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綜合高中「基礎生物」教學綱要

在文檔中 教學綱要 (頁 91-99)

壹、目標

綜合高中「基礎生物」課程欲達成之目標如下:

一、引導學生經由探討各種生命現象及生物之共同性和多樣性,理解生物體的構造 和功能,以培養基本生物學素養,激發其探究生物學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認識現代生物學知識的發展,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體會保護 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培養尊重生命與愛護自然的情操,強化永續 發展的理念。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和理性思辨等技能以及批判思考能力,以應用於解決日 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

貳、核心能力

綜合高中必修科目「基礎生物」課程欲培養之核心能力如下:

一、了解生命的特性和共同性,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培養保育生物多樣性的 情操。

二、認識生物體的基本構造和功能,了解生物遺傳與生命延續之現象及其原理。

三、了解群集和生態系的特性,探討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人類對生態的 影響,培養尊重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態度。

四、培養觀察、推理、操作實驗等科學過程技能,發展批判思考、論證溝通與解決 問題等能力。

叁、教材綱要

綜合高中「基礎生物」為二學分的課程,於高一開設,以安排一學期,每週授課二 節(含探討活動)為原則。

主題 主 要 內 容 說 明 備 註 參考節數

、 生 命 的 共 同 性 與 多 樣 性

1.生命現象

2.細胞的構造與 生理

3.細胞分裂 4.生物的多樣性

1-1 新陳代謝,生長,感應,

運動,繁殖等

2-1 細胞的形態、構造與功能 2-2 細胞中的化學反應

3-1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4-1 物種的多樣性

‧討論物質的合成及分 解作用,以及細胞中 的 化 學 反 應 有 酵 素 參與

‧簡介病毒及五界的代 表 性 生 物 並 略 述 細 菌 和 病 毒 引 發 之 疾 病及其預防

6

、 植 物 的 生 理

1.根、莖、葉的 構造與功能 2.光合作用 3.植物的生殖

1-1 根、莖、葉的形態、構造 及功能

2-1 光合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3-1 無性生殖,有性生殖,果

實與種子的傳播

‧不宜涉及電子傳遞及 卡 爾 文 循 環 的 詳 細 過程

‧僅討論被子植物

6

主題 主 要 內 容 說 明 備 註 參考節數

、 動 物 體 的 生 理

1.營養與消化

2.呼吸與排泄

3.循環與免疫

4.神經與運動

5.激素與協調

6.生殖與胚胎發 生

1-1 營養的需求,食物的消化

,養分的吸收

2-1 呼吸運動,氣體交換 2-2 腎臟的功能

3-1 循環系統

3-2 血液的組成與功能 3-3 專一性防禦與非專一性

防禦

4-1 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 經系統

4-2 隨意運動

5-1 激素的定義,激素的分泌 與協調作用(以血糖恒定 為例)

6-1 生殖系統

6-2 月經週期、懷孕與避孕 6-3 胚胎發生的過程

‧不宜涉及尿液形成的 機制

‧僅討論現象,不宜涉 及機制

‧敘述周圍神經系統 時,可簡述自律神經 與 內 臟 器 官 活 動 的 關係

9~11

、 遺 傳

1.基因與遺傳

2.人類的遺傳 3.生物技術及其

應用

1-1 孟德爾的遺傳法則 1-2 DNA、基因與染色體 2-1 血型的遺傳

2-2 性聯遺傳

3-1 遺傳工程,生物技術的應 用

‧不宜涉及計算

‧簡介轉錄作用、轉譯 作用,不宜涉及基因 表現的調控

‧得以色盲的遺傳為例

6~7

主題 主 要 內 容 說 明 備 註 參考節數

、 生 物 與 環 境

1.族群與群集

2.生態系

3.自然保育與永 續經營

1-1 族群密度

1-2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2-1 能量的傳遞

2-2 物質循環 2-3 生態平衡 3-1 人口問題

3-2 資源過度使用對生態環 境的影響

3-3 資源回收再利用 3-4 污染防治與生態工法 3-5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簡介掠食、寄生、共 生、競爭、天敵和外 來種

‧僅討論食物鏈及食物 網

‧簡介碳及氮的循環

‧討論土地資源、石化 燃料、水資源、生物 資源

5~6

肆、實施方法

一、教材編選

(一)綜合高中「基礎生物」課程的教材編選,應以認識生物之共同性及多樣性為 基礎,引領學生經由探討生物體的構造及機能,了解動物與植物的生理和生 命的遺傳和延續,進而體會保護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以達成課程 目標。

(二)教材內容之深度及廣度應適合綜合高中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並注意與國 民中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內容及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基礎生物

(1)」課程銜接。

(三)教材綱要之「內容說明」欄旨在適度規範教材編輯及教學選裁內容的深度和 廣度,選編教材時應審慎考量「內容細目」及「內容說明」之規範,不宜偏 漏或超出範圍。教材份量可依各主題之性質彈性調配,惟應儘量與教學參考 節數相配合。

