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臺北防洪計畫與二重疏洪道的興建

第二章 劃界:二重疏洪道的興建

第一節 大臺北防洪計畫與二重疏洪道的興建

一、大臺北地區洪患的成因

臺北盆地地勢低窪,過去如遇豪雨,河水宣洩不及,即易溢出兩岸,造成洪氾(丘 逸民,2000)。臺北盆地位於淡水河流域的北部,係由淡水河三大支流基隆河、新店溪、

大漢溪所沖積而成。淡水河發源於品田山(3,529 公尺),主流河長約為 158.7 公里,流域 面積約達 2,726 平方公里,為臺灣第三大河(石再添等,1996)。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 繞流於臺北市的西緣成為臺北、新北兩市之界河,而基隆河則貫流臺北市中部,雙溪、

磺溪、北投溪、關渡溪發源於大屯火山區,流經北部注入基隆河,另外塭子川發源於林 口台地區,於獅子頭附近北流入淡水河(石再添等,1989) (圖 2-1-1)。

圖 2-1-1:淡水河流域圖

(資料來源:陳國川,2005)

淡水河流域由於地形特殊,上游流域面積產生之大量洪水均匯流於下游臺北盆地 河道內,洪水量特大,而臺北橋段及關渡隘口河槽狹窄無法暢洩,造成臺北盆地於颱洪 時期常易氾濫成災。1897 至 1982 年間,臺北盆地的水患就高達 82 次,平均一年為 0.94 次(楊萬全,1991)。楊萬全(2000)指出臺北盆地洪患的主要原因有:水量大、地勢低、

水流瓶頸,茲分述如下:

首先,臺灣適居北太平洋西部颱風路徑上,根據以往記錄,每年侵臺颱風次數介 於 0 至 8 次,颱風常挾豪雨俱來,使河流宣洩不及,導致洪水四處氾濫(鄧天德,1978)。

淡水河流域廣大且逕流量豐沛,豪雨及颱風來臨時,集水面積遠大於臺北盆地的面積,

要在短時間容納那麼大的水量實屬不易(楊萬全,2000)。

其次,臺北盆地地勢低窪,約有 243 平方公里的面積標高在 20 公尺以下,其中標 高在 10 公尺以下計 150 平方公里。低窪的地勢,使得水流難以流出盆地,增加洪患的 危險性(楊萬全,2000)。原已低窪的地勢,又因地層下陷使得水患問題更加嚴重。臺北 盆地地層下陷於 1950 年測量時發現,1960 年代曾有下陷量 280 公釐的記錄(楊萬全,1980);

1960 年代前後,臺北盆地的地層下陷日漸清楚,致使地盤標高低於零公尺。高速公路五 股段兩側的積水區,即塭子川中、下游一帶,由於地層下陷嚴重的關係,地面標高低於 平均海平面,形成所謂「零公尺地帶」1(楊萬全,1978)(圖 2-1-2)。新莊、五股一帶,1966 年開始有年下陷量 125 公釐以上的嚴重下陷,使原已低窪的地區,自 1968 年開始積水,

而且因繼續下陷的關係,積水面積日漸擴大,1976 年測量時,低於零公尺的地區已有 4 平方公里(楊萬全,1980)。「零公尺地帶」增強了五股、蘆洲地區的洪患威力,直到 1970、

80 年代中期,塭子川下游兩岸依舊是臺北盆地內水患頻繁、災情嚴重的區域(洪健榮,

2000)。

再者,淡水河蜿蜒漫流進入盆底平原後,形成二處水流瓶頸,一處為臺北橋段,跨 河橋約為440公尺,另一處為關渡獅子頭隘口,河寬約550公尺(新北市政府水利局,2012a),

拓寬前寬度僅約450公尺(劉英毓,1985)。其中,臺北橋由於長度不足,易發生阻滯洪水 現象,使流速減低,泥沙淤積(鄧天德,1978)。另外,臺北橋至關渡河段的河道非常狹 窄,淡水河三大支流加上塭子川在關渡會流後,容易發生壅水現象,使臺北盆地五股、

