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生涯」的廣義定義,泛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生命歷程。個體在 此歷程中各個階段的生心理發展狀況,以及個體與社會、環境互動時可能面臨的 任務或挑戰,皆是生涯所關心的議題。若從較為狹義的定義來看生涯,生涯指涉 的範圍,則多聚焦在個體如何透過與周遭環境的互動,獲得生存下去的資源。工 作是成熟的個體得到生存資源最主要的方式,而個體除了透過工作從社會中獲得 生存資源,也藉由工作形塑自我在社會脈絡中的角色。因此個體的職涯(職業生 涯)是生涯領域中,最常被討論的主題之一(金樹人,2011)。

雖然臺灣並未將大學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但參考教育部公布的 101 學年 度公私立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近三年的高中職平均升學率,一般高 中為 95.69%、高職為 82.17%。顯示無論在一般教育體系或技職教育體系,取得 學士學位是多數學生的選擇或目標。因此大部分臺灣青年進入職場的時間,是在 大學畢業之後。

研究者從自己在大學學生諮商中心服務的實務經驗中發現,未來的生涯議題 是大三、大四的高年級學生最常出現的求助主題。「畢業就失業了」、「還不想離 開學校」、「想再多修習可能會有用的課程」、「還不知道自己未來該做些甚麼」,

是現今大學生常見的擔憂與焦慮,從延畢生佔畢業生比率逐年增加的情形,也可 看出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生涯常有尚未準備好的憂慮。因此研究者好奇,現今的 大學生到了即將邁入職場的三、四年級時,其生涯定向為何?

理想的生涯定向代表個體對未來的生涯有明確且滿意的規劃,反應出個體能 充分協調外在環境的訊息與內在的自我價值;因此個體的獨立、自主及對自我的 掌握,皆與個體是否發展出理想的生涯定向,有很大的關聯(Super, 1980)。

工作價值與目標的確立,代表個體對自我的掌握度高,是個體在發展生涯定 向時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從國內的相關研究中可發現,個體所處的環境脈絡,尤

其家庭內部的工作價值傳承,是影響個體在發展工作價值與目標時的重要因素,

因此家庭對個體發展生涯定向有著重要的影響(陳淑敏,2011)。而研究者好奇,

在現今強調自主發展的價值之下,不同的父母教養態度,對於個體在發展生涯定 向時,是否會有不同的影響。

從國外探討影響生涯定向原因的相關研究中亦可發現,環境的脈絡及刺激是 影響個體發展生涯定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父母與個體之間的依附關係、或父母 對個體的教養態度(Braunstein-Bercovitz, Benjamin, Asor & Lev, 2012; Dietrich &

Kracke, 2009; Emmanuelle, 2009)。個體在面對生涯議題時,父母是否能鼓勵個體 主動且自主地探索自我及外在、並提供足夠的關懷及支持,或是父母是以較具控 制、涉入或是以忽略不聞的態度面對個體的生涯發展,這些父母的教養態度,在 個體的生涯定向中,應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理想的生涯定向,有賴個體從實際行動中,主動對自我及外界進行探索。意 即個體在進行生涯準備的歷程中,其投入行動的程度、以及行動的品質是重要的,

而這些部分皆需要有動機的起動與維持來達成。人們做事時常問:「做這件事情 的動機如何?」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意義,其一是我想投入的程度,問得是個體投 入行動時有多少動機,是動機強度的概念;另一個涵義,則是個體為何要從事該 行為,指的是動機的來源,也就是指引動機運作的方向(徐瑋伶,2003)。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 Deci 和 Ryan 在 1985 年提出,

研究社會情境與個體的動機、行為與經驗之間互相作用的多向度動機理論。自我 決定理論認為,個體行動的動機應從來源與強度兩個部份來探討,個體會由自我 的認知系統賦予行為價值與意義,形成驅使個體行動的動機來源,而透過對此行 為的評估,個體同時也會決定自己要投入多少動機來行動。因此要了解個體整體 在行為上的動機,此兩部分皆必須納入討論的空間(Ryan & Deci, 2000a; 2002)。

