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在研究階段的問題解決模式

當遭遇問題時,團隊中每個人的解決與面對問題方式都不一樣,解決問 題的策略、模式各異,但身處一個團體,必須存異求同,容忍不同的想法作 法,做調整與配合求取眾人之最大公約數,以求研究順利進行。

(一)面對問題心態的改變

在研究的摸索期,面臨問題或困難時,小組成員中有些人會先將問題擱 置(如小武老師),理由是想先等心情平靜、稍做思考再處理;

我之前處理事情比較衝動,尤其在管教學生方面容易造成問 題,後來聽其他老師的建議,遇到問題喝杯茶靜一靜、想一想再做

事比較不會衝動誤事,這幾年我覺得就算不是管教問題,我也採取 類似處理模式。(930305-小武老師-非正式會議紀錄)

試教的教師很熱心的找同儕教師來觀察個人的教學錄影、討論優缺點,

因為同儕視導與討論讓教師感覺較輕鬆自然,客觀的、冷靜的討論問題,這 和歐用生(民 91)所提的同儕視導論點一致。

我的個性就是遇到事情就是要趕快解決,從我一路學習、考試 的歷程,快又有效率的做完事,我才有時間做我私人的事,如果我 拖拖拉拉,恐怕每天的事都做不完。(930407-小恩老師-非正式會 議紀錄)

此外,網路資料的查詢與網路上的線上討論,也有逐漸興起的趨勢。

做什麼事我都離不開電腦,所以有什麼問題先上網再說,而且 電腦上有許多的管道可以幫忙解決問題。(930407-道明老師-非正 式會議紀錄)

到研究的精緻化階段時,大家仍採取自己最熟悉的模式面對問題,不過 在道明老師的協助之下,其他三位老師也會運用電腦網路的方式先看看科學 社群等其他人意見,尤其小恩老師他除了還是會和學校老師討論外,幾乎每 次都會運用網路尋求協助與意見交換,他認為這也是一個快又有效率的方式。

小武老師與道明老師也偶爾會和學校同儕教師討論,因為他們認為這是

一個增加和同儕互動的機會。

(二)小組的分享與討論

不論初始成員採取何種模式面對問題,成員都有一個默契會在小組會議 上和大家分享、討論,當問題困難度超乎大家的能力範圍,小組成員會主動 請教專家學者,從中得到一些意見或方向;如果問題困難度較低,可能在討 論之後,就有共識或解決的策略。一般的問題都需小組進行廣泛的討論,以 求釐清問題。

當遭遇問題與困難時,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問題的重點在哪兒?問題產 生的背景為何?產生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先把問題進一步作分析與瞭解,對 問題進行全盤性瞭解的同時也能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或靈感,問題的分 析與理解是解決問題最基本、最重要的步驟。

讀了相關的一些文獻,我覺得設計科學寫作對我來說根本不知 從何著手,抓不著一點頭緒,我想藉這個機會請大家給我一點腦力 激盪,想一下有什麼方向要注意的,不管什麼意見都好。(921217-小恩老師-小組會議紀錄)

(三)相關資料的蒐集

釐清問題後便需針對問題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並在會議上討論可供搜 尋的管道,並對蒐集資料的工作進行認領與分派,避免重複相同管道搜尋,

浪費人力與資料重複性過高,在下次的討論將會有有更多的訊息可供深入討 論與探究。

這次會議討論、分派工作,下次開會大家必須報告自己的成果。

(930512-道明老師-小組會議紀錄)

(四)針對問題深入討論

當對問題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與界定後,又利用各種管道進行資料蒐集,

再次的開會討論更為熱烈,不同的意見與策略逐一被討論與分析,試圖從眾 人的看法中,找出各種解決問題可能的方法與途徑。

對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先前的學習和經驗也很重 要,有些學生有豐富的自然知識,在講課中,他很快就能想到相關 問題或關鍵點;相對的學習貧乏的學生,恐怕連弄懂老師的上課內 容都不容易。(930204-小武老師-小組會議紀錄)

(五)擬定具體策略

想法的澄清與有利論證的提出,是取得其他小組成員認同的最佳途徑,

而對問題疑義的提出,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問題所在,當討論進行到多數小 組成員認為足夠時,便進行解決方案的選擇,不論最終的選擇為何,小組成 員都由衷感謝每一位成員的努力與付出,畢竟能提出不同的看法,已提供大 家對問題不同層面的認識與更深度的瞭解,其努力與付出都值得得到大家的

肯定。

我在試教前就先看了行事曆,能避的都避開了,只有和班親會 的日期重疊,我故意再去請示行政人員一次,並承諾做教學觀摩,

這一次已經有經驗了,也不怕人家看了,又順便幫教務處的忙(做 教學觀摩),(930526-小恩老師-小組會議紀錄)

在許多的解決方式中,抉擇出一個最佳方案是困難而痛苦的,因為每一 位成員都很努力的想為問題找出一個最佳的解決方式,只要解決方式是大家 認同的,大家都願意接受,問題是為使研究單純化需在其中選擇較能配合主 題與現實狀況的模式進行,而小組成員也相當人性化的淡化問題安慰成員,

讓小組運作更順暢。

(六)融入設計或當教學議題

當對問題有一個具體的解決策略時,必須將這個策略或理念融入科學寫 作的設計中,如設計過度強調與過去的連結造成記憶性的問題過多等;如果 問題可以激盪學生的思考就可以當成議題和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如評分與否 的問題。

像大原則的問題我們就在設計方面加以改進,如果只是像磨擦 力舉例等問題,就課堂上讓學生討論,不要什麼事都要再設計!

(930512-道明老師-小組會議紀錄)

(七)、執行

把問題的解決策略擬成計畫後,在教學時必須掌握原則,把這些想法融 入試教中,實地驗證想法是否正確,策略的理念和實際能否相容,在教學現 場是否適用?

(八)、反省與檢討

試教後最重要的便是個人與小組的反省與檢討:教學策略是否對教學問 題有所助益?執行過程中有沒有產生新的問題?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或策略?

小組的討論模式和陳惠邦(民 92)提到成員利用會議的討論,進行專業對話、自 我省思、藉由團體討論與相同社會文化的其他成員進行溝通,不斷的加以調 整和修整,進而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的論點相同。

小結:

Oja & Smulyan(1989)和 Webb(1990)提到「協同」的過程是一種複雜 的研究歷程,包括了民主參與、彼此理解、合作互助、共同決定與共同行動 之民主與合作的精神。需要與協同參與者進行討論與經驗,共同檢視辯證;

而參與者以平等、開放的態度在會議中共同參與,進行自我反省與交互反省;

而本研究團隊的運作符合上述的模式與理念,在研究中小組以科學寫作為策 略,改進教學實務問題,在研究與行動中不斷的檢討、修正,並在團體中與 其他人持續對話或協商,在民主與合作的平台上進行討論與反省。

現將小組遭遇問題的處理模式歸納如下並於後做詳細說明:

圖 4-4-1 小組問題解決模式流程圖 融入設計或當教學議題 小組分享與討論

蒐 集 相 關 資 料

小組討論與不同策略討論

擬 定 具 體 策 略 請教專家學者

遭遇問題

執 行

擱置問題 和同儕教師討論 上網查詢

反省與檢討

第五節 教師的自省與成長

本節將針對參與本研究四位教師中的小恩老師在知識、信念、能力三方 面的轉變做進一步的瞭解與分析;其次陳述小組團隊帶給該位教師的成長與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