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城市的綠色外緣和深埋的地下湖的黑暗輪廓彼此重疊;看不見的地景範限了看得見的地景;

在陽光下活動的每件事物,都由包容在岩石的石灰質天空之內的晃漾波浪所推動。

--Italo Calvino(1972) 《

看不見的城市》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1979 年,為了解決大臺北地區的水患問題,行政院決議修築二重疏洪道,工程分三 期執行,並於 1996 年正式完工。1996 年 7 月底賀伯颱風過境,不少媒體均讚揚二重疏 洪道首次發揮了預期的功能,據八月二日《自由時報》〈二重疏洪道防颱處女秀,漂亮〉

的報導指出:

強烈颱風賀伯挾帶豪雨侵襲臺灣,迫使石門、翡翠水庫洩洪保持安全警 戒線,被排出的洪水昨日遭遇滿潮,在二重疏洪道內迴流,保住了人口密集 的大臺北地區安全,疏洪道設立以來首次發揮功能,受到省縣各級行政首長 及民代的肯定。

2007 年,臺北縣政府在「西區旗艦計畫」中提出將二重疏洪道改造為大臺北「中央 公園」的整體景觀發展計畫。臺北縣政府水利局(2010a)於《水利白皮書》指出此計畫是 三重、蘆洲、五股、新莊等地區都市再生的重要契機,可配合捷運系統通車,全面啟動 地區都市更新,並強調疏洪道啟用後(至 2010 年為止)僅發揮 6 次疏洪功能,因而提出「提 供優質都會休閒並兼顧防洪需求」之專業改造方案。2013 年,新北市政府舉辦「大臺北 都會公園」《立夏齊步走》夏令活動,以下列的文宣內容賦予堤防內的空間一個不一樣 的想像、美好的想像,將其描繪成一個適合散步的空間、充滿綠意的空間。

開步走 一個堤防隔出不同的空間 一樣的散步 不一樣的心情 花香草香 書香麵香 鎮日餘香繚繞 立夏好眠

同樣一個空間,對照於 1996 年的報導,事隔 30 年後,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論述。

30 年前,意欲把水阻隔於堤防之外,堤防能有多高就建多高,100 年洪水頻率不夠,就 以 200 年洪水頻率來設計;30 年後,卻希望民眾可以跨越堤防與水親近,同時打造一個

「水岸新城市,新北曼哈頓」的美好願景。這樣的轉變引領我去思考以下的問題:

1982 年起,隨著二重疏洪道工程實行而漸次完成的堤防,是築起了一道新的地理界 線,還是隔出了一個不同的空間?這條界線是如同我們在地圖上所看見的,還是畫在大 臺北都會區的核心與邊陲之間?那麼,究竟現在的我所身處的空間是位於堤防內,抑或 是堤防外?如果說,堤防代表人面對自然的態度,那麼堤防的存在價值是什麼?阻擋了 洪水?阻隔了人的流動?阻礙了地方發展?還是遮蔽了視線?堤防最初是為了「防洪」

而興建,卻成了左、右岸最明顯的界線;現今「大臺北都會公園」目的是希望打造新北 市居民得以享有的綠地,但那片綠意盎然卻困在堤防內,然而,若沒有那片堤防,現在 又得以享有那片綠地嗎?五股「洲子洋」地區新的建案林立,身為五股人的我反覆思索 著,翠綠山頭的亂葬崗與堤防那頭的綠意,何處才是我們該凝視的地方?

Cosgrove(1985)說:「地景是一種觀看方式」,同時,地景也反映了社會的價值,特 別是社會裡最有權力成員的價值觀;但地景也可以用來強化或質疑思考與組織社會的主 導方式,或是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Cloke et al., 2006 譯)。二重疏洪道地區因為洲後村的 拆遷爭議而受到媒體關注,並成為社會注目焦點;又隨著防洪禁建形成荒煙蔓草一片,

而成為大臺北都會區不被注意的角落;現在,則由於機場捷運線三重站的興建,一躍而 成為國家門戶,並且展開了大臺北都會公園的改造計畫。然而,在這個「看得見」的地 景變遷過程中,背後「看不見」的驅動力是什麼?

二、研究目的

以此問題意識為研究的起點,展開文獻探討。從二重疏洪道的變遷來看,國內地理 學界對於二重疏洪道的研究興趣大致於1984年展開,當時由於洲後村拆遷的議題引起社 會的關注,也佔據廣大媒體的篇幅,因而有劉英毓(1985)以二重疏洪道案拆遷地區之一 的洲後村為個案,探討因公共政策之需要而執行拆遷時,村民的拆遷反應方式以及環境 識覺。當居民全數搬遷,二重疏洪道地區的地方感逐漸消失,堤防兩側的土地利用變遷 也漸趨不同,一個使空間發展斷裂的地理界線,油然形成。拆遷聚落的地方記憶也隨著 聚落拆遷而凝結在那一刻。但是,當我們置於政治生態學脈絡下,觀看這個地區時,卻 發現時間並未隨著聚落拆遷而停格,而是帶動了尺度的變遷。

另一方面,則從地方治理及區域發展的脈絡來看,臺北縣政府於 2006 年提出「大 河之縣,宜居城市」的施政願景;2010 年升格的新北市政府又進一步提出了「打造四水 新首都」的施政目標,以「淡水河曼哈頓」為號召,訂下了 2030 年的「大河願景」。

期望透過「淡水河曼哈頓計畫」,仿照紐約市曼哈頓地區的都市發展模式,讓原本被邊 陲化的河廊發展逐漸蛻變,重新將淡水河兩岸地區之水資源、景觀、都市計畫等實質建 設議題,進行整體規劃與更新及跨域整合,塑造與曼哈頓意象同等級之「淡水河意象」,

讓淡水河合作發展的經驗、意象也能成為世界其他都市之學習之楷模(新北市政府水利 局,2012a)。在此一過程中,複製曼哈頓經驗儼然已被政府視作都市治理的萬靈丹,水 岸再生亦被視為打造「永續的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在此計畫底下,面積 達 424 公頃的「大臺北都會公園」創造了「1.5 倍的紐約中央公園, 16 個臺北大安森林 公園」的綠地,此一空間吸引了房產開發商的競逐,紛紛以「新大直」、「水岸第一排」、

「公園第一排」為號召;然而,在地居民的光榮感卻似乎並未隨之有所提升。如此觀察,

對於「宜居城市」的想像,在政府論述、建商規劃藍圖和居民認同之間似乎仍存在著落 差。

再則,從尺度變遷的角度來看,在全球化時代,尺度是流動的,空間尺度的組合不 斷地被爭議並重新建構。將二重疏洪道的變遷與地方發展置於同一個時空脈絡底下,便 不難發現地景與尺度之間的變遷是相互呼應的。從治水到親水,全球思潮與國家政策導 向的轉變,權力的操控決定了空間的價值,進而造成地景的變遷。過去的研究多著重於 國家尺度對於地景變遷的影響,因而忽視了其他尺度的行動者,而政治生態學的研究則 著眼於不同尺度之間的關連性,與尺度的變遷,以及不同尺度下人地關係的轉變。據此,

本研究擬以政治生態學為主要研究途徑,將二重疏洪道置於一個更長的歷史脈絡之下,

觀看此地區的地景變遷與尺度變遷互相回應的歷程。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究二重疏洪道地區的地景變遷歷程及尺度的互動與變遷。

(二) 分析政府政策及施政願景與二重疏洪道地區地景變遷之關聯。

(三) 探討在地居民對於二重疏洪道地區的地景變遷之環境認同。

(四) 析論二重疏洪道形塑的地理界線所象徵的空間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