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肆章 從「新電影」到「後─ 新電影」:影評定義 與背景轉移

本章將延續前章對於新電影影評論戰及其後續的討論,繼續具體地探討在

「新電影」到「後─新電影」之間,台灣「影評」、「影評人」定義與背景轉 移。包括「新電影」之後影評書寫環境在政治、社會與物質環境的變遷、在所 述背景的變遷之中,新電影之後舊有與新興影評人的活動,以及在所述的環境 背景與影評人個體互動中,「影評人」符號意涵的變異與重構。

第一節 「新電影」之後影評書寫環境的變遷

2000 年,類似今日部落格的網路平台 PCHOME 明日報新聞台出現,許多 寫手開始透過無限儲存、發佈的平台書寫電影,打破傳統影評書寫的大眾傳播 載體限制。在此之前,1995 年開放的 PTT 實業坊 BBS 站,至 1999 年 8 月已擁 有逾十萬名註冊用戶並開放 PTT2,容許個人個版的開設,象徵著互動式網路平 台在台灣逐漸普及。至部落格出現之後,這種生產者與消費者複合體的使用模 式更進化,容許個人創造、經營個人的話語空間及相應而來的追隨者。

透過網路媒體,電影觀眾開始可以不必透過大眾媒體以及影評人的評價中 介,可以自行溝通交流、彙整儲存電影相關的資訊或評論。若電影在週末上 映,討論該影片的文章在週五晚場演完後即會出現,甚至可以比報紙的影評還 要快速,且根據前人研究,在網路媒體出現,允許大量高密度、高即時性的公 開/私人資訊流通之後,影評人在電影消費中意見領袖的地位已被親朋好友,

甚至是不知名的網友取代。網路也提供對特定電影抒發不同意見的空間,使特 定電影的評價表現不容易流於單一或壟斷。在紙本影評時代屬於影評人獨有的 優勢,包括優先觀賞試片、擁有談論與評價電影的版面等這些與一般觀眾物質 性差異性的價值皆大不如前。

如自 2000 年左右開始投稿自由時報影評欄位的黃以曦表示:「當時單純就 投稿,一開始反而最符合我對影評的定義,當時部落格尚未普及,大家還會想 看報紙上的東西,後來網路崛起,有了很多部落格,那到底什麼是影評?報紙 會覺得免費的大家都願意寫了,為什麼還要付錢?接著字數減少,欄位就被刪 減了。另一方面,Google 興起後,翻報紙影評的必要性也就沒有了。」

以經營網站及部落格為主的彌勒熊也指出:「新科技對電影的影響來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我覺得影評跟電影觀眾的關係是沒有變的,反而是更多的觀眾不會相信所謂的 權威了,因為他們自己也跟影評人一樣上映前後不到一個禮拜之差就看到電 影,大家自己也有部落格,可能也是一群人的意見領袖,他也經營臉書、噗浪 什麼的,這已經是一個趨勢。」

另一方面,蘋果日報於 2003 年進入台灣,衝擊台灣報業生態,原本三大報 與諸小報平衡的平面媒體再次進入戰國時代。蘋果日報特有的娛樂新聞與新聞 娛樂化的報導方式,衝擊著台灣新聞媒體的倫理與專業界線。至 2006 年,民生 報、大成報等許多以軟性新聞見長的報紙紛紛倒閉或轉向電子化,三大報也明 顯透過擴充廣告版面來平衡損益。版面類型上接近娛樂新聞的電影資訊或評 論,在這樣衝擊中更是首當其衝遭到刪減。伴隨整體新聞產業專業的重新定 義,業務配給新聞的概念開始進入平面與電子媒體的娛樂版面或報導時段,電 影發行商或行銷公司開始將宣傳預算透過業配或置入的方式來進行電影上映資 訊的傳播。且在政論節目小報化的評論風氣出現以後,台灣閱聽人對新聞媒體 的信任程度更加低落,影評人理想中作為一種象徵媒體信譽、提供公正消費指 南的形象也受到對台灣新聞媒體表現未符期待的影響而更為衰弱。

受到網路媒體興起與台灣新聞與資訊媒體市場變遷的影響,影評在平面媒 體中的狀態與前章所述的有相當大的落差。在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後,其新聞編 輯邏輯嚴重的影響了影評在報紙中的定位,進而與網路媒體的狀態共鳴,轉變 了影評的經濟與文化價值。塗翔文分享在蘋果日報電影線擔任記者工作的經 驗:「你知道我待過蘋果,我太了解蘋果的生態。我覺得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會 把評論邊緣化,你今天一堆女明星走紅毯露底褲的新聞,而且這些文章跟報導 都會被最多人看,那他們就會反過來想說不見得要放評論。另一個就是大環境 就是網路這麼發達,每天點開網路有一百個人自稱影評人在寫這些文章,那我 有沒有必要一定還要在大媒體裡放這塊。」首先指出的是小報化的編採邏輯,

