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教學策略引導學習(開場)

第肆章 表演藝術教學活動之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以教學策略引導學習(開場)

本研究的開場課程,研究者選擇的教學策略是先讓學生認識表演藝術為主,

目的是提升學生對於表演藝術課程的認知、情意與技能。以下研究者分別就表演 藝術的幕前、幕後、舞台要素、台上、台下的軟、硬體設施、欣賞表演藝術的禮 儀……等相關知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將表演藝術之相關知識與技術的主題 呈現出來,茲分述如下:

一、認識舞台:

(一) 鏡框式舞台

「鏡框式舞台」是一種有畫面框架或鏡框狀帷幕的開放式舞台,鏡 框式舞台自文藝復興時期發展至今,已經是很成熟的劇場形式了,也是 國內外最常見的標準舞台形式。就台灣而言,80%以上的劇場都屬於此 種舞台形式。

(二) 伸展式舞台

「伸展式舞台」又稱「三面式舞台」,這種型式的舞台伸入觀眾席中,

和觀眾形成馬蹄形的三面接觸,又叫作「突出式劇場」。此種舞台形式 會使得表演者和觀眾形成較親密的互動,因此非常適合古典戲劇的演 出。

(三) 環形(圓形)舞台

「環形舞台」又稱「中心式舞台」,有時也稱為「競技場舞台」,就 像羅馬競技場一樣。這種舞台的表演區在中心的位置,觀眾席都圍繞舞 台區排列,是一種演員和觀眾親密度最高的舞台形式。

(四) 實驗劇場(黑盒子)

「實驗劇場」顧名思義是一種實驗性質的舞台形式。其內部的牆面、

空間完全塗黑(故俗稱:黑盒子),不提供固定式的設備,而且沒有一 定的舞台形式,端靠創作者自行發揮創意、盡情創作的另類舞台模式。

研究者以創意舞台的模型設計與製作來實施教學,學生在分組後,開始 進行立體舞台模型的製作與組裝,模型媒材以各種綜合材料和現成物為主,

教學時間為 120 分鐘,成品完成後,再由各小組推派一位代表完整說明設計 的理念與創作過程及如何發現問題及解決困難的方法。評鑑方式則由各小組 先自行互評之後,再由授課教師依照作品的創意、巧思、美感及小組間同儕 合作的情意和態度加以評鑑、給分。

舞台模型的設計均以「鏡框式舞台」為主。

左圖模型為研究者早期依張曉風的戲劇 作品『自烹』所設計之作品,現在則作為 同學們設計、參考之用。

本單元在研究者教學、評鑑告一段落後,最後才施以同學一份「舞台春秋」

學習單的回家作業,冀望能加深學生對於舞台形式的印象與認知。學習單的內容 包含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並企圖引領學生們發現校園內可供表演的場地及空間,

以利下一個表演藝術課程「表演場域」之準備。

圖 4-3

學生作品「舞台春秋」學習單。

圖 4-1 圖 4-2

二、台前台後工作分配分:

(一) 幕前 1、演員

「演員」即是包含所有在舞台上、螢光幕前表演者的統稱。其工作是將 劇本裡的角色經過模擬、內化之後,活生生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劇團的演 員人數不一,要視演出的劇本決定人數,除了少數劇團有專屬演員外,大 部分的演員並不固定專屬於哪一個劇團,而是要利用招考或推薦的方式爭 取到專職演出的機會。

相對於演員的單元設計課程,研究者配合瀚林國語六上第參單元第九 課「草船借箭」的課程,並請同學們配合閱讀「三國演義」、「西遊記」、「水 滸傳」……等中國古典小說,並設計「小說角色、人物分析表」學習單請 同學回家試著分析小說中的人物。

分析的重點為小說中人物的生理性、心理性、社會性以及物質性等關 係。其特性詳述如下:

A.生理性:指角色的外貌、長相……等等。

B.心理性:指角色的能力、感覺、興趣、理想和價值觀。

C.社會性:指角色的人際關係、同儕相處與認可及社會評價。

(也就是他人如何看待……等等的觀點)

D.物質性:指角色的穿著、住所以及所擁有的物品……等等。

圖 4-4

學生作品「角色、人物分析表」學習單。

2、樂團

樂團的工作內容是在演出的現場擔任現場配樂的工作,通常出現的位 置是在樂池裡面或舞台的兩側,又可分中式和西式樂團兩種。一般會在西 洋的歌劇和我國的京劇、歌仔戲的文武場裡最常出現。

(二) 幕後 1、導演

一齣戲的催生者、引領者,更是一齣戲的統合者。導演是決定一齣戲 最後的藝術風格將如何呈現的重要人物,導演不止要指導演員演戲,還要 統合其他藝術部門針對這齣戲所設計的藍圖,讓舞台、燈光、音效、服裝、

化妝、造型……等不同設計者所設計出來的作品,完整而不突兀融入整齣 戲的整體風格之中。否則,每個設計師各走各的風格,會使得一場藝術饗 宴變得極不協調。

2、舞台監督(舞監)

