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重疏洪道工程的影響與居民環境認同

第二章 劃界:二重疏洪道的興建

第二節 二重疏洪道工程的影響與居民環境認同

二重疏洪道的興建主要是為了解決大臺北地區的洪患問題,然而,此工程雖在洪患 解決方面具有正面效益,但在興建之時卻也引發了相關爭議,包括:「塭子川疏洪道計 畫」的中止及「二重疏洪道計畫」決策的爭議、保護對象及範圍的爭議、聚落拆遷與社 會正義的爭議等。而最終「二重疏洪道計畫」的決策及執行,亦留下了不同層面的影響。

以下將二重疏洪道工程所造成的影響與居民對其之環境認同概分為洪患解決、聚落拆遷、

人際關係、區域發展等四個面向進行討論:

一、洪患解決方面

二重疏洪道工程的效益,依政府的評估,堤防工程可減輕三重、蘆洲地區災害;疏 洪道工程可宣洩淡水河無法單獨排洩的洪水;排水工程則可排除堤防完成後堤內的積水,

而達到全面防洪的效果。至於防洪計畫整體效益,依政府評估為(臺灣省水利局,1982):

(一) 保障大臺北地區一億一千餘公頃土地,以及三百餘萬民眾的生命財產;

(二) 淡水河左岸,三重、蘆洲等低窪地區約二千公頃土地及六、七十萬人口,在平常 洪水時不會受到災害,遇大洪水時災害可減至最低程度;

(三) 可解除保護區內洪水平原一級管制區約九百公頃土地,經有效利用後,有助地方 發展。

在二重疏洪道防洪功能發揮方面,依經濟部水利署(2011)及相關新聞報導指出,過 去共有 10 次洪水漫過疏洪道,發揮了分洪的功能(表 2-2-1)。包括:1996 年的賀伯颱風、

2000 年象神颱風、2001 年的納莉颱風、2004 年的敏督利颱風及艾利颱風等颱風侵臺時,

均有效疏解淡水河洪水。其中,2004 年艾利颱風之分洪水位最高為 6.62 公尺;2007 年 柯羅莎颱風分洪水位最高為 6.15 公尺;2012 年蘇拉颱風來襲時,分洪水位最高則達到 6.55 公尺。其餘的分洪水位皆未超過 6.00 公尺,且積水很快就消退。

針對洪患問題的解決方面,對照於二重疏洪道興建之前,每逢颱風必有水患的情況,

當地居民亦肯定其成效:「還沒蓋的時候,這裡(蘆洲南港子)4很會淹水,嚴重會淹到半 樓啊!蓋好之後,就幾乎都沒有淹水了!」(里長 CL2)。「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只要每 逢颱風必淹,政府就會發營養口糧、薑糖。三重、蘆洲這邊堤防做好之後,就已經都不 會淹了。」(居民 DS3)。「好處就是堤防蓋好,加上抽水站的設施,颱風過後,(五股興 珍里)幾乎就不再淹水。」(里長 CW3)。

4 括號內文字為筆者自行補充附註。

表 2-2-1:二重疏洪道水位站的歷史水位記錄

颱風名稱 最高水位(m) 發生時間

賀伯 5.27 1996/08/01 03:00

瑞伯 5.16 1998/10/16 19:00

象神 4.83 2000/11/01 14:00

納莉 4.91 2001/09/17 03:00 艾利 6.62 2004/08/25 08:00 馬莎 4.86 2005/08/05 13:00 柯羅莎 6.15 2007/10/06 20:00 辛樂克 4.79 2008/09/13 23:00 薔密 5.13 2008/09/28 21:00

蘇拉 6.55 2012/08/02 08:00

◎說明:為入口堰站資料,依經濟部水利署(2011)指出,當入口堰水位達 4.6 公尺時,二重疏洪道開始分 洪,分洪量最高達到 6,600 立方公尺/秒,可有效降低經過臺北都會區的洪峰流量。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2011;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5

