶劇呈現由三位班級導師共同指導;(3)MTD 指導的「肢體開發」與

「配樂與即興劇」增能:於本章第三節說明。

其實我覺得「聲音劇」也是(戲劇組的增能),他們(學生們)錄音的時候,會根據 角色去揣摩他的音色跟語氣,那其實也是一個角色的詮釋,只是沒有用到肢體,而 是用聲音來詮釋。(訪TTA_0730)

在體驗增能活動中,沒有近似主題任務「有劇本的真人戲劇」增能,教師們考量的

在體驗增能活動中,沒有近似主題任務「有劇本的真人戲劇」增能,教師們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