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同儕關係與憂鬱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6

第四節 同儕關係與憂鬱

肆、 同儕關係的定義

關於「同儕」的定義大致從兩的方向予以解釋,一是依年齡,認為同儕是年 齡相近的人(黃德祥,2000;Arnett,2007),另外是依地位,認為同儕係指處 於同等地位或是等級相同,社會地位上與認知能力上都站在差不多平等起跑點上 的他人(林世欣,2000;Durkin,1995)。

劍橋國際英文字典(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對「同儕」(peer)的定義則是:「在一個團體中之個體,其年齡或社會地位或 能力與此團體中的其他人相同。」 Erwin提出同儕是指一群和自己年齡相同,發 展層次相似、有相似背景與社會地位者,行為模式也相近的人們,或兒童所處的 地位或等級相同,包括在所有交互作用中,無論時間的長短,只要直接參與活動,

能共同分享一組能力及目標的同伴或同一團體的個人 (黃牧仁譯,2003) 。由此 可知,同儕一般係指年齡、地位或能力等各方面相似的人。

然而「同儕關係」依不同的研究也提出不同的定義,分別說明如下表2-4-1。

表 2-4-19 同儕關係的定義 同儕關係的定義

研究者 同儕關係的定義

李美華與蔡瓊月

(1999)

同學與同學間相處互動的歷程與情況。

陳李綢、蔡順良(2006) 同儕是一群因活動而聚在一起、產生互動,並有 相近行為目標的人;狹義來說多以年齡為考量,指年 齡相近或地位相等的同伴,分享並形成彼此認同的價 值體系與生活文化。

(續下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7

胡秀娟(2006) 兩人以上的成員,其年齡相仿、具同等地位、價 值與要求一致、有共同相似行為的人,藉由語言溝通、

身體溝通、心理互動等。

陳秀卿(2008) 年齡相仿、具同等地位、價值與要求一致、有共 同相似行為的人,藉由身體互動、心理互動等反應的 交互作用,使個體彼此相互影響。

朱玲慧(2010) 年齡、權力、地位、價值觀及生活經驗相似之個 體,透過彼此的互動相互影響,亦成為彼此行為、態 度、價值觀的參照團體,對個體造成正向與負向的影 響。

謝慧屏(2010) 個體與同等地位、年齡相仿的同學、友伴平等互 動交往的情形與程度。

吳佳陵(2010) 同儕關係係指與年齡相仿、發展相似之他人交往 互動的情形。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研究者綜合上述得知,同儕關係乃以「年齡相近或地位相等的同伴,藉由身 體互動、心理互動等反應的交互作用,對個體造成正向與負向的影響。」作為本 研究的概念性定義。

伍、 同儕關係理論

自學齡階段起,個體所接觸的環境就不再受限於原生家庭,更拓展到學校領 域。同儕不但能協助他們發展家庭外的人際關係,也滿足了親密感、安全感與隸 屬感的需求(Hazler & Denham,2002;Shaffer,2005)。同儕對學齡兒童而言 是有其特殊意義的,因它不但會幫助兒童在與同伴的互動當中得知他人是如何看 自己的,而且也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力、及在同伴中受歡迎的程度。

它同時亦幫助兒童了解同伴對許多日常生活事件的感覺、態度、做法,並進而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8

響個人價值觀的判斷與選擇(李駱遜,1997)。下面就各同儕關係理論探討之。

一、 人際關係需求理論

Schutz(1958)認為每個人都有人際關係的需求,提出人際關係需求理論 (Interpersonal Need Theory),亦稱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人際關係的滿足與否,可能影響自我概念,而人與人之間關係是否開 始、建立或維持,全依賴雙方的人際需求程度是否ㄧ致。人們常藉由三種人際需 求的強弱,來進行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行為,以建立與他人的 關係。敘述如下(王黛玉,2004;吳佳陵,2010):

(一)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

反映出一個人釋放和獲得的情感慾望。可用ㄧ連續光譜來說明差異,光譜兩 端各為「缺乏人際關係(underpersonal)」的人及「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

的人。而這兩者間的是「適度人際關係(personal)」的人,這些人容易表達和接 受感情,能從與他人的種種關係中獲得快樂。

(二)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

希望在團體中能被接納、認同的慾望,藉由參與獲得在團體中被認同的感覺,

進而產生歸屬感。Schutz提到每個人都有社會性需求。而滿足這種需求的人際互 動量仍有差異,兩個極端分別為「缺乏社交(undersocial)」、「過度社交

(oversocial)」,不過大多數人不屬於這兩類型,每個人都是偶而喜歡獨處,偶 而喜歡與別人互動。

(三)控制需求(control need)

成功地影響周遭的人與事的慾望,希望在團體中佔有較高權利地位。也就是 說,個體具有將情境控制在某個程度的需求,以使其可以預測整體情勢。而這兩 個極端分別是「放棄者」─非常順從,不可能做決定或接受責任、「獨裁者 (autocrats)」─需要時時駕馭他人,否則會焦慮不安,而大部分人在這兩種極 端之間,稱為「民主者(democrats)」,有時候能居領導位置,有時候安於被他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9

領導。

二、 Levinger & Levinger人際關係發展五階段論

Levinger & Levinger(1986)指出同儕關係的友誼發展歷程,是歷經「認識」、

「建立」、「延續和鞏固」、「惡化」及「結束」等五個階段,整個過程是由淺到深 一步一步發展,從相識到朋友(如果不談終結),最終是要建立成穩定及互惠的 友誼關係。每個階段都有其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內涵,說明如表2-4-2:

表 2-4-210 兒童同儕互動關係的五階段發展內涵 兒童同儕互動關係的五階段發展內涵

階段 內涵

一、認識

1. 源於「接近性」─使孩子對某位同伴產生基本的、浮面的瞭 解。

2. 「印象整飾」( impression-management)很重要,此即兒 童如何控制自己呈現在他人面前的社會形象之能力。兒童可 能會據此希望或避免與某人繼續互動。

二、建立

1. 兒童會藉由與同伴間,在態度、意見、興趣上的自我揭露來,

進一步建立彼此的溝通、信任、酬賞等互動模式。

2. 兒童會期待、尋求擁有相似態度與個人特徵的同伴來互動。

三、延續及 鞏固

1. 兒童自我揭露的行為會持續展現,分享私密話題的情形日益 明顯,並期待著對方也增強類似的行為。

2. 兒童學著處理衝突場面,也願意分享物品。衝突的發生考驗 著友誼能否持續,若因應得宜,彼此的友誼將會改善且加深,

反之則遭破壞或損害。

3. 友誼將更具忠誠性、信任感、且能從中獲得舒適與親密感。

四、惡化 1. 可能源於友誼關係中產生創傷或危機事件所致。

(續下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0

看法的歧異、興趣、態度的轉變,均可能使友誼的基礎自然 消失。

2. 此階段的關鍵在於孩童如何解決其人際問題,有些不顧現實 期望或缺乏社會技巧者,容易使友誼關係陷入危機。

五、結束

進入此階段後,代表友誼難被挽回,尤其當兒童發現關係中 的期望與義務,已違反自己的意願,也無須去維持時,將會避免 跟對方互動。

資料來源:黃牧仁譯(1998)。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頁14-18)。台北 市:五南。

三、 Selman 與Jaquette的五階段發展論

Selman和Jaquette(1977)以年齡為主軸來說明友誼的發展階段及其互動內 容,將友誼分成五個階段(劉金花,1999;羅佳芬,2002):

(一)二至七歲─短暫的玩伴關係:此時兒童還未形成友誼概念,同伴就是朋友,

一起玩就是友誼。

(二)四至九歲─單向幫助階段:覺得別人得聽從自己的願望和要求,順從自己 的同伴就是朋友,否則就不是朋友。

(三)六至十二歲─雙像幫助階段:兒童對友誼的互動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認 為朋友需藉由護會來維持關係,還不是患難與共的合作。

(四)九至十五歲─親密共享階段:友誼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能夠意識到雙方 的親密性與相互性,逐漸懂得忠誠、理解、共同興趣是友誼的基礎,他們 互相傾訴秘密、互相幫助、解決問題,這時友誼有強烈的排他性。

(五)十二歲起─自發性的互惠階段:擇友嚴密,有一發展已轉變為內在層面,

對朋友會有依賴和接納,建立的友誼能保持很長的時間。

由上可知,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由自我中心演變為互惠與合作的行為,由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1

理層面的關切轉為內在心理的依賴與接納。

四、

本研究的兒童同儕互動關係之內涵

國小高年級學童多於同理性友誼階段,友誼關係開始轉為強調與朋友間的親 密性、信任感、相互的自我吐露,同時對友誼的期待開始越來越具有因不同朋友 而有所差異的分化性(蘇英玫,2006)。國內外研究各別指出,同儕關係可以歸 納出不同的類別關係。

國外學者Coie 和Dog(1982)根據社交測量指出,兒童依其被提名結果分為 五種社會地位:受歡迎、拒絕、忽視、爭議、普通。而受歡迎通常和合作、支持、

吸引力有正向相關,而和破壞和侵犯有負向相關。Furmanc 和Bierman(1984)

則聚焦在兒童同儕關係的特質─利社會、支持、信任、親密、聯合活動、情感和 相似性,由此可發現,其提出的同儕關係較傾向於「正向」的同儕之間互相吸引 的關係。而Berndt和Perry(1986)則進一步指出兒童同儕關係特質有忠實、親 密感、依附感、衝突等,「衝突」即屬於「負向」的互動關係。Newcomb,Bukowski

& Pattee(1993) 提出同儕關係行為包括:攻擊行為、退縮行為、社交能力、認 知能力等。Jaffe(1998)整理出青少年友伴關係的特質有十六項,其中發現青少 年的友伴關係有以下的特色,包括:穩定的友誼、忠誠與信任、親密關係、分享、

支持性等(引自黃德祥,2001)。以上研究皆指出同儕關係涵蓋「正向」及「負向」

關係,意味著研究同儕關係時,兩面向都有其探討的必要性。

國內學者林雯菁(2001)將兒童的同儕互動關係分為四類分別為社交能力、

攻擊行為、退縮行為以及認知能力。其中社交能力與認知能力是正向的同儕互動 關係,攻擊行為與退縮行為表現的是負向的同儕互動關係。郭淑玲(2004)依同 儕互動行為區分為:一、協助行為,包括有解說、提醒、帶領、分享、教導、合

攻擊行為、退縮行為以及認知能力。其中社交能力與認知能力是正向的同儕互動 關係,攻擊行為與退縮行為表現的是負向的同儕互動關係。郭淑玲(2004)依同 儕互動行為區分為:一、協助行為,包括有解說、提醒、帶領、分享、教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