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基本資料背景大學生在各變項之差異情形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不同基本資料背景大學生在各變項之差異情形

針對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父母教養態度、基本心理需求、生涯 準備動機與生涯定向各變項之間有差異,本研究發現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在性別變項上,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大學生在父母教養態度的「關懷總分」、「父 親關懷」、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聯繫感」、生涯準備動機的「自主性動機總分」

與「整合調節」、「認同調節」上,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而男性大學生在控制性 動機中的「外部調節」顯著高於女性大學生。而男女性大學生在生涯定向上,皆 無顯著之差別。

女性大學生在關懷及聯繫感的變項上,得分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的結果,反 應女性大學生在與關係有關的變項上,會感受到比男性大學生更多的情感交流。

過往的研究結果亦顯示出一致的結果,表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重視人際之間的 關係、互動品質以及與他人的情感交流(Allen, Stolterberg & Rosko, 1990)。若以 性別社會化的歷程中探討,傳統文化中對男性的角色,比較期待與鼓勵其培養獨 立自主的能力,以承擔未來家庭的對外責任,而女性則被期待負起家庭內成員彼 此親密的關係能力(邱秀燕,1990)。亦即社會文化對性別角色期待的差異,使 得女性比男性更重視人際之間的關係,讓女性大學生在關懷以及聯繫感的得分上,

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此外,從前述傳統文化對性別角色的差異上,可推測父母 對男女性的教養態度可能有所差異,此點反應在女性大學生在父親關懷的得分上,

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反應出父親對女性大學生的教養上,有比男性更多的情感 交流部分,而母親因為原就負責家庭中情感交流的部分,因此男女性大學生在母 親關懷上的得分,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在生涯準備動機的部分,女性大學生在自主性動機與及所屬的整合調節、認 同調節皆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而男性大學生在控制性動機中的外部調節,則顯 著高於女性大學生。此結果顯示高年級女性大學生在進行生涯準備時有較多的自 主動機,能認同生涯準備對自我的重要性;相較之下,男性大學生在進行生涯準 備時,此時期仍有較多的外部調節。此部分是否反應了傳統社會文化在職涯成就 的表現上,對男性的要求高於女性,或男性大學生在此時還未能在生涯準備上投 入更內化的標準?未來可另行研究,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最後在生涯定向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生涯定向上並 沒有顯著差異。此結果與黃淑敏(1999)、鍾宜玲(2004)、翁若雲(2011)以及 Chung(2002)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男、女大學生的生涯定向沒有明顯的差異。

雖然在生涯定向上,男女性大學生並無顯著差異,但男性大學生的生涯準備具有 較多外在調節動機。須留意對男性大學生而言,其感受到較多來自外在的要求。

研究者推測亦可能與多數男性大學生在畢業後尚需服兵役,受外在環境要求,影 響延遲自主動機的發展有關。

二、不同年級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在年級變項上,研究結果發現四年級大學生在父母教養態度的「母親過度保 護」顯著高於三年級大學生,但在「母親關懷」上,則顯著低於三年級大學生。

此外,四年級大學生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自主感」以及「生涯定向」、「生涯 確定」及「生涯滿意」上,皆顯著高於三年級大學生。

從父母教養態度的結果,可發現四年級大學生從母親處感受到較多的掌控和 限制,而感受到較少的關愛,但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中,四年級大學生在自主感 的部分,卻也顯著高於三年級大學生。此結果可能反應出,相較於三年級大學生,

四年級大學生面臨畢業與新的人生階段,可能對自主感的需求更高,也包括對於

母親的掌控更為敏感。

在生涯定向的部分,四年級大學生的生涯確定與生涯滿意皆顯著高於三年級 大學生,其生涯定向顯著較三年級大學生來得明確、在情感反應上也較為篤定、

不感焦慮。此結果與 Nevil & Super(1988)、洪慧芸(2003)、洪文婷(2009)的 研究結果一致,Poe(1991)、Betz 與 Luzzo(1996)認為,對個體而言,生涯定 向可能會受到生涯各階段的影響,亦即個體在生涯階段中,例如大學時期剛開始 時,其對未來的生涯定向尚處於探索階段,此時的定向會較不穩定,但到了即將 面臨邁入下個階段、生涯發展任務即將有所不同的階段末期,由於其面臨即將畢 業、生涯階段轉換的壓力,其探索活動會較初期增加,對於下階段的了解與能力 也會有更多的認知,因此此時的定向會較為具體,也多會伴隨較正向的情感反 應。

