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共在東南亞地區推動軍事外交之策略

第三節 中共在東南亞進行軍事外交之企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第三節 中共在東南亞進行軍事外交之企圖

軍事外交是政治外交的重要分支,在業務上與政治外交上各有分工,但其內 容實質上是政治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更尖銳、更迫切、更敏感的政 治外交,在國際關係發生危機和戰爭時期尤為突出。我國學者楊志恆歸納中共對 外軍事交流的內容,指出中共軍事外交之目的有以下六項:一、藉由軍事交流以 獲取高科技;二、封鎖臺灣的軍事採購管道;三、藉由軍事交流保障其能源獲得;

四、消弭周邊國家對於中共軍備發展的疑慮;五、擴大中共在武器市場上的佔有 率;六、提升中共的國際地位及影響力。93而中共學者楊松河則認為,軍事外交 與政治外交在形式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訪問、會見、會談、談判、招待會、新 聞發布會、外交儀式、參加國際會議、締結條約、外交文書來往等等,政治外交 有的形式,軍事外交一般也有,但軍事外交集中體現的是軍事內容,通過軍威顯 示國威。94基於上述學者的看法,中共在現今的東南亞軍事外交的考量上,首先 必須依安全戰略和地緣戰略實際研究後,提出「中國自身的穩定與繁榮,周邊地 區的和平與穩定,與亞太各國開展對話與合作」的亞太安全戰略目標。95

中共國防部外事辦公室負責人認為,當前國家安全理論有新發展,安全合作 領域不斷拓展,非傳統安全引起重視,新軍事變革方興未艾。在這一背景下,國 際軍事交流與合作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中共對外軍事交流已成為其

「綜合性外交」的重要一環:一、軍事關係在國家對外關係中地位上升,軍隊高 層互動頻繁;二、講合作、重務實成為軍事關係發展的重要內容,軍事合作領域 不斷拓展;三、各國著眼強化地緣政治穩定,加強區域聯合自強,區域安全合作 步伐加快;四、共同積極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聯合軍演日益增多;五、

多邊軍事外交成為重要舞臺,防務安全交流與合作十分活躍。96

93 楊志恆,〈中共近年對外軍事交流及其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臺北:政戰學校國家安全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年 7 月》,頁 13~14。

94 楊松河著,《軍事外交概論》(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 年),頁 1。

95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全球戰略大格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 年 12 月),頁 147。

96 「2004 年中國軍事外交更加活躍務實」,解放軍報,2004 年 12 月 20 日,第 1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綜合兩岸學者與中共官方立場,筆者判斷中共對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外交關係 拓展,主要具有下列企圖:

壹、消除中國威脅論

中共周邊國家心中共綜合國力增強之後,會改變東南亞地區,甚至整個亞太 地區政治、軍事、經濟的影響力,因此認為中共始終具有潛在軍事威脅性。1992 年 9 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拉森上將,在夏威夷就亞洲安全問題發表講話,

首先提出了「中國威脅論」的新論點,直指南海為亞洲下一個戰爭熱點。97美國 的鼓吹,使中國威脅論在東南亞具有一定的市場。中共希望藉由與東南亞國家的 軍事交流,消除中國威脅論對中共周邊環境發展的不利影響。中共鑒於對東南亞 區域政治經濟合作,對中共現代化建設甚為重要。面對中國威脅論,中共先由江 澤民表態秉持「相互尊重、協商一致;循序漸進、穩步發展;相互開放、不搞排 他;廣泛合作、互利互惠;縮小差距、共同繁榮」的原則。98

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共為了更進一步消除中國威脅論,2003 年 11 月 3 日由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鄭必堅於博鰲亞洲論壇為題,發表「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 亞洲的未來」的演講,首次提出了「中共和平崛起」的概念,他指出「近代以來 大國爭霸的歷史反覆說明,一個大國的崛起,往往導致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 劇變動,甚至引發大戰。這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走了一條依靠發動侵略 戰爭,實行對外擴張的道路。而這樣的道路,總是以失敗告終」,那麼在今天新 的時代條件下,「我們的抉擇只能是:奮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崛起」。爭取和平的 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和平。99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亦 在 2005 年 12 月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100

97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 29 卷第 8 期(1995 年 8 月),頁 67。

98 「1994 年江澤民茂物會議發言」,中國新聞網:2001 年 10 月 11 日,http://big5.chinanews.

com.cn:89/2001-10-11/26/129431.html (檢索日期:2010 年 2 月 18 日)。

99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2003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演」,中國網,轉 載學習時報2003年11月24日。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OP-c/448115.htm (檢索日期:2010 年2月18日)。

100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 年 12 月,http://www.

