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表 5-2: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統計表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統計表 (單位:10 億美元/$ billions)

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金額 118.4 159.0 222.9 310.0 396.9 477.6 727.4

占全球各國持有比率 9.6% 10.4% 12.1% 15.2% 18.9% 20.3% 23.6%

資料來源:Morrison, Wayne M., China-U.S. Trade Issues. Tab. 8,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RL33536, 23 June 2009。

中國挾其共產獨裁以政帶經、以經促政、政經結合策略,並充分運用 經濟外交諸般手段,自 1970 年代啟動一連串政府對政府各層級官員對話機 制,據大陸傳媒報導指出,中美各類對話,從談判解決問題的部長級機制 到戰略對話機制,總計逾六十個。1

中國藉由自身雄厚經濟實力及國際政治權力,終使美國與其進行部長 層層級戰略對話機制,對維護和增進中國國家利益影響不言可諭,尤為深 者,其每次對話討論議題範圍及面向益趨增大多元化,並加入對國際重大 事件如何處理的意見交換,二國間實質關係更上層樓。

第一節 中美目標比較

一、中國的目標

自 1978 年改革開放迄今,外交在中共國家政策中仍被界定為輔助性 政策工具,經濟發展的利益優於一切。直言之,影響中共外交政策的內部 因素,即力求維持內部與外部環境穩定,以儘快達成基本富裕與基本安全 兩大目標的基調。911 事件對中共在外交戰略上最主要的意涵是中美關係

1 「王帆:中美應共同承擔全球性責任」,中時電子報,2009 年 7 月 29 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401351+

112009072900415,00.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出現轉變,中美關係的變化又與美國戰略優先順序調整相關。

中共學者陳力認為「權力平衡」是國際關係理論和政治地理學的一個 重要範疇,他認為均勢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尋求力量地域平衡的主觀原則和 政策,亦即均勢原則;其次是指戰略力量在客觀上形成的地域狀態和結構,

也就是均勢狀態。2當前中共外部環境中對中共有利與不利的因素均有,其 中關鍵即在美國的角色;美國不僅攸關中共的外部安全環境,對於中共的發 展,乃至於因應全球化浪潮,皆占舉足輕重地位,中共對美外交政策事實上 即中共整體外交戰略的核心。3

911 事件的爆發,對中共有利的一面是,美國的中國政策出現轉圜,

美國主動調整對中國的關係,暫時不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目標,代表中 共在安全戰略環境上最大的隱患暫時平歇。然而,911 事件並沒有削弱美 國的全球地位,反而是更加強化。尤有甚者,美國反恐外交佈局,對中共 形成更加不利的「新圍堵」態勢。4但北韓核武器及飛彈試射問題,給予中 共一個突破的出口,使東北亞區域成為中共發起反攻、破除圍堵的突破點。

中國自 1978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正式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經濟突飛猛 進,獲得巨大成長,連帶使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從以往「聯合國五個常 任理事國之一」更進一步成為世界經濟大國,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少不了 中國、2008 全球金融海嘯使世界七大先進工業國家(G7)全視中國為全球經 濟復甦的火車頭,中國在其「新安全觀」、「中國崛起」及「和諧世界」

的國家大戰略下,中國在六方會談的首要目標是維持東北亞區域的和平與 穩定,以協助中國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黃金戰略機遇期,達到 國民生產所得翻兩翻的目標。

中共界定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的發展目標,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

2 謝奕旭,「 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權力平衡理論」,復興崗學報(台北北投復興崗:政治 作戰學校),78 期(2003),頁 113。

3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 43 卷第 1 期(2004),頁 115。

4 同註 3,頁 1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社會。面對國際形勢發展仍存在不確定、不穩定與不安全的因素,中共維 護國家安全的基本目標和任務是一、制止分裂,促進統一,捍衛國家主權、

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二、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

