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的《海角七號》上映同年(2008),Facebook 也在台灣上線,社群網站融合 近十年網路與部落格等應用形式,開啟全新的電影評論或電影資訊的傳播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電影廣場》專欄出刊

‧1982年《光陰的故事》上映

‧1982年受片商杯葛,聯合報「電影廣場」專欄取消

‧1982年金馬獎最佳影片頒予《辛亥雙十》,中國時 報頒予《邊緣人》,聯合報頒予《在那河畔青草 青》,引發論爭

‧1983-1987年,焦雄屏等「新派影評人」與「中國 影評人協會」影評人針對新電影的票房與工業問題 在報紙上展開「論戰」

‧1983 年電影圖書館刊物《電影欣賞》創刊

‧1983 年《兒子的大玩偶》發生「削蘋果事件」,

引發爭議

‧1984 年法國《電影筆記》編輯阿薩亞斯訪台

‧1984 年金馬獎改由民間機構主辦

‧1985 年《青梅竹馬》因賣座不佳,上映四天即被 迫下檔

‧1985 年無線電視延長播出時間至凌晨零時

‧1985 年以探討新電影為主的《四百擊》雜誌創刊

‧1985 年金馬獎評審針對《童年往事》等新電影作 品產生爭辯,出現「擁侯派」與「倒侯派」論爭

‧1986 年《恐怖分子》獲金馬獎最佳影片

‧1987年楊德昌、詹宏志等發表〈民國七十六年台灣 電影宣言〉

‧1987 年中影邀小野、齊隆壬主導《長鏡頭》雜誌 出刊

‧1987年解除戒嚴;1988年報禁解除

‧1988 年焦雄屏、黃建業等人成立「台灣電影文化 協會」

‧1988 年中時晚報電影獎開辦(1994 年更名為台北 電影獎)

‧1998 年台北電影節開辦

‧1989 年政府全面取締違法視聽中心(MTV)

‧1989 年《影響》雜誌復刊,首期以《悲情城市》

為主題

‧1995 年,台大批踢踢實業坊(PTT)上線

‧1999 年,批踢踢用戶數逾十萬人,PTT2 上線

‧2000年,《PCHOME明日報》上線。

‧2001年國片票房市占率衰退至史上最低(0.1%),至 2006年國片票房市占率平均僅2.38%。

‧2007年30歲以下民眾網路使用率達90%。

‧2008年Facbeook繁體中文版上線。

‧2008年《海角七號》上映,同年國片市佔率高達 12%

‧2010 年《Cue 電影生活》雜誌試刊號出版

‧2011年台灣境內Facebook使用人數破一千萬人

‧2008至2012年,國片平均票房為10.42%

‧2013年《無名小站》與MSN massenger關閉

‧2013 年《Cue 電影生活》雜誌改為《Cue 電影生 年《海角七號》上映(同年,Facebook 台灣版上線)之後至今,不同脈絡影評 人在各種可能場域的活動狀態,以及對「後─新電影」作為一個集體的電影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可能影響影評的生產與消費?影評活動現象及與相關部門的互動狀態如何?所 呈現出來的文化意涵為何?

(二)從「新電影時期」到「後─新電影時期」,隨著台灣電影產業、媒 體 生 態 與 社 會 環 境 的 變 遷 , 影 評 人 本 身 的 社 會 、 文 化 資 本 (capital) 、 習癖 (habitus)與其所處場域(field)等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使其成為的影評人?不同書寫 脈絡與活動場域的影評人如何互相影響?而影評人在總體文化生產場域中的角 色為何?有何功能?

(三)「新電影」時期到「後─新電影」時期影評書寫與影評人活動的流 動狀況反映了出什麼樣的當代藝文產業或文化現象?可以提供給行動者或研究 者的啟示為何?

回應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於第壹章大致勾勒台灣影評發展史以及台灣 影評相關研究的成果與啟發後,第貳章將繼續處理影評生產/消費場域的實踐 與文化政治的理論問題,嘗試建構一個可與台灣影評實際書寫與活動現象對話 的理論架構。包括描述影評生產的二元次場域邏輯以及二元次場域的實踐與鬥 爭、影評人在文化產業中的活動形式與位置、影評人的工作場與與場域變遷、

影評人的文化勞動與場域中的權力運作等。

本研究將從《影響》創刊至新電影時期、後新電影時期及二個時間點及其 間的影評實踐與背景轉換來討論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第參章將先處理「新電 影」時期的電影論述形構與鬥爭,並進一步追蹤當時以「影評人」身分活動的 人物在新電影時期之後的身分轉換與動向,以及當時論述鬥爭下產生對立的電 影評論論述,於新電影之後在台灣影評生態與電影生產中的發展與體現,奠定 後續關於影評活動場域的論述基礎。第肆章則將延續前章對於新電影影評論站 及其後續的討論,繼續具體地探討在「新電影」到「後─新電影」之間,台灣

「影評」、「影評人」定義與背景轉移,包括「新電影」之後影評書寫環境的 變遷、新電影之後的台灣電影與影評人活動以及在所述背景環境之中,「影評 人」符號意涵的變異與重構。第伍章則將綜合前兩章的討論,嘗試建立「後─

新電影」時期的影評系譜。尤其著重在數位時代中電影產業與媒體產業與影評 人之間的互動,其中影評書寫與消費、影評人的形成、影評人的活動與勞動,

並歸結到文獻探討中所建立的理論架構,重新描繪「後─新電影」時期二元次 場域影評邏輯鬥爭與實踐中所顯示出的當代影評系譜,以及「後─新電影」時 期的台灣影評與台灣電影的關係。最後則將於第陸章統整本研究所整理的近三 十年台灣影評的發展,根據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影評實踐與生產環境進行歷史與 訪談資料的對照與分析,提出結論以回應研究問題,並對後續的相關研究做出 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