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小孩與哲學

一 、 孩 子 如 何 面 對 死 亡 而 活

當研究來到最後一堂課,這堂課接續著《只要快樂不要哭泣,可以嗎?》

的後續討論,在討論結束後,我問孩子們有沒有發現這學期我與他們說的故事 都與什麼相關?114

羽儒與睿呈異口同聲:死亡。

嘉婧:年紀。

玥如:老師是要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嗎?

荺蓉:我知道了,只要快樂就是沒有死亡的時候啦!只要快樂的意思就是死 亡還沒有過來的時候,不要哭泣就是有人死掉就會哭,死亡走了之 後,大家都會哭啊!

嘉婧:我覺得妳讓我們聽故事就是開心的事。

我:開心??我都是跟你們說死亡的故事耶!這樣的故事會讓你們開心嗎?

嘉婧:會呀!就是以前老師給我們看的書很好看,這學期老師講的書也是好 看的。

開始做研究之初,我原本很擔心一直講述有關死亡的故事,會不會讓探索團體 的孩子有很沉重的感受,但是孩子們的反應讓我知道,「故事」本身就非常迷 人,並不因題材而限制了故事的趣味。在還沒進入我的論文研究之前,我依照 藍老師的建議先與孩子們培養說故事與聽故事的默契,所以我常挑選我自認為 有趣的書,像是《蝌蚪的諾言》、《尿床老師》、《愛哭公主》、《祖父的祖父的祖 父的祖父》……之類。那時我帶著書到課後安親班教室為這群孩子講故事,他 們熱切盼望的眼神,總是讓我忘記了當日的疲憊。聽故事的孩子很開心,說故

114 節錄自 107 年 6 月 25 日討論錄音資料。

103

事的人也很開心,大家都很享受最後一節的故事時光。

婕雯:我很好奇為什麼死亡來之前要快樂,死亡走之後要哭泣。

我:嗯,死亡為什麼會讓我們哭泣啊?

獻甫:因為有人死掉了。

我:死掉需要哭泣嗎?

荺蓉:死亡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他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都做不好,死亡也不知 道他這麼做會讓別人死掉啊,他又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的,他也 不知道他為什麼做不好。

瑞彬:我阿嬤的朋友住醫院。

康晉:住醫院?那是過世了喔?

品潔:我兩個阿祖都死了,一個是很早就死了,一個是最近才死的。

嘉婧:我有二個阿祖,男的死了,女的那個還活著。

羽儒:我媽媽快死了。

我:媽媽?

羽儒:嗯,快死了,她生病了。

荺蓉:我阿公已經死了,我爸爸也快死了。

我:為什麼?

荺蓉:因為我爸爸白頭髮很多,差不多超過一百根了。

睿呈:我們的頭髮本來就超過一百根啊!

我:所以妳認為認變老會死掉?

嘉婧:我媽媽都沒有白頭髮。

小孩紛紛跟我分享家裡有誰死掉了,聲音太多太雜,無法清楚記錄。在第三章 第三節提到孩子對死亡的概念,孩子們認為變老就會死掉,所以荺蓉看到白頭 髮愈來愈多的爸爸,就認為爸爸快死了;嘉靖確認媽媽沒有白頭髮,暫時還不 會死,所以鬆了口氣。 在討論中,可以看到孩子們對父母健康的擔憂,但是他

104

們並不擔心自己會先比父母死去。即使經歷過了 105 年 2 月 6 日的大地震,這 群孩子的幼兒園同學也在該次的地震中死亡,孩子們仍不認為自己會比父母先 死。對他們而言,死亡得經歷過老年的階段,所以他們並不擔憂或是恐懼自己 會因意外而死。

我:老師想問問看,這學期老師講故事,我們討論故事,你們是喜歡聽故 事,還是喜歡聽故事,然後討論?如果我們明年老師還要來講故事,你 們會希望老師用什麼方式來講,請你們給老師一些建議?

荺蓉:我想要老師說完故事之後,我們再討論。

婕雯:我比較喜歡全部的故事講完之後,我們再討論。

其他的孩子紛紛點頭。

我:你們喜歡聽完全部的故事再討論,不喜歡一邊聽故事一邊討論?

玥如:這樣聽故事會很慢。

我:當你很疑惑的時候,不是會急著講嗎?老師回去聽錄音筆的聲音,你們 都會打斷我的故事耶!

嘉婧:我喜歡一邊講故事一邊討論,這樣我很急的問題就可以趕快說出來。

荺蓉:我喜歡故事聽完再討論。聽故事會講得比較快,討論會拖(聽故事)時 間。

我:你們喜歡討論喔!

嘉婧:聽故事不是說拖時間,只要聽得快樂就好。

我每次與孩子說故事,讓孩子進行討論的方式都不太一樣。有些時候會依照故 事的情節一直說下去,例如比較短篇的故事;有些時候會停頓下來,讓孩子們 討論。有時候來聽故事的孩子較多,比較多孩子迫不及待的想討論問題時,我 也會停下來讓他們討論。我若不停下來,整個討論的秩序就會變得很混亂,但 我又不想要憑藉著自己是老師,命令他們安靜聽我說故事,如此一來,討論的

105

氣氛就會變得很凝重,小孩就不願意說話了。所以我會按照當時的狀況,適時 的讓學生討論。

我:老師想問,你們聽了很多死亡的故事,會討厭死亡嗎?

你們對死亡的看法是什麼?

