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教學所需的觀感(信念或態度)之意涵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可以相信,在數學教育中,教師對於學科內容的觀念(也 就是他們的信念、觀感以及喜好)以及他們本身的教學,這兩者在教師效能都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如同一座學科內容與學習者間的橋梁(Thompson, 1984)。教師 對於數學本質的信念已經被廣泛的接受與使用,Ernest(1989) 描述當中三種觀點:

1. 從工具主義者的觀點來看:事實、技能以及規則的堆積,能夠被用來進行 一些結果的描述。

2. 從柏拉圖的觀點來看:數學被視為一種穩定、預先存在的知識等待被發現

20 表現出來的行為,以及他們參與統計課程的意願。McLeod (1994)藉由對以往的文 獻進行探討,指出早期的研究聚焦於數學態度,特別是學生對學校中所教學科之 反應,後來才擴充到「對數學的信念」、「情緒反應」方面的研究。

1. 信念

Scheffler(1965)認為「相信」與「認識(或知道,knowing)」確實有層次上 的關連,如果某人(X)對命題 Q 的相信或信念被否定了,那麼他對於 Q 的認

21

習的態度。

(4) 教師因素:教師對數學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態度之形成。

(5) 教學與課程因素:數學科的教法與課程安排會影響學生的數學態度。

就態度與成就方面來說,Dossey 等人(1988)以 3、7、11 年級的學生為研 究對象,指出態度與成就為正相關,3 年級的學生有 60%在數學的學習中得到 樂趣(enjoy),11 年級的學生中只有 50%在數學的學習中得到樂趣 (引自 McLeod,1992)。

3. 情緒

Boekaerts(1996)指出於教室中發生的情緒可分為兩類,分別是正面(高興、興 奮、得意)或負面 (焦慮、生氣、悲傷);任務相關(task-related) 或以脈絡為基礎 (context-based)。有別於信念與態度可用問卷來測量,情緒係在學習過程中發生,

所以 Gentry 和 Underhill(1987)在數學紙筆測驗中,對受試者的肌肉緊繃度進行 物理測量,以研究其焦慮狀況(引自 McLeod,1992)。

總結來說,McLeod(1992)指出信念、態度、與情緒這三種情意反應的因素在 穩定性、強度、認知成分的程度上皆有不同。就穩定性來說,信念與態度為比較 穩定的因素,情緒的變動則較為快速。就強度來說,信念、態度、情緒,可依序 視為冷淡的(cold)、沈著的(cool)、到熱烈的(hot)。就蘊含的認知程度來說,信念的 本質包含較多的認知成份,需長時間的培養、情緒的認知成份很少,並且迅速的 出現及消失。因此信念、態度、情緒的排列可視為情意成份的遞增與認知成份的 遞減。情意的範疇分為三種類型,就單一事件而言,要清楚的判斷教師的反應為 信念、態度或情緒是不容易的,所以本研究著重於教師的觀感,用來做為信念、

態度以及情緒的概括,學生的正面與負面情緒亦作為研究者觀察、分析時的參考。

(二) 教學所需的觀感(信念或態度)之分類

1. Ernest 的觀點

22

Ernest(1989a)認為從數學教師對於扮演的角色(teaching roles)、教學行 為,以及和數學教學有關的課堂活動所抱持的觀念,可以歸納出兩個觀點:一 個是對數學任務(tasks)的取向(approaches)究竟要單一(unique)還是多元

(multiple),另一個則是在教學取向上該採獨力(individual)還是合作

(cooperative)的方法。這些觀念透過教師扮演的角色和預期該有的教學表 現,可以區分成訓練者(instructor)、闡釋者(explainer)與促進者

(facilitator)三種模式,統稱為數學教學觀,如表 1。

表 1

Ernest 對數學教師數學教學觀區分出的三種模式

教師角色 預期該有的表現

訓練者 技術熟練並做出正確的結果

闡釋者 整合知識形成概念性的理解

促進者 有信心佈題與解題

資料來源:Ernest, P. (1989a). The Impact of Beliefs o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ople.ex.ac.uk/PErnest/impact.htm.

同時 Ernest(1989a)也指出有兩項關鍵觀點可以用來建立數學教師的學習 觀模式:一個是學生究竟要被看成積極地建構知識,還是消極地接受知識?另一 個則是到底要讓學生發展出自動自發的能力和興趣(autonomy and interests),還 是認為學習者就該用順從的心態學習?透過這種辨析方式,Ernest 又得到四種數 學學習觀,如表 2 所示。

23 表 2

Ernest 對數學教師數學學習觀區分出的四種模式

模式 預期的學生學習表現

模式一 行為順從、技巧熟練

模式二 接收知識

模式三 積極地建構自己的理解

模式四 自動按照興趣自動探索

資料來源:Ernest, P. (1989a). The Impact of Beliefs o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ople.ex.ac.uk/PErnest/impact.htm.

上述各項觀點最後都和教師的數學信念發生關聯,照 Ernest(1989a)的說 法,數學信念正是數學教學信念與數學學習信念的基礎。舉例來說,一個對數 學抱持著工具主義者觀點的教師,可能會認為自己扮演訓練者的角色,必須謹 遵課本或既有方式教學;他也可能希望學生順從,熟練各項技術。這些關係讓

Ernest 建立如圖 3 所示數學教師教學及其相關信念的模式圖

圖 3Ernest 的教師信念與實際教學關係

2. Kuhs 與 Ball 的觀點

Kuhs 與 Ball(1986)的觀點是著眼於數學教師的關切焦點。他們為數學

24

教學信念區分出以下四種形態,這四種教學觀各自代表一套對數學,數學的教 與學,以及教學環境的看法。

(1) 學習者中心(learner-focused)的觀點:意味著站在建構主義的立場,相信 數學教師的教法要能讓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2) 以內容為主要核心,但強調概念性理解(content-focused with an emphasis o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的觀點:這個觀點與Ernest(1989a)所提出的 柏拉圖主義者觀點(the Platonist view)相關,強調在學生理解各種數學想 法的過程時,仍然以數學內容做為課堂活動的關注焦點。

(3) 以內容為主要核心,但強調實作表現(content-focused with an emphasis on performance)的觀點:這類教學觀和Ernest(1989a)所提出的工具主義者 觀點(the instrumentalist view)有關,重視學生的實際表現,並強調讓學 生熟練數學規則與數學程序;當然,數學內容仍是這套教學觀的焦點。

(4) 以課室為主要核心(classroom-focused)的觀點:這類教學觀是建立在如何 讓數學課堂更有效率的知識上,其核心信念是認為課堂活動必須被妥善地 組織起來;在這個觀點下,教師要扮演積極主導課堂活動的角色,俐落地 為全班或小組成員呈現教材,或是提供機會讓學生個別練習,而學生只要 專心服從老師,配合回答問題與做好功課,不須強調任何學習理論,教學 內容是由學校課程塑造出來。

總結以上所述,以 Ernest( 1989a)和 Kuhs 與 Ball(1986)為例,雖然兩者在 結構上並不相同,但是不難發現兩者所提出的模式或型態,主要都包括了教師 對於數學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的信念,因此本研究在了 解個案教師觀感的部分,主要也是採取這三方面的分類。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