由以上的觀點可知,自我決定理論並不認為個體只能被動接受或回應外在刺 激,而是能主動與外在刺激協調的有機體。因此自我決定理論著重於探討個體因 應外部訊息、透過自我協調、最後產出行動時動機來源與強度的歷程;此外,自 我決定理論也關注環境脈絡在個體動機發展歷程上的影響。自我決定理論假設,

個體協調並產出動機的歷程中,個體的三項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感、能力感與聯 繫感佔有很重要的部分。若個體的基本心理需求可被滿足,個體在行動時的動機 便是具自主性、能自我控制的。當個體行動時的動機偏向自主,代表個體對行為

有一定的掌握,對行為有較強的責任感,對於行為與結果也較容易感到滿意;反 之,若個體的基本心理需求未被滿足,個體行動時的動機便容易偏向非自主、受 外部控制。若個體無法感受到自己對行動是自主或能自我控制的,便也較難對該 行為以及結果感到認同或滿意(Ryan & Deci, 2000a; 2002; 2006)。

研究者關心臺灣父母的教養態度,對大學生的生涯定向扮演何種角色。透過 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研究者認為,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個體基本心理需求的 滿足,並進而影響個體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能自發地以具自主性的動機進行生 涯準備。當個體行動的動機偏向自主,代表個體的內在系統與外在刺激的整合良 好,對自我的行動結果會有較好的評價,意即當個體是以自主動機進行生涯準備,

也會有較理想的生涯定向。

自我決定理論已在許多領域的研究中得到支持。Vallerand 等人(1997)研究 高中生輟學的動機,發現當個體能從與父母、老師或其他同儕的關係中感受到他 人對自我在自主與能力上的支持時,個體的人際關係會有正向的改善,而個體的 學習動機及求學意圖亦隨之改善。意即當個體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後,個體 的行為會有所改變,並往較具自主、獨立的成熟自我發展。Ntoumais(2005)研 究學生在體育課表現的學習自主動機,發現當教師能以支持學生自主發展的方式 教學時,學生投入練習時的自主動機會增強,意即學生會較願意自動練習、而不 需他人要求;當學生能自主練習時,投入練習的時間與強度亦會隨之增強,並能 從練習的結果中得到較多滿足,對自我能力的回饋與評價也隨之提高,形成良好 的回饋循環。國內許建民(2006)的研究也發現,父母、教師及同儕的支持,會 影響個體參與休閒活動的自主動機,當個體在參與休閒活動時的動機是較具自主 性的,從休閒活動中得到的滿足感也較高。

目前應用 SDT 研究生涯定向的研究不多。國外由 Guay 等人(2003)以 834 位大學生為研究目標,以父母及同儕對個體的支持、控制為前置變項,生涯自我 效能與生涯自主動機為中介變項,研究其與生涯未定向之間的相關。研究結果顯 示,父母及同儕對個體自主的支持,都能正向預測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自主動機,

Guay 認為此二變項可對應到 SDT 中的能力感及自主感,而此二項基本心理需求,

都能負向預測生涯未定向。國內則由薛凱方(2010)循同樣模式,以父母及教師 支持為前置變項,並在中介變項中加入聯繫感,針對高中生進行生涯定向的研究。

結果亦與 Guay 類似,父母與教師對個體自主的支持,能提供個體在基本心理需

求上得到滿足,而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能正向預測個體的生涯定向。

由於上述研究之對象皆非國內大學生,且在研究中,來自父母的影響僅有對 生涯的自主支持,在動機型態上也僅研究自主動機,而未研究控制動機。因此本 研究除了以大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父母教養態度的部分,以「關懷」及

「過度保護」二向度做為前置變項,研究父母的教養型態對個體在基本心理需求、

生涯準備動機與生涯定向的關係;此外,為了更完整考慮動機向度,研究除了自 主性動機,另加入內攝調節與外部調節二項控制性動機。期能對大學生的父母教 養態度、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生涯準備自我動機與生涯定向之間的關聯,有更全 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