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有三大研究限制,其一則為較主觀的質性研究方法,其二則缺乏以知識 價值鏈分析新聞網站的相關研究,第三則為訪談對象的局限。首先,在質化研究中以深 度訪談為其常見的研究方法,透過具雙向互動、適應性高、可隨著訪談對象的回應進一

- 120 -

步深入提問等特性下,採用深度訪談法不僅能獲取完整度較高的資料,而本研究所採用 的深度訪談法為半結構性訪談法,透過研究者所制定出的訪談大綱,受訪者更能依據問 題逐步回應進行深入的探討,而研究者亦能從受訪者的回應中深入問題的核心,從不同 角度了解複雜的社會現象或個人行為,並透過每個人的特殊性以得到更直接且真實的資 料(Legard et al., 2003)。本研究所採用的半結構訪談法雖可以避免結構性訪談法所缺乏 的訪問彈性與深入問題核心,但在另一方面,深度訪談法的缺點與侷限則在於難以掌握 資料的客觀性與準確性,以及非結構性訪談法需費時費力進行訪談等缺陷,同時半結構 訪談法由於僅採納個別受訪者的口頭資訊,難免會受到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而使資料有 所偏頗。其次,過往研究甚少以知識價值鏈分析原生新聞網站,而本研究僅透過知識價 值鏈的意涵套用在新聞網站的價值鏈分析,原生新聞網站作為一種資訊處理的產業,本 研究認為知識價值鏈所探討企業對於知識的管理能夠創造整體價值並優化價值活動的 過程,與原生新聞網站在處理新聞資訊的過程中相符合,雖在理論套用上符合邏輯,但 則受限於過往研究甚少以知識價值鏈探討原生新聞網站。最後,訪談對象僅聚焦於新聞 組織的董事長、總經理以及總編輯,雖能全面了解原生新聞網站在產製新聞過程,以及 維繫新聞網站的營運模式,但卻缺乏了新聞組織中作為核心資產的記者或是較具批判性 格的傳播學者等人的觀點,若能在訪談對象中加入這些人對於商業企業與社會企業的看 法,則能更豐富本研究的資料來源,且更了解原生新聞網站在產製新聞過程中所創造的 優勢價值。

二、研究建議

網路浪潮的崛起使新聞網站在台灣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然,綜觀台灣新聞環境,許 多新聞網站如曇花一現般消逝在數位化的變遷中,而僅有部分新聞網站能在有限的媒體 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故除了探討原生新聞網站的競爭力之外,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則 指出可探討原生新聞網站適用的不同營運模式,為新聞產業找尋再生的契機。此外,數 位化的變遷快速,使原生新聞網站所呈現的類型具多樣化,像是針對女性族群的《妞新

- 121 -

聞》、政治議題相關的《民報》等主題式類型的原生新聞網站,有別於綜合性新聞網站,

主題式新聞網站逐漸以分眾化、專題式的網站策略鎖定目標族群,故對於未來研究的建 議則可以比較不同網站類型下的原生新聞網站經營模式,而在研究方法面向上,除了透 過深度訪談以深入理解組織的運作之外,更可以加入閱聽眾對於新聞網站閱覽資訊行為 的量化研究,全面性地描繪台灣閱聽眾在使用原生新聞網站的概況以及使用經驗。最後,

本研究主要比較商業企業與社會企業不同經營模式下,原生新聞網站的競爭優勢與價值 創造,有鑑於社會企業概念自 2009 年才在台灣開始蓬勃發展,而《新頭殼》作為台灣 第一家社會企業類型的原生新聞網站,其經營模式與企業內部所創造的價值活動皆屬於 初期發展,故未來研究可多探討以社會企業概念經營的媒體產業,並進一步分析社會企 業在台灣網路新聞市場上所締造的創新模式與經營理念。

- 122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 央 社 ( 2013 年 08 月 06 日 )。〈 華 盛 頓 郵 報 亞 馬 遜 創 辦 人 買 下 〉。 取 自 :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08060011-1.aspx