羽儒:我喜歡。

康晉:不喜歡,死了還要從小朋友再長大。

我:死了還要從小朋友重新活回來。

康晉:朋友都忘記了。

我:不是可以重新認識新的朋友?

羽儒所說的喜歡,應該是指聽故事。對康晉而言,重生若是再一次以同樣的方 式活一輪,他並不想要這樣。

荺蓉:有人死掉,重新投胎,長大之後就跟她媽媽說有她以前生下她的媽 媽。

其他孩子:怎麼可能!

睿呈:死了就可以不用理很煩的朋友。

瑞彬:其實我不想死,我的手機遊戲還沒破關,裡面還有很多遊戲。

其他的孩子聽到都笑了。對瑞斌而言,死亡的壞處就是會剝奪他活著玩手遊的 樂趣。

玉琳:我不喜歡死掉,死了就會見不到爸媽。

婕雯:我跟她的想法一樣。

荺蓉:我覺得死亡很可憐,他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在控制他。

玥如:我不喜歡死亡,因為他會把你的親戚朋友死掉,你就不能見到他們 了,而且死亡也是告訴我們更懂得珍惜,更珍惜時間,更珍惜家人。

品潔:我不喜歡死亡,因為死了就不能再騎腳踏車了。

106

嘉婧:我覺得我不喜歡死亡,我也不喜歡死掉,這樣就不能見到媽媽。

我不喜歡死亡是因為他會破壞別人的東西,還讓我們的家人死掉。

資雲:我覺得死亡很恐怖。

荺蓉:我現在開始覺得死亡不好了。

苡安:死亡會變成殭屍。

婕雯:如果死亡到我們家的話,我爸得了鼻咽癌,如果死亡在他的身上,

我長大以後要結婚,他就不會看到我的婚禮。

下課時間到了,討論只好就此停住,我還是沒告訴學生為什麼要說死亡的故事 給他們聽。每個學生對與死亡,都有各自的看法,他們能從中猜想或是獲得老 師所要傳達的用意。每一次進行討論,我從未對孩子們說:「這個故事讓我們學 到……」或是「老師希望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可以……」,誠如米歇爾‧施密特所 言:「對於『事物本身』我們無法做出任何合理的陳述,我們只能對『對我們而 言的事物』做出合理的陳述。」115 看待死亡,何嘗不是?每個孩子會根據對他 而言有意義的事物來看待死亡,而死亡也因為這群孩子的選擇,而有了不同的 樣貌。

與孩子討論死亡,並非要告訴他們生命很可貴,無法複製重來,所以大家 就努力的過完這一生吧!不,這不是我研究的目的。我是想藉由故事的討論讓 孩子去思考死亡,從死亡中看待生命。死亡是可以被談論,能夠被觸及的話 題,而不是禁忌。

二 、 慢 慢 長 出 的 思 考 現 象

《只要快樂不要哭泣,可以嗎?》,故事一開頭這麼寫著:「很久很久以 前,我們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名字。」

115 《哲學,可以吃嗎?》,頁 23。

107

我:什麼名字會連聽都沒聽過?

一陣沉默。

突然有個孩子出聲:老師……?

我:老師,是沒聽過的名字嗎?這裡說很久很久以前,時間很久遠喔!

嘉婧:就是你沒有見過他,他也沒有見過你,所以就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我:哦…所以是…假設我沒有見過嘉婧,我就不會知道嘉婧的名字;因為嘉 婧沒有見過我,所以嘉婧也沒有機會把名字告訴我,是這個意思嗎?

嘉婧:對!

我:蠻有道理的。

嘉婧:就是我們兩個都沒有見過面,就不知道誰的名字是誰的。

婕雯:但是有些人知道的話,可能會告訴他啊!

我:那我們要怎麼知道哪些人會知道?

睿呈:如果他是你的朋友。

嘉婧:如果是你鄉下的鄰居,可能可以。

我:到底這個名字叫什麼?這個名字叫「死亡」

睿呈:死亡先生,死亡你好。

這次來聽故事的孩子有 15 位,這幾個平常嘰哩呱啦的小孩瞬間安靜下來。忘記 了沉默的時間過了多久,嘉靖才說出了她對沒聽過的名字的了解。嘉靖的反應 讓我很訝異,她在五月討論《世界上最棒的葬禮》時,還一直問我葬禮是什麼 呢!名字並不是被命名而存在,而是被人知道才得以存在。在廣袤的世界裡 頭,讓人不知道、沒聽過的名字太多了,互不相識有個好處,就是彼此都不了 解的狀況下,就不會將那樣事物放在腦中思考,也不會產生任何的情緒感受。

所以當故事裡的「死亡」跌倒、受傷時,村子裡的人紛紛模仿,覺得那是一件 很好笑的事。由於村民們不認識「死亡」,所以不管他們怎麼跌倒,他們都不會 受傷。

108

玥如:他們那邊的人都不會受傷嗎?

我:不會,一開始村子裡的人都不會受傷。

玥如:為什麼他們不會受傷?

我:他們沒有見過死亡,沒有聽過死亡,當你沒有聽過的時候就不會死掉。

嘉婧:我想問個問題,為什麼他們(村莊裡的人)知道他叫死亡?然後呢,死 亡也沒有跟他們說自己的名字啊!

我:老師看了很多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耶!你們有聽到嘉婧說的嗎?

荺蓉:她是說死亡沒有說他的名字,別人也沒有說他的名字。

荺蓉:她是說死亡沒有說他的名字,別人也沒有說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