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ook/1069230.htm, (檢索日期:2010 年 2 月 18 日)。

白皮書,強調「中國的發展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的軍事關係,改善東南亞各國對中共解放軍的價值觀與政策的認同感外,並藉由 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東南亞各國軍事人員對中共的觀點態度。

參、展現全方位軍事合作

中共認為政治多極化有利於亞太地緣戰略態勢的相對穩定和均衡發展,以及 各國的獨立自主和經濟成長,使中共藉以建立與東協之間穩定的大國關係。經濟 外交上,中共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其推展和諧世界理念的同時,必 須扮演積極與建設性的大國姿態,參與國際軍控和多邊區域安全對話,以實際行 動證明中共軍力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共在《2004 年中國的國防》白 皮書中強調:「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人民解放軍貫徹國家對外政策,發展不結 盟、不對抗、不針對協力廠商的軍事合作關係。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和國際反恐 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軍事交流,建立軍事安全對話機制,營造互信互利的軍事 安全環境。參加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提高共同應對非傳 統安全威脅的能力。學習和借鑒外軍有益經驗,有選擇地引進先進的技術裝備和 管理方法,促進軍隊現代化建設。」104而在《2008 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

中共制定了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其中著力在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 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

以增強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為核心,提高維護海洋、太空、電磁空 間安全和遂行反恐維穩、應急救援、國際維和任務的能力。把非戰爭軍事行動作 為國家軍事力量運用的重要方式,科學籌畫和實施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參 與國際安全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軍事交流,推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105

104 《2004 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4-12 /27/content_97681.htm ,(檢索日期:2010 年 2 月 18 日)。

105 《2008 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9-01 /21/content_1627265.htm (檢索日期:2010 年 2 月 18 日)。

二十一 世紀中共國防的指導,著重於提升中共解放軍在東南亞及整個亞太地區全方位的 軍事合作能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肆、新安全觀的實踐

中共認為,新安全觀認為對周邊國家安全威脅的主要根源不在國家間軍事力 量的差距,而是一國是否有稱霸、擴張、侵略以及干涉他國事務的動機。此外,

國際安全的基礎是共同的安全利益、相互信任和經濟發展,而不是實力優勢、軍 事同盟和一致的政治制度。這些觀念顯然是為中共國防現代化辯護,同時也是針 對美國在歐洲與日本日益強化的軍事同盟關係。對中共而言,提出新安全觀,強 調對安全不能依靠軍事同盟,與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間「信心建立措施」的 作法則也不失為中共降低「中國威脅論」,澄清疑慮的工具之一。106今後中共加 強與其他國家的軍事、經濟、外交關係,而「信心建立措施」則是中共努力的重 點,以為其經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創造和平穩定的環境。107然而,儘管中共較以 往對於軍備管制與信心建立措施的參與增加很多,但對於加強軍備透明的影響仍 有疑慮。中共認為:一方面,某些地區範圍內適當的軍備透明有可能增進相互信 任,但另一方面,它又有增強軍事強國威懾作用,暴露軍事弱國弱點,從而不利 於弱國安全的一面。108

由上述研究分析得知,東南亞各個國家藉由東協所建立的東南亞區域發展主 義,希望能夠獲得在亞太地區,乃至在國際事務利益上的參與深度與主導權,這 與中共現行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原則、立場與策略是如出一轍的。中共的崛起使得 中共目前在亞洲地區,甚至在世界的地緣政治版圖上已經是一個區域的大國,並 對亞洲的地緣政治權力分配有相當的影響,尤以經濟的力量更是不可忽視。因此,

中共自然會運用地緣政治的優勢,配合周邊關係積極與鄰近的國家開展政治、經

小結

106 林文程,〈中共對外關係的發展與前景〉,《中國未來與兩岸前景座談會》,中興大學國際 政治研究所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辦,2003年5月20日,http://cgpss.nchu.edu.tw/

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53 (檢索日期:2010年2月24日)。

107 郭臨伍,〈信心建立措施與臺灣海峽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 1 卷第 1 期(1999 年 1 月),頁 90~91。

108 汪徐和,〈國際軍控與裁軍的發展趨向〉,《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 年第 4 期(1998 年 4 月),頁 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貿及文化等正常關係;只要不侵犯中共國家主權與利益,一切均以和平發展為基 礎並樂於相互配合。

中共目前無意願在亞太區域內扮演完全支配的角色,希望在和平與穩定的政 經情勢下拓展對外關係。因此,東協所主張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上彼 此共同合作,與中共及歐、美等國保持區域性對話機制的聲明,對中共而言無疑 是外交戰略上的機遇期。透過穩定的發展關係,亦可使中共在亞太戰略上利用與

中共目前無意願在亞太區域內扮演完全支配的角色,希望在和平與穩定的政 經情勢下拓展對外關係。因此,東協所主張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上彼 此共同合作,與中共及歐、美等國保持區域性對話機制的聲明,對中共而言無疑 是外交戰略上的機遇期。透過穩定的發展關係,亦可使中共在亞太戰略上利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