為導演的副手,在正式演出時會留在幕後,擔任演員提詞、提醒走位 及管控轉場之燈光、音效、上、下道具……等幕後工程的工作。簡單地說,

在進入劇場前,導演是主帥;進入劇場後,舞臺監督才是三軍總司令。主 要的任務為確保演出最終能順利完成,是一齣戲裡除了導演以外不可或缺 的精神指標。

3、燈光

劇場中的燈光並不僅止於照明的功能,它更被賦予了一個重要的 任務,就是劇情「氛圍」的營造。

燈光除了能集中觀眾的視覺焦點外,更可以利用光線明、暗的變 化顯示當時的時間、地點;以光線的顏色,輔以顯示演員情緒的轉變;以 光線的位置,凸顯劇中強調的效果,這些因素在舞台上交互影響,而產生 千變萬化的光影效果,深刻的投射出一齣戲劇的生命力,這也就是「光之 藝術」在舞台上所扮演的偉大角色了。

圖 4-5 圖 4-6

色彩三原色『紅、黃、藍』 燈光三原色『紅、綠、藍』

這個單元研究者安排的引導課程為「藝術的欣賞」,配合瀚林國語六上 第肆單元第十四課「用心生活」的課程,利用單槍投影機引導學生欣賞「紅 磚建築的美感」,讓同學「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感經驗」。希望上完 這堂課後,不見得每個同學都會當上建築師,但是研究者期許各位同學在 往後的日子裡,每當看見紅磚建築,都能回憶起此刻的你曾經打開心靈之 眼,看見生活中值得欣賞的藝術之美。

研究者以為「美的教育」是藝術教育的基礎,它除了是健全人格、平 衡身心的一股力量外,同時也是「自我認同」、「自我風格」創建的開始。

因此研究者認為國小高年級階段,正是學習美感經驗的最佳黃金時期,對 於表演藝術教學的工作來說,美感教育的教學的確刻不容緩。

圖 4-7

高雄市前鎮區獅甲國中的磚牆藝術。

4、音效

在一齣戲劇中,音效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適當的地方加上音效,

可以助長氣氛或作劇情上的描述,並能加強戲劇的張力,襯托劇中人物的 表情與動作。在本單元研究者所利用的教學引導策略是「廣播配音」,研 究者藉著一段無聲的武打片劇情,請各組同學一一的來幫這段劇情搭配音

效,例如:對白、刀劍撞擊聲、下雨聲、打雷聲、走路聲、推門的聲音……

等。經研究者觀察的結果,這樣的廣播遊戲非常能吸引高年級同學的參 與,大家也都玩得不亦樂乎,欲罷不能。

圖 4-8

同學們對於配音都很感興趣。

5、布景

布景的製作材質以三合板、保麗龍、帆布、紙板或其他材料為主,以 擬製器物之外表面為強調重點,通常都依照施工圖說或指示,製作戲劇及 電影演出用木製布景框架,性質類似一般木工之工作。布景除了可以表現 戲劇環境、場景之外,同時也可以襯托出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布景由於牽 涉到木工器具,具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因此,研究者於此單元並無施作 的教學方法,僅以口頭講解並輔以圖片說明之。

6、服裝

在幕後設計、製作、收集並保管、維修表演所需服裝之工作者,對觀 眾而言,這些設計者所設計之服裝能提示某個角色所處的年代、地方與職 業。不同顏色的衣物,也可以幫助觀眾區分不同性格的演員。另外,一件 經過仔細思考、搭配過的服裝,也可以明顯襯托出某個演員所在的背景及 時代。

7、化妝、造型

角色的化妝、造型和服裝一樣,對演員角色的塑造有重大的影響,具 有透露角色的年齡、個性、性別、職業、貧富、職業、健康與否……的特 性。造型設計得好,演員在出場時會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印象深刻;化 妝也是一樣,尤其舞台劇的觀賞距離很遠,如果臉上的妝,沒有突出的戲

劇效果,觀眾在強光下看到的可能會是一張張慘白的臉,觀眾亦無法從角 色的臉上得知任何關於角色的線索。因此,戲劇化妝的內容包括:

A.基礎妝:即一般的舞台妝。包括中老年人妝、兒童妝……等。

B.特殊妝:即特殊的效果妝。包括野獸妝、鬼怪妝、淤青妝、缺 牙、疤痕、皮開肉綻妝……等。

本單元研究者以「動物嘉年華」為課程設計主題,將服裝、化妝、

造型設計三者融合在一起教學。課程初期,研究者先請每一個同學以自 己的臉型為基礎,設計出一種動物造型的特殊妝,例如:貓咪、小狗、

老虎、獅子、老鼠、熊貓……等,再搭配以合適的服裝、小道具。最後 等全部同學的造型皆完成後,在最後一節課時,舉辦一場動物走秀嘉年 華,請同學互相評分,一起選出心目中的「最佳造型獎」。

圖 4-9;4-10;4-11

「動物嘉年華」造型之一。

設計主題:「黑貓」

圖 4-9 圖 4-10 圖 4-11

8、道具

又可分為「大道具」和「小道具」,大道具顧名思義即屬於比較大宗的 物品,例如:桌、椅、床組、沙發、腳踏車、三輪車……等;小道具則屬 於比較小件的隨身東西,例如:打火機、鋼筆、香菸、梳子、口紅、槍……

等物件。道具組的工作職責即為收集、製作、保管這些大、小道具,並負

等物件。道具組的工作職責即為收集、製作、保管這些大、小道具,並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