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第二次問卷共送出12份問卷,經委員專家填答後,12份問卷並全部回 收。依據本次回收的問卷結果,就指標項目說明修正之過程,再統計分析 各指標項目的平均數、眾數及標準差等資料。

壹、調查結果

本研究第二次德懷術問卷係就「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跨領域課程發展 指標」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針對德懷術專家委員之意見進行詢問 並達成修正共識外,在問卷重要程度及適切程度訊息的呈現上,除標示委 員專家原圈選的強度外,並會呈現所有委員圈選強度的分布情形,以利委 員思考是否修正本身的圈選強度。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再次透過問卷形式對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結果 之指標構面及項目進行討論及聚焦,並統計回收之專家問卷結果,各指標 項目之統計結果分重要程度及適切程度二部分加以說明,另第三部分為討 論及說明,以討論專家們意見彙整及處理說明部分:

一、指標構面

指標

2.委員建議指標三刪除「評估」二字。經調查統計後,「同意」刪除 之委員超過半數,故刪除原指標項目「評估」二字,指標敘述變 為「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能對應產業人力需求」。

3.委員建議指標五修正為「跨領域課程教學有助提高就業競爭的能 力」。經調查統計後,「同意」修正之委員超過半數,故接受委員 建議進行調整。

4.委員建議指標六刪除「規劃」及「升遷」二個動詞。經調查統計 後,「同意」刪除「規劃」及「升遷」二個動詞之委員均超過半數,

故刪除原指標項目「「規劃」及「升遷」二個動詞,指標敘述變為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強化職場競爭力」。因修正後之指標與調整後 之指標五「跨領域課程教學有助提高就業競爭的能力」近乎雷同,

在經與委員專家聯繫確認後,同意刪除本指標項目。

5.委員建議新增「跨領域課程教學能符合與實具進的產業發展」指 標項目。經調查統計後,「同意」新增之委員超過半數,故接受委 員建議新增指標。但因新增之指標與指標一「跨領域課程教學目 標能符應產業發展趨勢」近乎雷同,在經與委員專家聯繫確認後,

將新增指標與指標一整併,替換原指標一之內容。

(二)重要程度

統計結果依平均數高低次序排列為「1-1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符合與時 俱進的產業發展」平均數 4.92、眾數 5、標準差 .28,「1-4 跨領域課程教 學規劃能對應產業人力需求」平均數 4.58、眾數 5、標準差 .64,「1-5 跨 領域課程教學規劃有考量高關連對應產業的能力需求」,「1-6 跨領域課程 教學有助提高就業競爭的能力」平均數 4.50、眾數 4、標準差 .50,「1-2 跨領域課程教學目標能符合國家重大發展目標」及「1-3 跨領域課程教學 目標能符合國際規範需求」平均數 4.09、眾數 4、標準差 .29。

(三)適切程度

指標

指標

標準差 .43,「2-4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納入該產業專家共同討論」平均數 4.67、眾數 5、標準差 .47,「2-9 跨領域課程教學採用多元學習方式進行」

平均數 4.58、眾數 5、標準差 .76,「2-11 跨領域課程教學採用適性化評量 方式進行」平均數 4.33、眾數 5、標準差 .75,「2-3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 納入學習者共同討論」平均數 4.25、眾數 4、標準差 .72,「2-10 跨領域課 程教學有發展學習評量工具檢核學習目標」平均數 4.25、眾數 4、標準 差 .43。

(三)適切程度

統計結果依平均數高低次序排列為「2-1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有明確 的學習主題」及「2-5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其協同教師能充分溝通並形成 共識」平均數 4.83、眾數 5、標準差 .37,「2-2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有確 立學習概念及學習目標」平均數 4.75、眾數 5、標準差 .37,「2-7 跨領域 課程教學應依課程需求發展對應之整合教材」平均數 4.67、眾數 5、標準 差 .47,「2-8 跨領域課程教學空間及設備之安排符合課程需求」平均數 4.58、眾數 5、標準差 .76,「2-4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納入該產業專家共同 討論」平均數 4.56、眾數 5、標準差 .50,「2-9 跨領域課程教學採用多元 學習方式進行」平均數 4.50、眾數 5、標準差 .76,「2-6 跨領域課程教學 之安排有考量教師的背景專長」平均數 4.42、眾數 4、標準差 .49,「2-10 跨領域課程教學有發展學習評量工具檢核學習目標」平均數 4.33、眾數 4、

