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科技素養內涵創新模式建構之相關事項

壹、內涵建構

經由本章各節相關文獻的評述,參酌相關理論的推衍而建構健康科技素養內 涵之創新模式。所謂健康科技素養乃是針對健康科技的定義,對攸關健康的科技 或科技促進健康的素養,所涉及的對科技化身心醫療和保健兩面效能的認知、信 念或態度(Mandiracioglu, et al. 2006),如醫療生技、資訊傳播、建築製造、光學電 力、交通航空、奈米生化等與吾人生活環境有相當關聯之科技素養。因此建構健 康科技素養之內涵,依據相關健康科技的理論推衍出來之因素,主要有社會認知 論對健康科技認知;計畫行為理論對健康科技知識分享;創新擴散理論、科技接 受模式對健康科技創新傾向;健康信念模式對健康科技信念等相關因素。

由上歸納整理而建構健康科技素養的內涵雛型,大致包含認知(科技化身體保 健、心靈保健、身體醫療、心靈醫療);信念(覺知預防性、覺知調適性、覺知效益 性、覺知克服性);創新傾向(創新環境、創新動機、創新構思、創新愛好、創新 應用);知識分享(行為態度、行為意圖、行為規範、覺知行為控制、分享行為)等 相關因素,內涵構念圖,如圖 2-17 所示。

圖 2-17 健康科技素養內涵構念圖

健康科技素養內涵

認知 信念

科技化身體保健 科技化心靈保健

科技化身體醫療 科技化心靈醫療

創新傾向 知識分享

覺知預防性 覺知調適性

覺知效益性 覺知克服性

創新環境 創新動機

創新認知 創新愛好

創新應用

行為規範 分享態度

分享意圖 分享行為

覺知行為控制

由圖 2-17 關於健康科技素養內涵之建構,可從認知、創新傾向、信念、知識 分享等相關因素加以分解。若能掌握健康科技素養之認知、創新傾向、信念、知 識分享等相關因素,則對健康科技素養之內涵當可豁然貫通、迎刃而解。底下分 項敘述健康科技素養的主要內涵成分。

在健康科技素養內涵的認知方面,依據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探討技術校院學生對健康科技的認知,係在科技環境下對身心靈的保健和醫療之 認識狀況。由於大專學生正面臨生涯試探期(15 至 25 歲)的階段,其舉止言行會受 到同儕團體的影響,因此常有觀察模仿學習的行為,但也常發揮自我效能,獨立 表現自我的概念,對健康科技各有自己的理念看法,也算是一種健康科技的素養。

分開言之,對科技化身體保健的認知,經搜尋相關資訊,編擬可參考的相關事項。

譬如:使用適當的健康器材有利於保健自己的身體;利用生技保健食品可維持自 己身體健康的狀態;自動避開具有科技污染源的環境(如工廠、醫院、實驗室),可 避免感染一些莫名的疾病;透過科技的協助,適度攝取所需的熱量,不致暴飲暴 食造成身體的負擔;透過科技的協助,養成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可以提高身體 自癒力及抵抗力;當前生物醫學的技術突飛猛進,只要不違反自然生態,對身體 健康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利用科技製作之食品愈符合天然食物的新鮮健康原則,

愈能讓人吃得健康;天然食品透過科技的協助,提供我們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可 以免除添加物對身體的傷害;透過科技了解所選用的天然食品之保存期限、所含 成分等,如此有助於身體保健;坊間運用科技結合天然食材所配製的排毒餐,可 達無毒一身輕,疾病不易上身;利用科技可製作色香味俱全、好吃的東西,但不 一定能吃出健康等項。對科技化心靈保健的認知,譬如:順應人性的科技有助於 心靈保健;有健康問題時,利用科技獲得家人和朋友的幫助,有助於心靈保健;

面對科技的發明品,如透過音樂、休閒或運動可紓解壓力情緒;透過科技的輔助,

可討論及探索人們的恐懼、焦慮和困擾,對心靈保健有幫助;以科技為媒介,可 參與宗教信仰相關活動,獲得靈性需求的滿足,將有助於心靈保健;身處科技環 境下,常懷感恩心,保持快樂的心情,可以促進靈性之健康等項。對科技化身體 醫療的認知,譬如:面對可能的疾病侵襲,以科技協助生活規律和飲食均衡,可 達治病效果;面對美容整型、減肥塑身等具風險性之醫療科技,宜謹慎評估後再 嘗試之;生病時接受專業醫師的囑咐作檢驗,為求正確的診療;利用天然藥物,

並以中國傳統的醫學模式為治病基礎,可達醫療效果;依循中醫師囑咐,利用科 技研發的天然藥物來調理自身免疫力,以達治病效果;利用科技研發的天然藥物 並非完全無副作用,使用時宜慎重考慮,以發揮治病效果;科技結合自然療法,

強調治療非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對身體疾病有相當療效等項。對科技化心靈醫 療的認知,譬如:透過科技可輔助醫護人員和病人的關係,以增進心靈醫療成效;

