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貳章 東北亞地緣政治

第一節 地緣政治定義及其意涵

一、地緣政治發展

1904 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倫敦大會上,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麥 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於宣讀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時,提出「心臟地帶理論」:歐亞大陸中心和 北方的「心臟地帶」就是「樞紐區域」,緊鄰樞紐區域的是德國、奧地利、

土耳其、印度和中國,這個區域稱為「內新月地帶」;而被海洋隔離孤立的 英國、南非、澳洲、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則是位於「外新月地帶」。掌 握樞紐區域的國家將會不斷強盛,擴張到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動員豐富的大 陸資源來建造艦隊,成為海上與陸上都強大的強權。麥金德認為只要俄德聯 盟,或是中日聯盟(加上日本侵略的俄國領域),就可結合接海與大陸資源 這兩項強國地理條件,產生一個海陸皆強的世界強權。

麥金德學說的精義在於「對抗」的核心本質,亦即:陸權對抗海權,

心臟地帶對抗邊緣地帶,中心對抗周圍,以及西方哲學的個人利己主義對抗 東方學說根深蒂固的集體意識。麥金德雖未預測那一個國家會控制心臟地 帶,這個國家可能是德國或是蘇聯,甚至可能是中國與日本的結合,但他確 實提出警告,無論是何者成為心臟地帶的強權國家,在現代的政治體制及經 濟條件支持下,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1

麥金德鑄造了他有名的格言:誰統治了東歐誰便統治了心臟地帶(Who rules Europe commands the Heartland);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便統治了世界 島(Who rules Heartland commands the World Island);誰統治了世界島誰便 統治了整個世界。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大大地影響同時代的學者,也影

1 Colin S. Gray, The geopolitics of super power. ( Lexington, Kentucky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pp.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響二次大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它促使美國二次大戰後的歷屆政府將蘇聯看 成是海洋國家的頭號敵人,而進行圍堵,也促成美國在 50 年代開始由「要 點防禦」逐漸轉向「周邊防禦」。2影響所及是俄、德兩國的陸心東進政策 以及日、德聯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資料來源:Colin S. Gray, The geopolitics of super power. ( Lexington, Kentucky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p6.

圖 2-1: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圖

1911 年美國海軍軍官馬漢(Alfred T. Mahan)發表「海軍戰略論」,認為 制海權對一國力量最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線能帶來大量商業利益,因此 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制海權,以及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利用此一利益。

馬漢也強調海洋軍事安全的價值,認為海洋可保護國家免在本土交戰,而 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比陸軍更大。馬漢對全球地緣結構的看法是,以巴拿 馬和蘇伊士運河為界的北部陸半球,因其活躍的貿易和政治活動,應為世 界力量的中心,其中,亞洲,特別是北緯 30~40 度之間從中國到地中海的 廣闊地帶,則是「爭執中的和可爭執的中間地帶」,這片地區是地緣政治 上的無人區,不但過去是,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將是俄國與各

10

 

2 吳征宇,「重新認識心臟地帶理論及其戰略涵義」,現代國際關係,2005 年第 3 期,頁 59~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國海權國家爭奪的焦點。3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控制加勒比 海、中美洲地峽附近的水域及其他海洋,再進一步與列強共同利用東南亞與 中國的海洋利益。馬漢的海權論對日後各國政府的政策影響甚大。美國羅 斯福總統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4是以馬漢理論為基礎,冷戰結束後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部署亦以馬漢理論為原形。英國及美國是海權論服膺者。

1921 年義大利空軍軍官杜黑(Gen. Giulio Douhet)發表「制空論」(The Command of the Air)一書,強調空權是施展於空中,能夠飛越地面的武力,

所以足以使海面與陸面武力屈服。取得空權就是勝利,成為近代空權軍事 觀念先驅。而天空因為太遼闊而無法防守,所以唯一防守制空權的方式就 是進攻,只有以空中轟炸消滅敵軍的空中武力才能取得空權,把地理環境 和戰略相結合,讓地緣政治視野從平面變為立體,因空中無任何障礙可自 由進攻,戰場已擴大到整個國境而無前後方之分,交戰國的全體居民都毫 無例外地被捲入戰爭中,成為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制定全球戰略的主要考 量因素之一。地緣政治從陸地、海洋二維提昇至陸、海、空三維空間,「空 權論」除改變戰爭模式外,地緣政治進入立體化。

1944 年美國國際關係學人史派克曼(Nicholas J. Spykman) 出版的「和 平的地理學」(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一書中提出「邊緣地帶論」

(Rimland),強調大陸心臟地帶周遭外緣地區,擁有大量的人口、豐富的礦 產和農業資源,才是主宰世界的關鍵地區。他認為,歐亞大陸的「邊緣地 區」較所謂的「心臟地區」更為重要。這些「邊緣地區」居於海洋邊緣與

「心臟地帶」之間,包括歐洲(蘇聯除外)、小亞細亞、伊拉克、阿富汗、

印度、西南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東西伯利亞地區,這一「邊緣地區」

3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頁 53~54。

4 西元 1901 年美國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推行的一種外交政策。為以潛在武 力作後盾的擴張主義。一方面以溫和言詞表示美國的立場,一方面向對方施加各種壓力,

