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中國崛起與權力移轉

權力轉移論指出,一國的人口、經濟生產力和政治能力是決定國家權力大 小的指標。中國大陸近 14 億的人口總數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提供了豐沛的勞動 資源和消費市場;二十世紀以來,中共在國民的素質上,也積極推動全民教育 的普及和深化,試圖在質與量上都確保大陸的人口優勢。經濟生產力方面,持 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成果,使得中國自冷戰後至今,其經濟增長率長期維持在 7-8%的高水平,成為其在權力上趕超美國霸權的關鍵原因;相較於中國,美國的 經濟增長率則長時間處於 2-3%。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距造成以購買力平價計算 的中國 GDP 已在 2014 年超越美國的 GDP,依照此趨勢,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是 指日可待。政治能力方面,中國大陸共產集權的政治體制特徵,促進了中央在 汲取社會資源和推動施政的高效率,進一步推進冷戰以來中共領導人在國家發 展戰略和國家實力上的傲人成果。因此,中國在冷戰後的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 實。

然而,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一直奉行鄧小平指示的韜光養晦方針,目的在 不露鋒芒地低調行事,避免引起大國忌憚和捲入可能的國際衝突,影響其繼續 發展國內經濟的宏觀目標。是以,和平與穩定的國際環境不單是中國外交的重 要目標之一,也是其能順利崛起的關鍵原因。美國身為當今體系內的唯一超 強,對於中國實力的快速提升雖然有所顧忌,但老布希和柯林頓政府已捨棄冷 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對峙思維,正視中國在東亞不可忽視的存在,強調與中共進 行接觸的必要性,分別以「建設性接觸」和「擴大交往政策」作為與中共開展 外交關係的原則。縱使「中國威脅論」在後冷戰時期開始發酵,然而華盛頓分

析,當前中國對體系現況的意圖未定,若將大陸納入國際體制,創造與大陸合 作的誘因,將有助於中共自願遵從體系現有國際規則,增進美國的利益與價 值。特別是是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廉價生產力,還能為美國低迷的經濟景況 創注入活水。因此美中關係是衝突與合作並存的,但美國更傾向於將中國作為 全球關係中可以合作的戰略夥伴。小布希政府時期,強調美國當前的最大國家 利益乃在維持全球的優勢領導與戰略平衡,而將中國大陸定位為美國的「戰略 競爭者」,中美關係一度陷入緊張。然而,九一一事件的發生,促使美國尋求與 中國在全球反恐議題的支持與配合,小布希政府的戰略方向轉向與中共發展建 設性關係。準此,縱使美國對中國崛起存在顧慮甚至是遏制的意向,然而,基 於國內經濟考量和國際因素的限制,美國在1991-2008 年間對中政策上,基本 採取交往和接觸政策,為中國經濟發展所需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提供了條 件。

中國在操作其外交政策的部分,總體而言,自江澤民時期至今,中共採取 的是大國外交、睦鄰外交和多邊外交等三大政策來促進穩定的周邊環境。通過 與大國建立合作關係,強化彼此的連結和共同利益,闡明中國「和平發展」的 理念,以緩解各國對中國崛起的疑慮。周邊環境方面,則加強睦鄰政策的力 度,以「睦鄰」概念共築區域穩定、以「安鄰」概念和平解決紛爭、以「富 鄰」概念共同發展,並強調中國能為鄰國帶來的經濟利得,營造和平穩定的周 邊環境。最後在多邊外交方面,通過加入既有國際建制和參與國際事務的制 定,提升中國在多極世界的話語權和國際地位。以上各個外交政策所欲達成的 共同目標,就是力圖延續有利於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盡可能地延長所謂的

「戰略機遇期」,使中國得以持續厚植國家實力。

基於守成大國所提供中國的發展機遇,以及中共本身採取的外交操作,中 國國力的提升無論是在經濟上抑或政治影響力方面都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隨 著權力而來的就是國際間對中國意圖的擔憂,特別是美國自後冷戰時期以來在

東亞存在長期的既有利益。權力轉移理論認為,新興大國一旦權力到達守成大 國的 80%,將可能挑戰既有的國際結構秩序。儘管中國一直強調其「和平發 展」的意圖,絕不主動挑釁他國。然而,一方面權力本身便會引發外界對中國 的戒心;另一方面自 2009 年開始,中共在對外關係上展現更為自信果敢的作 法,使得國際間興起所謂中國「新強硬」外交的論調,尤其是在南海地區,更 凸顯出與過去不同的政策方略和維權決心。

