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邊陲到核心?二重疏洪道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第四章 從邊陲到核心?打造宜居的未來

第三節 從邊陲到核心?二重疏洪道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朱立倫於2010 年市長選舉期間,與臺北市聯合提出「大臺北雙子城計畫」,包括 成立「淡水河流域管理局」並推動「淡水河曼哈頓計畫」。而其中的「淡水河曼哈頓旗 艦計畫」,正是以紐約曼哈頓的發展經驗為國際河岸都市的指標。並以哈德遜河與紐約 曼哈頓的關係比擬淡水河和大臺北都會區之關係。欲透過「淡水河曼哈頓計畫」將淡水 河兩岸地區之水資源、景觀、都市計畫等實質建設議題,進行整體規劃與更新,訴求短 時間內集中效果,透過整體環境持續的改善,及公私部門合作的夥伴關係,改變民眾對 淡水河周邊環境的空間認知,旨在塑造與曼哈頓意象同等級之「淡水河意象」,讓淡水 河合作發展的經驗、意象也能成為世界其他都市之學習楷模(新北市政府水利局,2011)。

針對所謂的「曼哈頓意象」,周素卿(2003)分析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宣示將信義 計畫區打造為「臺北曼哈頓」的發展目標,指出:信義區的都市機能與地景特性,包括 市政中心、公共機關、企業總部、辦公大樓、娛樂休閒購物與展演場所的聚集,以及信 義計畫區的高地價和「豪宅」的集結,這些特性都象徵了所謂的「曼哈頓意象」。其認 為,「打造臺北曼哈頓」涉及的不只是臺北城在全球尺度的競爭條件,不僅是經濟的(生 產性服務業相關活動的吸引與衍生,都市與地方的行銷),也是社會與文化美學的(高 所得者的居住、消費與休閒活動之形成與品味創造),更是政治的(政治的動員與政權 的取得:民粹主義的創造或民主選舉的綜藝化,空間不正義的強化)。而後兩者的討論 正是探討後工業城市在全球化的支配性作用、與地方特性的回應時所不可忽視的課題。

同樣以「打造曼哈頓」為號召,這一次舞台轉移至淡水河水岸。由此看來,水岸開 發似乎已成為都市行銷的利器(黃妤婕,2011),而當水岸所具備之門戶意象,成為城市 展現其競爭力的舞台時,這是否代表長期被堤防阻隔,一度被人們所遺忘、成為境外邊 緣土地的河岸失落空間,終將「被看見」,並且從「邊陲」返回「核心」?「大臺北的 中央公園」、「曼哈頓三核心」展現了新北市政府將二重疏洪道地區塑造為新北市都會 多核心發展的核心之一;但是當「下一個曼哈頓」、「下一個大直」這些對於地方展望的 願景成為二重疏洪道地區發展的標誌時,是否意味著二重疏洪道地區將從「邊陲」蛻變 為「核心」?或只是「曼哈頓意象」的操弄而已?而隨著「大臺北都會公園計畫」、「淡 水河曼哈頓計畫」、「新北市區域計畫」及相關土地開發案的推展,在地居民的光榮感是 否隨之有所提升?本小節將接續前面二個小節梳理出的關係脈絡,聚焦於二重疏洪道兩 側地區地景變遷,即以堤內空間為主軸,並以本研究所擬定的研究架構進行政治生態學 分析,探討二重疏洪道地區是否從邊陲翻轉為核心?

圖4-3-1:二重疏洪道兩側地區地景變遷之政治生態學分析(1968-2014)

1998-2002 疏洪道綠美化工程 1982-1996

二重疏洪道工程

2009-2013

大臺北都會公園工程

退化和邊緣化是政治生態學典型的研究主題,本研究於第二章的圖2-3-1透過分析 二重疏洪道地區於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實施至二重疏洪道興建期間的發展脈絡,確立了 二重疏洪道邊緣化歷程之輪廓。第三章的圖3-3-1則聚焦於二重疏洪道內部地景轉變為大 臺北都會公園的歷程,從中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演進,從「劃界」到「跨界」的變遷歷 程,在此脈絡之下,水岸似乎又重回都市發展的核心。

圖4-3-1主要聚焦於二重疏洪道兩側地區(堤內)的土地開發及地景變遷歷程,以 政治生態學視角進行分析,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重點:

首先,自然被阻隔於堤防之外,而其角色定位由不同權益關係人各自表述。如第三 章所述,自然大致以「洪患」、「親水」、「生態」等三種角色出現,然而在二重疏洪道興 建完成之後,對於堤內居民而言,自然早已被阻隔於堤防之外。雖然「洪患」被阻隔於 堤防之外,洪患的威脅不若以前,但居民仍希望能「加高堤防、加固堤防」,以使洪水 平原管制能早日解禁,加速地方發展,位於疏洪道左岸、高速公路北側的五股區里長CW2 表示:「現在就是因為堤防高度不夠,才會被限制發展(防洪禁建),如果堤防加高了,防 洪禁建解除了,發展就可以跟對面(蘆洲)一樣好。」而負責二重疏洪道兩側附近地區市 地重劃案的地政局官員A4亦表示:「地主大概都還滿支持重劃,因為聽說他們等了2、30 年了。他們其實是禁建區,他們當時其實一直期待整體開發來去解禁他們,重新重劃後,

