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冷戰後東亞權力結構的改變

第三節 中國崛起的外交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主導下的國家政策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發展 生產力,因此中共的外交政策是為支持其國內發展目標而來。鄧小平認為,大 陸要發展經濟,必須有和平的國際環境,沒有和平的國際環境,便無餘力推動 現代化建設。因此,多年來中共外交的核心任務,即是著眼於建設國內經濟所 需的和平與穩定的外部環境,如此就能專注於處理國內矛盾並繼續經濟現代化 的進程,更好地掌握戰略機遇期。

為了能夠持續發展,中共逐漸發展出以大國外交、睦鄰政策與區域合作、

參與多邊組織為主的對外政策,透過深化大陸與各方的實際聯繫,並塑造負責 任大國的形象,來維持中國和平崛起的外部認知,同時降低國際間對於「中國

34 李毓峰,「從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看美中戰略競爭」,<https://www.tisanet.org/quarterly/1-3-3.pdf>,頁 4。

35 同上註,頁 6-16。

威脅論」的聲量,使中國得以在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下,便利其國內現代化的 推展。

一、大國外交

後冷戰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策採取的是積極與世界各大國進行溝通協調的 現實主義外交,亦即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要訴求,漸次淡化意識型態成分,

全面開放「大國外交」政策,藉此推動國際體系朝向多極化發展。36江澤民在 十五大中對國際情勢的評估:「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範圍內,在政治與經濟 等領域都有著新的發展,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與組合,大國之間的關 係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這種看法實際上是希望多極化世界格局的推 動,謀以「均勢戰略」來提升其大國形象,並且避免美國建立霸權支配體系,

符合中共國家利益。37

「夥伴戰略」是中共推動大國外交及促成體系多極化的重要方式。通過建 立起高層定期互訪和磋商機制,作為未來解決歧見和建立共識的基礎,目的在 促進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多於衝突;並可將夥伴關係運用於權力平衡的國際關係 賽局,充作化解被威脅的籌碼。38二十世紀後期,中共在不結盟前提下,開始 重視與大國建立夥伴關係。1996 年 4 月,中共與俄國宣布建立「面向二十一世 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1997 年 5 月,中共與法國建立「長期的全面夥伴關 係」;同年10 月與美國宣布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同年 11 月,與日本 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12 與東協建立「面向

36 秦邦九,「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 25 卷第 9 期,

1999 年 9 月,頁 40;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 30 卷第 3 期(1999 年夏季),頁 22-38。邱坤玄、張登及,「大國外交的戰略意涵與作為」,收錄於中 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反思(台北:遠景基金會,2008),頁 91-106。李登科,「冷 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5 期(2000 年),頁 33-68。

37 蔡東杰,「中共大國外交的實踐及其對台灣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第 5 期(2004 年 1 月),頁8-9。

38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 46 卷 6 期(2003 年 11 月,頁101。

二十一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1998 年 4 月,中共與歐盟建立「面向二十 一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夥伴關係」。39此時大國外交的重心是元首外交,即 以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重心與其他國家元首進行互訪,藉元首之間相互建立 的個人信用,增加領導者以及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與信賴,使雙邊關係得以大 幅提升。40

進入二十一世紀,大國外交依舊是中共的重要外交戰略之一。2002 年中共 十六大的政治報告中,將「繼續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係」置於睦鄰外 交,以及同第三世界國家加強合作之前,意欲在於創造強國利益連結、強化自 身安全,以及促進國際體系多極化的目標。412001 年九一一攻擊事件後,美國 戰略優先順序調整,主動拉攏中共加入全球反恐聯盟,面對美國的善意,中共 的反應是抓住機會,正面回應,力求改善與美國的關係,藉由降低美國對中國 崛起的壓力,達到營造有利其發展的國際安全環境之目的。42是以,中共意識 到,要能持續發展,必須要與現有大國搭建起良好的情誼,以降低外部敵意與 阻礙,並且促進世界格局朝向多極化發展,以增進國家安全,並提升其國際地 位。

二、睦鄰外交與區域合作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推動改革開放以後,睦鄰外交才開始出現在中共的政 策文件中,惟當時中國的外交重點在於反霸權主義、和平共處五原則、加強第 三世界國家關係,故而睦鄰政策並未成為中共外交論述的重點。後冷戰時期,

