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éorie de la littérature du romantisme allemand),與拉古拉巴合著。

第二節、 儂希思想簡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1997 出版《黑格爾:否定性的動盪不安》(Hegel: L'Inquietude du negatif)。

2000 出版《肖像的注視》(Le Regard du portrait)。

2000 出版《闖入者》(L'Intrus)。

2001 出版《「有」性別關係》(L’“Il y a” du rapport sexuel)。

2002 出 版 《 世 界 的 創 造 或 世 界 化 》 (La Création du monde; ou, La

Mondialisation)。

2002 出版《傾聽》(A l'écoute)。

2002 成為榮休教授。

2003 出版《形象的根據》(Au fond des images)。

2003 出版《別觸摸我》(Noli me tangere)。

2004 出版《哲學史》(Chroniques philosophiques)。

2005 出版《解閉:基督教的解構》(La Déclosion: Déconstruction du

christianisme)。

2008 出版《民主的真理》(Vérité de la démocratie)。

第二節、儂希思想簡介

儂希的著作相當豐富,所探討的議題層面十分廣泛,因限於篇幅的關係,

筆者無法全面性地通盤介紹。本節選擇了主題較為明確並具有代表性的七項著 作,作為一種引介讀者去了解儂希思想的入門介紹。本節以這些著作的內容勾勒 儂希思想,以之來擴充儂希對主體的闡述,並突顯儂希對主體的解構之外的其它 思考重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一、《納粹的神話》:主體意識形態與政治的作品

儂希與拉古拉巴在1991 年出版《納粹的神話》(Le Mythe nazi)。儂希與拉古 拉巴分析了納粹的神話,並以神話元素來說明極權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兩位作者 認為,納粹的神話並不是諸多神話之中的另一個神話,納粹神話指的是:國家社 會主義本身即是神話。納粹就是神話,納粹神話將整個德國民族予以神話化。納 粹神話是德國創建自身的奠基性神話,是德國民族自我奠立的政治神話。神話是

「同化的機制」(identificatory mechanism)41,納粹佔有了同化機制,並據此實現 德國的同一性。納粹將神話的同化力量提升為自我同化的無限強力。納粹神話是

「神話之創造力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creative power of myth)42

納粹神話是德國創造自身的神話。根據自我創造與自我起源這個面向,兩 位作者說明了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極權主義的意識形態是「主體的意識形態」

(ideology of the subject)43。極權主義是在總體範圍內的總體支配,總體支配不是 非理性的壓迫或控制,而是在意識形態的引導下所執行的政治實踐。意識形態是 觀念的邏輯,是觀念的總體自我實現的邏輯。納粹將原本的意識形態發展為主體 意識形態。主體意識形態是主體觀念的邏輯,它是主體觀念的總體自我實現、是 主體觀念欲求著的自我實現。極權主義貫徹執行了主體意識形態,它將整個共同 體實現作為主體,它以民族-主體或是國家-主體來達到自我完成。共同體變成為 集合主體。

神話是虛構或造型藝術,神話的力量是「投射形象的力量」(power of the projection of image)44,神話投射形象並據此創造出事物的本質。神話的創造力就

41 NM, p. 296.

42 NM, p. 307.

43 NM, p. 294.

44 NM, p. 3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是形象的創造力,在顯現的形象中,觀念活生生地呈現自身,形象實現了意識形 態。納粹將神話的創造力提升為絕對創造力,納粹神話投射出絕對形象,絕對形 象呈現出主體觀念,並帶來主體意識形態的自我實現。納粹以絕對形象來形塑組 織德國,並以之構成德國的同一性。納粹將政治與美學結合起來。納粹神話標誌 著極權主義的絕對能產力。極權主義的政治實踐運作為美學的生產,這個生產是

「政治作為藝術作品的生產」(production of the political as work of art)45,極權主 義將共同體生產作為藝術作品。共同體在作品中達到了自我完成,作品是共同體 -主體的自我創造與自我生產。

