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涯定向與生涯準備動機

一、生涯定向的內涵與理論

生涯定向意指個體在生涯的發展歷程中,經過本身對自我及環境的探索、整 合與判斷,選擇或決定未來生涯發展方向或目標的狀態(金樹人,2011;Harren, 1979; Taylor & Betz, 1983)。

Ginzberg(1952)是最早從生涯發展的理論來看生涯定向的學者,其將兒童 至成人初期,以 11 歲及 17 歲分成三個階段:幻想期、試驗期以及實際期。Ginzberg 認為,個體在發展生涯的過程中,從兒童時期以遊戲的方式開始想像各種不同的 工作開始,到青少年時期開始了解自己的興趣、價值觀、自我能力及環境限制,

最後在 17 歲過後,也就是個體逐漸發展成熟後,會透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滿

足個人需求的程度來選擇職業,意即個體選擇自己的職業,會以該職業是否能表 現自己能力、從職業中獲得滿足為主。

早期 Ginzberg 認為,職業的選擇在成人初期便會固定,但後期 Ginzberg 對 此做出修正(Ginzberg, 1972),認為個體對職業的選擇,同時是不斷發展自我的 過程。在此發展過程中,個體會從實際的工作經驗中所獲得的回饋以及外在環境 如家庭狀況、經濟環境或人際支持的限制之間,取得展現自我能力的平衡。意即 個體的生涯定向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歷程,在發展生涯定向的過程中,有賴個體在 自我及周遭的環境中,協調出最能平衡自我及環境的狀態。

Super 的生涯發展理論(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為擴充 Ginzberg 的 理論而來(引自吳芝儀,2000),其將生涯發展的階段,從 Ginzberg 的兒童至成 人初期,擴充為個體的整個人生,並將其分為五個階段:成長期(出生至 14 歲)、

探索期(15 至 24 歲)、建立期(25 至 44 歲)、維持期(45 至 64 歲)、衰退期(65 歲之後)。Super 認為,個體在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其主要的階段任務,完成此 階段任務,即是「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的表現。生涯成熟意指個體已達 成個人的生涯定向,對自己的生涯有所承諾、責任及確定,展現其在生理、心理 和社會環境之間取得平衡的程度。因此 Super 將生涯發展視為個體在個人因素及 社會環境之間,不斷互相交互作用並產生影響的動力性歷程,而在此中協調的,

則是個體的自我概念(Savickas, 1997; Super, 1981)。意即面對生涯發展,個體會 主動協調自我與環境,透過對自我的掌握以及對環境的理解,從中建構出最適合 自我目前狀態的生涯方向。因此個體在自我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程度越好,其生涯 定向也越確定,而生涯定向不僅能反應出個體協調自我及環境的當下建構,也包 含其對未來成就與自我發展的預期(吳芝儀,1999)。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剛 好處於 Super 生涯發展階段中的探索期尾端,並即將邁入建立期,在此階段轉換 的重要時期,大學生若有理想的生涯定向,便代表此階段的生涯任務發展良好,

生涯成熟的程度高,不只在發展下一階段的生涯任務時能較順利,且對其整體的 身心狀態以及畢業後進入職場的適應狀態,皆有較好的影響(翁若雲,2011)。

Ginzberg 與 Super 的生涯階段論,反應個體在生涯階段的表現,與個體自我 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程度有關,個體若有理想的生涯定向,也代表個體在自我與外 在環境之間,有良好的協調與平衡。Tiedeman 與 O’Hara(1963)則從 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觀點來詮釋個體的生涯發展,並以此建構出一生涯決策模式

(career decision-making model)(Miller-Tiedeman & Tiedeman, 1990),強調自我 認同(ego-identity)在生涯發展中的重要性。在 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觀點中,

自我認同出現於 12~20 歲的青少年階段,Erikson 視自我認同為此發展階段中,

個體的發展危機與任務。若個體能成功跨越此發展危機,代表個體已成功與父母 分離、從家庭中獨立,此時的個體能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概念、有獨立自主的概念、

較少受到外在的控制、且能經營出較好的人際關係(吳芝儀,2000;

Miller-Tiedeman & Tiedeman, 1990; Perosa & Perosa, 1984; Smart & Peterson, 1992)

與 Ginzberg 和 Super 類似,Tiedeman 亦將個體視為能整合、組織自我及環 境的有機體(Miller-Tiedeman & Tiedeman, 1990),但 Tiedeman 將個體與環境的 互動細分為預期(anticipation)與統整(integration):預期包含探索(exploration)、

具體化(crystallization)、選擇(choice)及澄清(clarification);調適則包含歸 納(induction)、改革(reformation)及整合(integration)。個體從此一與環境互 動的過程,累積自我的建構、並逐步發展自我的生涯歷程。意即個體是在其所處 的環境中,透過尋找自我的定位發展出自我概念,而生涯定向可作為其整合自我 及環境、脫離父母與家庭、達成獨立並實踐自我概念的結果(Patton & McMahon, 2014)。

除了 Tiedeman 與 O’Hara,Marcia(1980)亦從 Erikson 的自我認同觀點來 探討生涯發展,以危機(crisis)與承諾(sense of commitment)兩個向度,將個 體的自我統合狀態分為四種類型:自我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他人認同