方齡(2012 年 09 月 21 日)。〈NOWnews《今日新聞》全年無休 與您「LINE」相伴〉。

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2/09/21/390887

王智立、林宛妮(2012)。〈新聞網站之品牌形象、品牌認同與品牌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

《傳播管理學刊》,13(2):47-70。

王智立、施翠娟(2004)。〈知覺品質, 品牌聯想對顧客基礎品牌權益之影響-以新聞網站 為例〉,《傳播管理學刊》,5(2):4-18。

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2013)。〈2013 年台灣媒體白皮書〉。台北:台北市媒體服 務代理商協會。

何定照(2013 年 11 月 1 日)。〈王育敏建議:訂明年社企年〉。《聯合報》。取自: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1415

余強生、簡志成、陳怡如(2003)。〈如何以價值鏈模式來適當地安排或調整價值鏈上的 活動藉以有效地達成企業競爭策略的目標〉,《東海管理評論》,5(1):115-138。

余麗姿(2008 年 04 月 2 日)。〈東森電子報 中華聯合電訊入主〉,《經濟日報》。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18484

吳浩銘、林采昀(2014)。《媒體生病了:臺灣新聞環境的症狀與因應》。台北:巨流。

- 123 -

李宜穆 (2012 年 03 月 26 日)。〈付費制推出一年,紐約時報擁近 50 萬線上訂戶〉,《數 位時代》。取自:

http://techorange.com/2012/12/28/the-new-york-times-paywall-is-working-better-than-a nyone-had-guessed/

李怡潁、李勇、王名、劉于華、黃德舜(2010)。〈社會企業可持續發展管理模式探討: 兩 岸個案比較〉,《第三部門學刊》,14:57-85。

李貞怡、李秀珠(2006)。〈台灣媒體競爭市場之報紙內容多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 (88):135-172。

李強(2010 年 09 月 30 日)。〈難敵數位化網路 《紐約時報》將停印〉,《看雜誌》。取自: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0/2455

李雅靖、鄭哲助(2008)。〈網際網路應用 (價值鏈觀點) 與經營策略及資訊化成熟度之 關係-台灣製造業實證研究〉,《傳播管理學刊》,9(1): 1-26。

李瀅 (2009)。〈電子報與新聞入口網站的競合分析研究〉,《全球在地趨勢與變遷論文 研討會論文集》

周慶祥( 2012) 。 〈從價值鏈理論探討報紙新聞網站資訊價值創造模式〉,《玄奘資訊 傳播學報》,(9):79-117。

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地區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頁 146-181。

官有垣、王仕圖(2013)。〈台灣的社會企業: 特質, 發展趨勢與效應〉,《人文社會科學 研究》,7(1):102-126.

尚蓉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 弘智文化。

- 124 -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2004)。〈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 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2):

67-104。

社企流(2014)。《社企力 !: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 獲利!》。台灣:果力文化。

邱顯貴、儲聖涵、賴廷曜、林育如、黃正宏、江志偉(2003)。〈知識價值鏈模式的應用 及價值創新:以台灣的電子產業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學報》,6(2):116-134。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傳播研究與 實踐》,3(1):1-12。

胡哲生、梁瓊丹、卓秀足、吳宗昇(2013)。《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 9 個社會企業熱血 追夢實戰故事》。新自然主義幸福綠光有限公司。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庫麥、潘中道、胡龍騰、黃瑋瑩(2000)。《研究方法: 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 化。

域動行銷行銷有限公司(2014)。〈2014 年第一季「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取 自:http://www.clickforce.com.tw/news_survey_detail.php?id=185

張凱茹(2012)。〈電子雜誌影響產業價值鏈變遷之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學位論 文》,1-141。

張耀仁( 2002) 。 〈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晚間娛樂新聞為 例〉,《廣播與電視》,(18):59-90。

- 125 -

莊立民、陳正弘、李錦智、趙豊昌、李國瑋(2012)。《企業概論》。全華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陳怡如 (2014 年 03 月 02 日)。〈2014 年台灣網站 100 強揭曉!雅虎奇摩以些微差距,

