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生新聞網站的發展

二、 商業企業與社會企業類型

(一)商業企業的定義與案例

企業往往以追求營利為目的並以獲取最大利潤為宗旨,而企業的概念包含幾項特點,

企業是由人、資訊與科技所組成並執行業務的功能,擁有明確的組織結構用以反映組織 內部與外部的事件,亦能執行具有目的性的活動並提供固定的產品或服務給顧客(Rood,

- 18 -

1994)。Drucker(1958)亦指出四項商業企業的功能特質,首先為人力組織,企業裡的 每一位員工皆能獨立作業以形成有效率的組織運作,並延續企業的營運壽命,其次,企 業的存在便在於提供經濟產物與服務給社會大眾,以滿足社會環境與經濟世界的需求,

第三,企業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下為求生存,其組織行為則會帶來經濟與科技的改變並力 求創新,最後企業存在的基本目標便是追求利潤,而其利潤並非企業家的股份而是生產 要素中的獎勵。Austin, Stevenson 和 Wei‐Skillern 等人(2006)亦認為商業企業的主要目 標,在於創造適當的營運模式用以獲得私人利益,且其組織活動通常依賴於階層式的控 管,並將有限資源作最大化的利用,企業組織往往強調的是市場機會而非資源,因此企 業家需要在短期內快速作出決策,以面對隨時更新的資訊來重新調整組織的活動策略。

在動態的世界中,商業企業需要即時進行管理以符合事件的需求,相較於社會企業,商 業企業主要關注於突破和滿足新的需求。

企業的意義除了以營利為目的,亦具有提供員工就業機會、供應顧客生活上所需的 產品與服務等功能而存在,其經營形態可分為獨資、合資以及公司等(莊立民、陳正弘、

李錦智、趙豊昌、李國瑋,2012)。在 Drucker(1993)的文章中亦指出企業是整體社會 追求利潤的源頭,不僅是社會當中重要的核心體制,同時也影響整體社會經濟的榮衰。

故在莊立民等人(2012)的文章中則定義企業為「透過人們努力並結合土地、資本、勞 力等不同的資源,在獲得利潤前提之下,有計畫、組織以及銷率的經營並承擔風險,以 提供商品或勞務來滿足市場需求的經濟體」。企業在社會經濟環境下的市場模式,所帶 來的優勢,分別為促進效率、增強反應力、促進彈性以及創新。在商業市場模式的運作 下,企業必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產品與服務,用以創造與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因此生產 者的效率則會影響生產與運送產品的過程,而經營者亦須觀察民眾的需求並快速反應,

在產品的價格上做調整。故,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在產製商品時須具備一定的彈 性,以因應隨時變動的市場情況,為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經營者隨時思索著新產 品、新服務以及新的生產過程,總體而言,流動的經濟環境中其市場模式所帶來的競爭 關係,促進企業開發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Croteau & Hoynes, 2006)。

- 19 -

在數位化的時代下,網路新科技的興起使企業為了持續其核心競爭力,改變其企業 的特質,正如 Wind 與 Wind(1998)比較其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特質,指出二 十一世紀的企業特徵除了講求速度、創新之外,更以資訊為其基礎並以企業自身願景為 導向,其企業經營者重視企業整體品質而非僅關注於產品,用以滿足顧客的所有要求,

故,在新媒體科技時代下,企業若以自身願景為導向則需要將組織理念具體化與文字化,

獲得企業成員的認同並凝聚員工向心力,其企業的願景不僅能幫助企業建立公眾形象,

亦能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而彭芸與關尚仁(2003)在媒介組織的探討上,則指出媒體 經營與一般企業相同皆追求利潤與企業發展的成長,但其相異的地方則在於媒體為生產 內容的文化產業,須追求的基本原則在於新聞自由並同時為公眾的利益所服務。隨著環 境與時代的變遷,歷史越悠久的新聞媒體所背負的包袱則越重,使其媒體組織難以做出 快速的反應與調整,因此企業的願景需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例如《紐約時 報》在 2010 年時則有感於印刷報的高成本,而廣告收入逐漸式微的情況,企圖以網站 收費模式擴展媒體企業的收入來源,用以因應網路浪潮的來襲(李強,2010)。因此,

商業媒體為追求企業的利潤與成長,則會運用跨媒體行銷(cross-media marketing)以創 造資金來源,在林富美、沈宜蓉與陳健倫(2004)則探討媒體組織透過舉辦文藝展覽活 動作為媒體廣告行銷策略的研究,指出媒體組織透過文化產品的行銷,能增加新聞媒體 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換句話說,新聞組織透過展覽活動的行銷宣傳並利用自身媒體傳遞 訊息的力量,則能達到綜效以獲取利益。