也可以讓他們整體生活環境比較好一點。所以大部分是比較支持、比較期待的。」;另 外,由於「親水空間」被阻隔於堤防之外,使得自然成為一種集體消費的型態,居民和 開發商需求更多、更方便的越堤設施,以方便進入大臺北都會公園;此外,「生態」也 被阻隔於堤防之外,對於自然保育團體而言,堤防成為濕地的最佳保護,然而隨著疏洪 道兩岸的高度發展,休閒遊憩需求與日俱增,也使得濕地生態飽受威脅。

其次,在地景變遷歷程中,政府的政策仍扮演著主導二重疏洪道地區地景變遷的 關鍵角色;而地產開發商在這個過程中,也展現愈來愈大的影響力。二重疏洪道兩側地 區的發展長期以來受限於「洪水平原管制」,而使其邊陲化特性愈趨顯著。而洪水平原 管制的解除、交通建設,以及市地重劃、都市更新,則成為此地區再發展的關鍵。隨著

「灰磘市地重劃」、「南港子市地重劃」、「洲子洋市地重劃」等土地開發案的進展,二重 疏洪道兩側地區的地景也由違章建築林立的窳陋地景,逐漸轉變為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 地景,地產開發商在此過程中的影響力也愈加突顯,而「大臺北都會公園」的水岸地景、

公園綠地、濕地生態、遊憩空間均成為建商賣房的最佳廣告標語。

另一方面,政府的施政願景則高度受到全球化思潮的牽動,並隱含「城市競爭」的 目的於其中。從2006年臺北縣政府提出的「大河之縣.宜居城市」,到升格為新北市後

提出的「淡水河曼哈頓」、「宜居麗水.四水新首都」、「2030.大河願景」,以及「2040.

國際嚮居之都」的施政願景,可以看出在新北市政府所構築的宜居藍圖中,「水岸城市」、

「生態城市」及「永續發展」等論述佔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時,也足以說明新北市政府 的宜居城市施政願景受到全球化思潮的牽動。另外,打造「曼哈頓」及「國際嚮居之都」

則展現了新北市「城市競爭」的企圖;而水岸開發、水岸再生、都市再生則成為其宜居 規劃發展的重要策略;加上機場捷運A2站的設置,使得大臺北都會公園成為國家的重要 門戶;二重疏洪道地區的水岸再生也因此成為新北市參與全球「城市競爭」的重要舞台。

在此一脈絡底下,堤外地景由「二重疏洪道」改造為「大臺北都會公園」,堤內聚 落也將從「背水發展」逐步轉為「面水發展」;但由於堤防的阻隔,疏洪道兩側仍呈各 自獨立發展的趨勢。以二重疏洪道兩側地區市地重劃而言,「在做土地分配的時候,如 果一般民眾希望他的土地可以面對疏洪道,那麼我們在分配的時候,就會儘量讓他的土 地的面向朝向疏洪道,至少第一排讓他土地分配的形狀是面對綠地的。」(地政局官員 A4)。而由於二重疏洪道兩側地區的高度發展,對於跨堤的需求也愈來愈高,高灘地工 程管理處官員A1指出「現在正在逐步補強左岸越堤設施不足的部分,比如說,要在洲子 洋設一個跨堤陸橋。」。而從洲子洋地區新建案的售價也可以看出「面水發展」的趨勢,

東面的房屋由於面對大臺北都會公園、坐擁微風運河水岸景觀,往往較受購屋族青睞,

售價也較高。雖然,兩岸聚落發展有重新面向水岸的趨勢,但由於堤防的阻隔,疏洪道 兩側仍呈現獨立發展的趨勢,甚至由於高速公路橋的分隔,而劃分成疏左北側、疏左南 側、疏右北側、疏右南側四個區塊獨立發展,未能整合。

從另一方面來看,政府施政願景雖極力塑造二重疏洪道地區成為都市發展核心,在 地居民的環境認同卻仍存在著「邊陲之感」。就新北市政府的施政願景來看,從打造「大 臺北都會區的中央公園」,到打造「淡水河曼哈頓」、「曼哈頓三核心—溪北都心國際創 新區」,二重疏洪道的區位以及廣大的水岸空間使其一躍成為新北市政府宜居城市藍圖 的核心;而就實際的規劃層面而言,「大臺北都會公園營造計畫」則展現了以二重疏洪 道的水岸再生帶動兩側地區都市再生的企圖,「二重疏洪道兩側附近地區市地重劃」的 推動及「五股新市鎮」的規劃即為此企圖之實踐。

從這樣的脈絡看來,二重疏洪道地區似乎已成功從「邊陲」翻轉為「核心」,但是 在地居民的環境認同似乎並未隨之由「邊陲之感」轉變為「光榮感」。就大臺北都會公 園的營造及兩側土地開發案是否能改變此地區的邊陲地位,並促使這個地區成為都會發 展的核心而言,三重區里長CS1表示:「因為我們現在升格為新北市,生活品質一定要提 高。一定要期待的啊!地價也會提高。」而五股區里長CW2雖表示:「洲子洋市地重劃、

五股都市更新,對五股的發展是會有幫助。」但其也指出「對於成德里來講,幫助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