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做」兒童哲學這件事

法國的哲學家多明尼克・賈尼科(Dominique Janicaud)在寫給他女兒的哲

學入門書中提到他哲學的看法:

哲學是一種『活動』,一種從普遍性觀點出發的思考活動與批判 式反省。在正常情況下,任何具有理性的人都可以從事這種活 動。只要不氣餒,再加上一點恆心,哲學確實可以成為心靈的一 種思考習慣。116

在與探索團體的孩子以兒童哲學方式來探討死亡議題,的確常常會有讓人 氣餒的時候,但這樣的氣餒不是他人造成,而是來自於我本身。礙於時間的緣 故,我只能利用短暫的時間和孩子們說故事並進行探討。有時候天氣狀況不 佳,探討的場地過於悶熱,我亦無法用更有魅力的方式來為孩子說故事,讓他 們能夠靜下來。此外,能不能學以致用,也令我焦慮。然而在我一邊研讀一些 與孩子討論哲學的書籍,一邊進行我的教學研究,方才明瞭多明尼克・賈尼科

(Dominique Janicaud)所說的:「暫時不要把哲學當成一門學科,先將它視為 某種我們能『做』的事。(……)唯有向哲學之淵縱身一躍並承受考驗,才能培養 真正的冒險精神。」117

一 、 意 料 之 外 的 討 論 狀 況

每次的教學研究所遇到的狀況都不太一樣,當我的研究場地搬離課後照顧 班的教室,改到圖書室時,就遇到了不少的挑戰,像是聽故事的狀況。我考量 到完成功課來聽故事的孩子,他們來的時間不一致,所以當時我讓全部的孩子 圍成圈坐在地上,人少的時候,圍出來的圈圈就小一點;當人愈來愈多,大家

116 多明尼克・賈尼科(Dominique Janicaud)著,黃惟郁譯,《父親最後 30 堂哲學課》。臺北:

麥田,2006 年,頁 16。

117 同前書,頁 43。

111

就往後坐,讓圈圈變大一點。但是啊,在我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會吵 鬧,會一直跟旁邊的同學聊天講話;有的孩子移動身體往前,想要看清楚圖畫 書;有的孩子就因此起了爭執,情緒不太愉快,在這麼多狀況下,整個討論的 氛圍並不怎麼好。在這些狀況下,我思考著該怎麼進行研究?

在討論《熊與山貓》時,湘婷就跟旁邊的同學吵了起來,然後她就愈坐愈 後面,要離開討論的圈圈,其他的孩子見狀,馬上向我告狀。我思考著,我要 帶給孩子們什麼樣的探索氛圍?於是我對全部的孩子說:「她(湘婷)現在在生 氣,她可以生氣喔!如果湘婷還是很生氣,想要坐到旁邊繼續生氣,是可以的 喔!」結果,湘婷就慢慢的用屁股把自己挪到圖書室門口,她一個人面對我 們,坐在門口聽故事。當下課鐘響,我走到湘婷身邊,偷偷問她是否還在生 氣?她咧著嘴笑著對我說:「我還在生氣呢!」

我想要給探索團體的孩子一個安全且自在的空間,在這裡頭,我們可以發 言,也可以不發言。孩子們為了看故事所呈現的畫面,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往前 移動,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會有紛爭。在排解紛爭的過程中,我想要讓孩子 們知道情緒的問題可以怎麼解決。還有在那當下,身為研究者的我是很重視每 一個人,同時我也不斷的向他們傳達討論該有的禮貌,我希望孩子也能重視我 進行研究的態度。

二 、 被 拒 絕 聽 故 事 的 孩 子

在帶領孩子討論故事時,我總會幻想著這群低年級的孩子能暢所欲言,言 無不盡,而我能在這過程中愉快地進行我的研究。但是啊!孩子的爭執常在頃 刻之間發生,若不立即處理,就會看到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但一直處理這類的 問題,講述故事的情緒就會被打斷,討論也不易形成,更嚴重的是我的研究會 有做不完的問題。

112

在幾次處理孩子紛爭的狀況後,我注意到多數的孩子會慢慢的收乾不愉快 的情緒,讓自己趕快回到聽故事的情境中,唯有一個孩子例外,這個女孩是個 有學習障礙的特殊生。女孩的舉止較為粗魯,也不善於理解別人的情緒反應,

所以在待人接物上,總是口角不斷。像是在討論《熊與山貓》時,女孩沒有掩 住口鼻就大打噴嚏,惹得身邊的孩子不悅。一開始很多孩子會給予溫柔的勸 戒,但是女孩無法理解別人的建議是良善的,認為同學是故意找她麻煩,所以 行為依舊固執,繼續我行我素。我在幾次的討論中,試過委婉勸導,積極地扮 演和事佬的腳色,但是仍然無助於情況的改善,所以我向女孩及全部的孩子說 明,由於這類的狀況老師無法在短時間內處理好,所以只能請女孩不要來聽故 事了。我向女孩道歉,向她說明老師除了在講故事外,也在做研究,但是她無 法改善的情緒問題與人際紛爭,會讓我的研究產生問題,所以我只能拒絕她來 參加探索團體的討論。女孩點點頭,沒有生氣,只是看上去好像有些失望。

三 、 仍 有 些 未 完 待 續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除了研究對象、研究場所備受考驗外,不諱言,最 大的考驗是源自於我。看到母親受癌症所苦,身為母親的孩子,我焦慮萬分。