利用現代健康科技,如聆聽宗教音樂,或觀賞電視佈道可治療心靈創傷,可減少 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透過網路科技,進行心靈諮商,提供心靈不健康者「心病 心藥醫」的醫療效果;利用運輸科技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對心靈健康有正向 作用,可遠離醫藥和精神疾病等項。

在健康科技素養內涵的創新傾向方面,依據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ve

theory)、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個人面對不斷創新的健康科 技,在動機、學習思考、認知、情意、環境、覺知新科技效用、覺知新科技易用 等之具有創新精神的趨向。經搜尋相關資訊,編擬可參考的相關事項。面對創新 環境,諸如:家人容許攸關健康的科技表現較為奇特的想法和意見;家人有一些 重要的健康科技價值觀影響很深,可作為楷模;教師的以身作則能激發主動探究 健康科技難題的熱忱;教師的教學靈活創新,有機會發揮對健康科技的創意;同 學之間會傳遞豐富的健康科技知識,學到更多的健康知識;同學彼此的激勵,能 認識科技對健康的影響;學校的圖書資訊有機會接觸許多健康科技領域的知識;

學校常舉辦有關健康科技領域的研討會,吸收最新的健康資訊等項。在創新的動 機,諸如:研讀健康科技類的書刊雜誌,是基於關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投入健 康科技素養的推動工作,是為了大眾的健康;付出合理的代價去解決有關健康科 技的問題;對健康科技的難題,寧可多嘗試解決之道,少高談闊論;探索攸關健 康之科技議題是基於興趣,若方向有偏差,會隨時調整;健康科技若有疑問,打 破沙鍋問到底,以了解其真相等項。對創新的構思,諸如:思路通暢地談論有關 健康科技的議題;適時按健康科技議題之輕重緩急加以分類;科技對健康的影響 變化無常,隨時都有因應變化的準備;認同改造舊事物為新用品,構思新法以解 決健康科技問題;對健康科技常深入探索,提出精密的構想,不斷精益求精;如 果有機會參加健康科技議題的討論,會思索各種觀點的異同等項。對創新的愛好,

諸如:對科技與健康的關係頗具好奇心,喜歡嘗試了解其究竟;樂於取得攸關健 康的科技新知;喜歡探索如何善用科技以促進健康的議題;欣賞不同族群或社會 階層的人對健康科技的思維方式;對品質可靠的新保健食品有濃厚的興緻等項。

對創新的應用(覺知科技的易用和效用),諸如:懂得利用網路新的資訊,如國家 網路醫院,以維護健康及如何處理疾病問題;創新科技(如新型血壓計、健身器等) 的運用,可增進人我間之和諧健康;利用不斷創新的多媒體科技(包括電影、電視、

影帶、各式碟片,以及網際網路等),可隨時掌握健康新知;健康科技創新的多媒 體系統容易應用於學校的學習環境,以增進健康;健康醫療容易結合科技應用於 家庭環境,對人提供適切的健康照護服務;資訊與傳播科技容易應用於社會環境 以創造更新的終身學習模式等項。

在健康科技素養內涵的信念方面,在科技環境下,個人對健康抱持堅定不移、

持續一致的概念或看法。依據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健康信念主要由 覺知感染(罹患)性、覺知嚴重性、覺知效益性、覺知障礙性等特性構成。健康科 技信念的成分,修訂為覺知預防性、調適性、克服性、效益性。經搜尋相關資訊,

編擬可參考的相關事項。對覺知預防性的信念,例如:將來會因為目前在科技環 境下之生活作息不當而罹患如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而有所警覺和預防;

將來會因為目前在科技環境下之飲食習慣不當而罹患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 性疾病,而有所警覺和預防;將來會因為目前在科技環境下之待人態度不佳而罹 患如躁鬱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而有所警覺和預防等項。覺知調適性的信念,

例如:目前之科技環境下起居作息可能罹患生理疾病,而必須調整原先的作息方 式;因目前之科技環境下攝取食物可能罹患代謝疾病,而必須調整原先的飲食習

慣;因目前之科技環境下生活型態可能罹患心理疾病,而必須調整原先的待人態 度;能體會科技環境下心情不好會造成身體的傷害而調整原先的壞心情等項。覺 知克服性的信念,例如:不因科技環境下忙碌而有藉口說沒有時間運動;會因為 科技環境影響健康而盡量利用運動來補救;不至於因為科技環境下心理情緒壓力 大而找藉口去抽菸、喝酒或服用不當的藥物;不致受電視廣告影響而去買一些以

慣;因目前之科技環境下生活型態可能罹患心理疾病,而必須調整原先的待人態 度;能體會科技環境下心情不好會造成身體的傷害而調整原先的壞心情等項。覺 知克服性的信念,例如:不因科技環境下忙碌而有藉口說沒有時間運動;會因為 科技環境影響健康而盡量利用運動來補救;不至於因為科技環境下心理情緒壓力 大而找藉口去抽菸、喝酒或服用不當的藥物;不致受電視廣告影響而去買一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