蘆洲、北投、社子等積水加深,時間亦延長 (陳鴻志,1999)。關渡則形成淡水河流出臺

1 零公尺地區大部分在五股鄉的東南角,少部分在新莊鎮北端,屬塭子圳流域。塭子圳西岸匯集林口台 地向東流的大窠坑溪、冷水坑溪、觀音坑溪等;東岸匯集洲子尾溝、水湳溝等。塭子圳沿岸地勢低窪,

原多優良稻田,賴塭子圳水系沿岸防潮堤和大小閘門,控制河水和潮水,十餘年前防潮土堤雖然低矮,

但可防潮,閘門雖然簡陋,卻可防潮,又可引河水灌溉,而達耕作之目的。年可收穫二期水稻和一期蔬 菜,或為高度集約的蔬菜栽培區(楊萬全,1980)。

北盆地之瓶頸隘口,淡水河流出關渡隘口前之兩岸地勢標高皆在2公尺以下,因此當颱 風暴雨時,受到關渡隘口的阻滯,加上淡水河洪流受潮水之頂托,宣洩不暢,往往導致 洪水向兩岸漫溢,造成災害(鄧天德,1978)。

圖 2-1-2:淡水河左岸零公尺地帶地圖

(資料來源:楊萬全,1980)

除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1959至1968年之間,由於臺北盆地人口的急速增加、建地 大量擴展,都市化的結果,不透水面積增加。洪患平原的利用,侵佔了洪水路線,使得 淹水面積有增加的趨勢(石再添等,1989)。一方面由於農地住宅化,造成地下水補注減 少;另一方面則由於工廠林立,大量抽汲地下水,而引起地層下陷的問題;再則由於逕 流量增加,洪峰水位因之提高(鄧天德,1978),此等現象均造成水患加劇。淹水最頻繁 的地區為大漢溪與新店溪匯流處,淡水河右岸因早已築堤保護,故免於水患侵擾,而淡 水河左岸蘆洲、五股及新莊一帶(即塭子川流域),則成為水患頻率最高的地區(石再添等,

1989)。

二、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的源起

「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範圍包括臺北市全部及隸屬臺北縣的三重、蘆洲、五股、泰 山、新莊、板橋、中和、永和等市鄉鎮,即一般所稱的「臺北盆地」區域。1915 年,日 人在淡水河右岸,興建大稻埕防洪牆,是為防洪設施之開端(臺灣省水利局,1964a)。以 後沿主支流,陸續興建堤防護岸,並於 1937 年擬有淡水河的全面性防洪整治計劃,惜 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此工程暫緩,未能付諸執行(臺灣省水利局,1964a;三重市志編纂 委員會,1996)。1959 年 7 月畢莉颱風侵襲臺灣北部,臺北盆地損失慘重,臺灣省水利 局始著手防洪計劃之研擬。1961 年 9 月波密拉颱風過境,又釀成巨災,政府為謀提前減 輕洪災損失,決定先建新店溪之雙園、水源、永和、景美等堤防(臺灣省水利局,1963)。

此一時期的防洪工事多集中於淡水河東、南岸的臺北市區進行,以保障核心區人民的生 命財產為宗旨,對於同位於水患區淡水河西岸的三重、蘆洲、五股等地區,卻始終未予 關注。

1962 年,歐珀、愛美颱風過境,造成臺北地區的嚴重災情;12 月,行政院方成立

「臺北地區河川防洪計劃審核小組」,針對臺北地區的防洪問題,分為「治標」及「治 本」兩部分進行(臺灣省水利局,1963)。治標部分主要就歐珀、愛美颱風之教訓,作必 要之防範措施;治本部分,則在使往後臺北地區免於洪患,就淡水河水系作全面查勘 (臺 灣省水利局,1964b)。研究中發現臺北橋寬度不足,為淡水河防洪問題的關鍵,但因臺 北橋兩岸已高度發展、房屋密集,河道加寬及拆遷作業不僅費用昂貴且窒礙難行,乃作 臺北橋河面不予展寬之決定(臺灣省水利局,1968)。

1963年9月,葛樂禮颱風帶來的大豪雨使淡水河上游單日雨量超過1,000公釐,使整 個臺北市、三重、蘆洲泡在水裡三天三夜,造成三百多人死亡和失蹤的慘重災情。政府 才下定決心防洪,將治標計畫交省政府執行完成(三重市志編纂委員會,1996)。防洪治 本計劃分為五個方案,其中甲案以浚渫河床為主;乙案為建築主支流兩岸堤防,使河流

