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11 事件後的中美關係(2001 年~2008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節 911 事件後的中美關係(2001 年~2008 年)

2001 年小布希剛剛執政,4 月即發生海南島附近空域中美軍機的擦撞,使 中美關係再度陷入空前緊張。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大力響應俄國與部分歐洲國 家,反對美國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ABM),指責美國企圖稱霸世界並掀起 全球軍備競賽。中美兩國對峙氣氛有陷入結構現實主義所預期的「霸權護持—霸 權挑戰」的對抗危險。33

依據美國藍德公司(RAND)的硏究報告,中國大陸軍事力量雖然在公元二

〇一五年前無法與美國在全球基礎上競爭,但是由於中國大陸擁有射程可達美國 本土的洲際飛彈、龐大數量的軍隊以及持續進行的國防現代化,可能在公元二〇 一五 年時成爲美 國無 法 忽視的 多面向區域競 爭者(multi-dimensional regional competitor)的角色。34

小布希政府一直認為中國大陸是「戰略競爭者」而非「戰略夥伴」(strategic competitor),這可從一些重要官員,甚至總統的談話中看出。首先,美國國家安 全會議顧問萊斯(Condoleezza Rice)在「促進國家利益」一文中曾指出,中國 大陸並非甘於維持現狀的強權,而是一個想改變亞洲權力平衡,並使之朝向對其 有利的強權。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它是一個美國的「戰略競爭者」,而非柯林 頓所謂的「戰略夥伴」。

國務卿鮑威爾曾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證詞中強調下列觀點:第一,中國大 陸既非美國的「戰略夥伴」,也非不可避免或仇恨難解的敵人。第二,中國大陸 是美國的競爭者及有潛力的區域強權。

小布希總統在題為「中國與俄羅斯:過渡的強權」的演講中也針對中國大陸

33 張登及、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頁 69。

34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 31 卷第 3 期(2000 年夏季) 頁 6。

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發展作出下列評估:第一,中國大陸是美國的競爭者,不是「戰略夥伴」;

與它打交道時,不能存有幻想。第二,中國大陸之興起難免,它正投資大量金錢 發展戰略核武器、新導彈、遠洋海軍及長程空軍等。第三,中國大陸當局是宗教 自由的敵人,並強迫墮胎。35但是這些看法卻在「911 事件」的影響下,出現一 些暫時性的改變。

「911 事件」算是一個扭轉了中美關係因權力分配格局及自我能力的矛盾激 化而滑向衝突危險的意外因子。它使中美雙方在「反恐」議題上重新調整彼此的 自我認知及角色定位。當中國大陸認知,美國外交的主要矛盾已轉向阿富汗與伊 拉克時,中國大陸的身分即轉變為美國反恐大戲中不可或缺的大國與反恐領袖。

為了尋求中國大陸當局對反恐怖主義戰爭的支持,美國政府不再以「戰略競 爭者」一詞界定中國大陸,而改稱「建設性合作關係」。換言之,「911 事件」至 少對美中關係產生三點主要影響︰第一,為了全力打擊恐怖主義,美國急需中國 大陸的支持與協助,使其當局趁機改善因撞機事件而僵持的雙方關係。第二,中 國大陸一時之間不必擔心美國「和平演變」中共政權的策略運用。第三,改變了 中國大陸的國際宣傳戰略,把反恐怖主義與國內分裂勢力結合在一起,進而反對

「藏獨」、「疆獨」與「臺獨」。

911 後僅一個月,小布希即與江澤民首次會晤。2002 年 2 月小布希訪華,10 月江澤民訪美,短短一年左右,雙方領導人即見面三次,頻率之高在中美關係史 上尚屬首見。江澤民的訪美更具有象徵意義,他是小布希上任後在私人牧場接待 的第四位外國元首,其他三人分別為普京、布萊爾和沙特王儲阿卜杜拉。這些舉 動明顯看出,此時中國大陸的地位在小布希總統心中,已上升到和俄羅斯、英國 及中東同等重要。

35 吳安家,「論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遠景基金會,2005 年 11 月 6 日,http://www.pf.org.tw/

FCKM/DownloadFileService?file_id=501&user_id=hyweb&passwd=Qe567tB9&STATUS=0&ERR CODE=00(檢索日期:2013 年 4 月 13 日)

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小布希當時表示,要尋求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直率的、建設性的和合作的關 係。中國大陸抓住了這個機會,除緩和了中美緊張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讓美國得 出中美之間有重大的戰略共同利益的看法。36911 後中國大陸消除了來自華府的 壓力,不僅得到外交喘息的機會,之後更以北韓問題為突破口,在國際政治上逐 步走出「韜光養晦」,開始主動介入國際事務。

同時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外交態度的轉趨強硬,中國大陸也調整前一時期側 重結交大國的外交政策,轉而著重睦鄰作為。顯然中國大陸將全球性的「負責大 國」身份向周邊調整,變成一種由近而遠,週邊睦鄰,制衡美國的格局,37朝向 一個睦鄰責任的平衡者邁進。

