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貳章 影評生產/消費場域的實踐與文化政治

針對「電影評論」的定義,廣義而言可以指電影觀眾對於整體觀賞電影文 本的過程(包括觀影前、中、後心理狀態)滿意與不滿意的表達。以好萊塢為 中心所生產的電影作品,搭配美國在世界政治及經濟上的推廣,長期以來建立 了觀眾判斷敘事電影的標準,意即如果一部電影能提供觀眾所預期的娛樂效 果 , 就 能 獲 得 四 顆 星 (Bywater & Sobchack, 1989) 。 法 國 學 者 Aumont 與 Marie(1996)在電影分析方法的論述中也指出,影片的分析在本質上是一項再平 常不過的活動,在非系統化的形式下,任何電影觀眾在觀賞影片時,也都會產 生分析活動,尤其是在觀眾決定把片中的一些組成元素抽離出來,只專注於某 一時刻、某一畫面、某個片段或境況時,其帶有分析性的特定視角的論述產物 便構成廣義的電影評論。

很明顯地,在對於「電影評論」廣義的定義下,並無法推論影評人如何可 能在媒體或文化產業成為一種專業頭銜或勞動位置。不同於一般觀眾心得式的 評論,相對專精且具明確目的性的電影批評不僅是對電影正負面的評價,而且 是一種整理/組織的關係,找出並觀察其形態的工作,讓電影經驗延續並產生 意義。而較精細的目的差異,更決定了不同的寫作脈絡與批評取向(Bywater &

Sobchack, 1989)。進一步分析「電影評論」與「影評人」之所以成為一種專業 技能或位置,則可以梳理出兩種脈絡。

第一節 二元次場域的影評邏輯、實踐與鬥爭

一、影評生產的二元次場域

Bywater 與 Sobchack(1997)對影評的論著中,針對以單一電影作品或電影作 品作為一則文化事件所做的影評,在「文本式影評」的標題下進行進一步的分 類探討,討論的對象文本包括通俗新聞刊物的資訊影評,以及針對熟悉一般藝 術 批 評 的 高 級 知 識 分 子 所 發 行 的 刊 物 中 所 刊 登 的 論 述 文 章 , Bywater 與 Sobchack 依不同影評作品顯示出來對電影評論認識與目的上的不同,將文本式 影評分成「新聞取向」(journalistic approach)與「人文取向」(humanist)。新聞取 向指的是報紙及周刊上常見,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新上映的一部或數部影片 上的影評寫作;人文取向的題材則相對廣泛,作品分佈各種刊物,從針對一般 知識分子發行的月刊到專門性的電影期刊都有。人文主義影評雖然以分析個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影片為主,常常也會從其他電影的脈絡中來討論老電影或新電影,以及該片與 社會、政治和哲學性議題的關係。

台灣學者齊隆壬(1987)也指出影評關係到特定的觀點與選擇。他引用 Bazin(1958)〈影評反省〉(Reflexions sur la critique)一文中所勾勒出電影批評的 兩種面貌(一是影片的批評方式,不具市場指向;二是觀眾的批評方式,具有 市場指向),來分析新電影時期的台灣影評,根據選材以及觀點將之分類為

「觀眾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評,觀眾電影所指的是從電影的娛樂性、

通俗性出發,剖析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媒體的價值;作者電影影評則是從電影作 者的創作概念與技術出發,乃至於談論單一作者多部作品之間的歷史性、互文 性或是超越電影本身論及相關的藝術理論及概念等,去分析電影作品的藝術價 值。他並進一步指出,在台灣「電影批評」常被視為一通用語,用來概括所有 有關批評影片的文字。自 1950 年代起,台灣地區即存有一種等同於「觀眾電 影」影評的活動,而「作者電影」的批評則要到 1960 年代中期《劇場》(1965 年 1 月)雜誌的出現,才傳入台灣。

Bywater 與 Sobchack 以及齊隆壬各別提出的兩種分類不論在影評選材、電 影觀點或寫作目的的分類上有許多相近之處,其分類大致可以涵括當今讀者普 遍能閱讀到的影評。可以觀察到,兩種類型的影評各自處於不同的生產/消費 場域,在不同導向的目的下被書寫,刊載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也各自擁有不 同的閱讀群眾。而若將整體的影評書實踐動作視為一個文藝活動的鬥爭場域,

此二種影評書寫脈絡分明卻又互相影響,在電影作為一種文化以及消費現象的 討論上,正彰顯出了一種純藝術性與功利性目的鬥爭的過程。援引 Bourdieu 對 文學與藝術生產場域的相關論述,若將整體電影視作一種整體的文化生產場 域,「商業電影」與「作者電影」的辯論所指出的便是主場域中「大規模生產 次場域」(sub-field of large scale production)與「有限生產次場域」(field of restricted production)兩種次場域的區別,電影作為一種高資本門檻的工業藝術 (industiral art)產業,以娛樂、消費導向為主要生產目標的觀眾電影,針對大 眾、具有最大獲益潛力的電影娛樂市場,其生產次場域可被定義為大規模生產 次場域;而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以電影藝術或滿足創作企圖為主要生產目 標,針對特定波希米亞群眾的藝術電影,則可被定義為有限生產次場域。進一 步將「電影評論」同樣作為一種文藝活動的生產場域,也可以離析出其中的有 限生產次場域和大規模生產次場域兩種奉行顛倒經濟邏輯的生產次場域,便是 人文取向/作者影評以及新聞取向/觀眾影評。兩種書寫脈絡雖然有許多相對 性的殊異,但總體電影評論作為一種文藝生產場域,其內部所交織的各種力 量,將透過各種方式爭奪對於電影本質與價值(包含藝術性、商業性價值)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定義權與詮釋權,其鬥爭過程本身便是總體場域內部新舊更替的動力機制。以 下將再仔細區辨兩種不同類型的影評書寫,並就電影評論作為文藝生產場域與 次場域的實踐,進一步討論其中的文化政治及經濟意涵。

