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1949 年~1990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貳章 中美大國關係的背景與內涵

中國大陸從建政以來,始終將中美關係列為北京對外關係的首要重點。中美 關係在歷經四十年的起伏跌宕,從冷戰時期的隱性聯盟對抗蘇聯,到中國大陸 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與兩極體系瓦解造成雙邊關係失焦。

1990 年代中期以後,中美大國關係進入一個經貿依存加大、中國大陸軍經 崛起、台灣政治本土/民主化的不確定階段,並以美國新保守派擁護的小布希

(George W. Bush)總統上台,進入新的對抗階段,但是,旋即因為蓋達組織(Al Qaeda)2001 年攻擊美國,以及北韓乘勢發展核武,使得中美關係迅速好轉。甚 至有謂布希總統百般不是,唯一可稱道的遺產就是較爲穩定的美中關係。1

晚近十年來,隨著國際局勢發展,中國大陸與美國認知到雙方在亞太地區擁 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互賴程度也相對提高,雙方高層維持密切往來,並建立 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S&ED),作為雙方解決 重大敏感問題的平台。2

本章將以 1949 年中國大陸建政到 2008 年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前,區分為「冷 戰時期的中美關係(1949~1990 年)」、「1990 年以來的中美關係(1991 年~2000 年)」

及「911 後的中美關係(2001 年~2008 年)等階段的互動演進來探討中美關係的演 進,做為下一章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背景說明。

第一節 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1949 年~1990 年)

1 張登及、王似華,「中美建交三十年:北京對美政策與雙邊關係回顧」,全球政治評論,第 32 期,頁 51-52。

2 黃奎博、盧政鋒,「美「中」關係之展望 敵友難辨的「新型大國關係」?」,發表於新形勢下 之亞太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2012 年 11 月 26-27 日)。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冷戰時期,美國全球戰略以防止蘇聯擴張為中心,並使盡一切外交手段維持 著兩極體系運作平衡,避免天平倒向蘇聯那邊。在對華戰略上,因著眼於中國大 陸的戰略利益,對於兩國政治意識型態的差異、經貿的摩擦以及中國大陸輸出武 器給第三世界國家等歧異,華府方面都採取了忍讓的態度,目的是為了維持中美 關係檯面上的和諧,以及避免中國大陸投向蘇聯而導致自身戰略地位的相對劣 勢。

當時,採用扶植中國大陸對抗蘇聯的最佳方式,便是培養其堅強的國防實力 來對抗蘇聯,在這樣的戰略考量下,美國積極展開對華軍事交流。經貿方面,為 拉攏中國大陸使其不傾向蘇聯乃美國中國大陸政策最重要的目的,透過大量的經 貿往來,美國希望達成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的短期目標,長期方向在於將中國大陸 引領入國際經貿體系,經由融合使其遵守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因此美國對美 中大量貿易逆差以及衍生的一系列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國際政治及現代國際體系奠定其全球地位的角度而言,中國大陸自 1949 年北京政權的建立,在外交定位上即以「挑戰者」自居。由於此時期美國與在台 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仍具有正式外交關係,且肯楠(George Kennan)認為,中國大陸 與蘇聯矛盾之處甚多,終必發生利益衝突,因而寄望毛澤東為「狄托第二」,為 了國家利益而與史達林(Joseph Stalin )反目。

中國大陸於 1950 年 2 月 14 日與蘇聯簽訂友好同盟條約,並於 10 月大舉派 兵參與韓戰,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關係惡化中斷。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圍堵政 策,透過聯合國對中國大陸進行經濟制裁,反對中國大陸奪取中國大陸在聯合國 的代表權,繼續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甘迺迪政府曾欲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惟 因中國大陸在第三世界的滲透顛覆威脅美國的利益,而美國對越南的介入亦威脅 中國大陸的安全,致雙方關係難以改善。3

3 周煦著,李英明、張亞中主編,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 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954 年,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與建政不久的中國大陸五國共同於日內 瓦舉行會議,商討韓戰結束後的朝鮮半島及中南半島問題,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 出席重要的國際會議,當時中國大陸代表總理周恩來與美國代表團代理團長 Walter Bedell Smith 進行了首次接觸。

毛澤東在 1949 年中國大陸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詞《中國大陸人民站 起來了》中說:「中國大陸人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 代是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 結果。」,4這一點不但是中國大陸共產黨的看法,甚至故總統蔣介石也在他的《中 國大陸之命運》中,把中國大陸的民族耻辱和其他現代弊端幾乎完全歸罪于不平 等條約。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中國大陸人長期以來在內心深處有一種前美國總統國 家安全事務助理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 Brzezinski)所稱的「受害者」心態和