從以上觀點看來,似乎印證了二重疏洪道計畫的成功;然而,根據劉英毓(1985)分 析洲後村民拆遷前「拒遷與環境識覺」所歸納出的六個特點,包括:懷疑防洪計劃功效、

指出防洪計劃之設計與設施不當、強調居住於此地的正當性、對利益團體涉入之懷疑、

評價防洪計劃及疏洪道之影響、指出拆遷措施之不當。可以看出當時的拆遷居民對於二 重疏洪道計畫的防洪功效及其設計是存有質疑的,這一點則與前述觀點有所矛盾。我們 嘗試從居民對於「洪患」的環境認同來分析,發現其與政府論述之間是存在落差的。

蔡文彩(1984)在洲後村拆遷前,曾作過實地調查訪問,就洲後村民對洪水的識覺訪 問得到的回答中,有 50.0%認為「經驗上不會淹水」,33.7%認為「即使有洪水,損失也 不大」,有 11.8%認為「有躲水之場所」(引用自劉英毓,1985)。而居住長達 60 年以上 的在地居民憶及疏洪道未興建前的淹水情形亦表示:「淹水最嚴重的算是葛樂禮颱風那 時候,成子寮6淹了一層樓高。其他時候都覺得還好。」(居民 DW1)、「疏洪道還沒建的 時候,這裡(灰磘7)其實就是颱風來的時候會淹而已,就算有淹,水也都退得很快。最嚴 重就是(民國)52 年葛樂禮颱風,淹了一層樓。」(里長 CL1)。居民一方面指出淹水情形 不若政府強調的嚴重,一方面也表示先民早有適應洪患的策略,生活並不受洪患威脅。

「我們(灰磘)這邊可能祖先來開墾的時候就有把地屯高,所以房子都不會淹,做大水的

5 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http://fhy.wra.gov.tw/Pub_Web_2011/。瀏覽日期:2014/05/24。

6 成子寮:即現今五股區成州里、成德里。

7 灰磘:指蘆洲灰磘重劃區,位於疏洪道右岸,1985 年配合洲後村遷移進行重劃。

時候,就都坐排子(竹筏)出門。」(里長 CL1)、「洲仔尾8那邊,有分高田(旱田)和塭田(水 田),高田都種菜,塭田就種稻。」(里長 CL2)。劉英毓(1985)亦指出:洲後村民知道平 時若是在不淹水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沙洲種植作物,也可以在這裡居住,他們把低地 闢為水田,高地作為旱田,將屋宅建在低陷但排水極為容易的低地兩側,再用土將房屋 基礎墊高,並把門檻加高,使他們所要保護的「家」不受到水患。顯示居民早已發展出

「與水共生」的調適策略,「洪患」對其生活、生計並不構成威脅,也因此無法對於政 府的「洪患」論述表示認同。

居民環境認同和政府論述在「洪患」議題上的落差,也展現於居民對政府防洪計畫 的質疑,以「關渡拓寬」計畫而言,「那個時候就是因為獅子頭拓寬,(灰磘)才變成水都 排不出去,只要颱風就會淹水,水一個禮拜都退不掉。洲仔尾(洲後村)那邊也是因為獅 子頭炸寬,只要颱風就會淹水,海水倒灌,鹹水進來,就變成都不能耕作了!」(里長 CL1)。而對於「二重疏洪道」計畫,五股區居民亦提出質疑:「二重疏洪道還沒建之前,

灰磘那邊只要淹水都會淹到腳目。是因為做了堤防(指右岸堤防)之後,才變成我們這邊 (五股成子寮)開始淹水。」(居民 DW1);世居三重區的居民 DS4 則認為:「以前就路線 規劃就有問題,像我們這邊叫『頂崁街』,就是地勢比較高,才會叫『頂崁』,水怎麼會 走比較高的地方,因為那邊(塭子川)你不敢拆,就來動我們這邊。從頭到尾有水也才 3 次而已啊!」三重區里長 CS1 也表示:「本來(疏洪道)不是要設在我們(頂崁)這邊,是要 設在塭仔底,否則我們這邊也不會淹水啊!八七水災其他地方都淹到一層樓,我們這邊 才淹到膝蓋而已,我們這邊地勢比較高啊!」