二、 權力移轉與中美南海政策的轉變

(一)中國南海政策的轉變︰國力的提升導致經濟和安全需求的增強

南海位處中國東南方,其在地緣安全、經濟資源價值、交通航道上都具有 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隨著綜合國力的顯著增長,促使中國對經濟和安全的需 求增強,內陸本身有限的市場和資源不可能再單獨支持遼闊的大陸地區,走向 海洋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選項。在此之下,也促進了中國的海權發展。從地緣 位置來說,中國大陸是實質上的海陸複合型國家,然而從歷史的脈絡觀察,中 國政府長期「重陸輕海」,海權意識的旁落也造成古代中國在歷史上的重大防禦 缺口。中共海洋戰略思想的濫觴,是源自鄧小平時代的「近海防禦」思維,以 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應付海上局部戰爭和防範海上侵略。江澤民時期,

延續「近海防禦」戰略,但認識到當代多極體系下海洋競爭益趨複雜以及現代 高技術裝備的重要,是故積極加強解放軍海軍的現代化建設。另外,基於《聯 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和生效,中共在 1992 年宣布《領海及毗連區法》,開 始以積極管理方式維護其海洋合法利益。對於與周邊國家在南海的領土爭議,

採取以外交途徑為主的方式,呼籲以「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策 略,在降低與鄰國衝突的可能的同時,逐漸重視南海的開發和管理,爭取中國 在此區域的海洋利益不被侵害。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共海軍戰略基於國家實力的壮大以及海軍建設的逐步 強化,其戰略指導已朝向遠洋作戰能力和突破第一和第二島鏈前進。因此南海 的地緣戰略位置更被突顯。為確保海上能源運輸線的通暢以及維護海洋權益,

胡錦濤時期致力於打造艦艇大型化、遠洋化、現代化的目標。持平而論,中國 要想持續壯大,甚至成為世界強權,未來必須面對打破美國島鏈箝制的難題。

惟東北亞受到《美日安保條約》的抑制,且日本海軍實力亦不容小覷,當前可 操作的空間不多;相對地東南亞地區,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都是小國,且彼 此間諸多矛盾,加上美國在此區域沒有軍事基地,中國相對而言佔據了地利之 便,故南海可充作中國衝破島鏈,布局遠洋戰略的戰略要地。「十二五」規劃綱 要中,指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 制和綜合管理能力。」;2008 年海軍艦隊納編兩艘新式驅逐艦組成遠洋護航支 隊;2012 年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入列,標誌著中共的海洋戰略從

「近海防禦」逐漸走向「遠海護衛」發展。

2012 年,中共第十八大報告正式將「海洋強國」明確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 略目標;2013 年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指示,中國是陸海兼備 型國家,「要堅持陸海統籌、堅持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扎實推進海洋強權 建設」,並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絕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 家核心利益」,表達了以「海洋強國」建設實現「中國夢」的理念。此外,2015 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明確了未來中共海軍的發展定位,要「按照近海 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與遠洋護衛型結合轉變。」南 海作為連接和整合中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力量的銜接處,在「近海防衛」

具有「區域拒止」的重要戰略地位,同時亦為中共海軍確保海洋通航順暢以及 進行「遠海護衛」行動的起點,因此中國必須重視南海,使其海洋戰略的兩翼 相得益彰。

準此而言,推動海洋戰略以及爭取海洋權益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環 節。中國向大海發展的謀劃可見一斑。中共的南海政策,在此之下,成為中國 區域戰略佈局的一塊關鍵拼圖。南海地區的地緣價值和自然資源,能提供崛起 的中國,在經濟上得以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為其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若能掌握南海,那麼美國在冷戰時期構建的第一島鏈便會出現重大缺口,中共 不但能在此區域建構堅實的防禦網絡,為中國的國防安全起到重要意義,更能 直接利用南海航道走向遠洋,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

(二)美國南海政策的轉變︰全球和亞太戰略下的利益的考量

冷戰以來,美國南海政策幾經調整,基本趨勢是從積極中立到積極介入,

從態度模糊到立場清晰。事實上,美國的南海政策鑲嵌於其全球戰略和亞太戰 略下的策略操作,主要考量來自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以及對中國的戰略回應。

蘇聯解體後,各種力量分化重組,國際情勢尚不明朗,美國的亞太戰略沒

蘇聯解體後,各種力量分化重組,國際情勢尚不明朗,美國的亞太戰略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