(四)教材之組織應以學生的「先存知識(prior knowledge)」為基礎,強調概念系 統之間的統整及協調,相關概念之呈現應由淺至深,由具體而抽象,注意概 念發展之層次、系統與連貫,避免僅記憶零碎之知識。

(五)教材編輯及教學選裁應重視基本概念的探討及生物學概念系統之發展,儘量

選用我國的生物學研究成果及在地學習材料,並適切融入海洋教育相關教 材,以期與學生之生活經驗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教材編輯和出版者於編撰教材以及教師於規劃教學內容時,應參考基礎物理、

基礎化學、基礎地球科學和地理等學科的相關單元內容,以避免不必要之重 複。

(七)教材選編應力求淺顯易懂、生動有趣且容易閱讀,並多附圖、表及照片等以 幫助學生了解。使用之專有名詞和人名之譯名應以教育部國立編譯館公布之 生物學名詞為準,其未規範者宜參照目前國內相關學術期刊或一般習慣用 詞,妥適翻譯,初次出現之專有名詞或外國人名宜附原文以為對照。

(八)為促進科技和人文素養的均衡發展,使生物科之學習能融入人文的內涵,選 編教材時宜適當納入有關科學家生平的闡述,以及簡單說明重大科學發現的 經過。生態保育、海洋教育及永續發展相關的概念或發展,也應介紹說明,

以增加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環境與永續發 展的情操。

(九)選編教材時宜將「探討活動」融入教科書,探討活動內容之設計應儘量配合 教材綱要,使教材內容的學習更完整、明晰。探討活動之取材應儘量選用在 地材料。此外,編撰教材時宜另編「探討活動紀錄簿」,俾方便學生於進行 活動時記錄探討活動之過程、結果與討論。

(十)編撰教材時應隨附「教師手冊」供教師教學之參考,「教師手冊」的內容除 列出各單元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說明外,亦宜適當提供教學參考資料和建議 等,供教師教學之參考。

二、教學方法

(一)教師教學時應先以適當方法診斷學生之「先存知識」,並以學生之「先存知 識」及生活經驗為基礎,應用適當之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二)教師教學應以科學概念知識為主軸,注重基本科學概念之了解和融會貫通,

不宜過度強調零碎知識的記憶。

(三)教師教學時應多以發問方式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參與討論活動,並積極 鼓勵學生提問,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促 進自我學習。

(四)教師教學時除了應注重學生對科學概念知識的學習外,亦應兼顧科學過程技 能(如:推理、預測、解釋資料、提出假說、設計實驗等)和科學態度(如:

虛心、尊重數據、不輕下結論等)的培養。

(五)教師教學時應因應教材的特性,應用適當的教學媒體來輔助教學或實施戶外 教學,以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概念知識,發展科學過程技能。

(六)教師教學時應適當應用社會資源,結合當地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以幫助學 生結合生活經驗及教材內容,並了解科學發展過程。也應提供機會,引導學 生討論生物學相關的社會、倫理或法律議題。

(七)教師教學時必須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對於學習較快或較慢的學生,應該因 應其學習情況適當實施增廣或補救教學。

三、教學評量

(一)教學評量應以課程目標及教學目標為依據,並兼顧認知、技能和情意三個領 域的學習,以檢測學生是否習得基本的科學概念知識、科學過程技能和科學 態度等。

(二)教學評量的實施應善用診斷性、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的特性,採定期及不定 期考查的方式實施,俾隨時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展,評 量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做為教師改進教學及促進學生學習之參考。

(三)教學評量應適當發揮督促、鼓勵和啟發學生反省思考的功能,並引導學生察 覺自己學習方式的優缺點,不宜僅做為評量學生學習成就的工具。

(四)實施教學評量時,應適時發掘有特殊學習困難或具有特殊科學性向及才賦的 學生,俾給予適當的補救教學或個別輔導。

(五)教學評量應秉持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的理念,採多元的方式實 施,除由教師進行考評之外,亦得輔以學生自我評鑑等方式,以考查學生是 否達成教學目標,俾做為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成效的參考。

(六)教學評量的實施方式不宜僅侷限於紙筆測驗,可兼採觀察、晤談、繳交報告、

實作及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等方式為之,以期能公正、客觀的評 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習績效。

(七)實施教學評量時除了以「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來解 釋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就 外 , 亦 宜 斟 酌 情 況 適 切 採 用 「 效 標 參 照 評 量

(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的理念來解釋學生的學習表現,以發揮教 學評量在檢測學生學習進展狀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功效。

(八)認知領域學習表現的評量除應包括知曉、了解的表現外,亦應注重應用、統 整等高層認知能力及批判思考等的表現。知曉、了解、應用和統整四個階層

在文檔中 教學綱要 (頁 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