在國際和國內環境的驅動下,睦鄰友好關係的推動才真正成為中國外交戰略的 重要內涵。由於兩極體系崩解,國際體系出現重大變化,蘇聯東歐共黨國家民

39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頁 31。

40 董立文,「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 6 卷第 2 期(1998 年10 月),頁 65。

41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頁 101。

42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 43 卷第 1 期(2004 年 1 月),頁 11 2。

主化,為因應外來的民主化風潮壓力,也為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的大陸政局穩定 及經濟發展尋求更好的外部條件,建構更穩定、友好的周邊關係遂成為中共外 交政策的重要方向。43

為緩和鄰國對於綜合實力益發強大的中國,在其心目中的軍事威脅者、侵 略者與擴張者形象,中共致力於睦鄰友好政策,以降低亞太國家對中共的敵意 與疑慮,以及減緩區域間因領土爭議引發的衝突,以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與和 平國際環境的營造。故在實踐上,對於同亞洲周邊國家的邊境爭議,例如在釣 魚臺列嶼、南沙群島等問題上,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構想,藉著求 同存異並透過廣泛交流、合作與友好協商,先從經貿、文化等方面增強關係,

以逐步淡化意識形態分歧或社會制度差異所造成的隔離與不信任。44江澤民時 期,中共提出「新安全觀」概念,並於2002 年 7 月的東協區域論壇上得到周邊 國家的響應。「新安全觀」是建立在強調安全內涵的擴張下,通過裁減軍備、多 邊對話、不率先使用武力,以及經由和平談判解決爭議的方式,增強安全相互 依存的概念,並提升與各國的合作利益,經此將自己定位為和平愛好者,爭取 國際認同,以減低中國崛起引起的國際疑慮。45 胡錦濤時期則提出「睦鄰、安 鄰、富鄰」等三概念來表述中國的睦鄰外交政策,表示中共將奉行「與鄰為 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睦鄰」是指在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的原則 下,共築本地區穩定、和諧的國家關係結構;「安鄰」是指積極維護本地區的和 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合作增進互信,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分歧,為亞洲的和諧 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富鄰」,是指加強同鄰國的合作,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實現共同發展繁榮。46基此,中共的睦鄰政策的核心,是通過加入政治、經

43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8 卷第 3 期(2007 年7 月),頁 47-48。

44 初國華、張昌吉,「後冷戰時期中共的對外政略:對國際社會與台灣的意義」,頁 117-118;

朱听昌,「論中國睦鄰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國際觀察,2001 年第 2 期,頁 12-18。

45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頁 32;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 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 卷第 2 期(2004 年 7 月),頁 19-23。

46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頁 64。

濟、安全、文化因素,深化與周邊國的的利益連結,增強互動並擱置矛盾,並 且彰顯崛起大國在區域間的負責和良善形象,藉此和緩其他國家對於中國的威 脅感,確保外部環境不至於阻礙其國內發展任務。

質言之,中共的睦鄰政策是隨著國際情勢和國內發展需要而不斷充實發展 的。47有鑑於和平與發展為時代的主流,通過積極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建 立互信,促進未來的雙向合作關係,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體現中共和平發展 與區域共同發展的一體性。

三、多邊外交

因應當前的國際情勢與國內持續發展的需求,當前中共的外交戰略是「搭 車」與「超越」。「搭車」是指迎接當前的國際潮流,廣泛參與國際體制,遵守 國際規範,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幫助中共進一步發展;「超越」是指參與國際 多邊安全建制,使中共得以緩解對中共不利的安全困境,盡可能維持國際環境 的平穩。48

「搭車」與「超越」戰略的核心皆為積極參與多邊建制運作。中共從過去 抵制到今日主動的參與多邊組織運作,這種外交政策的調整,出自中共對於本 身國力上升的自信,以及國家利益需要的實際考量。在國際上,中共一方面突 顯本身的大國身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國際間多極化的格局,並且體認 到與其抗拒全球化浪潮,不如接受其結果,進而在多邊機制中,藉由參與國際 規則的制定,獲取經濟利得和政治上的發言權與影響力。49

自江澤民主政以來,中共不斷擴大區域性與全球性組織的參與。譬如參加 1994 年開始的東協論壇(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並於 2001 年與東 協十國確立10 年內建立自由貿易區;出席 1996 年的亞歐會議(Asia-Europe

47 時永明,「不斷充實發展的中國睦鄰政策」,領導之友,2001 年第 6 期,頁 46-47。

47 時永明,「不斷充實發展的中國睦鄰政策」,領導之友,2001 年第 6 期,頁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