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一、研究動機

南海長達1,800 餘公里,東西相距 900 公里,海域面積達 360 多萬平方公 里,散佈約300 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灘、礁,依其位置分為東沙群島、西沙 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1南海領土爭端包括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主權糾 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該海域除了具有豐富的海洋資 源利益,其地緣戰略重要性也是各相關國家競爭的主要原因。從整個南海地緣 格局來看,南海作為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樞紐,既是亞太地區的地理交 會帶,也是邊緣地帶理論(rimland theory)學者眼中的地緣要地,2不僅戰略地 位重要,同時也是國際重要航道;自然資源方面,其石油蘊藏量約在230-300 億噸之間,約占全球儲量12%、南海漁業資源佔全球 10%,漁獲量約佔亞洲總 漁獲量25%,3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涉及該爭端的國家包含中國、菲律賓、

越南、汶萊和馬來西亞,美國則是基於戰略利益與區域安全的考量也試圖對南 海問題插手。

對中國大陸而言,南海爭端涉及海上運輸、能源、安全和主權問題等重大 意義,因此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價值。中共南海政策由來已久,自 1978 年改革 開放以來的 30 餘年,展現出不同的外交作為與姿態。近年來,中共南海政策和 相關處理作風被國際學界和政界普遍認為轉趨強硬(assertiveness),這種政策 轉變被認為與中國在當代綜合實力明顯上升有著正向關係,其中,中共經濟實 力的快速增長被視為首要因素。

1 林廷輝,南海「十」問「實」答(台北:著者自印,2015 年),頁 7。

2 劉峰,南海開發與安全戰略(北京:學習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3 年),頁 19。

3 「近期南海爭議事件解析與因應」,行政院海岸巡防署,<https://www.cga.gov.tw/GipOpen/wSit e/public/Attachment/20141121-3.pdf>,(2014 年 11 月 21 日),頁 1。

20 世紀 70 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80 年代末期,中國經濟開 始有了顯著增長。初期由於人力成本低廉,對國際上許多勞力密集產業產生吸 引力,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而後,中國社會消費能力的提升,各國企 業對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產生極大興趣。經濟強勢發展的成果和持續增長的預 期,1990 年代初國際上開始出現「中國崛起(China’s Rise)」的說法。所謂

「中國崛起」,原本是指中國大陸的經濟在國際經貿層面,有越來越重要的影 響力與地位。然而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政治、軍事及區域安全 等領域,也逐漸產生影響。進入 21 世紀,國際間「中國崛起」的概念所代表 的,已不再是單純經濟面向的評估與期待,4也包含了中國大陸實力增長後對於 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基於權力的提升造成中共對外政策出現轉變的意涵,以及 區域國家對於中國崛起的感受與回應等戰略和區域安全分析。

在區域問題上,南海爭議一直是地方國家之間的衝突所在,近年來隨著菲 律賓、越南和中國大陸在此區域的爭端越演越烈,以及美國對南海議題的關 切,南海爭端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其中,中共的南海政策與相關作為展現了 有別於過去鄧小平時期所強調為發展國內經濟建設,必須創造有利於經濟成長 的外部和平環境,並以穩定周邊環境為基礎的低調、守拙政策,轉向較為自 信、主動的強勢態度與相關具體作為。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共在 2010 年 3 月間正式向美國政府高層官員表明 擁有南海主權,而且首度使用「核心利益」的字眼,表示「南海是關係到中國 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5在這個基礎上,將南海和台灣與西藏納入同等至關重 要的國家利益當中。2012 年 4 月,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黃岩島發生海上衝突,

中共態度出現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兩國政府船隻對峙將近兩個星期;6同年 6

4 「中國崛起的危機與風險」,陸委會,<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1964&ctNode=622 6&mp=1>(2005 年 10 月)。

5 林翠儀,「中國嗆美︰南海是領土核心利益」,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 aper/408591>(2010 年 7 月 5 日)。

6 海倫、王南、鄧志達,「南中國海大事記」,美國之音,<http://www.voachinese.com/a/south-chi na-sea-timeline-20121120/1549040.html>(2017 年 2 月 21 日)。

月,中共民政部宣布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 地級三沙市,下轄西沙、南沙、中沙諸群島及海域,7以國內行政措施對外宣示 對南海主權維護的決心。2014 年 5 月,中國和越南發生海洋石油 981 鑽油平台 爭議,美國稱中國在有爭議海域油井鑽探深具挑釁性;8同年度,中共在南海 7 個島嶼進行填海造陸作業,目的在達成「小島堡壘化」和「大島陣地化」,強 化大陸在南海的競逐和領土主權。9中共的南海人工建島工程和加強爭議水域的 巡戈活動遭受菲律賓和越南的強烈抗議和質疑,美國也敦促中共應立即停止填 海造陸,並重申南海自由航行的重要。然而,中共對南海主權的積極維護行徑 卻未見停止徵兆,並且益發主動和一意孤行。