恐懼失去母親,所以我拒絕閱讀死亡相關書籍。我就這麼畫地自限,把自己拘 在一個很小的框框裡頭。後來,「時間」把我從那個小框框拉了出來,為了能瞭 解母親身心所受的苦,想更貼近她一些;為了探索團體的孩子渴望我去說故事 的神情;為了可以繼續跟孩子們進行相關的思考討論,所以我繼續我的論文研 究。

這本論文是一個很樸實的研究者勇敢的跨出自己的侷限,與探索團體的孩 子一起思考死亡的議題。論文的研究與寫作均有期限,但與孩子一起共讀文 本,進行哲學式探討,仍是會一直做下去的事。

113

參 考 書 目

一 、 研 究 文 本 ( 按 人 名 筆 畫 排 列 )

于爾克‧舒比格文:羅特勞特‧蘇珊娜‧貝爾納圖,翻譯:侯淑玲,《只要快樂 不要哭泣,可以嗎?》。台北:大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佐野洋子著,張伯翔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台北:上誼文化公司,2010 年。

長新太著,林真美譯,《狗的鬼》。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初 版。

城井文著, 陳瀅如譯,《雲上的阿里》。臺北:親子天下,2017 年。

烏爾夫‧尼爾森(Ulf Nilsson)文,艾娃‧艾瑞克森(Eva Eriksson)圖,李紫蓉 譯,《世界上最棒的葬禮》。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湯本香樹實著,酒井駒子圖,米雅譯,《熊與山貓》。臺北:小天下,2010 年。

二 、 中 文 專 書 ( 按 人 名 筆 畫 排 列 )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兒童族書會研究小組編著,《社區兒童讀書會帶領人入門 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年。

余德慧、石佳儀著,《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市:心靈工坊,2003 年。

胡吉省著,《死亡意識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年。

梁瑞祥、傅皓政、蒲世豪、葉榮福、邱武科、徐昀霖著,《兒童哲學基礎理論教 學方法之思辨與實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楊茂秀著,《討論手冊》。臺北: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2002 年。

114

楊茂秀著,《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臺北市:遠流,2010 年。

楊茂秀、鄭瑞玲著,《探索團體與有機教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會,1996 年。

詹棟樑著《兒童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年。

冀劍制,《哲學課的逆襲:60 堂探索人生意義、道德、世界與知識的思維課》。

臺北:商周,城邦文化出版,2016 年。

三 、 國 外 專 書 及 譯 作 ( 按 人 名 筆 畫 排 列 )

M.李普曼(LIPMAN, MATTHEW)著,楊茂秀譯,《哲學教室教師手冊 Harry Stottlemeier’s discovery》。臺北市: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1999 年。

Eric E. Rofes 等著,洪瑜堅譯,《與孩子談死亡─一本由孩子寫給孩子的生死 書》。臺北:遠流,1997 年。

G.B.馬修斯著,楊茂秀譯,《哲學與小孩》。臺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1998 年。

G.B 馬修斯(Gareth B. Matthews)著,陳鴻銘譯,《與小孩對談》。臺北市:財 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1998 年。

大江健三郎著,陳保朱譯,《為什麼孩子要上學》。臺北市:時報文化,2002 年。

大衛‧蘭西(David F Lancy)著,陳信宏譯,《童年人類學》。臺北:貓頭鷹,2017 年。

中島芭旺著,丁世佳譯,《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臺北:三采文化股份有 限公司,2017 年。

115

日高敏隆著,連雪雅譯,《貓的小宇宙》。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2019 年。

多明尼克・賈尼科(Dominique Janicaud)著,黃惟郁譯,《父親最後 30 堂哲學 課》。臺北:麥田,2006 年。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著,陳筱宛譯,《寶寶也是哲學家》。臺北:

商周出版,2010 年。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著,林楸燕、黃書儀譯,《「教養」是一種可 怕的發明。》。臺北:大雁文化,2018 年。

米歇爾・施密特(Michael Schmidt-Salomon)與莉亞・索羅門(Lea Salomon)

著,王榮輝譯,《哲學,可以吃嗎?:培養高手思維的基礎讀本,拒絕讓別人的 常識成為你的常識》。臺北市:遠流,2018 年。

佐野洋子著,蘇文淑譯,《死氣滿滿》。新北市:台灣明名文化傳播公司,2019 年。

保羅‧卡拉尼提(Paul Kalanithi)著,唐勤譯,《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 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臺北市:時報文化,2016 年。

河合隼雄著,詹慕如譯,《小孩的宇宙》。台北市:天下雜誌,2006 年。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著,林俊宏譯,《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 帝》。臺北市:遠見天下雜誌,2014 年。

雪萊‧卡根(Shelly Kagan)著,陳信宏譯,《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 歡迎的哲學課學課》。臺北市: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喬依‧強森(Joy Jojnson)著,陳逸群譯,《協助孩子了解死亡課題》。臺北:生 命潛能文化,2000 年。

116

傑西‧貝林(Jesse Bering)著,朱怡康譯,《信仰本能》。臺北市:啟示出版,

2011 年。

愛瑪努埃爾‧于斯曼‧佩蘭著,李玉民譯,《給我的孩子講死亡》。重慶:重慶 大學出版社,2012 年。

戴思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著,楊麗瓊譯,《人這種動物》。臺北市:

臺灣商務,1999 年。

四 、 相 關 論 文 ( 按 人 名 筆 畫 排 列 )

徐淑委。〈兒童哲學進教室─以《靈靈》進行思考討論教學之研究〉。國立台東 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8 年。

梁丹齡。〈一間教室的探索氛圍與思考現象〉。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

梁丹齡。〈一間教室的探索氛圍與思考現象〉。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