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三、建立現代化國防,提高資訊化條件 下的防衛作戰能力;四、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嚴厲打 擊各種犯罪活動,保持正常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最後是奉行獨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爭取較長時期 的良好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中共認知,中共並非處於全球權力分配格局 最有利的位置,面對美國強化全球優勢地位的同時,中共力圖推動全球權 力分配的多極化,不過中共目前並不具備以非和平方式轉換國際體系格局 的能力。中共安全政策的主要核心,仍是追求中共的發展與權力的上昇。

中共仍十分重視權力在主導全球格局中的作用,一再強調的和平、發展與 合作論點,反而更突顯出中共執著於提昇國家權力的企圖。5

二、美國的目標

冷戰期間,美國藉由維持東亞的 10 萬駐軍以及對日本與南韓提供安 全保證的圍堵中共政策,是意圖防止亞洲新的權力平衡的形成,旨在維 繫美國的霸權地位。然而美國的努力會刺激某些國家設法推翻它,這就 是權力平衡如何產生的方式。6

從單極霸獨國的角度出發,美國的全球利益將是首先保證美國的生存 暨發展,維持美國現有的優勢地位,繼續在地緣戰略及全球議題上,維持 主導性的地位,扮演全球秩序穩定者與保護者的角色,成為全球經貿互動 及安全穩定等全球公共財(public goods)的唯一提供者,作為軍事同盟的召

5 陳欣之,「美國獨霸地位與其東亞政策:國際權力分配極化(polarity)的分析」,發表於 2005 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舉辦地點:中央研究院,2005 年 10 月 1~15 日),

頁 5,http://capstaipei.org.tw/2005/中政會論文/PANEL%203/P3 陳欣之.doc。

6 謝奕旭,「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權力平衡理論」,復興崗學報(台北北投復興崗:政治 作戰學校),78 期(2003),頁 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集人與區域爭端的調解者,確保美國與其他國家間的權力不對稱關係,阻 止任何以美國為競爭對手之國際性軍事聯盟的成形,長期維持美國的獨霸 地位。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最大利益,是維持現有美國主宰東亞區域權力分 配的現狀。為了達成此一目標,美國首先必須保持現有與中共、日本及其 他東亞國家間的權力不對稱優勢,尤其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優勢將不容受到 挑戰。其次,美國沒有必要主動挑起與中共的爭執,但不容許任何國家挑 戰美國掌控東亞海洋及東亞海運線通暢的地位(Ross, 1999: 100)。最後,在 全球的層面,美國應會採取採施,防堵崛起的中共與歐盟建立同盟關係,

共同抗衡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7

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中,美國對亞洲的戰略目標是預防具有敵意的國 家或聯盟掌控亞洲以及建立一個繁榮、和平和自由的亞洲。而在未來八年 中對美國前揭戰略目標的最大挑戰將是國力日漸增長的中國。8隨著北韓對 核武問題態度日趨強硬,美國更希望中共扮演積極角色,對中美互動而言,

北韓問題從一定角度也成了中共發展中美關係的籌碼。與此同時,避免其 他地區的衝突、免於多邊作戰,是美國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如何在改善與 中國的關係,爭取最廣泛的反恐聯盟的同時,不致犧牲亞太區域安全與盟 邦的利益,則是美國政府積極維護的政策目標。9在六方會談進程中,美國 期望能完成兩個關鍵性問題,就是北韓完全申報其核計劃並使所有核設施 去功能化。

7 同註 5,頁 19~20,http://capstaipei.org.tw/2005/中政會論文/PANEL%203/P3 陳欣之.doc。

8 Kenneth W. Allen, Glenn Krumel, and Jonathon D. Pollack., China’s Air Force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5), pp.4~6.

9 許志嘉,「911 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 42 卷第 3 期(2003),

頁 98。

責任。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在「六方會談」的過程中,特別強調中國 所扮演的角色,並希望中國能成為確保東北亞和平與安全的伙伴,並不期

12 Zhongying Pang, The Six-Party Process, Regional Security Mechanisms, and China-U.S.

Cooperation: Toward A Reg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for A New Northeast Asia?(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March 2009), pp.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