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案教師 T1 在非課室與課室呈現的平均數相關知識與觀感

本節主要是描述T1在非課室與課室所呈現的平均數相關知識與平均數教學 觀感,總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與第二部分從非課室方面分別描繪T1呈現的知 識與觀感,第三與第四部分則是從課室方面來敘述T1呈現的知識與觀感,而每 一部份都是從統計內容、教學以及對於學習者這三種層面來進行探討。

(一) 非課室中透過訪談呈現的知識 1. 內容知識

在先前的訪談中,T1表示會按照教科書中列出的例題作講解,而研究者一 開始分析T1所使用的教科書,當中提及了B、C、C1、E、G這五種平均數性 質,以及「加權平均數」、「從統計圖獲得資訊」、「中位數與眾數的應用」

總共八項性質。另外在討論G性質時,研究者採用Pollatsek等人(1981)所使用的 問題,不過T1認為此題應該是無解,雖然了解G性質,但T1談到由於抽樣的概 念,母體平均數可能會與樣本平均數有落差,因此會導致此題無解,並且認為 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利用這樣的性質去進行兩組資料的「比較」,就如同蘇國樑 (2000, p.25)提到,企圖利用幾個簡單數值來代表整個資料集的結構就是資料的 單值化,單值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用來比較兩個可以用來比較兩個或是多個 群體之間的差異。

52

53

覺得啦,或許就是說要讓同學去思考,而不是我在台上教各位同學懂不懂?」

(2) T1主要以直接講述法教學

不過T1也表示由於這個單元的授課時間已經逼近國三生的大考日期,時間 性的關係,使得教師無法採用較花時間的活動,因此主要還是以講述法為主。

T1:「其實說真的,一開始要這樣探討我覺得要花兩三節課,但是我們又會想到說,像我們二 月中開學,五月多基測。這麼趕的時間要複習,其實我覺得若課程有趣,我相信很多老師 都能編出一套很有趣的教材,但是礙於時間關係,就是比較不能去編出花時間的活動。」

T1:「當然我在上課都是抓中下程度的同學,我都會直接問他這樣比較能控制教學進度,如果 中下程度都能懂大概班上八成以上的同學都可以懂,但大部分的時間我還是以講述居 多。」

(3) T1表示國中統計是簡單的

當研究者進一步追問,由於直接講述法所造成的侷限以及時間性這兩個因 素,教師該如何因應,T1認為國中統計的內容相較於其他課程是簡單的,以往 為了在黑板上顯示圖表的問題,現在已經有教具可以解決,只要學生能夠記住 專有名詞的定義,統計就不算困難。

T1:「如果在以前沒有電腦或電子白板的時候,我覺得有關於統計圖表,不是很難教,就是在 說明的時候,像是我要說明例題的時候,那當然現在有教具可以讓我貼上去,如果在早期 的話,我就要一個一個劃,這樣就會比較麻煩,不過現在的教具都很方便,所以其實是還 好。」

研究者:「你覺得教統計困難的地方在於?」

T1:「專有名詞太多,但通常老師解釋過後學生就會明瞭,只是學生有時背了就忘 ,或是不愛記 那些專有名詞。」

54

55

(2) T1以舉例的方式強調統計真實性的重要

T1認為統計就是指為了瞭解母群體的特性而去進行分析,因此為了適當地 描述其特性,會採用不同的統計量來代表母群體。故T1在解釋平均數、眾數以 及中位數時,跟研究者強調的並不是這三者的定義與算法,而是相當看重採用 該筆統計量的時機,並利用大量的例子來加以輔助說明。此外,在T1提出的這 些例子之中,有一個例子有涉及「抽樣」的概念,不過T1並沒有加以詳細解釋 抽樣的想法。

T1:「如果就很數學的觀點去講的話,我想去了解一群人或某個特定的對象,就是俗稱的母群 體,我想去了解他們的特性,然後去做一些分析,這叫統計。」

T1:「所以我跟學生講說,平均數它只能說,我去大概整個團體跟另外一個團體之間,我想看 看這兩個班級間的差別,我想看平均數會比較有用,那!平均數它不能套用在所有的狀況 上,所以我跟學生講,你反而在醫學界,我們更看重中位數,到底有沒有一半的人,一半 的人!它是有用的,或者是說它是百分之多少是有用的,因為中位數會扯到百分位數,那 有沒有75%的人都有用?」

T1:「那眾數在甚麼地方用得到?譬如說:銷售量!好,你說:老師開甚麼車最好?甚麼車比 較省油,我說:你問我沒有用。我說:你可以拿一個碼表去仁愛路門口的地方,你去記半 個小時,你去數小黃,小黃當中哪一個品牌最多!因為會開小黃的人,因為計程車很在乎 的就是省油!」

(3) T1在訪談中表現出統計的有效性

T1更深一層地談論到,統計教學應該要讓學生要能夠具備解釋和理解相關圖 表和統計訊息的能力,當看到電視廣告利用統計資料來支持該產品時,學生能 夠利用所學,來辨識和確認那些易讓人誤解的圖表。