二、〈粉碎的愛〉和〈愛與共同體〉:愛的思維與不可能的愛

在1986 年〈粉碎的愛〉(L’ amour en éclats)這篇文章,儂希探討與澄清了愛 的意義。他認為愛是不可辯證化的,愛的意義在於敞開。在愛的哲學中,辯證法 則支配了愛,將愛限定於辯證統一性之中。愛表現出兩個面向:一方面,愛要求 主體超出自己;另一方面,愛帶來了主體的完成。第一個面向指的是說,主體在 獨立個體性中感覺到自己的缺陷與不充分性,主體的自我是分離的自我,而分離 自我無法提供真實的自我知識。第二個面向指的是說,主體走出與否定自己,主 體在他人之中發現自己,並在他人之中擁有自身的持存。主體將愛對他的敞開轉 變為他對自己的否定,並以自我否定來重構自己的內在性。愛將主體向外暴露,

可是主體卻壓制了愛,並致力達成「外於自身而將自身關聯於自身」(relating oneself to oneself outside oneself)46。主體通過愛無限地完成自身,以愛來執行「自 我的辯證性揚棄」(dialectical sublation of self)47

然而,儂希認為,愛是自我完成的不可能性,愛不帶來主體之完成,愛不

45 NM, p. 303.

46 “Shattered Love,”The Inoperative Community, p. 96.

47 “Shattered Love,”The Inoperative Community, p. 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能 被 主 體 給 據 為 己 有 。 愛 在 主 體 之 中 造 就 了 「 存 有 學 的 破 碎 」(ontological fissure)48,解除了主體的專屬存有,並將主體向外暴露。更重要的是,愛干擾了 自我關聯,不讓主體關聯於他自己。愛暴露出主體的無內在性,發生為無內在的 敞開。愛不是主體的自我定立、自我否定或自我外在化,而是來自主體之外。愛 源自於他人,他人帶來了愛。他人並不為主體提供自我知識,他絕不與主體相似。

他人不具有同一性,是欠缺同一性的它者。這個它者是不可抵擋的,「它者的它 異性」(alterity of the other)49穿透與橫越了主體。它者切入到主體之中,並切割著 主體。它者導致主體性的粉碎,將主體暴露到自身之外,並敞開了主體。愛就是 它者的到來與穿越。愛發生為切穿、破碎與敞開。

儂希於2001 年 8 月與 Ronell、Schirmacher 兩位學者針對愛與共同體的關係 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討論內容呈現於〈愛與共同體:Nancy 和 Ronell、Schirmacher 的圓桌討論〉(Love and Community: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Jean-Luc Nancy, Avital Ronell and Wolfgang Schirmacher)50這 篇 文 章 。 儂 希 將 共 同 體 (community)與共通存有(common being)區別開來,他強調共同體不具有共通存 有、不奠立在共通實體之上,而是源自於同一性的匱乏。51匱乏與虛無將所有人 結合在一起。共同體建立在共同的虛無之中,並不為任何人提供屬性或特質,而 是呈現出共同的無屬性:共同體移除了專屬性或專屬存有。在共同體之中沒有人 擁有自己的本質,每一個人都外在於自己,並與其他人共同存在。所有人一起分 享著虛無,愛就是這個對虛無的分享。在愛之中,沒有人專屬於他自己。愛暴露 出我們的無專屬性。

基督徒的愛是一項要求,它要求基督徒愛著每一個人。這是不可能的要求,

基督徒的愛展現為不可能的愛。儂希認為愛就是不可能的愛,不可能的愛不只要

48 “Shattered Love,” The Inoperative Community, p. 96.

49 “Shattered Love,” The Inoperative Community, p. 98.本文將在第八章說明他人、它者與它者性之 間的關係。

50 http://www.egs.edu/FACULTY/JEAN-LUC-NANCY/ARTICLES/LOVE-AND-COMMUNITY

51 本文將在第八章說明共同體、共通存有與共通實體、共有-存有(Being-in-common)之間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求基督徒,而是要求所有人。不可能的愛將共同體凝聚與組織在一起。儂希依照 拉岡(Jacques Lacan)對愛的界定來理解不可能的愛。拉岡將愛界定為:愛是給予 你所沒有的東西(love consists in giving what one does not have)。52也就是說,愛並 不給予可給出的東西,愛的給予不給出所有物,給予者不給出他擁有的東西。最 重要的是,給予者並未擁有自己。在愛之中,給予者給出他自己。給予(donner/to give)等於放棄(abandoner/to abandon)。53給予者給出自己以及放棄自己,給予者 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付給他人。

