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價值鏈

四、 價值鏈的相關研究

- 33 -

(一) 一般價值鏈的相關研究

Porter(1985)所提出的價值鏈概念廣泛應用在各種產業,探討彼此競爭優勢與企 業核心競爭力,許多研究採用價值鏈模式以分析組織內部各項價值活動,如何為企業創 造整體價值,蔡雅芳和胡哲生(2005)學者的研究中便以醫療機構作為研究對象,以價 值鏈模式分析醫院組織內部主要活動與支援活動,彼此相互輔助的關係,另一部分則探 討組織外部,亦即供應商的價值活動對於組織內部價值活動的影響,研究採用Porter價 值鏈的概念透過輸入後勤、作業流程、輸出後勤、行銷和銷售與服務,分析醫療機構內 部的價值活動,結果指出支援活動著重於技術、知識以及策略等無形價值,而主要活動 則著重於實體產品的功能、品質與價格等有形價值的要求,企業管理者除了重視組織主 要活動之外,亦須考量支援活動對於主要活動的影響,像是政策制定、員工專業技能以 及採購各部門所需要的設備資源,皆會影響主要活動的進行與活動之間所創造的價值,

以醫療產業而言,主要影響醫院組織內部的管理策略與經營目標的因素,則在於體制環 境與體制相關因素(蔡雅芳、胡哲生,2005)。此外,亦有學者應用價值鏈的概念分析 產業所擁有的持續競爭優勢以及不斷增長的價值關鍵,Patnaik與Sahoo(2009)的研究 中便應用Porter一般價值鏈模式分析印度葡萄酒產業,一方面用以了解葡萄酒生產過程 中的價值活動,並剖析此產業如何透過一系列價值活動達到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則探討 印度葡萄酒產業的興起與成長,研究結果指出印度葡萄酒產業以品質、口味與價格成為 產業成長的主要因素,而科技、種植葡萄的專家技術與葡萄酒製造技能亦幫助此產業的 成長與塑形。然而,印度葡萄酒產業雖在印度國內有逐漸成長的趨勢,但綜觀所有的價 值活動,則發現印度葡萄酒製造商落後於國外的競爭對手,其原因在於國外生產者掌握 製造葡萄酒的供應鏈,以獲取品質與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正如Porter所說,價值鏈分析 不僅能探討企業活動間彼此所創造的競爭優勢之外,亦可指出企業在活動環節中如何有 效運用有限的資源,並創造出最大的總體價值與企業利潤。

應用價值鏈在不同產業的競爭優勢分析中,其資訊時代的來臨,使社會開拓出許多

- 34 -

新的產業,例如行動商務、電子商務以及社群網站等,經濟社會在數位時代下展開另一 波競爭戰場,然而,在新的數位經濟下顧客對於網路服務的需求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傳達,

則需要企業整合所有顧客需求以創造或傳遞價值,Barnes(2002)研究主要探討提供行 動商務服務如何給顧客增值的服務,此研究採用價值鏈的概念套用至行動商務產品與服 務,並指出適用於行動商務的價值鏈架構分析,此架構由六項活動組成並分為內容和基 礎設施與服務兩大類,在內容部分則透過內容創造、內容套裝、市場行銷,分析行動裝 置在內容的呈現與透過內容進行的行銷方式,另一方面在基礎設施與服務上則透過行動 運輸、行動服務與運送系統、行動介面與應用,分析行動裝置的運輸科技與提供的服務,

例如簡訊、定位系統等,此研究分析結果探討多種行動科技,例如GSM、iMode、GPRS 等多項行動網絡科技技術以及簡訊、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等行動網絡服務,最後 研究結果指出WAP、iMode、GPRS、3G等在眾多行動網路科技與服務下,擁有未來行 動商務市場上的潛力,且推動著無線網路前進。

價值鏈的分析不僅廣泛應用在多種產業當中,除了可分析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優勢,

同時也可預測未來具潛力的價值服務。此外,社群網站的異軍突起亦使學者開始多方探 討,網站所創造的競爭優勢與提供給客戶的價值感受,在Lakshminarasimha與Vijayan

(2008)的研究中便以價值鏈分析Facebook與LinkedIn社群網站,透過客戶價值要求、

設計和發展、採購、生產與行銷探討其價值傳遞的過程,分析結果指出 Facebook與 LinkedIn透過目標受眾以及所傳送的服務內容作為各自的競爭策略,Facebook提供給顧 客最大的社群網站且創造第一代網絡社會,而LinkedIn則提供給顧客業務往來的平台服 務,故透過價值鏈的分析可看出不同的社群網站其目標受眾與所提供的服務,彼此差異 性與競爭優勢之所在。