歸槽,丙案以疏洪方式將大嵙崁溪改道;丁案將大嵙崁溪作部分減洪;戊案則將大嵙崁 溪及新店兩溪均予改道;至1963年10月,由臺灣省水利局提出「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草 案」,並於1964年2月成立「臺北地區防洪治本計劃執行委員會」(臺灣省水利局,1964b)。

最後,於1965 年選定「丙案」(圖2-1-3)作為淡水河防洪治本計畫,亦即整治河口,拓 寬關渡,先謀尾閭之暢通,繼開闢塭子川疏洪道,將大漢溪改道,使該溪之洪水不必經 臺北橋而逕由關渡入海(臺灣省水利局,1968)。

圖 2-1-3: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研究方案平面圖(丙案)

(資料來源:臺灣省水利局,1964b)

大臺北防洪工程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於 1964 年陸續動工,工程包括:基隆河 改道、關渡拓寬及濬渫河槽、增建堤防等(新北市政府水利局,2012b)。關渡拓寬於 1964 年 4 月春開工,1966 年 7 月第三階段全部完工,將原本關渡二邊 450 公尺的寬度拓寬至 550 公尺,其目的為增加洪水時的排洪能力(連明琴,1985)。關渡隘口拓寬 100 公尺後,

最大流量增至 18, 000 立方公尺/秒。然而,由於淡水河口潮水對洪水的頂托作用,雖已 進行關渡隘口拓寬工程,對於減少臺北盆地的洪患程度,幫助仍然不大(鄧天德,1978)。

由於炸開隘口無法防治水患2,政府乃於 1968 年公佈「北區防洪計畫」,宣佈把包括洲 後村在內的三重、蘆洲、五股、新莊一帶低窪地區劃為「洪水平原一級管制區」並實施

「淡水河洪水平原管制」,為了疏洪需要,全面禁建新的房舍廠房、禁建阻礙水流的高 大構造物,同時亦不准填土變更地形,以配合臺北地區防洪整治計畫的實施 (楊萬全,

1980;黃繼雄,2011)。

1968年,由於臺北市已升格為直轄市,臺北地區防洪計劃改由經濟部水資源統一

規劃委員會規劃,取代了原本由省水利局主導的位置(殷莞之,2001)。1973年,經濟部 核定「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分為臺灣省與臺北市兩部分,以200年一次洪水頻 率作為設計保護基準,計畫開闢二重疏洪道及整建整體堤防,同時建立洪水預報系統 (圖2-1-4)(新北市政府水利局,2012b)。由於淡水河右岸早在日治時期即已開始各項防洪 工程,因此本項計畫主要目的為保護淡水河左岸部分的安全,因各項評估計畫中皆認定 臺北橋附近因河幅縮減,成為水流瓶頸。然而因拓寬臺北橋的流槽部分將影響到三重地 區,變動過大,因此該項計畫在評估各項方案後,決定沿淡水河左岸築堤並開闢二重疏 洪道分洪,以期能於洪水來臨時將大漢溪的洪水分洪經二重疏洪道至塭子川,而後注入 淡水河(莊富凱,2003)。

「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提出後,由於工程費龐大,政府財政困難無法負 荷,直至 1979 年方決議辦理「臺北地區防洪計劃」(經濟部水利署,2006),並按照「臺 北地區防洪計畫先期實施方案」及「二重疏洪道必須同時開闢的原則」實施,此方案包 括疏洪道工程、堤防工程及排水工程(楊萬全,1980)。「臺北地區防洪計劃」於 1982 年 開始分三期進行(表 2-1-1),歷時 15 年完成(臺北縣政府水利局,2010b)。

2 關渡拓寬之後,蘆洲、五股等低窪地區,屢遭海水倒灌,鹽水侵害農田成災。因此當地居民認為係關渡 隘口拓寬引進大量海水,以致造成災害。緣此,學者指出,關渡拓寬後進潮逆流量僅較拓寬前增加 2.44 %

2 關渡拓寬之後,蘆洲、五股等低窪地區,屢遭海水倒灌,鹽水侵害農田成災。因此當地居民認為係關渡 隘口拓寬引進大量海水,以致造成災害。緣此,學者指出,關渡拓寬後進潮逆流量僅較拓寬前增加 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