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共同體的解構:共在、共實存與它者

第二節、 共實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7

第二節、共實存

共在共享著意義,並互相地引發意義。共同存在的此有一起敞開了意義。

通過共在,存有意義延伸成為世界意義。存有的敞開擴張成為世界的敞開。所有 此有共同承擔著世界敞開的責任。每個外在於自身的此有都變成了世界的根源。

共在發生為世界的多重敞開。共在構成了世界的多重根源。637

共在暴露出此有的無本質性。共在呈現出此有的實存。此有不是單獨實存 著,而是實存在共在之中。此有與其它此有共同存在著。也就是說,此有與其它 此有一起實存著。儂希認為:

我們的實存將自己呈現作為意義…,與此同時,我們將我們自己呈現給 我們自己。也就是說,通過彼此立刻呈現給彼此,以及將每一個呈現給 他或她自己。我們共同顯現(comparaissons /co-appear),而這個顯現就是 意義。638

637 世界的根源不是原初在場,而是原初在場的隱逝。這不是根源的純粹缺席。隱逝並沒有取消 根源,而是將根源播散開來。多重根源取代了隱逝的單一根源。儂希認為「有限性是根源;也就 是說,它是多個根源的無限性。『根源』並不意味著那個世界由之而來的東西,而是世界的每個 在場的到來、是世界的每次單一到來。」,請參閱“Of Being Singular Plural,” in BSP, p. 15.

638 “The Forgetting of Philosophy,” in GT, p. 62. 本文在此未能突顯 comparaissons 與 Comparution 的關係,以及它們的法律意含。儂希在“La Comparution/the Compearance: From the Existence of

‘Communism’ to the Community of ‘Existences’”一文中探討了 Comparution 的法律意含。

Comparution 指的是被傳喚之後的出庭行動。實存被傳喚出庭,在法庭上相互質詢並接受裁判。

世界構成了法庭,而裁判的依據則是規則(rule)或原理(principle)的分割。實存共同顯現於世界這 個法庭內,並依照規則或原理的分割來裁決自身。共同顯現就是被傳喚到世界,以及在世界之中 出庭、到場。儂希認為:「我們實際上暴露出許多點或運動——它們同時界定了外在性與它的共 同分割——之領域性(領域、表面)、純粹空間。…這個空間的敞開或空無、它的完全空間性或 它的許多敞開:它是我們出庭/共同顯現的位置。我們出庭/共同顯現(compearance):我們一起(進 入)到世界。」請參閱“La Comparution/the Compearance: From the Existence of ‘Communism’ to the Community of ‘Existences’,” in Political Theory 20, no. 3, p. 3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8

每個此有都暴露出它自己的無本質性。所有此有都被拋到自身之外,並一 起綻出地實存著。所有實存共同存在著。共在是所有實存的共同顯現。儂希將實 存的共同顯現命名為共實存(coexistence)。關於共實存,儂希認為:

共實存的凝聚不會凝聚成為「一」,也不是藉由別的事物來支撐,確切 地說,共實存的凝聚並不藉由任何事物來支撐:藉由共同的虛無來支 撐,這個共同其實就是諸多單一性的一起存有的共同或在中間。639

隱逝存有帶來了實際生存者(existent)的隱逝。存有擊打開實際生存者,並切 割下實際生存者與自身的有限分離。實際生存者綻出地實存著。實際生存者外在 於自身,並敞開了它所到達的位置。不過,實際生存者並非獨自實存著。實際生 存者與其它實際生存者共同實存著。實際生存者是在共實存之中才敞開了它到達 的位置。儂希認為:

每一個實際生存者歸屬於比它首先認識到還更多的團體、群眾、網絡或 結合,並且每一個也無限地與它們分離以及無限地與自己分離。每一個 敞開與關閉更多的世界,以及在其中——猶如在它之外——由內鑿開了 外在與由外鑿開了內在。640

