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決定理論與生涯準備動機

第二節 自我決定理論與生涯準備動機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以下簡稱 SDT)是 Deci 和 Ryan 在 1985 年提出,研究社會情境與個體的動機、行為與經驗之間互相作用的多向 度動機理論。在理論演進的過程中,SDT 的基本架構及重要概念可由四個次理 論囊括闡述之,包括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有機體整合理 論(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因果導向理論(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及基本心理需求理論(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本節將從 SDT 的基本假設開始,概述 SDT 的主要概念及整體面貌。

一、基本假設與概述

SDT 假設個體天生有一積極朝向成長(growth)及整合(integration)自我 的傾向,意即個體的自我處於不斷建構與發展的歷程,而個體與社會情境的互動,

則會影響個體在建構與發展自我的過程。由於個體天生有基本的內在心理需求,

個體所處的環境脈絡會透過對這些基本需求的提供,進而影響個體發展自我的過 程(Ryan & Deci, 2002)。

上述假設反應了個體的內在需求與其所處環境脈絡之間互相影響的重要性,

當環境越能支持個體滿足其基本需求,個體的自我發展便會越好,也代表個體與 周遭環境脈絡的協調能力越高,發展良好的個體,會呈現出積極、高自主的樣貌。

因此,個體所處環境中的外在社會因素,對個體的積極行為、健康心理及成熟發 展皆有很大的影響,而此影響是透過環境脈絡對個體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程度的支 持(Ryan & Deci, 2000b; 2002)。

SDT 在探討個體的動機時,便納入上述個體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狀態來討論。

與以往的動機理論相較,SDT 認為,動機不只在於個體行為上強度的變化,同 時也應關注動機的方向。因此,SDT 對於動機的論述是多向度的,除了個體抱 持動機的高、低程度,應從個體如何歸因行為的動機來源,也就是引起個體行為 的因素來探討動機的概念。

以下將概述 SDT 的主要概念及整體面貌。

二、理論緣起:認知評價理論

SDT 源於 Deci 在 1975 年提出的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以下簡稱 CET),主要描述社會情境對個體內在動機的影響(Deci, 1975)。內在 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意指個體在行動時,驅使個體行動的來源是個體的內 在,而非由外部的因素所驅動。亦即個體的行動是受到自我的內在價值所影響,

個體之所以行動是因為個體本身認為該行動對自己有意義、或能從中得到滿足與 樂趣(Deci & Ryan, 1980)。

CET 的重點在於探討外在的酬賞與回饋對個體動機的影響。Deci 發現,金 錢或獎項等外在酬賞驅使個體行動動機持續的時間有限,一旦停止提供酬賞,個 體很快便會失去對該行動的動機;但一些非具體酬賞的正面回饋,如口頭獎勵或 稱讚,看似雖無實際的價值,卻能讓個體在行動時,保有較長時間投入行動的動 機。因此 Deci 認為,外在酬賞雖能提升個體行動的動機,但此動機對應的是外 在酬賞,而不是行動本身;而人際的支持及鼓勵,能讓個體與該行動產生較多的 連結,讓個體在投入行動時有較多的動機(Ryan, Mims, & Koestner, 1983)。此結 果與學習動機理論認為,只有外在酬賞能提升個體的動機並不一致,但呼應了 Bandura 所提出,個體有內在與外在二種動機的主張(Ryan & Deci, 2002)。

基於研究結果,CET 假設外在的脈絡因素會透過二種認知歷程,影響個體 的內在動機(Deci & Ryan, 1980)。其一是與個體對自主(autonomy)需求有關 的知覺因果觀(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當個體認為其行動是受到外在控制 時,個體的內在動機會被削弱,此時個體對行動的知覺因果觀是外在、受到控制 的。例如提供酬賞後,個體的內在動機減低了;其二是勝任感(perceived competence),若個體能從環境脈絡中感受到自己對行動是有能力的,個體的內 在動機便會增強。如同稱讚或口頭的獎勵,讓個體感受到勝任的能力感,因此引

發行為的動機轉向內在動機(Ryan & Deci, 2002)。

因此依據 CET 的假設,若個體有較高程度的自主感和能力感,在行動時便 會有較高的內在動機(Ryan, Mims, & Koestner, 1983; Ryan & Deci, 2000a)。以生 涯準備為例,若要讓個體在進行生涯準備的活動時能以較接近內在動機的狀態來 行動,該活動便須提供個體自主感以及能力感,而非讓個體感受到被外在因素控 制的非自主感,或是無能力感。

Deci 與 Ryan 依據 CET 的基本論述,陸續發展了以探討基本心理需求為主 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論、探討不同動機型態的有機體整合理論、以及個體整合外在 訊息與自我價值系統,發展動機型態的因果導向理論,並將這些理論整合為自我 決定理論。