56

T1:「所以有時候我會跟他們講說,你就去看,看你怎麼去看。我常跟學生講說,像中位數,

我會跟學生講說,有時候你在看廣告的時候,你就去看一下說,它到底講了些甚麼?數據 是甚麼?所以有時候他們會去講說這個人!對 那叫個案。譬如說!我今天使用民眾有100 個人,那這一百個人當中有80個人減肥成功!我不看平均數,我就說這80個人都減肥成 功,那我們就說這個藥有效,那如果說我們去看100個人的平均數,假如每個人的平均都有 瘦1公斤,那你就可以開始想說:是嗎?是每個人都有減到嗎?還是說有人減特別多。」

T1:「我們在講說減肥,一個產品減肥藥到底有沒有效,我們應該要看的是平均數還是中位 數,我這樣跟學生講,好!我說中位數在我們醫藥上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數據,我們不會看 平均數,比如說,今天有四個人去減肥。A減了10公斤,B、C、D這三個人都沒有減,反而 胖了1公斤,那一般我們看到的,如果我們今天想知道這個藥到底有沒有效,你看平均數沒 有用!你看喔!減10加1加1加1,變成-7除以4,當然,我如果今天是個不良廠商,我會說 我的使用者,平均來講,每個都將近減了兩公斤,但你這個藥有沒有效?沒有效!因為對 於75%的人它是無效的。~」

2. 教學觀感

(1) T1 表示應重視統計量背後代表意義的意圖

T1認為如果學生只能說出統計量的定義與做法,就表示學生對於該統計量 仍是一知半解,真正了解統計的學生,應該要能了解並說出在該筆資料的背景下,

統計數字所帶來的意義。

T1:「那一般的學生就想說:喔 中位數,如果成績好的人還會跟我講說:你給我一筆資料,我 一定要由小到大的排,最中間的那個叫做中位數,如果我的資料個數是奇數個,我就取中間 那個;那如果是偶數個,那就把中間那兩個加起來除以2。我就說:你跟我講這個代表你不 懂,甚麼時候會用到中位數?阿中位數的意義在哪裡?對!10個有8,9個都回答不出來,就 連那種前半段的都回答不出來,我說!今天以後你們免試入學,如果面試老師這樣考,你們 這樣回答,你就不用回答了!我一定是問這個東西,因為你現在口試面試,其實他不會真正

57

的教你算給他看,他只說請你回答甚麼叫做懂,我只看你懂不懂,如果這個同學照上面那樣 回答!當然,就是只有基本分數,你知道他們的定義。」

(2) T1表示強調生活化的例子

T1認為相較於幾何、代數等國中數學單元,統計課程應該是學生在日常生 活中較常接觸的課題,因此T1覺得除了課本內容知識的傳授之外,更重要的應該 是幫助學生了解統計在生活上的應用,此外研究者在與T1討論統計量時,T1對於 統計量的定義與算法僅輕輕帶過,反而多以生活例的方式來介紹以及歸納每個統 計量適用時機。

T1:「那統計這個東西,你就是去看對象,可能我今天去看人,或者看一些調查,我想說在調 查的過程中,去了解我獲得的資訊,所以我覺得統計會比較..我這樣講好了,對我來講統 計很多的時候,他反而會跟生活上息息相關,比如說收視率、或者是民意調查這些,但是 你說叫我求,譬如說,三角形的內心外心全等,那,這就是純粹數學,比較拓譜的東西,

那統計的東西,其實它很多時候,人們還比較關心它,即便沒有學數學的人,今天我覺得 統計會跟生活上很多的息息相關,而且統計會扯到機率,對~」

T1:「對於國中生學統計,由於課本內的統計單元通常是一大堆圖表和公式,即使學會計算,也看 到實際應用例子,但是因為例子多半很專業,還是不會感覺統計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任何關 係,所以我會希望除了課本內容知識的傳授外,更能幫助學生了解統計貼近生活的實用。」

3. 對於學習者的觀感

(1) T1估計班上學生,對於統計應該是無障礙

T1 認為相較於國中數學的其他單元,統計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簡單,

既沒有代數的複雜算法,也沒有幾何圖形的輔助線困擾,所以學生學習統計是應 該是沒有障礙的。

58

T1:「對於課本的內容學習上較其它單元無障礙,例如:因式分解中的分組分解,如何拆解?往往 連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第一時間無法選出來。或是幾何圖形的輔助線要如何畫也是往往困惑 著學生。」

(2) T1估計班上學生,喜歡「相似形」,討厭「幾何與證明」與「二次函數」

T1認為自己班上的學生應該會喜歡「相似形」這個單元,因為在他上課的歷 程中,學生對於這個單元最有反應,並談到T1自己本身也很喜歡上這部分的內容,

T1認為自己班上的學生應該會喜歡「相似形」這個單元,因為在他上課的歷 程中,學生對於這個單元最有反應,並談到T1自己本身也很喜歡上這部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