標準差 .47,「2-11 跨領域課程教學採用適性化評量方式進行」平均數 4.25、眾數 5、標準差 .83,「2-3 跨領域課程教學規劃納入學習者共同討論」

平均數 4.08、眾數 4、標準差 .49。

(四)討論及說明

第二次問卷回收統計,專家對於構面未再提出新的建議。

三、揚才展能

指標

4.委員建議指標六修正為「學習者能勇於嘗試各種專業領域的學習 與試探」。經調查統計後,「同意」調整之委員超過半數,故接受 委員建議調整指標。

5.委員建議指標七修正為「學習者能嘗試理解不同領域之差異」或

「學習者能尊重及包容不同領域之專業特質」。經調查統計後,

「不同意」修正為「學習者能嘗試理解不同領域之差異」之委員 超過半數,故不進行調整。而「同意」修正為「學習者能尊重及 包容不同領域之專業特質」之委員超過半數,故接受委員建議進 行調整。

6.委員建議新增「跨領域課程學習有助未來技術證照的檢測」指標 項目。經調查統計後,「不同意」新增之委員超過半數,故不接受 委員建議新增指標。

7.委員建議新增「未來升學機會的進路選擇」指標項目。經調查統 計後,「不同意」新增之委員超過半數,故不接受委員建議新增指 標。

8.委員建議新增「適應校外實習的因應」指標項目。經調查統計後,

「不同意」新增之委員超過半數,故不接受委員建議新增指標。

(二)重要程度

統計結果依平均數高低次序排列為「3-2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提高知識 和技術的學習整合能力」、「3-3 學習者能擴大知識和技術應用之領域範圍」

及「3-4 學習者能分析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平均數 4.75、眾數 5、標 準差 .43,「3-1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培養創意創新的思維」平均數 4.58、眾 數 5、標準差 .64,「3-7 學習者能尊重及包容不同領域之專業特質」平均 數 4.58、眾數 5、標準差 .49,「3-8 學習者能實踐自發、互動、共好之教 育核心理念」平均數 4.25、眾數 5、標準差 .72,「3-5 學習者能針對跨領

域議題進行有效溝通」平均數 4.08、眾數 4、標準差 .49,「3-6 學習者能 勇於嘗試各種專業領域的學習與試探」平均數 3.83、眾數 3、標準差 .80。

(三)適切程度

統計結果依平均數高低次序排列為「3-3 學習者能擴大知識和技術應 用之領域範圍」及「3-4 學習者能分析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平均數 4.75、眾數 5、標準差 .43,「3-1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培養創意創新的思維」

平均數 4.67、眾數 5、標準差 .47,「3-2 跨領域課程教學能提高知識和技 術的學習整合能力」平均數 4.58、眾數 5、標準差 .76,「3-8 學習者能實 踐自發、互動、共好之教育核心理念」平均數 4.33、眾數 4、標準差 .62,

「3-7 學習者能尊重及包容不同領域之專業特質」平均數 4.25、眾數 4、標 準差 .60,「3-5 學習者能針對跨領域議題進行有效溝通」平均數 3.83、眾 數 4、標準差 .55,「3-6 學習者能勇於嘗試各種專業領域的學習與試探」

平均數 3.83、眾數 3、標準差 .80。

(四)討論及說明

第二次問卷回收統計,專家對於構面未再提出新的建議。

貳、整體性建議

第二次問卷回收統計,專家對於指標構面及指標項目未再提出新的整 體性建議。另於第一次問卷調查時所提出之建議,已納入後續結論建議 中,持續研議能符應本研究目的並能具體落實之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