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父母教養態度與生涯定向

一、父母教養態度的定義與內涵

「父母教養態度」(parenting attitude)意指個體從嬰兒到成人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對其教育及養育的樣貌,意即父母對待個體的整體行為樣貌。例如在行為層 面上,是父母對待個體的行動;以及在認知層面上,父母對待個體時所抱持的信 念和行動價值。

整理相關研究可發現,對「父母教養態度」的研究主要可分為兩個主題。第 一個研究主題,是將父母的教養態度從風格或類型上加以分類,試圖以向度的概 念建構出父母教養態度的整體面貌。目前主要研究結果有單一向度、雙向度或是 多向度等三種概念。單一向度意指,將父母教養態度區分為數種類型,如拒絕型、

溺愛型、嚴格型、放任型等單一類型。雙向度則是以雙軸的概念,將兩個主要向 度分為四個象限來探討,例如 Parker(1984)將雙親教養態度分為「關懷」與「過 度保護」兩向度,在向度之下可再分為「關愛—忽視」與「自主—控制」四個類 別加以組合探討。亦有學者認為,單向度或雙向度皆不足以反應父母複雜多變的 教養態度,因此如 Becker(1964)便選擇以多向度的概念來架構父母的教養態度 類型。目前以向度的概念探討父母教養態度的風格或類型的相關研究甚多,其架 構出的風格或類型也皆各有不同之處及各自的優勢,學界目前尚未有一統整的結 論。

第二個研究主題,是探討不同風格或類型的父母教養態度,在個體的成長歷 程中會產生什麼作用,意即研究不同風格或類型的父母教養態度,對個體的不同 影響結果。此類型的研究在探討父母教養態度時,多從個體的發展歷程為理論依 據,藉由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面貌,欲探討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父母 的教養態度對個體帶來的影響及作用(Mead, 1976)。由於探討個體發展的理論 眾多,因此研究依據的理論也不盡相同。較常見的有心理分析論、Piaget 的認知 發展論或行為理論的增強制約觀點等(Mead, 1976)。

雖然各研究依據的理論不盡相同,但以上對父母教養態度的研究,其結果皆 顯示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與子女的性格形成以及社會化歷程有很大的關聯,

其對子女未來的行為、人際互動、心理健康等個體發展成熟的指標皆有很大的影 響(陳婉琪、徐崇倫,2011;鄭慧萍,2002;鄭宇喬,2013;Biggam & Power, 1998;

Heaven, Mak, Barry, & Ciarrochi, 2002; Hill, 2001; Yu et al., 2006),且 Rohner(1994)

的研究以及 Rohner 與 Khaleque(2005)整理了近幾十年的文獻之後發現,即使 是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之下,父母的關懷溫暖、情感支持皆有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 正面影響,顯示父母教養態度對子女的影響是跨文化且具一致性的。

人格理論認為,個體的人格應具有跨時間及地域的穩定結構,個體面對外在 刺激時的反應,雖會受到個體當下狀態及該事件所處環境脈絡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展現,但長期來看,個體的反應會具有一穩定的面貌或風格(Larsen & Buss, 2013)。

由此可知,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其所呈現出來的樣貌應也會具有相當程度、

且可測量的一貫性與穩定度。

除了質性訪談或自然觀察之外,目前研究上對父母教養態度的測量多是透過 自陳式量表,除了從父母的角度出發,請父母評量自己在教養態度上的樣貌、行

為或信念,例如父母管教態度量表(吳承珊,2000);另一角度是從子女的觀點,

讓子女來評量父母,例如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黃玉臻,1997)以及本研究所欲使 用,以依附理論為基礎所建立的雙親教養態度量表(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l)。

二、父母教養態度與個體的自主發展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英國的心理分析學者 John Bowlby 整理自己 的臨床觀察後,於 1958 年提出的理論。後續並透過發展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的實徵研究,為理論的論點提供完備的基礎(Bretherton, 1992)。

依附意指個體與特定的重要他人之間,所建立起一種強烈且持久的情感連結

(affectional bond)(Bowlby, 1958)。雖然依附理論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它並不是一個描述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的理論,而是關注此情感連結對 個體帶來的影響(Hinde, 2005)。

一般而言,依附是指個體在嬰兒時期時,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特殊情感連結。

此特殊情感連結,是基於個體天生對他人便有尋求關係的需求,意即個體生來便 有與他人產生連結的動機(Bowlby, 1958; 1960; 1977)。這樣的動機對嬰兒時期 的個體而言,有其生存上的價值。Bowlby 發現,當主要照顧者離開個體身邊時,