「防禦性」心理。中國大陸建政初期,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繼續推行對華 敵視政策,中國大陸政府毫不猶豫地將之理解為傳統的帝國主義行徑,鮮明地舉 起了「反帝」大旗。

長期以來,「反帝」一直成為中國大陸外交一個重要立場,它的當前用語即 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51954 年 9 月,當美國積極在亞太地區建構軍 事同盟之際,中國大陸砲擊金門,導致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爆發。同年 12 月 2 日,

美國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使得中國大陸與美國 之關係更形疏遠。6同時,台灣問題也成為中美雙方長期以來政治角力的核心議 題。

限公司,1999 年),頁 6-7。

4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 年),頁 113。

5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大陸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 年),頁 18。

6 宋鎮照、宋興洲、邱昭憲、洪敬富、許菁芸、郭武平、陳牧民、楊鈞池、盧業中、戴萬平合著,

當代中國大陸的東亞外交策略與關係:區域霸權興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頁 92-93。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到了 1960 年代,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關係出現轉變。首先,隨著美國國內的 總統大選,共和與民主兩黨同時提出亞洲政策,尤其是對中國大陸政策。其中,

民主黨提出應當務實地檢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並留意中蘇之間分裂的可 能。其次,隨著越戰情勢之升高,美國之人力與財力負擔越來越重,使得美國認 真思考與中國大陸進一步改善關係之可能性。

當時中國大陸正發生文化大革命,包括外交部在內的機關運作失序,致使其 無法在第一時間回應美國方面的政策調整。7而後再次為中美關係正常化開啟的 誘因有二,一是 1968 年蘇聯「布里茲涅夫主義」(the Brezhnev Doctrine)提倡共 產國家「有限主權論」,造成中蘇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二為中蘇的衝突由政治上 的分歧,演變為軍事上的衝突。1969 年 3 月,中蘇爆發珍寶島事件等邊界衝突,

即為一例。

這個情勢上的改變,讓中國大陸開始思考除了處理台灣議題外,其他就地緣 政治與安全觀的範疇與美國合作之可能性,也奠定了中美雙方自 1970 年代進行 關係正常化的基礎。當美國方面認知中國大陸可以對抗蘇聯之重要性、而中國大 陸方面也認知其安全威脅主要來自蘇聯之後,關係正常化即開始成為中美雙方的 共識。

1969 年年初,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就任美國總統,並以崇尚政 治現實主義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及國務卿等職務,正式 開啟美中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1970 年,尼克森透過巴基斯坦居間傳話,表達願意與中國大陸進行關係正 常化,而 1971 年 4 月間,中國大陸也透過「乒乓外交」正式對美國打開大門。

1971 年 7 月與 10 月,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兩次訪問中國大陸,此舉為中斷二十年

7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年),頁 352。

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中美關係轉為「交往」與「和解」奠下良好契機。8尼克森本人也於 1972 年 2 月 21 日正式訪問北京,中美雙方並於 2 月 28 日在上海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 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

中美雙方在公報中表達了對於國際局勢之看法外,基於考慮到國際關係的原 則,雙方做了下列四點聲明(1)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 益的(2)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3)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

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 力(4)任何一方都不準備代表任何第三方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同對方達成針對 其他國家的協議或諒解。同時雙方也都認為,任何大國與另一大國進行勾結反對 其他國家,或者大國在世界上劃分利益範圍,那都是違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9 這是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並進行具體磋商的開始。

1973 年開始,中美於對方首府設立聯絡處(Liaison ONice),直至雙方正式建 交。隨後,尼克森因水門案件下台,中國大陸向繼任的福特總統( Gerald R. Ford) 提出美國必須與中華民國「斷交、廢約、撤軍」等三條件,當時美國政府表示難 以接受,致中美關係正常化受到停滯。

1977 年 1 月,民主黨籍的卡特(Jinuny Carter)入主白宮,為了因應蘇聯在全 球不斷擴張勢力,乃在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主張下,重 新思考與中國大陸合作之可能性。中國大陸方面,因顧慮到蘇聯與越南於 1978 年 11 月簽署「蘇越友好合作條約」,顯示蘇越關係正在改善,加上文化大革命結 束後,中國大陸準備推動經濟改革開放,迫切需要美國的資金與技術援助,也積

1977 年 1 月,民主黨籍的卡特(Jinuny Carter)入主白宮,為了因應蘇聯在全 球不斷擴張勢力,乃在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主張下,重 新思考與中國大陸合作之可能性。中國大陸方面,因顧慮到蘇聯與越南於 1978 年 11 月簽署「蘇越友好合作條約」,顯示蘇越關係正在改善,加上文化大革命結 束後,中國大陸準備推動經濟改革開放,迫切需要美國的資金與技術援助,也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