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為使本研究之特定名詞定義更明確,茲將本研究涉及相關之重要名詞 界定如下:

壹、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技術型高中為我國高級中等教育學制之ㄧ,原稱為高級職業學校,

最早可追溯至日本統治時期,在國民政府遷臺後,為因應國家經濟發展及 社會需求大量設置,並於民國105年6月依法將高級職業學校改稱為「技 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原規範高職的《職業學校法》於民國105年5月11日廢止,並於民 國105年6月1日與規範普通高中、綜合高中的《高級中學法》合併為《高 級中等教育法》。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一條「高級中等教育,應接 續九年國民教育,以陶冶青年身心,發展學生潛能,奠定學術研究或 專業技術知能之基礎,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優質公民為宗旨。」、第五 條「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專業及實習學科為主課程,包括實用 技能及建教合作,強化學生專門技術及職業能力之學校 。」及第四十 四條「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程,應加強通識教育、實驗及實習。

前項實習課程之教學目標、科目、學分數、實施方式、實習場所、師 資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落實課程發展及 人才培育。另配合高級中等教育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 (教育部,2014),明列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之教育重點為提供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陶冶職業道德、

增進人文與科技素養、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能力,奠定生涯發展基 礎,提升務實致用之就業力。

本研究所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含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日間部、普通 型高級中等學校及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附設職業類科等,不含綜合型高級

中等學校、附設進修學校等,為實施99群科課程綱要,並同時規劃實施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群科課程課程綱要之學校。

貳、課程發展

Kuiper、Neiveen與Visscher-Voerman (2003) 認為課程發展是在正式或 團體教育中達到設計、發展和實施課程介入的一種有目的之過程或活動。

本研究所指課程發展是一種演進或推展的概念,是指課程在形成課程目 標、內容、活動、評鑑程序等結果的歷程,課程形成的過程中會受到文化、

經濟、政策及教學的交互影響,經概念整合後所提出之課程。

參、跨領域課程

依據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2017年12月所出版 之「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初階工作坊實踐手冊」中表示:「跨領域 素養導向課程」是以解決真實情境問題出發,從現象觀察及議題探究作 為 學 習 起 點 的 課 程 設 計 。 在 課 程 類 型 上 , 較 貼 近 於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專題導向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 或是現 象導向學習 (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期望培養學生具備自發、互 動、共好的核心素養,習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創意思考、設計思考、

批判思考、團隊合作……等等技能,以適應未來環境的急遽變遷。」說 明在素養導向課程發展下,對於統整性的知識學習提供了明確的教學建 議。本研究所指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在定義上除採用上述說明外,

配合技術型高中之學制特性,尚需加入考量學生面對未來職場能力建構 之因素。

肆、品質機能展開

品質機能展開是在了解客戶需求後,轉換成改善產品設計或規格的方 法,以確保達成客戶所需產品之品質改進及提升工作。其設計者 Akao (1994) 認為品質機能展開是「將非量化的顧客需求轉換為量化參數的方

法、並且展開那些組成品質的機能、將組成品質的機能展開成子系統及零 件、最終展開到製造程序中的參數」。本研究利用品質機能展開工具,將 本研究發展之跨領域課程發展指標作為客戶需求端,教育部人才關鍵能力 項目作為產品規劃設計端,經過品質機能轉換後,藉由正反矩陣轉換結 果,分析歸納教育政策推動及學校跨領域課程發展之重要因素,並提出相 對應之課程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