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統計教學的知識、觀感與教學實務的實徵性研究

Burgess(2008)採用 Ball 等人 (2005)所提出的知識分類,並且結合 Wild 和 Pfannkuch (1999)提出的統計思維架構(framework of statistical thinking in empirical enquiry),做出一份用來檢驗數學教師與統計教學相關知識的工具,藉由錄下個 案教師上課情形,以及訪談的方式討論課程中的某個片段,調查兩名資淺小學教 師用於教統計時的知識。最後的結果顯示教師知識的眾多元素彼此有著高度相關,

以及缺乏合適的教師知識會造成統計教學與學習上的遺漏。

黃 精裕 (2008)希望找出數學教師的 的數學教 學相關知識 (Mathemat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Relative Knowledge,簡稱 MPCRK),指的是為了有效地傳達 數學學科內容知識,所需要配合的其他知識(例如:教學法知識、學習者知識等 等…)以及相關的因素(像是教學經驗或研習時數等…),統稱為 MPCRK。利用問 卷以及訪談的方式,調查國內高中數學教師在集中和離散的趨勢量數這部分,在 分析過相關文獻之後,研究結果顯示,高中數學教師的 MPCRK 與學科內容知識、

教學法知識以及學習者的知識這三類知識有著高度相關,並且研習時數與教師對 於學習者的知識有著高度相關。

Pollatsek 等人 (1981)針對平均數作為研究主題,一開始先讓 37 位大學生回 答有關於加權平均數的問題,大部分的學生都回答錯誤,只有 14 個正確,最常 見的錯誤即直接相加除以 2,即使這樣的結果很明顯的是,學生並不了解加權平 均,但還是無法得知學生用來解決這類問題的想法,為了能更進一步地了解學生 的觀念,採用訪談的方式,要求學生解決關於統計領域的變數問題,包括機率、

抽樣還有平均。最後研究做出了兩個結論,第一個是當要求學生估計未知數時,

9 個人當中的 4 個人將平均數視為算術而誤用;另一個加權平均數性質,若能夠 找到更合適的脈絡,有助於提高學生答對率,並且在研究最後提到,學生估計平 均值的時候,若題目使用圖形表徵具有較好的結果。

26

Mevarech (1983)企圖延伸 Pollatsek 等人(1981)的工作,改進他們的方法,並 且提供一個教學技巧來克服錯誤基模(計算平均或變量時),研究給予 103 位大學

Scheaffer (1988)的「數字基本能力計劃」(QLP)中,對幼稚園至12 年級的學 童進行統計活動教學,計劃中包括探究資料、樣本調查與蒐集資料等,並強調所 有的資料都是真實的,以提供學生實作統計的經驗。Lajoie、Lavigne 與 Lawless (1993)對 8 年級的學生進行「真實統計計劃」(ASP),強調使用真實資料,並讓學 生「真實地」參與在計劃當中,學生們去尋找自己有興趣的問題,並且進行蒐集,

希望能夠依據資料來回答自己所提出來的問題,此研究結果不但讓 8 年級學生提 高學習興趣,更藉由親自收集真實資料,進一步瞭解統計的深層意涵,並且也加 強了學生對資料的感覺與解釋資料的能力。

Sachs (1997)經過調查後也發現,澳大利亞的各層級的數學教師,大多數並 沒有被事先培育有關於統計與機率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方法。而國內方面,鄭天順

27

楊凱琳(2011)探討職前教師在信賴區間相關九項子概念的理解,發現 113 位 大學部職前教師之中,其中有七項概念的答對率不到六成;19 位研究所職前教 師之中,其中有六項概念的答對率不到六成。

28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

在上課之前,蒐集個案教師的背景資料,從個案教師使用的教材內容和個案本 身對於統計的想法,進而去探究所擁有的教學知識與抱持的教學信念;當教師 開始進行課室教學時,以不介入或操縱教學過程為原則,蒐集個案教師教學現 場的影音記錄,並且利用自編試卷來評量班級學生的學習表現;在上課之後,

讓個案教師針對之前的訪談資料、教學實況與學生的表現等三方面進行反思。

本章共分四節,依序為研究對象的背景與選擇、研究設計與流程、研究工 具,以及資料蒐集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