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之影響

本節主要分三個部分探討,一為分析人口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頻率之影響;二 為探討人口背景變項對活動類型間之影響;三為小結。

一、人口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頻率之影響

本研究之人口背景變項分為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自覺經濟狀況 以及居住狀況等。而在參與頻率分為平日及假日兩部分,探討高齡者在時間運用上 是否有差異,且經過檢定,兩者成對樣本相關係數高達.758,詳見表 23。而高齡者 的年齡、自覺經濟狀況與休閒參與頻率,經 Person 相關分析後,發現除了自覺經 濟狀況與假日之休閒參與頻率有低度正相關外,其餘皆無顯著之相關性 (表 23) 。

表 23

人口背景變項與休閒參與相關分析

個數 相關 顯著性 平日休閒參與假日休閒參與 385 .758** .000 年齡與平日休閒參與

假日休閒參與

385 -.008 .876 385 -.060 .238 自覺經濟與平日休閒參與

假日休閒參與

385 .064 .365 385 .134** .009

註:**表 p<.01、*表 p<.05

而性別在經過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後,發現男與女皆在平日與假日休閒頻率上 並無顯著的差異,詳見表 24。

平日的休閒活動,變異數分析後,並經過LSD事後分析法後,發現高齡者教育 程度僅有部分與休閒頻率達到顯著差異,大專以上高齡者的平日休閒顯著大於教育 程度為國小的高齡者,也顯著大於高中的高齡者;大專以上的高齡者在假日休閒頻 率上也顯著大於國小之高齡者 (詳表24) 。婚姻狀況經過變異數分析後,發現其並 未有顯著的差異,詳見表24。經濟狀況的不同在休閒參與頻率也有所不同,經過

Person相關分析後,發現自覺經濟狀況越高,其假日參與休閒頻率也越高 (表23) 。

二、人口背景變項對活動類型之影響

各個人口背景變項與四個活動類型之間有無差異則可以從表4-4-3、4-4-4等兩個 表看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以及自覺經濟狀況,分別與四個類型之活動作相關 分析,性別與社交類、知識藝文類上達到顯著差異,女性皆顯著高於男性。而結果 又可以發現年齡與四類活動呈現負相關,尤以運動健身類為最高;自覺經濟的狀況 則與各類型之活動皆有相關,最高為社交類活動 (詳表25) 。

表 25

人口背景變項與活動類型之相關分析

嗜好消遣類 社交類 運動健身類 知識藝文類

個數 相關 顯著性 相關 顯著性 相關 顯著性 相關 顯著性

年齡 385 -.232** .000 -.317** .000 -.314** .000 -.308** .000 自覺經濟 385 .213** .000 .224** .000 .149** .003 .116* .023

註:**表 p<.01、*表 p<.05

而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居住狀況經過變異數分析後,如表26所示,教育程度 與四類活動皆達到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消遣嗜好類中得知國中、高中、大 專以上高齡者皆顯著高於教育程度為國小的高齡者;社交類中為高中顯著高於國小;

運動健身類則是大專以上的高齡者,顯著高於未曾就學、國小、國中的高齡者;最 後在知識藝文類中,大專以上顯著高於未曾就學及國小的高齡者、高中則顯著高於 國小。

婚姻狀況除了社交類,與其他類型皆有顯著的差異。在消遣嗜好、運動健身及 知識藝文類型中,喪偶的高齡者在此三類活動的參與頻率中,顯著低於已婚者;居 住狀況也除了社交類外,與其他類型皆有顯著差異,其中經過事後比較發現,夫妻 同住的高齡者在嗜好消遣類顯著高於獨居高齡者;在運動健身類型及知識藝文類活 動中,夫妻同住之高齡者也顯著高於固定與子女居住。

嗜好消遣類 社交類

註: *表 p<.05

三、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高齡者參與最多的為嗜好消遣類的活動。在嗜好消遣類活動中,

