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支持與高齡者休閒參與

本節欲在探討社會支持、休閒參與兩者之關係,整理各研究者之相關著作,並 進行深入探討。

根據過去的文獻指出,社會支持與社會網絡對高齡者的健康具有正面的影響,

包括降低死亡率、新血管疾病、避免身體功能衰弱等作用。此外,社會支持可能會 透過健康行為,鼓勵個人從事像休閒活動這類的健康行為,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Unger,McAvay, Bruce, Berkman, & Seeman, 1999) ,這些促進健康的機制,包含生 理機制及心理機制,其中可用社會互動理論解釋心理層面之機制,例如與配偶同住 者或有較多社會網絡成員的個人,較容易受到鼓勵去從事某項運動或休閒活動。

Umberson (1987) 提出社會控制的概念性理論,認為社會支持會促使個人的健 康狀況較佳及降低死亡率,而健康行為亦具有相同效果,所以社會支持會透過健康 行為而使人們擁有健康,且社會支持是透過給予個人信念使個人能持續進行健康行 為而促進健康。

也有些文獻是利用較簡易的社會支持變項評估,例如:和家人、朋友一同參與 休閒活動的情形,同樣地會對從事休閒運動頻率造成影響。如 Booth 等 (2000) 針 對社區中 60 歲以上之高齡者,將過去兩個星期從事運動的次數、時間及強度總和,

依運動消耗的卡路里多寡分組,一星期消耗 800kcal/kg 以上者為運動組、一星期消 耗 800kcal/kg 以下者為無運動組。結果顯示,有運動者較常接受到他人鼓勵、較常 有其他人告知運動的好處。黃郁婷與楊雅筠 (2006) 也指出高齡者在參與休閒活動 中可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

Deforche 與 De Bourdeaudhuij (2000) 針對 55 歲以上社區高齡者,比較有無參 加正式運動課程者的社會資源。結果發現,參與正式運動課程者的社會支持較高,

尤其是來自配偶、小孩、朋友及球友所提供的社會支持,皆比沒有參與正式運動課 程者高,參加正式的運動課程者主要是有他人的支持及鼓勵,不但鼓勵他參加並且 提升他持續參與的動力。國內學者林聰哲與李世昌 (2008) 之研究亦指出婚姻狀況 會影響高齡者參與活動的類型;黃郁婷與楊雅筠 (2006) 研究結果也顯示婚姻狀況 會使高齡者獲得支持的來源有所差異,其研究也認為已婚者比其他婚姻狀況的人,

有較廣之社會網絡,所能獲得的支持來源也較廣。

Unger 與 Johnson (1995) 針對參與健康俱樂部的民眾,探討社會支持對其休閒 運動的滿意度、頻率及跳繩的頻率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有和朋友一起到戶外運 動者,對自己運動情形較滿意;有和朋友一起在健康俱樂部者,從事運動項目為跳 繩的頻率較頻繁;有和俱樂部朋友外出聚餐者,其運動的頻率較頻繁。

Treiber 等人 (1991) 利用Sallis Social Support Scale 評估家庭及朋友的社會支 持情形,利用 Baecke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評估從事工作的情形、球類活動及休 閒時間活動的情形。結果指出不同性別、種族、支持來源對不同運動方式會有不同 的相關性,對女性而言,休閒活動與家庭支持有達到統計上顯著相關,其中對白人 女性而言,球類運動及休閒活動與朋友的支持有相關性存在,對黑人女性而言,球 類運動與家人的支持有相關性存在。對男性而言,不論黑人或白人,球類運動與朋 友及家人的支持有相關性存在。

除了社會網絡對高齡者之健康會造成影響外,另外功能面的社會支持,如:情 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及負面支持同樣被證實也會對個人的休閒行為造成影響,情 緒性支持越多、社會支持越多,則從事休閒活動的機會越多。Kaplan 等 (2001) 探 討社會支持變項對 65 歲以上社區老人從事休閒活動的影響,社會支持變項評估是否 有從他人得到信賴、依賴、忠告及感受被愛的情形。每個月至少從事 12 次休閒活動 (如:走路、園藝、游泳、騎腳踏車、跳舞或運動課程) 且每次至少 15 分鐘者視為 較常運動者;每個月從事少於 12 次休閒活動者視為較少運動者。分析結果顯示,

社會支持接受較多者比社會支持較少者,會參與休閒運動的機會為 1.06 倍,接受 到較多社會支持者,從事較多休閒活動,其結果可發現活動參與頻率與社會支持有 顯著之正相關。黃世芳 (2009) 的研究,亦發現情感性的社會支持會對高齡者休閒 參與頻率及活動類型之提升有所幫助,但工具性則無顯著相關。

Krause, Liang (1993) 以日本60歲以上的社區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控制年齡、性 別、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經濟壓力及休閒運動行為後,研究發現樣本若從配偶、

子女或孫子及其他親友三個來源得到越多的情緒性支持 (聽心事或解決問題、感覺 到愛及關心) ,則高齡者會從事較多的休閒活動 (如:園藝工作、散步及稍微劇烈 的運動) 。

綜觀上述,可以發現社會支持經常會提及健康行為,而健康行為科學理論也常

被用來應用探討健康行為改變的研究,因此發展了許多的相關理論,這些理論的應 用可讓研究者在想推行某種健康行為時,將能清楚釐清影響健康行為改變的個人因 素或環境因素,而設計較完善的內容讓計畫更容易執行。而根據國外文獻的回顧可 以發現,個人接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則其影響其休閒參與的可能性就越高;不同 的背景變項 (如:性別及族群等) 會影響個人平常從事休閒活動的頻率及其獲得的 社會支持程度;也發現個人所接受到的社會支持 (如情緒、資訊支持) 越多時,則 從事休閒活動的頻率越頻繁。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根據研究背景、動機及相關文獻之回顧,將研究方法分為六節,依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