而在生涯準備動機的部分,所有變項的差異皆未達顯著。顯示生涯準備的動 機,並不因年級而有所差異。此部分可反應出,三、四年級大學生在發展動機與 自我決定的階段是一致的。

三、不同學院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以學院為背景變項的研究並不多見。而研究者認為,由於不同學院的未來職 涯發展性並不相同,社會脈絡對於各職業及各學科也有不同的定位。因此研究者 將學院納入背景變項,試圖理解不同學院的學生,在各變項上是否有所差異。

在學院變項上,研究結果發現在父母教養態度的「過度保護總分」、「父親過 度保護」上,理工學院的學生的得分顯著高於文史學院及生醫學院的學生;在「母 親過度保護」上,理工學院的學生的得分則顯著高於生醫學院的學生。在生涯準 備動機的部分,教育學院學生在「自主性動機」、「整合調節」及「認同調節」顯 著高於理工學院之學生;此外在「生涯定向」及「生涯確定」上,教育學院的學 生則顯著高於理工學院、文史學院及商管學院的學生,此結果與翁若雲(2011)

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在「生涯滿意」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在生涯準備動機的部分,教育學院學生的自主性動機顯著較理工學院的學生 來得高,在整合調節及認同調節上亦顯示相同的結果;由於教育學院學生在生涯 定向及生涯確定上,亦顯著高於理工學院學生,同時也顯著高於文史學院及商管

學院的學生,由此結果推測,教育學院學生可能因為已經確定未來會以教職為確 定方向,在有明確未來方向的前提下,其生涯定向與生涯確定皆顯著較高,在對 未來生涯的準備上,其自我的調節也較好,生涯準備的動機能以自主動機的整合 調節或認同調節為主。但可注意的是,其在生涯滿意上與其他學院並未有顯著的 差異,因此雖然其對未來的生涯有明確方向,但對此方向是否滿意,仍是值得探 討的問題。

四、不同經濟狀況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許多與生涯定向相關的研究,普遍認同家庭背景對生涯定向的影響力(陳惠 怡,2006;洪文婷,2009;Downing & D’Andrea, 2011),因此研究者將經濟狀況 納入背景變項,以家中平均每月總收入低於 40,000 元(組一)、40,001~80,000 元(組二)、80,001~120,000 元(組三)及高於 121,001 元(組四)分為四組,

試圖理解不同家庭經濟地位的學生,在各變項上是否有所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家中總收入低於 40,000 元的組一,在關懷總分及父親關懷 上顯著低於其他 3 組、在母親關懷上顯著低於組三;在過度保護總分及母親過度 保護上則顯著高於組二。此結果與鄭宇喬(2013)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當家中 經濟收入較低,在生活較不充裕的狀況下,父母的生活重心可能會放在維繫家中 的經濟狀況上,而較難顧及到孩子的狀態,因此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較少,

也較少感受父母方面的支持,同時可能因為經濟狀況較不充裕,而有較多要求子 女協助家中需要、造成子女感受到來自家中較多限制的情形。

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的總分及能力感上,經濟狀況最低的組一顯著低於組三 和組四、而組二也顯著低於組三;此外在自主感的部分,組一及組二皆顯著低於 組三,而組一在聯繫感也顯著低於組三。此結果顯示,家庭經濟狀況為組一的大 學生之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不如其他組別的大學生。研究者推測,此與經濟狀況 在父母教養態度上造成的差異類似,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可能因為父母對子女 的情感交流較少,給予子女的要求較多,因此造成其在基本心理需求及各分項上,

顯著低於經濟狀況較好的組別。

繼續探究生涯準備動機與生涯定向的部分,可發現在自主性動機、整合調節 中,組一顯著低於組二;而在認同調節、生涯定向與生涯確定的部分,組一皆顯

著低於組三。此結果顯示,經濟狀況對於大學生而言的確有其影響力。此研究結 果與洪文婷(2009)及薛凱方(2011)的研究結果一致,研究者推測經濟狀況代 表家庭能獲取的社會資源,在資源不充分的情形下,低經濟狀況家庭的子女在考 慮未來生涯時,必須為了家中的經濟狀況擔心,家中給予其進行生涯探索的支持 與資源亦較少,意即家庭較不能支持個體在生涯準備的自主發展。由於得到的資 源與支持較少,低經濟狀況家庭的子女可能也因為在生涯的探索較不足,造成其 生涯定向與生涯確定皆顯著較低。

五、不同求助經驗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五、不同求助經驗在各變項上之差異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