實際生存者將存有意義帶入到世界之中。實際生存者沒有背離世界的開放 性,而是實存作為世界的敞開。實際生存者為了整體存有者保持敞開。641事實上,

實際生存者也為其它實際生存者保持敞開。實際生存者將它的敞開帶向其它實際

639 CW, p. 73.

640 BSP, p. 110.

641 儂希認為「這就是為何存有意義被給予作為實存,被給予作為由我們、我們『人類』顯示出 的在-自己-之中-外在於-自己,但如我所說,我們是為了存有者整體來顯示。」,請參閱“Of Being Singular Plural,” in BSP, p. 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9

生存者。與自身分離的實際生存者碰觸到其它實際生存者,並引發其它實際生存 者與它們自身的分離。「撤退到我自己之後也就等於遠行到他人之中:雙方都被 投入到無限遠離的鄰近。」642每個實際生存者都為了彼此保持敞開。每個實際生 存者都外在於自身,並將自己的無內在性帶到彼此之間。每次的實存都放大與擴 張開彼此的距離。實際生存者聚集在由它們共同敞開的無限距離之中。643

共實存一起實存著。共實存共享著共同虛無。隱逝存有帶來了所有實際生 存者的共同隱逝。每個實際生存者都暴露出專屬性的隱逝。「就其本身來說,共 同實際生存者(the coexistent)——其他人,還有其它生物一般——顯現作為本身 是無限隱逝的東西。」644實際生存者不具有自我。在自我的位置中,實存擊打開 了自我。對實際生存者來說,其他實際生存者也不具有自我。共同實際生存者不 是另一個自我,而是它們的實存。實存擊打著其他實際生存者,並擊打開了它們 的自我。他人是其他的共同實際生存者。他人的實存暴露出他人的無專屬性與非 同一性。他人也綻出地實存著。他人的實存將他人向外暴露,並暴露作為世界的 敞開。他人的實存同樣敞開了它所到達的位置。

存有將它的意義傳遞給實存。實存將存有意義帶入到世界之中,並將之擴 張成為世界意義。實存以它自己的敞開來保持世界的開放。存有實存著。存有實 存作為世界的敞開。實存構成為世界的根源。這絕不表示我的實存是世界的唯一 根源。每個實存都敞開了世界。每個實存都是世界的根源。他人的實存構成了「同 一個世界的其它根源」(the other origin of the same world)645。他人的實存帶來了 世界的其他敞開。沒有人有權力剝奪他人的實存。沒有人有權力來壓制或佔有其 它實存的敞開。「其它根源是不可比擬的或不可同化的,不是因為它僅僅是『它

642 “Borborygmi,” in FT, p. 125.

643 「世界既不是空間也不是時間;它是我們實存在一起的方式。它是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因為實存是有限的、因為實存是它自身的本質——實存就是去實存、進入到世界之中並且同時敞 開這個世界,世界不是作為實存的歸屬,而是實存的佔有。」,請參閱“A Finite History,” in BP, p.

163.

644 “Of Being Singular Plural,” in BSP, p. 79.

645 “Of Being Singular Plural,” in BSP, p. 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0

者』,而是因為它是意義的根源與碰觸。」646

他人的實存是不可犧牲與不可摧毀的。實存不僅為了其它實存而保持敞 開,它還必須開放向其它實存的敞開。他人的實存帶來了世界的其他敞開。他人 的實存是世界的其它根源。共實存聚集著世界的多重根源。共實存開放向世界的 每次敞開,並歡迎世界的不同敞開。儂希認為:

實存著的東西——不論它可能是什麼——因為它實存著而共實存著。實 存的共涉關係是世界的共同分享。世界不是外在於實存的東西;它不是 由外添加給其它實存;世界是把這些實存結合在一起的共實存。647

每個實存都外在於自身,並外在於另一個外在性。所有實存相互開放,並 一起擴延。共實存構成了無內在的外在性。共實存不凝聚為一,而是無限制地擴 張自身。世界是共實存。世界是我們實存在一起的方式。每個實存都帶來世界的 敞開。共實存發生為世界的多重敞開。共實存無盡地敞開了它們置身其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