在小布希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QDR)亦可觀察出中美關係此一時期的轉變。該報告雖著重「反恐問題」,但也 對中國大陸軍事加以分析。報告中更強調與國際聯盟進行合作,幫助「引導處在 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做出選擇」,還特別將中國大陸、印度和俄羅斯這三個經濟 實力對全球影響日益增加的國家列為以「建設性方式進行合作」的國家。

美國也鼓勵中國大陸處理好做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崛起,並在地緣政治中承擔 起國際社會中的一個建設性伙伴的角色。38QDR 很明顯的是以反恐作為與中國 大陸合作的主要基礎,但也指出中國大陸未來將會繼續投資高科技和不對稱的軍 事能力上,強調電戰、反太空作戰能力,發展彈道和巡弋飛彈,並在未來有能力 部署制衡美國軍事優勢的科技,中國大陸是最具有潛力成為美國的軍事競爭者。 39 2003 年北韓宣示退出反核擴散條約(NPT),使東北亞局勢陷入緊張,此時 美國正謀劃攻打伊拉克,無暇在東亞另闢戰場。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為此走訪北

36 徐禕珉,「911 後的中美關係格局」,星島環球網,2006 年 9 月 11 日,http://www.stnn.cc:82/xu yi-min/200801/t20080130_723235.html(檢索日期:2013 年 4 月 3 日)

37 張登及、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頁 70。

38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September 2001.

39 Ibid.

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京,尋求中國的支持,並由中國大陸出面安排美、朝在北京會談。

為了緩和局勢,中國大陸曾多次以暫停供應糧食、石油,向朝鮮施壓。當年 8 月,「六方會談」的架構正式形成,並成立若干建制性的工作小組,達成半島 最終無核化的共識。40六方會談為華府肯定北京為區域安全負責貢獻的一項事 例。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壯大,美國政府於 2005 年正式提出中國大陸成為國際 體系中「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對華政策理念,以回應中國大陸倡導的「和平 發展」理念。對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政府正式表態表示歡迎。

2006 年 4 月 20 日,小布希總統對到訪的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致歡迎詞 時指出:「美國歡迎一個和平、繁榮並支持國際體制的中國的興起。作為國際體 系中利益相關的參與者,我們兩國有許多共同的戰略利益。胡主席和我將討論如 何推進這些共同利益,並討論中國與美國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與其他國家進行合 作,以應對共同的挑戰。」。41美國強調不反對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而中國大 陸應當支持國際體制,以分擔美國的責任,且雙方應通過國際合作,應對共同挑 戰。

美國的「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重要內容如下:第一,因為中國經濟日益 影響全球經濟的運轉,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以「負責任的」增長方式進行。2005 年 9 月 15 日,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財政部副部長蒂莫西・亞當斯(Timothy Adams) 在對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發表的演講中提出,「美國 和中國確實已成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過去幾年的經濟增長占全球經濟增長的一

40 張登及,「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的美中地緣競逐為例」,政治學報,第 45 期(2008 年 6 月),頁 116。

41 布希總統歡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來訪,IIP DIGITAL,2006 年 4 月 20 日,http://iipdigital.ai t.org.tw/st/chinese/article/2006/04/20060420145339bcreklaw0.5985071.html#axzz2WC1Hj4Dl(檢 索日期:2013 年 6 月 4 日)。

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半。」。他認為,美中兩國發展建設性的經濟關係,將對未來很長時期內全球經 濟的增長形態和速度產生重要的影響。42

第二,希望中國參加 WTO 等國際經濟組織,是加強而不是削弱多邊機制。

美國認為,中國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在加強國際機制方面發揮作用。美國副國務 卿佐立克指出,中國大陸加入 WTO 將能夠再次引起推進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作 用。中國大陸的開放與發展將為那些推行保護主義的發展中國家做出了榜樣-市 場更加自由化,對外國競爭和投資更加開放,權力下放,私有化,不斷降低關稅。43 加入 WTO 表示中國大陸將為其產品打開更多的出口市場,並在這些市場獲得與 其他會員平等的待遇,對中國大陸而言,是一個莫大的貿易發展契機。44

第三,認為中國大陸是當前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中國不能永遠作「搭便 車者」,中國大陸必須為鞏固國際體系做出貢獻。佐立克認為,中國大陸取得的 成功和成就使它成為全球體制中的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參與者。因此,中國應認識 到維護並鞏固這個使它獲得巨大收益的體制的意義。45

中國大陸在與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磨合」的過程中,採取了「全面參 與」的戰略。正如中國學者葉自成指出,「向美國全面挑戰,不符合中國當前的 現實,再者中國也無意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中國不做超級大國是一個長期的基

中國大陸在與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磨合」的過程中,採取了「全面參 與」的戰略。正如中國學者葉自成指出,「向美國全面挑戰,不符合中國當前的 現實,再者中國也無意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中國不做超級大國是一個長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