愛不只是愛你的鄰人,而是對每個人的愛,愛既無偏愛,亦不排斥。作為 不可能的愛,愛同時要求著要去愛你的敵人。所有人一起分享著虛無。對虛無的 分享就是愛,就是自我存有的不可能性。他人並不比我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專屬存 有,他人與我都不具有同一性。愛不是要去滿足或充實他人,愛上他人就要接受 他的無同一性。一方面,給予者給出自己,並為他人保持敞開;另一方面,給予 者開放向他人的敞開。亦即,愛讓雙方相互敞開,愛用空來填滿空、用敞開來填 滿敞開。

三、《自由的經驗》:自由之境與實存

儂希在 1987 年寫出了國家博士論文《自由的經驗》(L'Expérience de la

liberté),並於隔年出版此書。儂希分析了自由的經驗,他認為自由的經驗並未侷

限在人身上。自由不是人的自由,而是「存有的自由」(freedom of being)54。儂 希探索了海德格提出的存有的自由,並澄清了存有自由與「『自由』之境」[the

“free”(das Freie)]55的關係。存有自由即是自由之境,存有的自由顯現為開放的自

52 http://www.egs.edu/FACULTY/JEAN-LUC-NANCY/ARTICLES/LOVE-AND-COMMUNITY

53 http://www.egs.edu/FACULTY/JEAN-LUC-NANCY/ARTICLES/LOVE-AND-COMMUNITY

54 EF, p. 13.

55 EF, p. 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由空間。自由之境標誌著存有的隱逝。隱逝是存有的虛無。隱逝的存有遠離存有 者整體,並脫離它自身。存有離棄自身、外在於自身,並帶來了敞開。存有的自 由就是存有的虛無,隱逝的存有敞開了自由之境。

存有即是自由。存有的自由先行於人。存有將自由贈予給人、敞開了人,

並將人暴露到他自己之外。存有的自由是不可佔有的,它展示出人的無本質性。

儂希認為現代主體的最大困境在於:他佔有了不可佔有者,將自由據為己有,讓 自由運作為自我的辯證性揚棄。對主體來說,自由是絕對的。主體在絕對自由中 定立自己,絕對地引發自身,變成是自身存有的原因。主體不只是獨立於其它事 物的自我持存,主體還與自己相分離。主體否定自己的有限存在,並通過自我否 定而達到自我關聯與自我相等。主體在絕對自由中完成自身,這代表對自由的放 棄。主體自由地放棄了自由,他為了佔有自己的本質而放棄了自由對他的敞開。

絕對自由構成了「絕對之惡」(absolute evil) 56。絕對之惡犧牲了所有實存:主體 不僅犧牲他人的實存,主體也一併犧牲自己的實存。絕對之惡是「本質的狂暴」

(fury of essence)57,它表現出「對實存的仇恨」(the hatred of existence)58。 自由不是自由意志,而是存有的深淵。自由解除了意志的自我在場,並導 致意志的「非根據化」(dé-fondement/un-grounding)59。在實際生存的界限上,自 由產生了超越,讓實存超出到自身之外,進而將實存的內在暴露向外在。自由暴 露出實存的無內在性與無本質性。實存不是主體,它不將自由據為己有。實存是 不可犧牲的,不會為了完成自身而犧牲其它的實存或犧牲自己。實存為存有者整

(fury of essence)57,它表現出「對實存的仇恨」(the hatred of existence)58。 自由不是自由意志,而是存有的深淵。自由解除了意志的自我在場,並導 致意志的「非根據化」(dé-fondement/un-grounding)59。在實際生存的界限上,自 由產生了超越,讓實存超出到自身之外,進而將實存的內在暴露向外在。自由暴 露出實存的無內在性與無本質性。實存不是主體,它不將自由據為己有。實存是 不可犧牲的,不會為了完成自身而犧牲其它的實存或犧牲自己。實存為存有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