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這樣的新模式也為影迷典範影評人的興起與佔位描繪出清晰的形成套路,並明 顯地改變了新電影以來以學院和新聞兩種影評人典範為主的場域樣貌。

可以注意到,影評人的形成過程中出現明顯地操作性指標,如覽人次與轉 貼次數等。而成為影評人的秘訣從電影史或相關電影專業知識的爬梳與掌握改 變成如何綜合運用各平台,促進「分享」與「轉貼」,或是如何搶佔搜尋結果 第一頁等。在影評人海中,「試片邀約」與「網站轉載」成為新興影評人的重 要認證,而這種認證的邏輯主要來自於是否符合片商行銷操作需求以及網站廣 告收入需求。在這樣的資訊社會背景中,線上大眾空間中可見的新興影評群體 的功能也隨著分眾而逐漸單調化,轉變為以上映資訊提供、周邊資訊補充、消 費欲望創造、個人習癖輔助為主,促進對話與涵養觀影品味的影評活動退居到 小眾社群之中。

第二節 數位時代的影評人形成、活動與勞動

一、數位時代影評人文化勞動的位置與意涵

在美國,影評人的電影意見至今仍受到觀眾、報業與電影組織重視,一方 面則是由於所依附的媒體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崇高的聲望,且發行量極為巨大,

能夠抗拒廣告壓力,擔負一個優秀評論工作者撰寫每日專欄的版面空間與薪資 位置。另方面也由於這樣的獨立且穩定的位置,讓影評人的評論功能得以發 揮,在觀眾/讀者群中建立特出的電影品味與健全的評論信譽。且好萊塢電影 工業充沛的製片量、全球戲院票房乃至於電影商品後續各平台與形式全球發行 的龐大收益,足夠支撐一個功能健全的評論體系。評論體系之於好萊塢正面的 功效非常多且重要,除了可以制衡好萊塢製片界過度商業化的產製思維與外顯 形象,鼓勵並刺激原創與創新的產出,如確保一些在票房上收益不高,但在藝 術或創新上有所成就的另類電影作品得以被表揚,進而達到維持或彰顯美國電 影的文化崇高性、進步性的效果,其評論時常也是電影行銷標語的有效來源 (Epstein, 2010)。就產業推進、文化展演與行銷推廣等功能而言,電影評論之於 美國整體電影工業基本上與奧斯卡金像獎扮演著近似的角色與功能。如黃茂昌 在訪談中也指出,以美國為例,無論娛樂或藝術取向的電影,在宣傳海報上都 會引述、摘錄影評人的評論字句,象徵觀眾對於報社的信任,乃至於對影評人 的信任。然而台灣媒體環境如今影評版面已多為廣告文宣或置入性行銷代替,

的人很多,那我的網站資料很豐富,所以有時候 GOOGLE 一些資料我每天都很勤快的更 新,蠻努力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讀者長久以來也已經沒有讀影評、藝評長文的習慣,反而社群網站中親朋好友 的意見變成影響電影票房的重要因素,促使台灣電影業界管理者開始重新思考 影評人在其行銷計畫中的定位。

相對地,在台灣,台灣媒體的市場總產值與美國或中國相比相對較小,影 評自新電影時期以來,在媒體中都不是一個固定不動,坐鎮娛樂或藝文版面主 要篇幅的位置。另方面,與美國相較,台灣電影的市場結構自新電影以來未曾 穩定,隨著電影運動的興起、整體產業的衰弱再到後新電影模式的景氣再興,

在與媒體產業的起伏競合交互作用下,台灣的電影產業也一直沒能提供一個穩 定的位置或功能給影評人,進而使影評有工業化的、基準化的功能與定位。黃 以曦認為:「如果產業夠成熟,報社會直接給影評人等同於記者的薪水,影評 人能以單純以此維生的重要性在於,成熟社會文化狀態中,媒體會希望其讀者 能夠相信他們對某些文化現象是有批判性和獨立眼光,因為讀者如此期望,報 社就會願意花錢將報社自己的影評人留住但不干涉,但台灣絕不是如此。」

新電影時期以降,將影評作為業餘的寫作興趣被視為常態,影評作者開始 主動投稿以及撰寫部落格的主要原因皆在於表現自己的興趣與熱情,投稿獲得 刊登或與媒體組織進一步建立編輯關係這樣的流程在行動者自身的認知與期待 上,文化資本所轉換的主要是象徵資本而非經濟資本,承前述,由於媒體環境 的流動以及電影產業的不穩定,這樣的共生關係一直在媒體組織與影評作者間 默認著,為特定意圖而寫作的影評作者,往往也不會將影評人視為終身的志 業,更遑論將其想像為一個穩定的職業。

聞天祥回應為何台灣影評人始終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穩定的職業時也指出:

「因為沒有人要養我們,國外影評人是報社的工作,像張士達有點像,但又不 是,因為他正職是記者,最近這一兩年開始寫,以前好像不行,我覺得很奇 怪,是因為利益上有衝突,記者跟片商、電影之間有某種必要性的密切,當你 要切斷這種關係的影評人時就會有一點矛盾,除非你已經到達某種地位不怕片 商,國外有影評人,是專屬於媒體的影評人,是可以維持的,但台灣長久以來 就沒有。」

在訪談資料中,可以發現固定的活動與經濟位置,以及特定的功能對影評 人的重要性,影評人的位置或功能不一定要全然相同,可以有不同種類或風 格,然而三十年來隨著社會、電影產業與大眾傳媒本身環境也不斷變遷,影評 人更是難以建立固定的形像與位置,更遑論有明顯的功能屬性,而這也影響了 影評人被大眾媒體與電影發行商做為一種非專業、非必要的內容選項,在網路 興起之後面臨如此大的衝擊。如黃以曦評論:「不太知道台灣影評人扮演的角 色是什麼,甚至根本沒有。但釐清出這個角色是重要的,台灣現在的文化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很有活力,但一人多為兼職,例如:寫手冊文章的多為影評人,但手冊的文章 是 正 面 宣 傳 , 但 那 不 該 是 影 評 人 的 工 作 , 大 家 已 經 忘 記 影 評 人 有 其 獨 立 性...但身分多重、並不講究的影評越頻繁,泛影評人的角色越多,那影評 能扮演的角色也就更難以界定,每個工作的角色不該重疊,但現在的影評人角 色的獨立性卻無法清楚界定。」

黃以曦並且進一步指出:「我身邊很多人是因為是影癡,接近夢想,所以 願意為電影犧牲奉獻。但熱情不該在專業之前,只是因為台灣的市場無法用專 業就維生,但用熱情作驅動力,影評就很難達到某種地位或影響力,如果是工 作,喜歡不喜歡都要做,如果大家處在可輕易進退的狀態,就代表對產業而言 並非不可或缺。」可以發現的是尤其在網路介入之後,更多帶有不同影評想像 與不同創作意圖的業餘者加入以及電影資訊管道的多樣化,更是使影評的功能 與位置難以定錨,也因此難以建立價值以取得固定的經濟位置。

可以注意到,隨著電影、媒體產業波動不斷,台灣影評人在其中始終沒有 穩定位置,除了影評人能扮演的相關角色時常呈現出衝突與矛盾外,業餘寫作 也被視為常態,「影評人」不被視為一項專職志業。尤其是在網路時代之後,

在自己的空間寫作以換取情感報酬被普遍接受,更是服膺數位經濟的邏輯,成 為網站服務業者與網路廣告行銷的利益基礎,在實際的電影產製或電影市場的 特定功能趨於平面,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則越來越低。而影評寫作經濟報酬與象 徵資本報酬的情感價值高於實質價值的現象也普遍被接受,經濟價值、文化價 值與實質功能的模糊使影評定義與權威更加低落。

二、數位文化與經濟環境中的影評生產

當代影評想像的紛雜與去權威化的結果,也在影評的文化政治與文化經濟 運作上產生影響。伴隨風格社會的演進,影評人們普遍對當代影評的影響力以 及影評讀者的輪廓有類似的想像,傾向認為近年來影評讀者耐心下降、正逐漸 失去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會主動尋找與自己觀點相近的文章、避免與自己觀 點不同的影評作者。這樣的想像其實是來自於量化的基礎,在沒有網路媒體的 年代,回饋機制反應於更模糊、難以計算的訂、閱報率以及參與門檻較高的讀 者回函;而在部落格與社群網站中,自動統計的瀏覽人次與轉貼次數,快速而 直截的反映了某種評價機制,也讓特定類型的影評寫作與影評人的網路活動因 得到象徵實際效益的認證而興起,佔據一般觀眾/網路使用者對影評的想像,

並影響影評人對自身功能與角色的想像。

如膝關節指出:「現在平面媒體上評論要生存下來的機率太低了啦,特別 是現在大家也比較不習慣看這麼長的字數。但我一直認為出色的評論者,他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版位還是存在的,求知慾比較強的讀者還是會想去找他希望的角度有沒有人講 出來,像有些影評寫得很哲學、很多層次、很迂迴,字數就不可能少,影迷就 會去找自己喜歡的觀點來看,看有沒有講出他心中想要的、自己說不出來的東 西,某種程度上現在影評比較像心理治療師。」

麥若愚也指出,現在影評讀者或觀眾的心態,已經轉趨為強調分眾化、可

麥若愚也指出,現在影評讀者或觀眾的心態,已經轉趨為強調分眾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