新聞的即時性與相關性為媒體產業的主要價值所在,此外,新聞內容的編排與事件 的選擇亦代表著普羅大眾對於資訊關注的優先順序,因此,這意味著新聞產業的市場導 向與編輯的市場策略,主要目標在於將理念轉化為利潤,讓利益成為組織企業的主人,

此宗旨與商業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相符合,因此在市場模式下的媒體公司會細分其市 場並鎖定目標受眾,用以提供數據給廣告公司進而謀取利潤,此外,企業進行編輯成本 的評估亦在於提升公司股份在整體市場上的價值地位,以追求企業自由的政治聯盟和友 善的投資環境。然,在商業市場下的媒體產業需要大量的編輯資源,用以支撐新聞的品

- 20 -

質,以挪威商業報紙 Dagens Næ ringsliv 為例,此報紙具備製作調查新聞的能力而贏得專 業的美譽亦吸引更多新的讀者,但當廣告市場的收入下降,此報紙則會減少記者數量以 及編輯成本,以確保其營運的狀態有獲取利潤(Allern, 2002)。故,作為商業企業的新 聞組織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情況下,以利益為優先並接受壓低支出用以增加利潤的企 業邏輯,則容易使新聞走向娛樂化和腥羶色化(Croteau & Hoynes, 2006),有別與其他 產業的新聞媒體,媒體企業本身以雙元產品(Dual product)在市場中運作,一方面在讀 者市場中,新聞媒體產製符合讀者喜好的新聞產品,另一方面,在廣告市場中,媒體企 業在產製新聞產品的過程中,同時亦將讀者視為產品販售給廣告主以獲取網站的利潤。

因此,新聞組織經常處於滿足金融市場的需求與維護新聞本質之間的矛盾中,新聞產品 在社會中有扮演教育、文化性與公民參與的特性,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媒體 組織則須制訂具競爭優勢的策略以穩固市場地位,而讓新聞產品迎合大眾喜好失去專業 的本質。故,本研究探討新聞媒體時,除了以媒體經濟的角度觀察之外,亦強調新聞組 織所帶來的公共利益,以下便以社會企業談討市場上產生的新氣象。

(二)社會企業的定義與目標

社會企業的概念最早源自於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所提出的微型 信貸(microfinance)金融模式,在 1974 年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祖國孟加拉面臨嚴重的 飢荒,當他拜訪受飢荒之苦而貧窮的村莊 Jobra 時,42 名婦女因沒有錢償還高利貸而面 臨生活困境,他將身上的錢贈予婦女們後,自此發現小額的借貸對於貧窮人有極大的幫 助,不僅能幫助婦女們還清債務同時也能提高貧窮人民自行創業的能力,並進而形成微 型企業以降低人民借貸的負擔,故在 1976 年時建立了鄉村銀行(Grameen Bank)(Yunus, 1999)。此銀行的運作依賴於借貸人本身的力量且借貸人本身不需要任何抵押品,然而,

為了確保借貸人能還款,銀行要求借貸人組成團體彼此為互相的還款保證人,相互監督、

援助與激勵每位成員還清款項,若團體中有一名成員無法還款,銀行則會暫停支付所有 成員的款項。此模式成功在孟加拉國家運作且使許多貧窮人民受惠,而微型貸款的模式

- 21 -

正為社會企業概念的前身,運用市場上的機制試圖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組織永續價值,

並在未來發展上不僅止於貧窮的問題更擴展至環境、氣候、水資源、居住等各項社會問 題,不同於一般企業以營利最大化為運作目標,社會企業運用著日常營運並解決社會問 題,展現組織永續經營的概念(Yunus, 1999; 錢為家,2009)。

對於社會企業的定義最簡易且廣泛的概念可透過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對於

「社會」與「企業」各自的定義,指出社會與個人和群體的互動,或是作為社會其中一 員 的 人 類 相 關 福 利 , 另 一 方 面 , 對 企 業 的 定 義 則 為 經 濟 組 織 或 活 動 的 單 位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結合上述所說的概念則能理解社會企業是作為考 量人類社會或人類福祉的企業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在1999年所出版的《社會企業》一書中,則指出 社會企業在市場與國家之間經常稱之為「第三部門」和「非營利部門」,但社會企業並 不取代非營利部門或社會經濟的概念,反而成為兩者概念之間的橋樑,並透過各個國家 不同的法律形式所組成,其主要的企業精神同時追求社會與經濟的目標,不僅提供各式 各樣的社會服務也為弱勢團體與特定族群效勞,包括教育、文化與環境等。此外,Alter

(2007)亦定義社會企業是一個為了社會目標而進行任何商業行為的組織,以減少社會

(2007)亦定義社會企業是一個為了社會目標而進行任何商業行為的組織,以減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