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憂鬱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歸納及統整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共分四節。第一節探討憂 鬱的內涵及其相關因素。第二節探討人格特質之概念及內涵。第三節探討親子關 係意涵及其相關實徵研究。第四節探討同儕關係之內涵及其相關實徵研究。第五 節則是探討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憂鬱的關係。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憂鬱

壹、 憂鬱的定義

「憂鬱」一詞有多種含意,可以是暫時的情緒狀態,也可以是指一組症候群 或是一種疾病(高啟賢,2004)。近年來,憂鬱在社會受到高度重視,許多學者 對之加以定義。《美國醫學學會醫學百科全書》將憂鬱(Depression)定義為:「情 緒低落,感到難過、無望、悲觀,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引自彭怡萍,2011),

國內學者張春興(2007)將之定義為「憂愁、悲傷、頹喪、消沉多種不愉快情緒 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

Cantwell 與 Baker(1991)認為憂鬱是一種長期的情緒困擾,並將憂鬱的 複雜性界定為四個層級,第一層次為一種症狀,指的是負向情緒,像是傷心、煩 悶等;第二層次憂鬱是指多面向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失去活力或遲緩、體重 減輕、失眠,這些症狀被用來檢要描述臨床精神病患的憂鬱現象,然而一般人處 在壓力環境中,也可能短暫的出現這些特徵;第三層次的憂鬱被視為症候群,由 一些症狀所組成,具有經常發生的特性,而有違常(disorder)的意涵,個體可 能具有初期的精神異常,像是情緒、認知與性功能方面的異常;第四層次的憂鬱 是一種心理疾病,具有精神異常的特性,且在某一特地期間內出現憂鬱的症狀,

並會造成當事人某些領域的失能(黃曉雯,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綜合上述可知,國內外學者對於憂鬱的定義有不同的解釋,茲將各學者對憂 鬱提出之定義綜合整理如表 2-1-1:

表 2-1-1憂鬱的定義 憂鬱的定義

研究者 憂鬱的定義

Lazarus(1976) 憂鬱是一個人感到所處的情境是無助的,或是認 為自己沒有價值,而且自認必須對問題負責的一種情 形(引自施雅薇,2004)。

Powell(1983) 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括無助的、低自尊心,

並且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引自黃麗 娟,2007)。

Meyer & Hokanson

(1985)

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反應(socially under-responsive),並且容易表達負向之語言和情 緒,對自我也缺乏肯定,並且帶有情緒性的抑鬱 (emotional reticent),容易會有生活失常,或與藥 物為伍、酗酒、自殺行為,影響正常功能。

Allen-Meares(1987) 憂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 或是一群症狀,症狀項目包括飲食失調、憂傷情感、

課業表現不佳、體重改變或想到死亡等 Cantwell & Baker

(1991)

憂鬱是一種長期性的情緒困擾,並將憂鬱的複雜 性借定為四個層級,分別視為一種症狀(a syndrome)、

多面向的症狀(various symptoms)、一群症候群 (cluster of symptoms)或一種精神異常(a psychiatric disorder)。

(續下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Peterson(1992) 「憂鬱心情」為一種複雜的感覺,可以是一種情 緒狀態、情感異常(廣泛的布快樂感)、或是焦慮等特 質、現象。

王煥琛、柯華葳(1999) 憂鬱是一種悲傷、失去希望的感受,被現實要求 所擊倒,體驗到徹底絕望的感受。

張春興(2007) 憂鬱是屬於憂愁、悲傷、頹喪、消沉等多種不愉 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多數人都有輕性憂鬱的 經驗,例如悲觀、沉悶、做事無精打采等情緒低潮,

所以,短暫的憂鬱並非病態,但憂鬱的情況嚴重時,

不僅心理上會陷入絕望、自責以及思想錯亂的地步,

生理上也會出現食慾不振、心悸、兩眼無神等症狀。

黃曉雯(2007) 「憂鬱」是一種情緒上的憂愁與悲傷感受,可以 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一種憂鬱心情,一種憂鬱症 候群,或為一種精神疾患。

馮美珠(2008) 憂鬱可以是一種低落的情緒或狀態,嚴重者亦是 一種精神疾病,而憂鬱會反應到個人的認知、情緒、

生理、行為等方面。

林美芳(2008) 指個體受憂鬱情緒影響後,所產生的一組憂鬱症 狀,該症狀可能包含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層面。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綜觀上表可知,各學者對於憂鬱的定義不盡相同,大致可依幾個面向論之。

其一為視憂鬱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Lazarus,1976;Peterson,1992),其二 為視憂鬱是一種症狀或疾病,包含情緒、認知、生理、行為等層面(Allen-Meares,

1987;Cantwell & Baker,1991;林美芳,2008)。其三為視憂鬱是一種失望、

被擊潰的感受(王煥琛、柯華葳,1999)。也有學者認為以上三者皆為憂鬱的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種表現(Meyer & Hokanson,1985;張春興,2007;馮美珠,2008)。本研究為 探討國小兒童的憂鬱行為表現,乃以「憂鬱行為表現是一種集憂愁、悲傷、頹喪、

消沉等多種負面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或是對失落或壓力而有失望、無力感,

嚴重時會出現生活失常、精神異常的行為表現。」作為憂鬱行為表現的概念性定 義。

貳、 憂鬱的相關理論

有關憂鬱的理論相當多,一般來說可就生物觀點、心理動力觀點及認知行為 觀點討論,分述如下:

一、 生物觀點

憂鬱症發病相關生理研究中,其生理病變原因包含基因遺傳之多項中樞神經 傳導物質障礙,如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不足 所致(陳慧真、侯禎塘,2006)。在臨床研究中也發現,憂鬱症患者大多有家族 病史,病患與一等親之間有極高的相關,同卵雙胞胎的共同罹病率甚至還超過 5%,因此醫學上認為憂鬱症具有基因遺傳的可能性(周杏樺,2009)。

二、 心理動力觀點

Freud 和 Abraham 從成人的情感疾患中發現,兒童早年事件是造成憂鬱的 原因,早期經驗中失去重要他人的愛(如父母離婚或父母一方死亡)是可以預測成 人的憂鬱疾患(黃麗娟,2007)。Gabbard(1995)也提出個體在嬰兒期與母親 關係不佳,或是與照顧者分離,這種早期所感受到的失落感、憂鬱與無望,將對 往後個體在憂鬱傾向上造成極大的影響(引自楊朝旭,2004)。因此,憂鬱的形 成是一種對失落的反應,而不論是何種性質的失落,個體會因當時情境,喚起對 童年時期失落所產生的恐懼(李仁宏,2004)。

三、 認知行為觀點 (一)Lewinsohn 憂鬱行為模式

Lewinsohn(1974)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提出了憂鬱行為模式。認為憂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5

的某些症狀乃是由反應—隨機正增強(response-contingent 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比率減少所致,亦即當個體在表現一個適當的良好行為後,

沒有給予適當的正增強,該行為則會被削弱,個體容易經驗到懲罰的感覺而產生 憂鬱症狀。Lewinsohn(1974)認為個體所能得到的正增強受到三個變項的影響,

一是個體所能得到增強事件的數目,二是在個體生活環境中所能得到增強的可能 性,三是個體具備與環境有效互動能力的多寡(黃麗娟,2007;周杏樺,2009;

曾筱恬,2010)。 (二)Beck 憂鬱認知模式

Beck(1976)的憂鬱認知理論中,認為適應不良的基模(maladaptive

self-schemata)涉及到失落、失敗、無價值等主題,組成了認知的脆弱性。而這 些基模構成了既有的知識主體,進而影響到對資訊的編碼、理解及恢復(王純琪,

2012)。其憂鬱理論模式包含三個重點,分別為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 負向基模(negative schema)以及認知偏誤(cognitive errors),茲分述如下:

1. 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

憂鬱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個體有不當的認知基模,在有壓力的情境中,引發 負向基模而對事件產生扭曲的思考,這種扭曲的內在思考導致個體對自己(self)、

對世界(world)、對未來(future)均持負向的看法(周杏樺,2009):

(1) 對自己:憂鬱者對自己的看法、想法或思考習慣傾向持消極或負向 的觀點,如低自尊、負向的自我評價、自我批評增加及低估自己的 能力。

(2) 對世界:憂鬱者總是採用負面的觀點來解釋他目前的經驗。

(3) 對未來:對於事情的發生持著較負向的預期,預期未來是悲觀、絕 望的。

2. 負向基模(negative schema)

Beck 認為憂鬱者具有負向的認知基模,亦即在處理訊息時,容易選擇接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6

負面訊息,而有負向或錯誤的訊息處理歷程。

3. 認知偏誤(cognitive errors)

憂鬱者常有認知上的偏誤,亦即他們常採用不合邏輯的推論,包括斷章取義、

任意推論、過度類化、誇大或貶低、個人化、兩極化思考、否定正向事實等。Asarnow、

Carlson 及 Guthrie(1987)針對 8-13 歲的住院病人研究調查顯示:憂鬱情緒 主要來自負向認知基模的偏誤所造成的(引自黃美雀,2009)。

(三)Rehm 自我控制模式

Rehm(1977)根據 Kanfer(1970)的自我控制模式加以擴充,認為憂鬱與 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自我增強

(self-reinforcement)有關。個體若要達成目標,必須透過此三個順序完成,

而一個有憂鬱傾向的人,常注意負面結果和立即效果、錯誤歸因、嚴厲的自我批 評和有低增強和高懲罰的傾向(謝茉莉,2012)。根據 Rehm 的自我控制模式,

憂鬱的症狀有以下六種:1. 只自我監控負向事件,而將正向事件排除;2. 只自 我監控行為的短期後果,而忽略長期後果;3.對自我的行為表現,設定了過嚴的 標準;4. 有不適應的歸因型態;5.缺乏自我增強;6. 過度的自我懲罰。

(四)Seligman 習得無助感模式

Seligman(1975)習得無助感理論中提到,當個體在過去經驗中發現自己的行 為反應與所得的結果是他無法控制時,他便不會主動去學習能達到目標的有效行 為。這種無助感會在個體的動機、認知和情緒三方面產生擾亂的現象。尤其以情 緒方面來說,個體會有低自尊與憂鬱的傾向(黃美雀,2009)。

Abramson、Seligman 和 Teasdale(1978)在習得無助的修訂模式

(reformul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中指出,事件成因的解釋 是影響個人適應的重要因素。事件成因解釋的內容包括:內在/外在(internal versus external)、穩定/不穩定(stable versus unstable)、普遍/特定(global versus specific)等三向度。而 Seligman 認為形成個體憂鬱的主要原因是個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習慣地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控、穩定及廣泛的因素,且將正向事件歸因為外控、

習慣地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控、穩定及廣泛的因素,且將正向事件歸因為外控、