擊 敗 Facebook 奪 冠 〉 , 《 數 位 時 代 》 。 取 自 :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1260

陳怡如(2014 年 04 月 02 日)。〈LINE 全球用戶數突破 4 億!〉,《數位時代》。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1661

陳 建 宇( 2013 年 11 月 04 日)。〈「益」起做愛心 善因行銷得人心〉,《電子商務時報》。 取自: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31104003853

陳秋雲(2007)。〈網路媒體對新聞產製及專業之影響:個案分析 (2000-2005 年)〉。

創市際(2009 年 07 月 10 日)。〈雅虎新聞瀏覽率高達八成 取代傳統報紙功能〉。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7_10_09.html

創 市 際 ( 2012 年 12 月 28 日 )。〈 2012 年 網 路 社 群 白 皮 書 〉。 取 自 :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18_12.html

創市際(2013 年 04 月 19 日)。〈ARO/MMX 觀察:台灣原生新聞網站使用情形〉。取自:

http://news.ixresearch.com/?p=7003#more-7003

創市際(2014 年 06 月 16 日)。〈新聞調查暨新聞資訊類別網站使用概況〉。取自:

http://news.ixresearch.com/?p=7532#more-7532

彭芸、關尚仁(2003)。《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

楊慧娟(2006)。《網路新聞學: 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台北:五南。

- 126 -

經濟部商業司。〈公司及分公司基本資料查詢〉。取自:

https://gcis.nat.gov.tw/pub/cmpy/cmpyInfoListAction.do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趙雅麗(2002)。〈從台灣明日報的停刊看中文電子報之前景〉,《傳播與管理學研究》。

蔡雅芳、胡哲生(2005)。〈組織內部與外部價值活動之交易互動-價值鏈觀點〉,《管理 學報》,22(6):727-742。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8):65-108。

鄭 緯 筌 ( 2014 年 06 月 23 日) 。〈《Computer World》實體雜誌即將停刊,轉型數位發 行〉,《數位時代》。取自:

http://bnext.com.tw/article/view/id/32708#.U6hHigSoIow.facebook

錢為家(2009)。《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 第四代企業的價值驅動優勢》。台北:商周出 版。

瞿 海 源 ( 2011 年 03 月 18 日 ) 。〈 電 視 國 會 唉 -- 〉,《 自 由 時 報 》。 取 自 :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477230

魏 華 星 ( 2013 年 10 月 19 日 )。〈 社 會 創 新 的 「 兼 利 」 協 作 市 場 學 〉。 取 自 : http://www.ses.org.hk/wp-content/uploads/2013/10/2013.10.19_EJ-Article.pdf

羅文輝、劉蕙苓( 2006) 。 〈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

81-125。

譚伯群、林清河、施坤壽、張音(2000)。〈網際網路應用 (價值鏈觀點) 與經營策略及 資訊化成熟度之關係-台灣製造業實證研究〉,《管理評論》,19(1): 151-182。

- 127 -

二、外文部分

Á guila-Obra, A. R. d., Padilla-Meléndez, A., & Serarols-Tarrés, C. (2007). Value creation and new intermediaries on Internet.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online news industry and the web content aggreg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7(3), 187-199.

Allern, S. (2002). Journalistic and commercial news values. Nordicom Review, 23(1-2), 137-152.

Alter, K. (2007).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Virtue Ventures LLC, 12.

Althaus, S. L., & Tewksbury, D. (2000). Patterns of Internet and traditional news media use in a networked communi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7(1), 21-45.

Andreasen, A. R. (1995). Profits for nonprofits: find a corporate partn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6), 47-50, 55-49.

Austin, J., Stevenson, H., & Wei‐Skillern, J. (2006).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same, different, or both?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0(1), 1-22.

Barnes, S. J. (2002). The mobile commerce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2(2), 91-108.

Beam, R. A. (1998).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rket-oriented newspaper. Newspaper Research

Beam, R. A. (1998).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rket-oriented newspaper. Newspape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