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動機

2011 年,台北電影節將卓越貢獻獎頒給資深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台灣影 評之於電影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受到肯定。影評人在電影藝術及商業等領域中各 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自日據時期便開始有電影相關的文字刊出,國民 政府遷台後隨著黨國文化政策的推行,產生了第一個影評組織,而後隨著許多 熱愛電影的學人歸國,適逢台灣新電影興起,電影方面的書寫與辯論更是達到 前所未有的高峰,即便是在台灣電影產業低潮的時期,許多優秀的電影評論者 都仍寫作不輟,用文字見證著台灣電影的榮枯起落。然而在台灣電影相關學術 研究中,影評這個環節卻明顯較少受到關注。

台灣影評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代,自 1899 年 9 月報紙刊載台北開始美國

「活動寫真」後,台灣的放映業及製片業接連興起,當時即有電影介紹及觀後 感等文字以日文書寫出現在報紙上。配合當時日人積極利用電影教育台灣人民 的政策,相關的影評刊物隨著日本政府主辦的放映活動而出現,至 1930 年代已 有分別由日本及台灣的電影機構主編的多種刊物,如《映畫教育》、《映畫生 活》等等。

國民政府遷台後,影評與電影產業一同受到來自政治及商業的劇烈影響。

政治方面,當時政府實施戒嚴,除了透過中影大肆拍攝反共片外,對於其他電 影內容及影評也都嚴密監視,許多台灣先進的獨立影評人皆因匪諜、為匪宣傳 等罪名而失蹤或被槍決、被關至火燒島。商業方面,由於台灣本土製片業尚未 健全,映演環節需仰賴好萊塢片商供片,當時的美商曾組「美商聯誼小組」,

除聯合控制戲院排片外,更企圖以電影廣告來控制媒體影評的尺度及走向。在 政治與商業勢力的包圍之下,台灣影評還是找到了生存之道。資深影評人黃仁 認為,1953 年到 1968 年可以算是台灣影評活動的高峰期,1964 年「中國影評 人協會」在台北成立時,幾乎每一家報紙每天都有影評,影評對票房的影響也 是明顯而巨大的,而各大報也積極邀請知名影評人士主持影評版面,為讀者的 電影消費提供指南,也供電影製作、發行業者參考。甚至有資料指出,較小型 的片商甚至可能因上映首週影評不佳而遭戲院提早下檔,血本無歸(黃仁,

2004)。另一方面,1960 年代《劇場》季刊及 1970 年代《影響》月刊的發 行,呼應歐美電影研究的風潮,積極地引介歐陸的藝術電影作品與相關的電影 理論討論,區別出與「中國影評人協會」不同的影評路線,形成了自成一派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影評群體。在影評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環境中,影評與電影片商或政府部門 等不同利益對象間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角色位置的矛盾也在這個時期深化,橫 跨電影產業、報業與影評人個體間在觀點與利益上的衝突事件不時發生,也為 後來關於台灣新電影的辯論,以及影評人位置及權力的變遷與流動埋下了種 子。

接近解嚴的 1980 年代,在 1970 年代鄉土文學產出、論戰與民主政治思潮 的醞釀之下,電影界被命名為台灣「新電影」的作品與相應的評論聲音開始出 現。此時期台灣的影評人們主要有傳統影評人協會的影評人群體,以及從《劇 場》、《影響》等雜誌開始逐漸取得電影的話語權的歸國電影學人以及專業電 影工作者兩派,競爭著報禁時期因張數限制而極為有限的影評版面,對各類型 電影票房的影響仍然巨大,各大報都紛紛請來或多或少的知名藝文人士或電影 學界人士主持影評版面,在每週末刊出,為讀者的電影消費提供指南,也供電 影製作、發行業者參考。此時,在新電影評論與票房漸行漸遠的狀況下,擁有 不同的文化資本、對電影美學與工業價值抱持不同想法的影評人對新電影產生 不同意見,在大眾平面媒體上頻繁地筆戰辯論這一批「新電影」的藝術與市場 意義。1980 年代中期開始,台灣整體電影工業景氣低迷,原先賣座的「新電 影」與同時生產放映的商業取向電影皆無法挽救國片票房的頹勢,許多觀眾派 影評即開始攻擊是「新電影」的導演們把台灣的電影市場「玩完了」 (齊隆 壬,1986)。兩派影評及其讀者,包括對於電影文本的觀點自此開始有了明顯 對立的分界,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名稱與論爭也因此延續至今。

