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分為研究延伸,也就是在參考相關學說理論與文獻後,說明本研究採用過去研究 有哪些內容,補足過去研究不足的部分是什麼,以及個案公司之研究重點說明。

第一節 供應鏈的演進與供應商之分類

一、供應鏈的演進

自 1980 年代開始,策略聯盟逐漸興起,在三十年的變化過程中,聯盟的實 質內容從最早為了降低勞力成本、跨海外包,已經演變為一起發展新產品或提供 新服務的夥伴關係(Anderson and Sedatole, 2003, Shannon W. Anderson, Margaret H.

Christ 2009)。

近來已有許多由不同面向分析供應鏈知識的相關研究(e.g., Christensen et al., 2005;Holcomb and Hitt, 2007;Hult et al., 2006;Paiva et al., 2008)。供應鏈知識 與各種結果都有所連結,如降低週期時間(Hult et al.,2004, 2007)、資源基礎導 向(Paiva, 2008)、多樣的協同關係(various form of collaboration)(Kahn et al., 2006)與產品市場導向(Hult et al.,2006)。這些研究都說明了,供應鏈管理與企 業績效、企業競爭優勢息息相關。

供應鏈的管理發展歷程,至今累積了三個核心概念:

(一)、Michael Porter 的價值鏈

1985 年,美國學者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書價值 鏈(value chain)概念,波特指出若一企業要發展其獨特競爭優勢,或是為股東 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策略即是將企業的經營模式(流程)解構成一系列的價值創 造過程,而此價值流程的連結即是價值鏈。Porter 研究許多企業後,將一般企業 的共通價值鏈分成兩大類:主要活動(Primary Activities)與支援活動(Support Activities)兩類,如第 12 頁圖 2-1 所示。

主 要 活 動 即 一 企 業 主 要 的 生 產 與 銷 售 程 序 , 包 括 進 貨 運 籌 ( Inbound

Logistics)、製造營運(Operations)、出貨運籌(Outbound Logistics)、市場行銷

(Marketing and Sales)與售後服務(Service)等。支援活動可視為一企業支援 主要營運活動的其他企業運作環節,或是所謂的共同運作環節,包括企業基礎建 設(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rm)、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技術發展(Technology development)與採購(Procurement)等。

圖 2-1 Michael Porter 的價值鏈

資料來源:Michael Porter, 1985《競爭優勢》

1990 年代,Shank 和 Govindaraja(1993)擴大價值鏈範圍,認為企業應該 將自身的價值鏈放進整個產業的價值鏈中檢驗,包括來自原料、最終產品、到配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irm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r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urement Inbound

Logistics

Operations (Manufact-uring)

Outbound Logistics

Marketing and Sales

Aafter-sale Service

Margin

Primary Aactivities Support

Activiti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之管理,模組在電腦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原則,在很多製造業公司中,模組已很 常見,在生產流程中,也可見到模組的運用,藉由將產品分解為次系統或「模組」, 設計師、製造商與使用者因而獲得極大的彈性。不同的公司負責不同的模組,並 相信經由分工合作,將能生產出有信譽的產品。

在模組世代管理中,兩位學者特別提到必須定義流程中不同單位的重要,不 能將整個供應系統視為一個單位來加以管理,而是就像汽車業,應該將供應商分 為一個大型生產模組下的不同小型的次模組群管理。

例如美國供應商協會(Supply Chain Council, SCC)早在 1996 年所定義的供 應商績效評量指標就已經注意到模組化的問題,美國供應商協會提倡的供應鏈作 業參考模組(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SCOR)以流程參考模式 的方法,發展的實務性分析模式,其主要用途及在於描述、衡量分析供應商績效,

並藉此協助供應鏈的建置。

(三)精實生產和敏捷製造的管理方式

精實生產( Lean Production)方式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創立,亦即用效率 最精簡的方式,追求生產經營活動的品質極大化,消除生產過程中一切與價值無 關的活動,James Womack 與 Daniel Jones(1996 年)完整歸納了精實管理原則,

並定義為:確定特定產品的價值、建立每種產品的價值流,使價值的流動與時俱 進,並以顧客需求為核心、創造價值、追求完美的管理活動。

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出現在 90 年代美國製造業,以資訊科技為 基礎,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中,結合動態聯盟組織,發揮各參與者的核心優勢,

迅速回應市場需求。敏捷思想的出現,說明了企業的競爭力是建立在企業與供應 商、顧客上下游牢固關係的基礎上。精實生產著重環節管理,敏捷製造強調與上 下游關係的充分合作,兩種概念紛紛被物流業與製造業所吸收,成為供應鏈概念 中的重要內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小結 】