總而言之,中國大陸強勁的經濟實力帶動其綜合權力的增長已成為無庸置 疑的事實,權力的提升驅使中共在對外政策上逐漸轉趨強勢和果敢。中共南海 政策的明顯變化和具體的實際行動背後的根由,以及它所彰顯的意涵,不僅成 為區域國家共同的安全,也是既有秩序維持與否的關鍵。因此,本文試圖在中 國權力提升的基礎上,觀察中共南海政策的演變脈絡,並配合冷戰後中共在南 海的具體行動和相關政策,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對南海地區的實際影響,來探 析中國在區域的意圖和目的。

二、研究目的

在鄧小平的領導下,1978 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

鄧小平指出,中國唯有開放門戶,發展生產力,提升人民生活,國家始能富 強。他同時認為,要集中力量搞經濟建設,必須要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否 則將沒有餘力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由此看出,中共對外關係

7 羅燕、何章強,「淺析海南島三沙市建市的重要意義」,河南科技,第 1 期(2013 年),頁 11 4。

8 海倫、王南、鄧志達,「南中國海大事記」。

9 王高成,「大陸擴建南沙島礁的意涵分析」,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http://www.mac.gov.tw/pub lic/Attachment/412121732332.pdf>,(2014 年 11 月)。頁 1。

應當服從經濟建設的大局,以維繫和平與穩定的國際環境,並且對於內部建設 的重視,遠超過拓展對外的影響力。10

面對當時國際上的復雜情況,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 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等對外關系指導方針,指 示中國應在審度客觀的國際形勢後,冷靜、低調、務實、謹慎的處理對外關 係。準此,中共的外交政策傳統上是採取保守、謙讓的態度,以合作、睦鄰友 好的政策原則維繫友善和平的國際環境。因此,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大 陸在南海問題上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亦是從穩定周邊、11維 持有益於國家發展的和平外部環境為依歸。

隨著歷屆中共領導人多年奉行經濟建設的成果,中國大陸經濟展現卓越的 增長。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以下簡稱 GDP)

在改革開放後的30 餘年以來,維持約 8-9%以上的高速增長。2010 年中國 GDP 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2001 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貿 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後,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 貿易總額在2013 年來到 4.16 兆美元,首度超越美國的 3.91 兆美元,躍居全球 第一。12據此,中國豐沛的經貿動能為中共積累了相當的實力,同時期美國相 對衰弱的結果,國際體系間權力的轉移也開始流向中國。

2010 年,有說法指出中共向外表態南海為其核心利益,13爾後一連串前所 未見的強硬維權動作,引發中共開始背離傳統的「韜光養晦」外交方針。國際 關係學者奧根斯基(A. F. K. Organski)提出的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10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第 21 期(2004 年 9 月),頁 22-23。

11 郭淵,「從睦鄰政策看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 14 卷第 4 期(2004 年),頁 85。

12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13”,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ttps://www.wto.org/english/

res_e/statis_e/its2014_e/its2014_e.pdf>, p.29.;「市場環境分析」,貿協全球資訊網,<http://ww w.taitraesource.com/total01.asp?AreaID=00&CountryID=US&tItem=w04>(2017 年)。

13 希拉蕊.羅登.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楊明暐等譯,抉擇-希拉蕊回憶錄(台 北:城邦商業週刊,2014 年 6 月),頁 117。

Theory)表示,當權力在新興挑戰者和守成大國間移轉到一定程度,挑戰者基 於具備客觀的實力基礎以及主觀意圖上對於既有秩序的不滿足,進而著手尋求 更能符合其當前地位的國際秩序,進而造成體系間爆發衝突的機率提升。當前 的國際體系,乃冷戰結束後由美國單極霸權所構建的秩序延續,東亞區域秩序 同樣的也受到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遺緒影響;然而,當代中國的崛起,顯示國 際間權力結構必將出現明顯調整,中共權力擴張的事實會如何反應在其本身對 自我的認知和對外關係上成為研究國際關係的重點。

近年來,情勢益發複雜的南海爭議對中共來說,不但具有物質上資源利 益,更負有戰略上極大價值。因此,當代中國大陸南海政策轉向是否具有更深 謀遠慮的意義?是否為中國大陸成為既有秩序挑戰者的明示或暗示?抑或是這 種政策的轉向事實上僅是一種正常且進取的主權捍衛,而不應被過度放大來檢 視?種種問題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梳理。

職是之故,本文試圖通過探討當前爭議性最大的南海爭端來達到以下目

職是之故,本文試圖通過探討當前爭議性最大的南海爭端來達到以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