其次是網路出現後導致影評定義的模糊以及文化與經濟價值的稀釋與跌落。

Ryan 在訪談中也表示:「我覺得影評現在其實很少有正式的園地可以露出,

現在媒體現在一小塊一千字的稿費可能只有五百塊,他們還是會覺得他們那是 施捨給你的,媒體有像通路的狀態下,這其實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只要有一 個媒體你就是掌握一個通路,有給你你應該就要趕快供稿過來。」

而在這樣價值稀釋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媒體付出出版的固定成本,邀請、

供給版面並給予影評人稱號或經濟補償的過程都對影評人能在眾多同儕中脫穎 而出更為重要,也顯示出媒體對影評人定義的權力更為龐大。然而影評對於媒 體與電影發行商,皆已不再能提供如新電影時期般高的文化內容或行銷宣傳價 值,因而在新聞編輯或廣告管理的控制中,面臨其他類型電影資訊或其他類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寫手的挑戰更為嚴峻,如在影藝新聞版面中,直接將影評版面轉為廣告版面進 行販售對新聞媒體而言更是激烈競爭中開源節流的選擇,而利用花邊新聞的形 式進行置入性行銷更是對片商與媒體方面都具有比影評更高的價值及更低的風 險。而在偏向文藝屬性的副刊版面中,影評也被以量化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其價 值,因此在副刊中一方面並無開設定期影評專欄的需求與價值,另方面書寫電 影的文章也並不一定要由影評人來擔綱。

在黃茂昌的訪談中,他敘述:「現在我們找人家來看試片,會看片子的屬 性,如果是主題跟性別有關的電影,除了影評人之外,也會找張小虹教授、何 春蕤教授這些對這個議題有研究、在這個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如果是社會運動 相關的電影,那可能會找那個領域的知名人士,希望他們幫我們多寫一點,增 加曝光率,這樣也比較容易打到對這部電影談的東西有興趣的觀眾。像一些藝 文電影,找作家像駱以軍、成英姝這些人來看,他們只要在社群網站上說幾句 話,效果可能都比一些影評部落客好。」

林文淇則更進一步表示:「沒有任何影評人會有電影公司希望有的、或報 紙希望有的影響力,因為分散掉之後,林文淇說這個電影好,有多少人願意相 信,比例已經是非常低,像以前的話還會特別找非影評人過來找電影,因為他 們有他們的影響力。可是現在作這種的又更少了,因為現在觀眾的量又比以前 大很多,現在成本越來越高,這個行銷的效益必須要到一個更大的量。他可能 會覺得我透過臉書的一個遊戲,觸及的人可能比找張小虹或張大春效果都好很 多。」

然而也正是在這個定義渾沌的時代,具有精準影評文字訓練與個人評審標 準與書寫風格的資深影評人,反而更能憑藉其「資深影評人」稱號內涵中包含 的媒體人脈、寫作資歷與經驗而成為刊物的招牌。如塗翔文談論到壹週刊,指 出:「但又很荒謬的就是壹週刊的影評其實做得很好,我不得不說我以前的老 闆,黎老闆其實是有想法的,就是說他們在做壹週刊的時候,你會發現壹週刊 最後看的是最後影評跟專欄的部分,我覺得他們是有意識的要守住這幾個作 者,所以他們的影評都沒有換,一直都是那三個,你要看那三個作者就是要看 壹週刊。他們的風格也越來越清楚,你就知道他們每個人會寫什麼方向,用什 麼筆調,寫作的方式,大家都很熟了。我覺得他們是很有意識的要把這些好作 者留住做招牌。」一方面談論到具有新聞典範影評寫作背景的資深影評人其公 正獨立的審美觀典與清晰可讀的文筆技巧在整體媒體環境中價值的提升,一方 面也符合前述當代影評在副刊中的功能,與其他類型與主題的作者並列做為刊 物新聞獨立性與文化價值的指標性內容。

可以發現,大眾媒體在與傳統同業及新媒體的激烈競爭中轉向商業導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指標,在於潛在性消費大眾增加、社會的歧異性的增加,以及象徵商品的販賣 者日趨增加且越發多樣化,對電影消費有極大的影響,因應大眾文化歧異性的 增加,文化商品生產更加泛濫,承載的媒介科技也隨著資本主義的邏輯而推 進,從文化與物質上共同擔負形塑、切割並分食消費者個性與興趣的功能。一 方面大眾生產次場域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透過資訊科技以及大量生產的文化商 品,很容易在最小的中介內找到能滿足自己娛樂需求的文化商品,另方面加上

指標,在於潛在性消費大眾增加、社會的歧異性的增加,以及象徵商品的販賣 者日趨增加且越發多樣化,對電影消費有極大的影響,因應大眾文化歧異性的 增加,文化商品生產更加泛濫,承載的媒介科技也隨著資本主義的邏輯而推 進,從文化與物質上共同擔負形塑、切割並分食消費者個性與興趣的功能。一 方面大眾生產次場域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透過資訊科技以及大量生產的文化商 品,很容易在最小的中介內找到能滿足自己娛樂需求的文化商品,另方面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