(一)人文取向與作者影評

1930 年代以前在歐美,大多數的評論家仍然主要以娛樂價值來對電影進行 評價,在學術領域中電影普遍被視為下層大眾的低等藝術,Vachel Lindsay 與 Hugo Münsterberg 等早期電影理論學者來自文學、心理學的領域,對電影所做 的概念釐清及學術研究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在歐洲早期電影也多被視為經 典文學作品的附庸,雖有 Sergei Eisenstein 與 Béla Balázs 等重要導演與評論人 對電影本質的討論與推擴,致力提升電影的藝術位階,但也未能引起廣泛的討 論(吳珮慈,1995)。1930 年代開始,經常在知識性雜誌書寫影評,並認為電 影經得起知識檢證的影評人,在書寫上也開始援引知識觀眾熟知的當代心理 學、社會學、政治學或美學等概念,將其心得與當時知識界的關懷串聯起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興起許多電影俱樂部(cine-clubs),許多電影專業刊 物如《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正片》(Positif)等應蘊而生;而有著歐 陸電影經驗、自歐陸退伍的軍人回到美國,在學術單位中服務的藝術家開始拍 攝實驗電影,大學院校中也普遍成立電影社團,引進不同於好萊塢傳統的歐陸 藝術電影與電影理論;同時歐陸自 Bazin 的電影攝影本體論、寫實主義批評開 始,作者論等電影理論開始引發歐陸與美國兩大電影生產與評論體系的交流討 論,符號學理論、精神分析等原屬電影理論外的知識體系介入電影理論的風潮 也正方興未艾,透過各種電影內外的知識性刊物開始廣泛地影響世界知識觀眾 對電影的思考,將電影視為一種嚴肅藝術來批評的評論聲音才漸趨成熟,並在 1970 年代被承認為一個專門的學門,正式進入美國的學院編制。

活躍於 1960 年代的美國影評人 Robinson(1979)認為,電影和其他藝術一 樣,對觀眾具有吸引力,觀眾是有修養的個體,熟悉這樣的吸引力,電影引導 觀眾從事道德和美學的對話,而期待觀眾有所回應。他更認為:「影片本身只 是賽璐璐條而已,可以用來裝飾海報、起火或紀錄資料,也可以製作視覺的故 事。當人們決定為了美學的目的採用它時,它便成為藝術。當這些目的被認為 值 得 嘗 試 , 電 影 就 成 為 它 自 身 的 目 的 , 成 為 人 類 靈 魂 得 以 自 由 的 工 具 。 (p.177)」Andrew(1984)一書中也指出:「電影位於各種脈絡中(傳記的、類型 的、歷史的),必須接受語言學的研究、精神分析和意識型態的批判,以解釋 其吸引力的特殊性是如何由這些生成力量中誕生。(p.181)」

Bywater 與 Sobchack(1997)指出,人文取向的電影書寫有兩種共同的內在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設:一、電影不僅是單純的娛樂,而且值得進一步的探討、額外的思考與寫 作,使讀者更徹底的了解觀影經驗。二、由於電影是有關人類經驗的,任何人 只要對一般知識性事務有興趣,都可以有智慧的寫電影。人文取向的作者認為 電影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也是一種藝術,而電影批評則是有教養的文化人所 從事的一般性活動,如同文藝復興的古典人文主義一般,他強調個人的尊嚴和 價值,以及透過理性的運用,產生自我領悟的能力。

因此,電影的人文取向試圖解釋個人對電影的情感與知性的經驗,並以該 經驗的價值作結,並將之傳遞給讀者。人文取向影評致力於闡發、拓展電影的 藝術潛力,這種藝術性是在繪畫、文學與音樂等形式中都存在的,它提升了人 類的精神及心智。人文取向書寫電影的主題包括當代人類處境、知識界對政 治、宗教、歷史、哲學或藝術的關心、影片深層隱藏的意念、象徵符號的詮 釋、形式和內容的互動、導演的意圖、電影敘境內外的關係等等,作者認為進 一步了解一部電影、一種類型或一個導演的關懷和興趣,或是歷史、社會對電

因此,電影的人文取向試圖解釋個人對電影的情感與知性的經驗,並以該 經驗的價值作結,並將之傳遞給讀者。人文取向影評致力於闡發、拓展電影的 藝術潛力,這種藝術性是在繪畫、文學與音樂等形式中都存在的,它提升了人 類的精神及心智。人文取向書寫電影的主題包括當代人類處境、知識界對政 治、宗教、歷史、哲學或藝術的關心、影片深層隱藏的意念、象徵符號的詮 釋、形式和內容的互動、導演的意圖、電影敘境內外的關係等等,作者認為進 一步了解一部電影、一種類型或一個導演的關懷和興趣,或是歷史、社會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