三、有機體整合理論:自主性動機與控制性動機

根據 CET 的基本論述,Deci 與 Ryan 進一步提出個體如何透過內在自我評 價系統調節外在訊息的歷程,並對動機型態做了更細緻的區分。此即為關注個體 如何與環境脈絡互動、對外在訊息做出調整,以發展出不同動機型態的有機體整 合理論(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理論最主要的部份是提出一連續的動機序列,不再視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 由自我內在引發或外部因素引發,對立存在的動機型態,而是將動機視為個體協 調外在訊息與內在自我後的結果。內在動機代表個體協調整合的程度高,而外在 動機則表示整合程度尚未達到內在動機。為了更細緻的討論外在動機,理論將外 在動機以不同的整合調節程度,區分為自主與控制兩個向度,其中自主性動機包 括整合調節與認同調節,代表個體的動機較偏向自主引發、控制性動機則包括內 攝調節與外部調節,代表個體的動機較偏向外部因素影響的部分。

有機體整合理論假設,個體是一能協調外在訊息並加以內化(internalization)

的有機體,天生有朝向成長及自我整合的傾向。當個體的行動受到外部因素影響 時,個體會以自有的價值系統加以調節、內化,並經由此協調歷程與自我內在的 價值系統加以整合。內化意指接受一個價值觀或行為調整的過程,整合則是指個 體將原本外在的價值觀或行為,經過協調歷程後完整地合成為自我的一部分

(Gagne & Deci, 2005; Ryan & Deci, 2000a)。

例如當個體接觸到一個自己並沒有太大興趣的活動時,個體初始行動的動機 多會偏向外在動機,但隨著從事該行動的時間增加,個體會開始有所調整。例如 因為覺得這個行動是有趣、好玩的,而從原本的被動轉變為願意主動行動,此時 的個體便已從原本的外在動機,逐漸往內在動機調整。此動機調節的過程便是內 化,而個體最後在行動上所呈現的動機樣貌,便是整合(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0a; 2002)。

若個體越能順利調節外在訊息與內在價值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代表個體整合 的程度越高,其動機越接近自我決定。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假設,若要讓個體有 較高程度的整合,個體的自主感和勝任感就必須得到支持,而一旦個體的動機越 接近自我決定,引發行為的動機便越偏向內在動機。透過不斷調節外在環境與內 在系統的過程,個體會逐漸建立自我感並達成社會化(Ryan & Deci, 2000a)。在 社會化的過程中,依每個個體協調整合的程度不同,個體會有不同的發展,與環 境脈絡的整合程度越高,個體的發展程度越好,代表個體越能以內在層次引導自 我,在行動上也會有更佳的動機品質(Ryan & Deci, 2002)。

依據內化程度的不同,SDT 提出了由缺動機、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的自我 決定動機序列來描述行為與個體之間的協調狀態(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2)。此序列除表示個體在行動時,對外在訊息協調程度的不同,同時也 代表個體行動時,自我決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動機序列雖為一個體內在的認知調 整歷程,但也能同時用來描述個體行動的動機品質。相較其他理論,SDT 的不 同之處便在於其將內化視為一連續的過程,而非有無的二分(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0b; 2002)

在動機序列中,除了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及缺動機之外,SDT 還依照個體 與外在訊息協調的不同程度,將外在動機區分為四個向度,調節程度低至高順序 為: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內攝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認同調 節(indentified regulation)及整合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整體包含缺動機、

外在動機四個向度及內在動機的動機序列請見圖 2-1-1。

圖 2-2-1 自我決定動機序列圖 的結果缺乏控制感,且認為外在力量決定了自己的行動(Otis, Grouzet & Pelletier, 2005)。例如當個體處於缺動機的狀態時,個體不會從事任何生涯準備的活動。

認為生涯準備與自己沒有關係,生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二)內在動機

與缺動機相對的,是自我決定程度最高的內在動機(instrinsic motivation),

在此狀態下的個體,對行為的自主掌控及能力感最好,個體不受外在控制,行為 具備充分的自主性,能主動採取行動並從行動中得到滿足,是最具自我決定的狀 態(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0b)。例如個體之所以從事生涯準備的活 動,除了因為個體本身對該活動有極大興趣,能從該活動中獲得滿足並樂在其中,

(三)外在動機

在缺動機與內在動機之間,是依據調節程度不同,分成四個向度的外在動機

(Deci & Ryan, 1985; Ryan & Deci, 2000b; 2002)。

1. 外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

在此四向度中,最接近缺動機的是外部調節。此狀態下的個體,其行為的動 機受到外在的正負向刺激而誘發,例如獲得酬賞或避免懲罰。意即趨使個體行動 的來源是外部因素而非行為本身,個體的行動受到外在刺激控制(Deci & Ryan,

在此四向度中,最接近缺動機的是外部調節。此狀態下的個體,其行為的動 機受到外在的正負向刺激而誘發,例如獲得酬賞或避免懲罰。意即趨使個體行動 的來源是外部因素而非行為本身,個體的行動受到外在刺激控制(Deci & 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