針對疏洪道的分洪能力,里長 CS1 也提出了質疑:「(二重疏洪道)做到現在(疏洪道 裡面)沒淹幾次。因為石門水庫跟翡翠水庫放水(洩洪)從大漢溪下來,如果剛好漲潮,淡 水河的水擠回來,水才會推進疏洪道,否則不會淹水。疏洪道跟大漢溪(的河床)有 5 公 尺高,水有淹這麼高,水才會進入疏洪道,否則就是會走臺北橋,從淡水河出去。平時 都沒有水,是大颱風才會有水。」同時,五股區里長 CW3 也指出:「二重疏洪道建好之 後,比較改善的是中興路一帶,但是跟三重交界那邊,更寮國小側門那邊還是會淹,二 重抽水站蓋了之後,就好很多了。」,蘆洲區里長 CL1 則表示:「洲子洋雖然有堤防,但 是也會把從觀音山、林口下來的水擋住,山上水下來那麼快,所以如果排水做得不好,

房子又蓋那麼多,淹水一定會更嚴重。」。

究此,歸納歷年颱風洪患情形,近年來,洪患特性與過往已有所不同,二重疏洪道 完工以後,堤防二側仍有水患發生,以 2001 年的納莉風災為例,堤防東側的更寮、二

8 洲子尾:即五股「洲後村」,拆遷後於 1985 年併入「成洲村」(尹章義等,1997)。

重及三重地區之淹水,主要是由於地層下陷造成;而堤防西側的五股地區則主要由於五 股觀音山地區土石崩落、溪水暴漲所造成;加上都市快速發展使得不透水面積大增,洪 峰比過去來得大且急,已興建好的堤防反而使得堤外地區的水流無法進入二重疏洪道,

僅能依靠排水溝、抽水站等人工設施排洪,一旦宣洩不及,即導致淹水災情9。另外,

即使 1996 年完成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第三期工程,在堤防阻擋外水保護堤內社區情況下,

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降雨量,也已經超越水利工程防洪設計的 200 年洪水頻率(臺北縣政 府水利局,2010b)。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所進行的「二重疏洪道通洪能力重新 檢討」指出,淡水河河道早期因採砂而下降,停止採砂後又逐漸回淤,以及蘆洲與三重 附近的河道垃圾山堆積,加上近年來各周邊土地開發計畫與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上昇 問題,疏洪道的分洪與通洪能力已今非昔比(經濟部水利署,2011)。

二、聚落拆遷方面

1982 年為執行二重疏洪道計畫,而進行地上物拆遷作業,包括五股洲後村、竹華村,

以及三重後埔仔等聚落,均面臨拆遷命運。其中以洲後村的抗爭事件最為激烈,亦引發 了最多的關注。早在計畫尚在研擬階段,即有「促請廢止」的聲音出現。至於在計畫正 式公布之後,原預計 1980 年辦理防洪工程測量設計、收購土地及地上物拆遷、興建一 部分排水工程的進度,也曾因拆遷戶居民的強烈反彈,而獲暫緩執行(陳君愷等,2008)。

頂崁與後埔仔聚落的拆遷則與「塭子川疏洪道計畫」中止有關,1964 年首次提出淡 水河防洪治本方案一開闢塭子川疏洪道。即在板橋鐵道下游左岸將大漢溪另闢一新河道,

循塭子川在獅子頭上游匯入淡水河。但塭子川疏洪道第一期工程完成後,便因為顧及塭 子川新河道之開闢,將改變河性甚大,河水及潮水分流兩槽,單位河寬之流量相對減少,

以致淡水河及塭子川新河道均不能藉其水流動力維持河槽之穩定,淤積將甚嚴重,維持 必感困難,而且預計經費達一百廿三億,不易實施而告中輟。而後於 1970 年 6 月提出 新的防洪治本方案一亦即開關二重疏洪道。二重疏洪道之位置,經選擇決定入口位於中

以致淡水河及塭子川新河道均不能藉其水流動力維持河槽之穩定,淤積將甚嚴重,維持 必感困難,而且預計經費達一百廿三億,不易實施而告中輟。而後於 1970 年 6 月提出 新的防洪治本方案一亦即開關二重疏洪道。二重疏洪道之位置,經選擇決定入口位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