至 1990 年代,台灣報業在報禁解除後進入新的競爭狀態,同時新電影的創 作在票房上不如預期,進入尾聲,影評人在報業與電影產業中的位置逐漸轉 變,到 2000 年後,隨著網路上電子論壇及部落格的興起以及傳統平面媒體競爭 越發激烈,早前透過平面媒體發表影評的專業影評人權威性明顯受到挑戰,對 票房的影響力明顯下降,在大眾媒體上的能見度銳減,與業界實際的互動也相 對較淡。在網路興起後,台灣的影評告別從前依附於特定新聞或文化組織提供 發佈空間的時代。資深的影評人們紛紛透過部落格成立由自己主編的影評專 頁,此外許多年輕的影評人們更藉由在部落格撰寫影評竄起,甚至成功進佔主 流媒體版面。而網路影評興起後,網路公共領域的開張使各式影評得以有更廣 闊的發表空間,可以容納更多不同的意見,網路科技的互動特性也使有更多對 話與交流有機會發生。影評活動作為鼓勵電影商業機制所無法鼓勵的電影作品 的互補機制,文以載道的理論式影評及專業解析服務小眾市場的影評在主流媒 體激烈的的閱報率之爭中幾乎失去所有陣地之後,網路的興起提供了他們一塊 肥沃可耕的迦南美地。然而資本主義在網路上的觸角於此同時也悄悄地深入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影評論的線上公共領域,試圖以資本主義文化生產的邏輯,透過各種形式介入 影評人的書寫。於是,整體影評生態在電影產業發展、報業環境變遷及網路介 入後更為複雜。根據郭幼龍(1999)的研究,在 2000 年左右電影觀眾對電影評價 及其消費行為最主要的依據已經從報紙影評、雜誌影評轉到親友推薦及電視廣 告,該研究亦指出,教育程度較高者仍傾向相信影評及親友推薦;年紀大且教 育程度低者則傾向相信電視廣告及電影類型。可以發現,受到新科技發展以及 新聞媒體生態變遷的影響,電影資訊傳散、接收與認知的過程產生了重大的改 變,也間接衝擊到影評生產/消費的模式、影評對於觀眾的功能以及影評人的 定義。

可以發現電影評論及整個電影產業的生態在近幾年內的劇變實已非先前研 究所能包含。在本研究之前,台灣學術界對於影評的討論通常是從電影作為一 種文創產業的角度出發,著重於影評與電影市場及電影行銷關係的效果研究1, 或是研究電影在政治、藝術及商業意識形態角力之下,影評及影評人活動在其 中的論述形成、爭霸歷史與文化意涵2。對影評本質之於文化生產及消費互動意 義的分析以及在社會環境中影評人活動與勞動狀況描繪的研究較少,從文化社 會學的角度,宏觀探討影評書寫、影評人活動與電影產業、大眾媒體、影評讀 者乃至於整體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其背後所象徵之文化意涵的研究更是未曾 看見。

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 指出,創作者的神寵氣息意識形態過於強 烈,導致所有目光都投射在創作者身上,而忘了是誰創造了創作者。因此,電 影評論作為一種文化生產,其研究必須擺脫作者中心,從個人層次提升到其背 後的社會脈絡(Hesmondhalgh, 2006)。綜上所述,本研究擬從 Bourdieu 對於藝文 生產中有限及大眾生產次場域的分類出發,將影評寫作依照人文取向/作者影 評與新聞取向/觀眾影評兩種不同的寫作脈絡中離析開來,探索 Bourdieu 的理 論架構應用在分析影評書寫與影評人活動的有效性與局限性。透過史料、文獻 的蒐整以及深度訪談,探討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與物質背景下,電影評論中 顯示出的電影藝術性、商業性等面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影評人或觀眾個人品 味習癖(habitués)、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等因素如 何影響不同場域影評人的形成及其書寫、兩種書寫脈絡的實踐如何互動,乃至 於影評人在台灣整體電影產業、媒體生態與社會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象徵 的文化意涵。

1 如郭幼龍(1999)、溫肇東(2011)等人的研究。

2 如張世倫(2001)、林儀芳(2007)等人的研究。

生態的《海角七號》上映同年(2008),Facebook 也在台灣上線,社群網站融合 近十年網路與部落格等應用形式,開啟全新的電影評論或電影資訊的傳播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