散步、聊天、看電視看報紙明顯最高,如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 (2007) 的研究 也指出高齡者多從事靜態休閒活動,如看電視為其平日最常參與的活動項目。陳畹 蘭 (1992) 與魏素芬 (1997) 之研究結果亦是以看電視、聊天、散步等為高齡者參與 最多的活動。整體而言,高齡者參與最多的休閒活動多為靜態類或體力需求不高之 活動,如陳肇男 (2003) 也提到高齡者會隨年齡增加,漸漸減少參與活動頻率,有 可能是體力漸衰之影響;而參與最少的活動類型則以動態或體力需求較高的活動為 多,高齡者可能因生理因素,身體無法負荷,故降低參與的可能性。

會有以上的結果,本研究認為與高齡者之持續理論有關,因持續理論是建構在 個體會主動依照過往經驗而從事與從前類似的活動 (游婷雅,2011) ,高齡者在傳 統的農業時代時,經濟狀況較不穩定,因此沒有休閒活動的概念,故多從事門檻較 低的活動,如散步、聊天,而這些活動為高齡者早年時其所從事的活動,而活動類 型又多是不需要事先準備及規畫的休閒活動,如看電視、閱讀書籍,這些亦是許多 人終身喜愛的活動類型 (涂淑芳,1996) ,且再因高齡者的生理特性,已開始逐漸 老化、體能衰退、聽力及視力逐漸喪失,也逐漸無法從事其他以前會參與但現在無 法從事的活動。

性別與社交類、知識藝文類等活動,達到顯著差異,女性皆顯著高於男性,而 根據文獻回顧,蔡長清、劉修祥與黃淑貞 (2001) 等學者亦在其研究中發現,女性 較男性常參加社會性活動以及靜態類或思考的活動。會有此結果,則根據鄭政宗、

賴昆宏 (2007) 的研究認為,女性由於傳統觀念,如男性在外工作,女性就該待在 家理處理家務,因此造就女性多從事靜態、思考、社交類或知識藝文性的活動。

教育程度與知識藝文類經過變異數分析後,大專以上顯著高於未曾就學及國小 的高齡者、高中亦顯著高於國小。顯示教育程度越高對老年人休閒活動的參與程度 越高,可見教育程度會影響高齡者參與知識藝文類活動,如張蕙麟 (2007) 亦在其 研究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較高者參與大眾傳播媒體及閱讀的比例高於教育程度較低的 高齡者。魏素芬 (1997) 也發現教育程度與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有顯著差異,表示教 育的程度高低與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息息相關的。林聰哲與李世昌 (2008) 亦指出教 育程度影響老人休閒活動的參與,是因為學歷越高所接觸資訊的層面會越廣,也較

能瞭解休閒對生活的意義。

而經濟狀況與高齡者的各類活動皆有顯著的相關,也就是本研究之高齡者經濟 狀況越好,休閒參與頻率就越高、四個類型活動參與狀況也就越多,而林聰哲、李 世昌 (2008) 之研究也指出收入較高者在休閒方面較為活躍,也較為積極。另外,

本研究之高齡者其經狀況與活動類型,尤其是嗜好消遣及社交類之相關程度最高,

知識藝文及運動健身則較低。因此高齡者之經濟狀況會影響其老化後的生活情況,

也會影響往後參與活動類型的選擇。

婚姻狀況除了社交類,與其他類型皆有顯著的差異。在消遣嗜好、運動健身及 知識藝文類型中,喪偶的高齡者在此三類活動的參與頻率中,顯著低於已婚者,而 林聰哲與李世昌 (2008) 之研究亦指出婚姻狀況會影響高齡者參與活動之類型。故 本研究認為是由於高齡者之伴侶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許多活動也都會與其伴 侶共同參與,故婚姻狀況也是影響其參與休閒活動的原因之一。而此部分也與內政 部的調查相似,其調查結果為已喪偶者於日常活動中參與休閒活動之比例,較低於 其他婚姻狀況之高齡者 (內政部主計處,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