■ Porter 的價值鏈把單一企業的價值活動,連結為一個整體概念,對後來的 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尤其那既有整合、又有拆解作業活動的管理概念,對於全球 化的供應鏈,能幫助企業以更寬廣的角度思考供應商衡量指標之策略與戰術。

■ 隨著愈來愈多產業尋求管理的模組化,這些產業的領導人,必須像電腦業 的領導人一樣,因應高速的創新與產業的改變,並且必須重新設計組織的內部架 構,整合不同小組的產出,而供應商衡量指標應該系統化、模組化。

■ 精實生產和敏捷製造的管理方式完全打破傳統一條龍的製造模式,對上下 游兩端的供應商管理,信任指標、資訊對等指標將更為重要。

二、供應商之分類

企業若要能在其經營上成功,與夥伴間的合作關係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Brown, 1993; Lee & Lo, 1993; Shenkar & Ronen, 1993; Abramsom &Ai, 1994;

Standifird & Marshall, 2000)。

Billesbach 與 Margan(1991)針對歐美國加已經實施 JIT 生產系統的企業調 查後發現,現在的合作關係中,製造商願意花更高的價格換取較好的生產品質及 更準確的交期,這與過去比較、議價的方式大不相同。

Leavy(1994)認為,供應商與買方間的關係可分為兩個觀點討論,一個是 傳統觀點下,買方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是敵對與相互競爭,另一種是在 JIT 觀點 下,雙方則是合夥者的關係,主要焦點是共創利潤。

Powell(1987)將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策略分為市場、網路及層級,其組織間 的關係分類如表 2-1 所示:

資料來源:Powell, W. W. (1987)

Lambert(1998)認為組織間的關係型態從單次交換(one-time exchang)到 多面向交易(multipletransaction)可以區分為四種類型:

(一) 臂長關係(arm’s length):賣方只提供顧客所需的標準產品或服務,當 交易結束後關係也就結束。

(二) 夥伴關係(partnership):買賣雙方基於互信、公開、利潤共享及風險共 同承擔進行交易,強調共創長期的共同競爭優勢。

(三) 合資(joint venture):買賣雙方相互擁有部分所有權,也屬於比較長期 的關係。

(四) 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比合資關係相互之間的互動更為緊密。

組織型態就像光譜的兩端,一邊是單純的市場交易買賣,另一邊則是階層式 的組織結構(垂直整合的集團關係),而在光譜廣大的中間又稱為策略聯盟或混 合式組織(Shannon W. Anderson, Karen L. Sedatole, 2003, Shannon W. Anders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Margaret H. Christ 2009)。策略聯盟是一種自願性的交換,交換產品、技術、流 程、服務,為了獲取一些資源。聯盟包含很多組織型態,包含了類似階級式的組 織型態,透過少數股權交換,以合約或其他控制手段,讓利益對齊。合資關係、

專利授權、專利特許經營等合作關係,背後都有正式法規執行合約,但策略聯盟 在運作時,長期的信任與獨特的合作模式,比白紙黑字的合約還重要。企業在形 成策略聯盟(供應商聯盟)的時候,為了管理也會有正式的流程與組織出現

(Shannon W. Anderson, Karen L. Sedatole, 2003),這些流程與組織的成立對於長 期的績效評估與利潤分享,皆扮演關鍵性角色。

Williamson(1991)提出管理型態是不是有效力,取決於你如何選擇兩種組 織管理型態去面對外來衝擊。第一種是自主性的適應,也就是市場交易型態,這 是一種自動化、潛移默化、不自覺的,這種適應是市場性的適應,最常見的作法 就是調降價格策略。第二種是合作的適應,是有意識的、有目的性的、集團關係 便是採用合作適應的代表,母子企業企圖共同改變、適應外來衝擊。

Williamson 進一步說明,聯盟則採用了這兩種型態的中間策略,集團採用的 是合作協同適應管理型態(cooperative adaptation),相較於集團採用的合作協同 適應管理型態的成本,聯盟成本就比較低了。

【 小結 】

■ 雖然企業交易成本很高,然而又沒有高到必須購併另一個組織作垂直整 合,另一方面,開發一位新客戶之成本比維持一位舊有客戶的成本要高出許多,

企業傾向穩定而頻繁的交易次數甚至發展出雙贏之合作關係,因此策略聯盟(網 路層級關係)變成了當代企業與外部夥伴維持合作的常見組織型態。供應商與買 家已經從以前的敵對狀態,演變為合作與共創利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