個體會因為感受到不安全而產生焦慮與恐懼等負面感受,驅使個體產生如吸吮、

尋求接觸、哭泣等行為,企圖吸引主要照顧者的注意,使主要照顧者能滿足個體 的安全需求。依附理論認為,此是個體演化後的適應性結果,為了讓個體能在社 會存活下去。

對個體而言,此安全需求的滿足,是其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人際關係與互動。

依附理論認為,個體會內化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經驗,形成一包含自我表徵(個 體對自我的看法)與他人表徵(個體對他人的看法)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若主要照顧者能夠發現並滿足個體的需求,個體便能形成安全 的依附關係;但如果主要照顧者拒絕回應個體的需求,個體則可能形成逃避的依 附關係;而若主要照顧者對待個體的態度是前後不一致且混淆的,個體則容易出 現衝突的依附關係。其中逃避與衝突的依附關係,都會為個體帶來不安全感及焦 慮。因此對個體而言,依附關係是安全感的基礎,當主要照顧者能提供足夠的安

全感,個體便有較足夠的力量面對未知的外在環境帶來的恐懼與焦慮(Ainsworth, 1969; 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4; Bowlby, 1988)。

Bowlby 指出(1977),個體的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會持 續影響個體的發展。一般狀況下,個體的主要照顧者多為父母,因此從嬰兒時期 開始,父母對子女的態度,便是個體能否形成具備安全感、愛與關懷的依附關係 的決定因素。因此若父母能在個體的嬰兒時期,與個體形成良好且安全的依附關 係,個體在孩童時期甚至到後期的發展階段時,皆能從與父母的關係中獲得安全 感,得到愛與關懷的滿足。

依附關係對往後家庭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互動方式是有影響的。例如父母對 子女的教養態度與其照顧嬰兒時期子女時的態度往往有其連貫性,而子女對父母 的回應,則奠基於嬰兒時期所形成的依附型態。個體在此互動的過程中,會逐漸 形成初步的社會化歷程,而此初步的社會化歷程,便是個體往家庭之外的環境探 索及拓展人際關係的基礎(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4)。

因此,父母的教養態度及其對子女的互動方式,對個體的性格發展有很大的 影響,它影響了個體未來在處理事務、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因應壓力等能力上 的成熟,是個體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Bowlby, 1977; 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4; Bretherton, 1992; 徐畢卿、鄭惠萍,2002)。若個體在有足夠安 全感、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個體對自我的看法會是好的、有自信的,對他人 則較容易以信賴的方式應對。在這樣的基礎上,當父母能以鼓勵和支持的態度促 使個體探索外在世界時,個體便能自主地發展其拓展人際關係及探索外在的能力,

朝向獨立自主的人格發展。而這有賴父母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提供自主、獨立、

讓個體能自由發展其能力的支持環境;反之,若父母並未提供愛與關懷所形成的 安全感,或甚至是以較帶有控制、過度保護、貶低、拒絕等態度與個體互動,個 體在探索外在世界及拓展人際關係時,便較容易因不安全感而帶有焦慮、過度依 賴等負面情緒。在此狀態下的個體,便較難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性格,對外在的探 索或人際關係的建立會趨向保留或逃避,也較容易認為自己缺乏能力(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4; 陳小娥、蘇建文,1977; 陳婉琪、徐崇倫,2011)。

除此之外,研究也指出,童年時期的個體若能感受到較為支持、開放、鼓勵 自主的家庭經驗,長大後在學校的適應能力以及人際相處能力上都有較好的表現,

也較能主動探索與自己相關的未來事務,而這與父母是否能提供具關愛、自主的

教養態度,有很大的關係(Allen & Hauser, 1996; Main, Hesse, & Kaplan, 2005)。

綜上所述,家庭與個體的身心發展關係十分密切,尤其父母的教養態度與親 子間的互動,對個體在成長歷程中,發展出對自我及他人的看法、以及個體因應 環境脈絡的方式有重要的影響。當父母越能以具情感、安全、非控制的自主態度 教養個體或與個體互動,個體便會發展出較佳的自主能力。

三、父母教養態度與基本心理需求

SDT 假設,若個體周遭的環境脈絡能支持其三項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 主感、能力感及聯繫感,在行動的層次上,個體便能以較接近內在動機的狀態行 動,在人格的層面上,個體與幸福感相關的指標也會有較好的表現(Deci & Ryan, 2000; Ryan & Deci, 2000b; 2006)。

家庭是個體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環境,從前述依附理論與父母教養態度的整 理中可知,父母對個體的教養態度,對其人格發展及未來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 響。國內李清茵(2004)的研究顯示,家庭成員彼此尊重與關愛的行為,有助於 滿足其他成員的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的部分最為明顯。因此本研究 欲探究,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教養態度與個體在 SDT 所提出的三項基本心

家庭是個體接觸到的第一個社會環境,從前述依附理論與父母教養態度的整 理中可知,父母對個體的教養態度,對其人格發展及未來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 響。國內李清茵(2004)的研究顯示,家庭成員彼此尊重與關愛的行為,有助於 滿足其他成員的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的部分最為明顯。因此本研究 欲探究,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教養態度與個體在 SDT 所提出的三項基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