(foreclosure)、尋求認同(moratorium)及混淆認同(diffusion)。

Marcia 認為(1980),處於自我認同與他人認同的個體已具備對未來的承諾,

從生涯定向的觀點而言,兩種類型的個體皆已達成生涯定向,但其差別為個體的 生涯目標為自我決定或他人決定。此差別反應個體是否曾經過自我統合的危機,

相較於已經歷過自我統合危機的自我認同,他人認同則並未經過此危機。意即個 體的自我認同狀態,是由個體自主達成的,或是由他人所控制的。而研究結果發 現,經由個體自主達成的認同,其對自我狀態的滿意程度,會較他人認同來得高

(Vondracek, F. W., Schulenberg, J., Skorikov, V., & Gillespie, L. K, 1995)。

相較於有理想生涯定向的前二種類型,後二種類型的個體則尚未達成對生涯 的承諾,意即其生涯定向並不明確。其差別在於個體面對危機的投入程度,尋求 認定代表個體積極面對危機,尋求度過危機以達成承諾的統合狀態,混淆認同狀

態下的個體,則以逃避的態度面對危機與承諾。

國內曾從 Marcia 的觀點研究生涯定向,研究結果除了顯示大學生的生涯定 向之外,亦可發現兩項影響個體生涯定向的主要因素:其一,是個體在面對生涯 定向時,其決策是由個體自主認定或他人控制;其二,是個體本身對於生涯準備 歷程的投入,意即個體是主動面對、或從生涯發展的危機中逃避(金樹人、林清 山、田秀蘭,1989)。

從以上關於生涯發展的理論中可知,生涯定向與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否 理想地整合自我及外在有關,當個體越能協調自我及環境脈絡的外在訊息,其生 涯定向越明確。因此若個體欲達成理想的生涯定向,有賴個體在生涯發展的過程 中,主動投入探索自我與環境,對生涯進行探索與準備。而 Marcia 的理論更進 一步說明了,當個體是自主投入生涯準備,其生涯定向會是最理想的。

許多生涯發展階段的理論皆指出,在青春期末期至成人前期,個體即將脫離 家庭進入社會、邁向獨立成熟的階段。此時個體的生涯定向,除了反應了過去個 體對自我及環境整合與協調的程度,研究結果也顯示,理想的生涯定向,對其未 來在職場的表現以及幸福感更有顯著的影響(翁若雲,2011)。因此對即將離開 學校階段,進入職場的大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生涯定向十分重要,本研究便以大 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現階段生涯定向的發展。而大學生在發展生涯 定向的過程中,其進行生涯準備的樣貌為何,環境是否會對個體在進行生涯準備 時產生影響,則是本研究欲探究的目標。

二、生涯定向的測量工具

早期用來測量生涯定向的工具並不多,與生涯發展相關工具的編制目的,多 是為了探究個體為何無法達成生涯定向,因此相關的測驗多在探討造成個體生涯 未定向的來源,也就是可能影響個體無法達成生涯定向的原因(吳芝儀,2000;

Fuqua & Hartman, 1983)。

例如 Osipow 等人所編制,包括 1 題由受試者陳述生涯決策狀況的開放問題,

共 19 題的生涯確定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 CDS)。其中 1、2 題為探討受試 者目前生涯確定的程度;3-18 題為造成個體無法達成生涯定向的原因,包含缺乏 對自我的信心、阻礙個體選擇偏好的阻礙、雙向衝突及決定歷程中的內在衝突四

個因素(Osipow, Carney & Barak, 1976)。

此外尚有 Gati 等人根據決策理論(decision theory)所發展的生涯決定困難 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CDDQ),希望能診斷個 體在面臨生涯決定時,決策困難的問題。相較於 CDS 的四個因素,CDDQ 將影 響個體無法達成生涯定向的來源分為三個類別、內含十個因素。包括類別一「缺 乏準備」:包含缺少動機、猶豫不決和對整體生活的不適應、類別二「訊息不足」: 包含缺乏決策知識、自我覺察不足、職業資料不足和不知如何獲得訊息、類別三

「訊息不一致」:包含內在衝突、外在衝突以及不可信的訊息。此類型量表的編 制目的,皆是從探討可能造成個體在生涯決策上有所困難的原因,藉由對這些阻 礙原因的掌握和理解,進一步打造協助個體做出生涯決策的方案(Gati, Krausz &

Osipow, 1996; Osipow & Gati, 1998; Gati, Osipow, Krausz & Saka, 2000)。

但有學者認為,測量造成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僅能探知個體在面對生涯定向 時所遇到的困難,但無法確知個體在排除這些困難之後,便能達成理想的生涯定 向(Jones & Chenery, 1980)。亦即生涯定向與造成生涯未定向的原因,是有密切 相關、但仍有所不同的概念。測量造成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可以協助了解受試者 在生涯定向上所遇到的困難,但如果欲得知個體的生涯定向,應直接就生涯定向 本身探討,而非從造成生涯未定向的原因間接加以推論(林清文,1994; Jones &

Chenery, 1980)。Jones 和 Chenery 發展的生涯決定量表(Vocational Decision Scale,

Chenery, 1980)。Jones 和 Chenery 發展的生涯決定量表(Vocational Decision Sc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