以實現目標。如大力擴張海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以取得亞洲與美洲各重要戰略地區

(如巴拿馬運河及菲律賓),以保護名義控制了海地與尼加拉瓜,而使美國首次躋身世界 強國之列,開創了二十世紀的霸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陸權和海權之間廣大緩衝地區。因此,史派克曼得出結論:「欲控制世 界島,必須控制歐亞大陸,欲控制歐亞大陸,必須控制邊緣地區。」,史 派克曼對麥金德主張整個世界是海權與陸權的對抗,提出不表認同的看 法,認為海權與陸權的對抗不具有普遍意義,因為舊大陸的勢力衡突不僅 同心臟地帶和邊緣地帶的關係有關,也與邊緣地帶國家實力分佈有關,即

「歷史上總是某些邊緣地帶國家和英國一起對抗另一些邊緣地帶的國家和 俄國,或是英國和俄國一起對抗統治邊緣地帶的強國」。5冷戰時期美國利 用東亞民主島鏈對共產鐵幕進行圍堵,是應用典範。

資料來源:Colin S. Gray, The geopolitics of super power. ( Lexington, Kentucky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p8.

圖 2-2:史派克曼的地緣政治圖

1974 年 2 月毛澤東在會見非洲尚比亞總統時提出對當時世界局勢的 看法,毛澤東指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日本、歐洲、澳大利 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美國蘇聯原子彈多,也比較富,

第二世界,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原子彈沒那麼多,也沒有那麼 富,但是比第三世界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

12

 

5 同註 3,頁 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澤東的三個世界論,首度以一個 國家的富有與否做為區分標準外,有軍、經階層排序,將中國歸類為受美 蘇壓迫的弱勢,以尋求聯合許多開發中國家形塑同仇敵愾的氛圍,建立一 個最為廣泛的反霸統一戰線。

1982 年美國防情報局格雷厄姆將軍(Daniel O. Graham)在「高邊疆—新 的國家安全戰略」(High Frontier, A New National Security)一書提出「高邊 疆」地緣戰略思想,所謂「高邊疆」,指太空領域。格雷厄姆將軍認爲在 太空領域,美國決不能讓別人掌握主動權,應該使太空領域成為美國新的 邊疆。是當今世界高科技戰略思想的代表,隨著科技發展,使得地緣政治 視角自陸、海、空三維轉向陸、海、空、電、天五維空間發展,增添地緣 政治多變性。

1996 年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文化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一書,繼而在「外交」季刊夏季號發表「文明的衝突」乙文,隨後又在 11~12 月期「外交」季刊發表「不是文明,又是什麼?」文章,完整論述其所提 出的文明衝突論。6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冷戰結束後以意識 形態為基礎的兩極對立與衝突已不復存在,今後的世界將進入文明衝突的 新階段,杭廷頓預言:在文明的斷裂帶上,將出現大衝突,例如儒家文明 和伊斯蘭文明將結盟並向西方文明挑戰,形成西方對抗非西方的格局,並 危及美國超級霸權的地位。7根據杭廷頓分析,未來大致有單極穩定 (unipolar stability)、雙極合作(bipolar cooperation)、多極合作(multipolar cooperation)、全球共治(global governance)、挑戰霸權(challenge to hegemony) 及巨大混亂(fragmented chaos)等六種國際社會結構。8杭氏將地緣政治自傳 統政治軍事安全昇華至精神文化層面。

6 劉雪蓮,地緣政治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頁 106。

7 參見張政亮,「地緣政治的演變與發展」,發表於第六屆「公共事務」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2007 年 3 月 10 日),頁 10。

8 關 中,「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批判」,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頁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1997 年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 Brzezinski)於「大棋盤」一書,就 後冷戰時期的國際新形勢,延續麥金德、華勒斯坦的「心臟核心區」概念,

試圖為美國找出威脅其全球霸權的地區及國家。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

Brzezinski)依據美國戰略利益,將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劃 分為具關鍵性的地緣戰略玩家,將其定義為:具有能力及國家意志在其國 境之外運用其實力或影響力,去改變現有地緣政治事務(在某種程度上影 響到美國利益)的國家。地緣戰略玩家不僅具有潛力及傾向,造成地緣政 治動盪不安,亦可能出於追求國家光榮、意識形態的實踐、宗教信仰的傳 播或經濟富足等不同原因,而尋求區域霸權或全球地位。這些國家會仔細 評估美國的實力,確定它們利益與美國重疊或衝突的程度可以到那裡,然 後制定本身較為有限的歐亞大陸目標,有時與美國政策衝突,有時卻與美 國政策貫串。美國應特別注意這類的歐亞大陸國家。至於烏克蘭、亞塞拜

Brzezinski)依據美國戰略利益,將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劃 分為具關鍵性的地緣戰略玩家,將其定義為:具有能力及國家意志在其國 境之外運用其實力或影響力,去改變現有地緣政治事務(在某種程度上影 響到美國利益)的國家。地緣戰略玩家不僅具有潛力及傾向,造成地緣政 治動盪不安,亦可能出於追求國家光榮、意識形態的實踐、宗教信仰的傳 播或經濟富足等不同原因,而尋求區域霸權或全球地位。這些國家會仔細 評估美國的實力,確定它們利益與美國重疊或衝突的程度可以到那裡,然 後制定本身較為有限的歐亞大陸目標,有時與美國政策衝突,有時卻與美 國政策貫串。美國應特別注意這類的歐亞大陸國家。至於烏克蘭、亞塞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