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設計:

解釋現象學分析法(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為當前 的研究提供了基礎。這是因為 IPA 的興趣在於透過分析個人的言論,以理解 其心理世界,分析者可能從蒐集的資料裡,分析出個案的概念、信念或部分 的自我認同(Marton, 1988, p.143)。就如同本研究的目標一樣,欲分析出個案 教師對於統計的教學知識與教學信念。而 IPA 通常應用於小樣本研究,花費 較長的時間,針對個案去進行仔細的分析(丁興祥、張慈宜和曾寶瑩譯,2006, p.73)。並且相較於其他研究方式,個案研究大致有著以下六項特色(Stake, 1995):

1. 特殊性(particularistic):個案研究著重在一項特殊狀況、事件、方案、

或現象,情境脈絡係個案研究的研究核心。

2. 描述性(descriptive):個案研究最後會形成一個豐富、厚實的現象描述,

顯現出現象在情境脈絡裡的完整性與意義性。

3. 啟發性( heuristic):個案研究促使讀者理解研究現象,而研究所發現的 新解,亦能與讀者既有的經驗產生共鳴。

4. 探索性(exploratory):個案研究能定義一種程序性的問題與假設,亦即辨 明事實之間的關係。

5. 解釋性(explanatory):豐富的情境脈絡使研究產生許多變項,個案研究 必須分析資料裡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顯現其動態化。

6. 歸納性( inductive):個案研究仰賴歸納推論,故不能僅靠單一的資料 蒐集方法,必須使用多元證據來源(multiple data sources),從蒐集的資 料中形成通則、概念、或假設。

33

而本研究企圖在進行統計教學的脈絡下,描述出國中教師的統計教學 知識和觀感,並且能夠解釋、歸納與統計教學行為間的複雜關係,希望能 從中獲得啟發,所以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

IPA 最常藉由半結構式的訪談來蒐集資料,這是因為希望個案能夠在 訪談的過程中,和研究者比較親近的分享內心世界,而有可能說出一些研 究者事前沒想到的事情,個案教師被看成是這個研究主題的經驗專家,被 鼓勵講自己的故事(丁興祥等人譯,2006, p.75)。好的訪談會使個案教師透 露其想法、感受和知識,而且在經歷這段反思的歷程之後,將影響個案教 師,使其更了解自我(Patton, /吳芝儀、李奉儒,1995)。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Valli(1992)提到用來蒐集資料的方式,除了要能夠鼓勵老師在信念上、知識 上和實作上進行反思,重要的是不能對教師具有威脅性。以及訪談時間不 宜過長,約為 15 至 20 分鐘(Mintzes, Trowbridge, Arnaudin, &

Wandersee,1991/熊招弟譯,1996)。基於以上的觀點,本研究希望能透過課 前訪談,先初步瞭解個案教師對於平均數教學的想法,以及藉由課後晤 談,讓個案教師解釋研究者所觀察到的外部行為,避免研究者解讀錯誤,

並促使個案教師對於自己的教學歷程進行反思,所以研究者將藉由訪談來 作為蒐集研究資料的方式之一。

個案研究法強調蒐集資料的方式應該使用多元證據,不能僅從單一的 資訊來源來描述個案教師,Patton(1990)提到透過訪談、觀察以及文件記錄的 綜合使用,將提高了方法的效度。因此除了訪談之外,本研究也利用外顯性 觀 察 (overt observation) , 來 檢 驗 訪 談 中 報 導 的 一 切 , 而 文 件 紀 錄 (documentation)則是提供了一個對於個案的幕後省視。

訪談呈現出個案教師本身的理解,然而研究者要注意的是,受訪者總是 報告自己的知覺-選擇性的知覺,研究也指出教師的信念跟知識,常常會產生

34

與教學行為不一致的現象(方吉正, 1998)。因此需要進行課室觀察,真實且詳 盡地描述個案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的外部行為,藉此來檢驗訪談時所得到的資 料。因為便利性質與道德倫理的問題,本研究採用外顯性觀察,也就是會讓 個案教師以及學生知道觀察正在進行,而且知道研究者正在觀察、錄影。當 人們知道他們正在被觀察時,他們的行為就會產生變化(Patton, /吳芝儀、李 奉儒,1995)。所以為了盡可能將個案教師的教學情況忠實地呈現出來,研究 者將提早幾節課的時間進入課室,進行預錄的動作,讓個案教師以及學生先 習慣教室多了研究者以及攝影機的存在,期望透過以上的方式,避免個案教 師可能會因為研究者進入課堂而有異於平常的表現。

此外進行訪談時,如果研究者在缺乏文件所提供的資訊導引下,可能無 法詢問一些合適的問題(Patton, /吳芝儀、李奉儒,1995)。因此本研究在進行 課前訪談之前,針對個案教師所使用的教科書、大考中心的統計量試題以及 與統計量相關的教學研究進行分類,作為訪談個案教師的基礎問題,並依此 發展出一份評量學生的問卷;在進行課後晤談之前,分析課室觀察紀錄表與 學生問卷這兩份文件,構築出課後晤談的問題大綱。但是有鑑於文件紀錄容 易受制於各種測量的錯誤,因此與指導教授進行多次的討論與修改問卷,以 期能夠提高測量的信、效度。

35

36

1. 課前半結構訪談階段的說明(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3 月)

這階段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訪談,初步地了解個案教師對於統計教學 的內心想法,探究教師對於學科、教學以及學生這三方面的知識與觀感,並 且利用所獲得的資訊,幫助研究者在接下來的課室觀察中,去聚焦以及理解 教師的教學行為。然而就如同 MacCullough (2007)一開始所遇到的困境一樣,

由於個案教師可能比研究者知道得更多,以及目前沒有用來討論國中教師對 於統計教學理解的一個總框架,因此訪談問題主要是依據研究者對於文獻的 理解所設定出來。本研究採用類似的作法,除了依據研究者本身對 Pollatsek 等人(1981)、Strauss 與 Bichler (1988)、黃精裕 (2008)以及 Guimarães, Gitirana, Marques 與 Anjos (2010)等與統計量相關文獻的理解之外,還參考個案教師

37

段考後,利用先前制定的學生問卷,於早自習的時間對全班學生進行施測,

時間約 30 分鐘。

3. 教學之後非正式晤談階段( 2011 年 4 月至 2011 年 6 月)

將課前訪談階段、課室觀察紀錄表以及學生問卷這三種資料得到的結果 進行整理,目的是希望藉由教師在教學實況中展現出來的教學知識與觀感,

以及學生問卷上的回答,來檢驗是否符合一開始所訪談的資料,甚至試著更 進一步地去了解,造成差異的背後原因。所以研究者從以上的差異點去勾勒 出晤談內容基礎之後,與個案教師進行數次非正式晤談並以錄音筆記錄。

4. 結果分析階段(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

研究者將前面三階段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與詮釋,以撰寫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