(二) 其他延伸價值鏈的相關研究

透過上述相關研究,得知價值鏈的概念可應用於各種產業進行競爭優勢的分析,而 時代的改變與產業變遷使Porter(1985)所提出的價值鏈概念有所延伸,Porter的價值鏈

- 35 -

理論聚焦於企業的價值活動,探討活動彼此之間如何協調成為最佳化的狀態,並進而擁 有競爭優勢,若活動的價值超越活動成本則能使企業帶來利潤。簡而言之,價值鏈架構 的分析主要探討企業內部在生產與配銷產品的活動中,如何取得成本優勢進而獲取利益 並帶來競爭優勢,但網路科技的來臨使企業的競爭場所不僅在真實世界中,更擴展至網 路的虛擬空間,因此Rayport與Sviokla(1995) 指出虛擬價值鏈的概念,認為在資訊經 濟社會下的企業,必須同時在管理人員可以看到且能觸摸到的真實世界,和由資訊所創 造而出的虛擬世界中競爭,然而,採用企業價值鏈的概念進入到虛擬世界,學者則認為 必須透過五種信息活動分別為收集、組織、選擇、合成與分配訊息,企業透過物理活動 以整合虛擬價值鏈的活動,提供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當企業從各個價值鏈活動中,從 進料後勤到生產作業和市場與行銷,整合所有他們所捕捉到的信息,企業在業務的底層 便建構了資訊系統,而這些整合後的訊息則提供管理者能清楚看到價值鏈完整的流程。

換句話說,企業在虛擬價值鏈中的價值活動,會透過五種訊息增值的步驟建造出新的市 場與關係。圖3則顯示虛擬價值鏈的概念。

圖3、虛擬價值鏈

資料來源:”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 by Rayport, J. F., & Sviokla, J. J.,1995,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6), 75

另一方面在新數位經濟時代下,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成為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 物理價值鏈(Physical value

虛擬價值鏈(Virtual value chain

信息捕捉(收集、組織、選擇、合成、分配信息)

- 36 -

一,企業不只要關注產品在生產線上的品質與策略性的活動成本,亦須掌握關鍵資訊並 利用知識能力提升資訊科技的應用進而提升企業整體價值,因此,企業的競爭優勢除了 在價值活動中的展現之外,Lee 與 Yang(2000)指出知識亦能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並採用 Porter 價值鏈的概念延伸至知識管理,發展出知識價值鏈模式(Knowledge value chain),在知識價值鏈裡知識分為內隱與外顯,內隱知識指的是專業技術(know-how)

難以被複製且不容易分享於他人,外顯知識則指的是透過標準操作而容易捕捉的知識,

例如透過閱讀書籍而獲取的知識,而知識表現的測量則透過營運表現的結果及對於學習 的測量,營運表現的結果包括顧客滿意度、員工的生產力,而學習的測量則包含對於員 工的訓練、知識的使用對於顧客的影響,上述測量活動皆可以被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價值鏈由知識管理基礎設施做為支援活動,而知識管理過程則作為主要活動所組成,

知識管理基礎設施包含顧客/供應商關係(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知識儲存能 力(knowledge storage capacity)、知識型員工雇用(knowledge worker recruitment)、首 席知識官與管理(CKO & management),知識管理過程活動則包含知識獲取(knowledge acquistion)、知識創新(knowledge innovation)、知識保護(knowledge protection)、知識 整合(knowledge integration)、知識推廣(knowledge dissemination),其知識價值鏈架構 圖可見圖 4,透過知識管理企業能獲得競爭優勢,舉例而言,知識創新活動便是在實施 產品差異化的策略,知識價值鏈模式以透過知識管理創造價值的概念,進一步分析企業 無形的資產如何透過知識管理過程活動進而展現其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Lee & Yang, 2000)。

- 37 -

圖 4、知識價值鏈

資料來源:”Knowledge value chain”, by Lee, C. C., & Yang, J., 2000,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19(9), p.783-794.

不同於傳統價值鏈分析企業內部價值活動之間的成本競爭優勢,知識價值鏈將知識 視為企業一種獨特的競爭核心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在市場架構與產品中,獲取差異性與 競爭優勢的途徑,然,透過知識價值鏈架構的分析,學者則將存在於組織內部、外部以 及組織成員之間所有重要的外顯與內隱知識,轉化為對於企業整體有價值的知識活動過 程,透過企業內部知識管理系統的連結探討企業策略性的績效表現。以紡織業為例,

Danskin, Englis, Solomon, Goldsmith, & Davey(2005)探討英威達公司(Invista)透過下 游合作夥伴的外部與內部知識管理,發現英威達公司建立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便是連接內

- 38 -

訓練上則著重於知識獲取。故,透過學者的研究便可得知在資訊經濟時代下,企業內部 對於員工雇用以及知識保存與開發,皆為企業在市場上的關鍵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