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高中職地理科教師的開放結構式問卷分析

由於上述的問卷中地理教師僅有三分之一認為自己對永續發展的意義已有相當程度的了 解,同時大部分地理教師老師也同意地理課程最能夠發揮永續發展教育,但卻覺得目前地理課 程和教材中包含的永續發展內容比重不夠多,因此本研究進一步針對十位教師為發放對象,

其中高中七位【北一女中(張老師)、中山女高(張老師)、政大附中(陳老師)、成淵高中(郭 老師)、育成高中(曾老師)、中正高中(謝老師、林老師)】,高職三位【內湖高工(楊老師)、

木柵高工(蔡老師)、士林高商(陳老師)】,並依 Lee et al.(2007)的問卷設計及所其列 出的關鍵永續發展概念 56 個,再配合本研究所採用之二十一個基本概念歸類(表 4-2),以了 解他(她)們在地理課程中教過哪些永續發展內容和強調的概念為何,從而與南韓的六十三位 社會科與地理科教師和美國德州二十一位的地理教師做一比較,然而本研究所選取的樣本數 只有十位,與南韓的六十三位及美國德州的二十一位做比較,其代表性較少。

表 4-2 關鍵永續發展概念分類一覽表 分類 主題

環境 特徵

1.自然界(Nature)2.地理資訊系統(支持學習永續發展)(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to support learning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3. 環 境 改 變

( Environmental change ) 4. 雨 林 ( Rainforest ) 5. 人 與 環 境 的 交 互 作 用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生態 平衡

6.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7.生態學(Ecology)8.物種滅絕(Extinction of species)

9.系統(系統的回饋運作)(Systems(feedback operations in a system))10.瀕臨絕種 的動植物(Endangered species)11.生態系統(Ecosystems)

環境 問題

12.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13.氣候變遷/全球變遷(Climate change/global change)14.沙漠化(Desertification)15.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16.污染

(Pollution)17.環境惡化(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資源 保育

18.資源保育(Conservation) 19.水資源(Water resources)

20.野生動物/荒野(wildlife/wilderness)21.資源回收(Recycling)22.可更新的/不 可更新的/流動的資源(Renewable /non renewable/flow resources)

災害

防治 23.枯竭(Exhaustion)24.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mpacts)

環境 管理

25.環境政策(Environmental politics)26.環境模式(Environmental modeling)27.

保護區(如國家公園)(Preservation(e.g.,in creation National Parks))

環境 倫理

28.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29.永續的生活型態(Sustainable life styles)

30.價值(Values)31.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32.環境責任(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永續

漁農 33.有機耕作(Organic farming)

永續

工商 34.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35.職業類型(Employment patterns)

綠色 消費

36.食物里程(Food miles)37.消費型態/量(Consumption patterns/quantities)38.

區域經濟圈(購買當地生產的商品)(Regional economic circles(buy locally produced goods))39.安全/食物安全(Security/security of food)

40.消耗/管理消耗(Waste/waste management)41.簡約生活(Simple living)

生態

旅遊 42.生態足跡(Ecological development)

消滅

貧窮 43.貧困與環境(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政府

治理 44.管理工作(Stewardship)

國際

機制 45.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mechanism)

人口

控制 46 人口(Population)47.成長的極限 Limits(of growth) 兩性

平權 48.性別差異(代表低於適當比例的人口)(Gender (underrepresented populations) 49.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

人權

民主 50.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

永續

城鄉 51.永續都市 (Sustainable city) 永續

衛生 52.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53.健康的生活形態(Health(healthy life styles))

文化

改造 54.文化永續性(Cultural sustainability)

全球

觀點 55.世界和平(World peace)

永續 56.永續/永續性(Sustainable/sustainability)

(一)樣本:

本研究立意取樣發放問卷的十位教師最多教過 40 年,最少不到一年,平均年資 10 年。

(二)對永續發展的認識與定義

此十位教師中有八位表示對永續發展概念熟悉並寫下永續發展以布蘭特報告的定義為基 礎的定義:發展以滿足當代的需求卻不損及後代子孫的利益。其中有六位是完全符合的,而

另外二位並未提到關於後代的字眼,此結果較南韓有回答定義的五十七位中,二十九位的回 答完全一致,及美國有回答定義的二十一位中,八位的回答完全一致的比例高。

(三)教過的永續發展概念主題

台北市的十位(100%)教師皆有提及的概念是:環境負載力、氣候變遷/全球變遷、水 資源、人口四個概念,九位(90%)教師提及的概念為:雨林、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生態 系統、沙漠化、溫室效應、環境惡化、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資源,八位(80%)教師有提到 的概念為:環境改變、污染、資源保育、保護區(如國家公園),而有七位教師會強調的概念 是氣候變遷/全球變遷,另外有 5 位教師想教授的主題為:區域經濟圈(如購買本地生產的商 品)。

(四)與美國和南韓的教師比較

台北市的十位教師與美國德州二十五位教師及南韓的六十三位教師表示有共同教授的概 念有十項,其概念為:環境改變、雨林、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氣候變遷/全球變遷、沙漠化、

溫室效應、污染、環境惡化、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資源、人口。這些概念主要為永續環境的 部分九項,而人口是屬於永續社會的部分,與之前所分析的高中職課綱與教材內容的重點在 永續環境的部分相互符合。

台北的十位教師和南韓的六十三位教師表示共同提及的概念為生態系統;台北的十位教 師和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表示共同提及的概念是資源保育、水資源;美國德州的二十五 位教師和南韓的六十三位教師共同提及的是經濟發展,只有被台北十位教師提及的概念是:

環境負載力、資源保育、保護區(如國家公園);只有被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列出的有貧 困與環境;只有被韓國的六十三位教師列出的是自然界、資源回收、枯竭、環境影響、生活 品質、永續性。

台北市的十位教師與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及南韓的六十三位教師表示共同所強調的

概念是氣候變遷/全球變遷;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和南韓的六十三位教師則是共同強調人 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環境惡化,只有被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列出強調的的是水資源、可 更新的/不可更新的資源、經濟發展、人口;只有韓國的六十三位教師列出強調的是生活品質 和永續性。韓國的六十三位教師想多介紹社會和文化主題,美國德州的二十五位教師想多認 識地理資訊系統,台北的十位教師則是想認識區域經濟圈。

第二節 高中職學生對永續發展的認知與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